正在阅读:

绿刃模式:如何向世巡赛输送中国血液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绿刃模式:如何向世巡赛输送中国血液

虽然米歇尔顿-斯科特车队由中国车手与澳大利亚车手组成,不过在2017赛季中大部分时间看起来车队还是要兵分两路作战。

图片 Mitchelton-Scott车队官方

时间回到今年一月份,那时绿刃车队宣布成立一支全新洲际车队,这支名为米歇尔顿-斯科特(Mitchelton-Scott)的车队注册地位于中国,由绿刃车队老板盖瑞·莱安(Gerry Ryan)提供支持,该车队的特点就是成员全部由澳大利亚车手以及中国车手组成。

那么,这样一支全新的车队究竟有什么样的来头?为什么会成立?米歇尔顿-斯科特车队与澳瑞凯-斯科特(Orica-Scott)车队究竟是怎样的关系?对于现存的澳大利亚男子公路运动员培育机构“世巡赛学院”来说,这支新车队又意味着什么?

初遇沈金康

米歇尔顿-斯科特车队的成立缘由还要追溯到三十余年前,也就是谢恩·班南(Shayne Bannan)与沈金康的首次见面。前者是当时的澳大利亚国家队教练,现在的澳瑞凯-绿刃车队经理,后者沈金康当时是中国队主教练,现在是香港自行车队主教练。

班南与沈金康在1987年的Giro della Regioni比赛中首次见面,当时班南正带领他的澳大利亚队首次参加欧洲比赛,沈金康恰巧也正率领中国国家队来到欧洲。据班南回忆,当时的中国国家队正在努力适应欧洲的情况,为了帮助中国队,班南向赛事组织方申请将澳大利亚队与中国队安排在了同一家酒店住宿。这也就是班南与沈金康的结识。

之后的将近二十年间,班南与沈金康失去了联系,直到2006年他们才再次见面,目的就是讨论中国自行车运动与中国车手们的未来。

“我们开始围绕着中国自行车运动的发展做一些深刻的讨论......包括运动想要成为职业运动员的途径,”班南告诉我们。“讨论之后我就想,我们需要一支不仅能为运动员提供比赛经验的车队,还要能将两种文化混合起来,形成长短互补的关系。”

在之后的八年时间里,这一目标一点点不断实现。班南说服了世巡赛级别车队绿刃车队(现在的澳瑞凯-斯科特车队)的参与,与此同时,他的老朋友沈金康也搬到了香港工作,同时主管中国香港的奥运工作。

在2014年,成立新车队的计划一度濒临放弃。班南不得已将这一计划移交给绿刃车队的老板盖瑞·莱安,在莱安的支持下,米歇尔顿-斯科特车队终于得以在2017年正式成立。

谢恩·班南表示,为了米歇尔顿·斯科特车队,他做出这么多努力的背后原因有两点:一是为中国国内达到职业水平的运动员提供一条切实可行的上升通道;二是看到了车队背后潜在的商业前景。

发展中国家

每当我们谈及公路自行车(当然也有其它种类的骑行运动),很少有人会否认中国是一个不断增长的市场,以及它的巨大潜力。在最近几年间,中国市场上的红火状态吸引了自行车世界的兴趣,绝不仅仅是万达集团一家,这一中国集团旗下已经有了Ironman这一赛事品牌,据报道万达集团还一直对环法主办方ASO虎视眈眈。同时,万达集团也是中国全新赛事环广西的背后推手,在今年十月份,这一赛事首次举办就已经列入了世巡赛版图中。

图片 cyclingtips制作

对于班南,绿刃车队以及盖瑞·莱安来说,中国都意味着显而易见的巨大机会,而米歇尔顿-斯科特车队正是他们在这一棋盘上下的第一步棋。

“自行车运动在中国的发展是吸引我们的原因;体育运动在中国的认知程度也越来越高,”班南表示。“这也就意味着绿刃的品牌知名度在中国会得到提升,也就会吸引感兴趣的人注意,你懂的,可能我们会在中国找到一个潜在的全球合作伙伴。”

从2012年五月份开始,澳瑞凯就成为了绿刃车队的冠名赞助商(包括绿刃女子职业车队),不过本赛季结束之后澳瑞凯与绿刃的赞助合同也就到期了。对于绿刃来说,他们希望澳瑞凯离开所空缺出来的赞助合作名额可以在中国市场上得到填补;也就是说,如果一家来自中国的赞助商决定与绿刃合作的话,它将获得以下三支车队的冠名权:澳瑞凯-斯科特男子、女子职业车队,以及新成立的米歇尔顿-斯科特洲际车队。

詹姆斯·维克托(James Victor)是澳大利亚U23男子国家队的教练,同时也是米歇尔顿-斯科特车队的体育指导,他认为率先布局中国是一步好棋。

“班南每次处理问题总是......他总是会有超前思维——一般都会在想法上领先我们好几年——在自行车行业不景气的今天,他处理的也很好,”维克托告诉我们。“所以我认为成立这支新车队布局中国是明智的选择,我们对这三只车队在欧洲的训练比赛依旧会由盖瑞·莱安支持。”

两手打算

虽然成立米歇尔顿-斯科特车队的目的是为了布局中国市场,不过这同时也是对于可能发生的公路车车队结构变动的一种应对。

多年以来,一直有传言UCI计划强制要求顶级车队提供一种“上升通道”。如果UCI真的出台政策,那意味着可能所有的世巡赛级别车队都需要拥有自己的二级车队,或者说是青年车队;这样的车队可以参加.1级别或者是.HC级别的比赛——也就是二级与三级赛事——而车队中的车手们也就可以在世巡赛级别之前就积累不少的比赛经验。

澳大利啊目前已经有了针对有潜力的年轻男性公路车运动员的发展计划——也就是Jayco-AIS世巡赛学院。通过这一学院的设立,这些可能成为明日之星的车手们都有机会参与U23以及.2级别的欧洲赛事。

不幸的是,上述级别的赛事距离世巡赛级别之间的差距还是很大的。詹姆斯·维克托是这样和我们解释的,通过米歇尔顿-斯科特车队提供的.1级别以及.HC级别赛事的参赛机会,车手们可以获得更好的成长环境。

“我不认为过渡期是可以逐渐适应的,或者说可以从U23级别直接进入世巡赛级别,相反,我认为这两者间的差距每一年都在不断拉大,”维克托说到。“我在过去的七年中每一年都会看到这种差距的增大,同时我也看过太多在短短几年之内无法适应世巡赛节奏的例子了。”

“如果这中间有一支二级车队作为平台,让车手们有机会参加.1级别或者是.HC级别的赛事,我认为这将非常有利于车手的过渡。如果UCI在其规章流程中可以优化从而使得过渡更为平顺的话,我认为这对于运动员的健康甚至整个运动项目的健康程度都是大有稗益的。”

未来之星

米歇尔顿-斯科特车队阵容中的看家大将是澳大利亚车迷应该很熟悉的四位车手。卢卡斯·汉密尔顿,杰·兴德里,米歇尔·斯托勒,以及山姆·詹纳,上述四位车手均参加过2016赛季的世巡赛学院,在一月与二月的澳大利亚本土赛事中都取得了不俗的成绩。

杰·兴德里是太阳报环赛的总成绩第二,在山顶终点赛段Falls Creek拿到了亚军;山姆·詹纳则是通过一次强力的个人进攻拿下了U23的澳大利亚国家公路冠军;米歇尔·斯托勒与卢卡斯·汉密尔顿还有兴德里在去年的环未来赛事中都有抢眼的表现,汉密尔顿,斯托勒与兴德里在大洋洲公路锦标赛中分获前三名,也就是说这三位车手在U23已经打败了所有的竞争对手。

车队中还有两位澳大利亚车手,分别是新西兰裔罗伯特·斯坦纳德以及哈里斯·维尼,现在,该车队中共有六位中国车手:毕文辉,刘浩,秦晨路,孙小龙,薛富文,薛超华。

“来自中国的这六位车手都是主要练习场地车耐力项目的车手,在世锦赛中代表中国出战,”班南为我们介绍这几位中国车手。“场地车耐力项目车手,通常都会在公路车项目中有不错的表现,这一点我们通过大不列颠自行车队的历史就能得出结论,这是因为身体条件所决定的。所以,我们这六位中国车手目前属于中国国家追逐赛车队。”

28岁的刘浩也许是这六位中国车手中历史成绩最好的,因为他在2013年的UCI 2.2级赛事环韩国中取得了一个赛段冠军。

世巡赛学院

现在是十年来这一项目取得最好成绩的几年,Jayco-AIS世巡赛学院为年轻有潜力的澳大利亚男车手提供了一条通往世巡赛车队的道路。马修斯,罗恩·丹尼斯,杰克·黑格,以及罗伯特·帕沃都曾经在世巡赛学院中训练。

世巡赛学院负责人詹姆斯·维克托表示这一计划将在2017赛季继续,不过会有一些调整。

“场地车耐力项目运动员现在会以世巡赛学院的身份被人熟知。盖瑞会全程支持这些车手,场地车世锦赛结束之后他们就会前往意大利开始两个礼拜的公路车训练以此来找到状态,”维克托表示,“当两组车手首次汇聚到一起训练时,我们会想办法参加一些公路比赛,让大家快点熟悉起来。”

也就是说,2017赛季中,来自世巡赛学院的车手与来自米歇尔顿-斯科特车队的车手会在整个赛季中共同比赛,共同组成澳大利亚国家自行车队。目前该车队的车手正是以国家队的名义比赛,而不是洲际车队的名义。

“目前我们的车手们还并没有开始以米歇尔顿-斯科特车队的名义比赛,因为车队中目前有六位澳大利亚车手,因为车队注册在中国,所以另外六位车手必须来自中国,”维克托表示。“所以我们的名册上会有六位中国车手……也就是说班南差不多会在本周确定第七位中国车手,有希望在接下来的两周我们就可以以米歇尔顿-斯科特车队的名义出站了。”

环未来&全运会

虽然米歇尔顿-斯科特车队由中国车手与澳大利亚车手组成,不过在2017赛季中大部分时间看起来车队还是要兵分两路作战。中国车手在本赛季会专注于中国本土的一项重要赛事——全运会。

“中国全运会每四年举办一次,在中国的地位几乎不差于奥林匹克运动会,”班南表示。“许多评价运动员表现的指标都会以全运会的成绩来做考量。所以对于我们的中国车手来说,眼前的全运会是很重要的,需要好好准备。对于本赛季而言,不需要对中国车手的训练计划做出太多改变。”

而车队中的澳大利亚车手,会在今年三月份抵达欧洲,短暂时间安置之后就会开始训练比赛。21岁的卢卡斯·汉密尔顿在四场意大利单日赛中都取得了前三名的成绩,在刚刚过去的这个周末,杰·兴德里在Trofeo Citta di San Vendemiano拿到了亚军。

对于这支车队来说,也许这个赛季最重要的目标就是青年环意大利了,举办于6月份,本赛季重新回归到U23比赛赛历中。詹姆斯·维克托表示这场比赛的强度要小于环未来——U23竞争最激烈的比赛——但是绝不是说U23的环意大利就很容易。

“U23环意中不少上坡终点赛段,但是只有最后一个赛段出现了长度达40公里的长距离爬坡,”维克托说。“我们具有在该项赛事中争夺总成绩的实力,但是对于我们的车手来说这依旧是一个不小的挑战,因为我们面对的竞争对手是十八支来自意大利的车手,这与环未来不同,后者中车手需要以国家队的身份参赛。”

“在过去的四五年间U23环意都没有举办,这些U23的意大利车队全都感觉憋了一口气,而今年我们的竞争对手就是这18支车队!”

在U23环意之后,车队会参加高海拔训练,还会参加Giro Ciclistico della Valle d’Aosta,这是一项意大利艰难的多日赛,罗伯特·帕沃曾在两年前赢得过该项赛事。

“比赛路线盘旋与勃朗峰脚下,穿过奥斯塔山谷——除了上坡就是下坡,”维克托表示。“对于年轻车手来说这是一项很困难的比赛,去年我之所以没有带领他们参加该项赛事的原因就是对于初次参加欧洲比赛的车手来说这实在是太难了。”

“这是一项U23比赛,所以说也是很适合我们的车手们的,还可以在U23比赛中增加一些难度,直到八月末我们才可以为环未来做足准备。”

环未来之后紧接着就是举办在挪威的公路车世锦赛——本届比赛路线多爬坡,可能会很适合澳大利亚车手。米歇尔顿-斯科特车队车手中,不参加世锦赛的车手会在那时前往中国,与来自中国的车手们一起在中国开始首次合训,参加环中国I以及环中国II,还有环海南的比赛。

今年十月份,车队队员在中国首次会面,会是怎样一番场景呢?到时候希望他们可以简单互相交流。

“山姆·詹纳在车队的发布会时就曾去过中国......所以他已经率先在发布会上与车队中的中国车手见过一面了,”维克托表示。“据他所说,交流目前还只能通过肢体语言,以及手机上翻译软件的帮助。”

“如果我们到时前往中国的话,我相信会有更多的保障团队,那交流也就不会成为问题了,我们都会得到一次很好的经验……”

未来在哪里?

对于米歇尔顿-斯科特车队来说,未来是什么样的?车队会通过升级成为洲际职业车队甚至有一天成为世巡赛级别车队吗?

“长期来看,中国会出现一支属于自己的世巡赛车队,”班南表示。“但是目前我们已经拥有了一支世巡赛车队,所以我们不会有这样的打算,这支车队会保持洲际车队的级别。”

“凭空而起一支世巡赛车队是不行的,你要先拥有一支洲际职业车队。但是一支世巡赛车队名下可以成立一支洲际车队。所以——学会走路之前,我们要先学会爬。”

(2017年中国本来已经有了一支自己的世巡赛车队,但是由于种种原因未能如愿,最后阿联酋填补了中国赞助商的空白。)

对于班南来说,在中国市场迅速发展的时期只要参与进来就已经很重要了。

“我对于未来是一个乐观主义者,”班南说。“中国自行车运动的未来会非常强大——我说的是五年、十年的时间周期——而中国自行车运动的发展会使得全球自行车运动更加强大。对于我们来说,成为其中的一部分就已经很荣幸了。”

对于米歇尔顿-斯科特车队的车手们来说,2017赛季会是重在学习的一年;这是为了以后更好的适应做准备。

“现在的主要任务还是教育,语言学习,以及适应欧洲的比赛生活,也就是在职业环境中活下去,”班南表示。“这一过程的重要性往往被低估了,我们的车手需要有这样一个适应期。团队协作,牺牲,妥协自己的个人成绩,这些都是职业自行车运动的一部分。”

“对于U23车手而言,这些都是你需要学习的东西。当你进入世巡赛级别的时候,就很难有时间再来学习这些了——压力会大很多。可以这么说,世巡赛级别与洲际车队是完全不同的两种运动。”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绿刃模式:如何向世巡赛输送中国血液

虽然米歇尔顿-斯科特车队由中国车手与澳大利亚车手组成,不过在2017赛季中大部分时间看起来车队还是要兵分两路作战。

图片 Mitchelton-Scott车队官方

时间回到今年一月份,那时绿刃车队宣布成立一支全新洲际车队,这支名为米歇尔顿-斯科特(Mitchelton-Scott)的车队注册地位于中国,由绿刃车队老板盖瑞·莱安(Gerry Ryan)提供支持,该车队的特点就是成员全部由澳大利亚车手以及中国车手组成。

那么,这样一支全新的车队究竟有什么样的来头?为什么会成立?米歇尔顿-斯科特车队与澳瑞凯-斯科特(Orica-Scott)车队究竟是怎样的关系?对于现存的澳大利亚男子公路运动员培育机构“世巡赛学院”来说,这支新车队又意味着什么?

初遇沈金康

米歇尔顿-斯科特车队的成立缘由还要追溯到三十余年前,也就是谢恩·班南(Shayne Bannan)与沈金康的首次见面。前者是当时的澳大利亚国家队教练,现在的澳瑞凯-绿刃车队经理,后者沈金康当时是中国队主教练,现在是香港自行车队主教练。

班南与沈金康在1987年的Giro della Regioni比赛中首次见面,当时班南正带领他的澳大利亚队首次参加欧洲比赛,沈金康恰巧也正率领中国国家队来到欧洲。据班南回忆,当时的中国国家队正在努力适应欧洲的情况,为了帮助中国队,班南向赛事组织方申请将澳大利亚队与中国队安排在了同一家酒店住宿。这也就是班南与沈金康的结识。

之后的将近二十年间,班南与沈金康失去了联系,直到2006年他们才再次见面,目的就是讨论中国自行车运动与中国车手们的未来。

“我们开始围绕着中国自行车运动的发展做一些深刻的讨论......包括运动想要成为职业运动员的途径,”班南告诉我们。“讨论之后我就想,我们需要一支不仅能为运动员提供比赛经验的车队,还要能将两种文化混合起来,形成长短互补的关系。”

在之后的八年时间里,这一目标一点点不断实现。班南说服了世巡赛级别车队绿刃车队(现在的澳瑞凯-斯科特车队)的参与,与此同时,他的老朋友沈金康也搬到了香港工作,同时主管中国香港的奥运工作。

在2014年,成立新车队的计划一度濒临放弃。班南不得已将这一计划移交给绿刃车队的老板盖瑞·莱安,在莱安的支持下,米歇尔顿-斯科特车队终于得以在2017年正式成立。

谢恩·班南表示,为了米歇尔顿·斯科特车队,他做出这么多努力的背后原因有两点:一是为中国国内达到职业水平的运动员提供一条切实可行的上升通道;二是看到了车队背后潜在的商业前景。

发展中国家

每当我们谈及公路自行车(当然也有其它种类的骑行运动),很少有人会否认中国是一个不断增长的市场,以及它的巨大潜力。在最近几年间,中国市场上的红火状态吸引了自行车世界的兴趣,绝不仅仅是万达集团一家,这一中国集团旗下已经有了Ironman这一赛事品牌,据报道万达集团还一直对环法主办方ASO虎视眈眈。同时,万达集团也是中国全新赛事环广西的背后推手,在今年十月份,这一赛事首次举办就已经列入了世巡赛版图中。

图片 cyclingtips制作

对于班南,绿刃车队以及盖瑞·莱安来说,中国都意味着显而易见的巨大机会,而米歇尔顿-斯科特车队正是他们在这一棋盘上下的第一步棋。

“自行车运动在中国的发展是吸引我们的原因;体育运动在中国的认知程度也越来越高,”班南表示。“这也就意味着绿刃的品牌知名度在中国会得到提升,也就会吸引感兴趣的人注意,你懂的,可能我们会在中国找到一个潜在的全球合作伙伴。”

从2012年五月份开始,澳瑞凯就成为了绿刃车队的冠名赞助商(包括绿刃女子职业车队),不过本赛季结束之后澳瑞凯与绿刃的赞助合同也就到期了。对于绿刃来说,他们希望澳瑞凯离开所空缺出来的赞助合作名额可以在中国市场上得到填补;也就是说,如果一家来自中国的赞助商决定与绿刃合作的话,它将获得以下三支车队的冠名权:澳瑞凯-斯科特男子、女子职业车队,以及新成立的米歇尔顿-斯科特洲际车队。

詹姆斯·维克托(James Victor)是澳大利亚U23男子国家队的教练,同时也是米歇尔顿-斯科特车队的体育指导,他认为率先布局中国是一步好棋。

“班南每次处理问题总是......他总是会有超前思维——一般都会在想法上领先我们好几年——在自行车行业不景气的今天,他处理的也很好,”维克托告诉我们。“所以我认为成立这支新车队布局中国是明智的选择,我们对这三只车队在欧洲的训练比赛依旧会由盖瑞·莱安支持。”

两手打算

虽然成立米歇尔顿-斯科特车队的目的是为了布局中国市场,不过这同时也是对于可能发生的公路车车队结构变动的一种应对。

多年以来,一直有传言UCI计划强制要求顶级车队提供一种“上升通道”。如果UCI真的出台政策,那意味着可能所有的世巡赛级别车队都需要拥有自己的二级车队,或者说是青年车队;这样的车队可以参加.1级别或者是.HC级别的比赛——也就是二级与三级赛事——而车队中的车手们也就可以在世巡赛级别之前就积累不少的比赛经验。

澳大利啊目前已经有了针对有潜力的年轻男性公路车运动员的发展计划——也就是Jayco-AIS世巡赛学院。通过这一学院的设立,这些可能成为明日之星的车手们都有机会参与U23以及.2级别的欧洲赛事。

不幸的是,上述级别的赛事距离世巡赛级别之间的差距还是很大的。詹姆斯·维克托是这样和我们解释的,通过米歇尔顿-斯科特车队提供的.1级别以及.HC级别赛事的参赛机会,车手们可以获得更好的成长环境。

“我不认为过渡期是可以逐渐适应的,或者说可以从U23级别直接进入世巡赛级别,相反,我认为这两者间的差距每一年都在不断拉大,”维克托说到。“我在过去的七年中每一年都会看到这种差距的增大,同时我也看过太多在短短几年之内无法适应世巡赛节奏的例子了。”

“如果这中间有一支二级车队作为平台,让车手们有机会参加.1级别或者是.HC级别的赛事,我认为这将非常有利于车手的过渡。如果UCI在其规章流程中可以优化从而使得过渡更为平顺的话,我认为这对于运动员的健康甚至整个运动项目的健康程度都是大有稗益的。”

未来之星

米歇尔顿-斯科特车队阵容中的看家大将是澳大利亚车迷应该很熟悉的四位车手。卢卡斯·汉密尔顿,杰·兴德里,米歇尔·斯托勒,以及山姆·詹纳,上述四位车手均参加过2016赛季的世巡赛学院,在一月与二月的澳大利亚本土赛事中都取得了不俗的成绩。

杰·兴德里是太阳报环赛的总成绩第二,在山顶终点赛段Falls Creek拿到了亚军;山姆·詹纳则是通过一次强力的个人进攻拿下了U23的澳大利亚国家公路冠军;米歇尔·斯托勒与卢卡斯·汉密尔顿还有兴德里在去年的环未来赛事中都有抢眼的表现,汉密尔顿,斯托勒与兴德里在大洋洲公路锦标赛中分获前三名,也就是说这三位车手在U23已经打败了所有的竞争对手。

车队中还有两位澳大利亚车手,分别是新西兰裔罗伯特·斯坦纳德以及哈里斯·维尼,现在,该车队中共有六位中国车手:毕文辉,刘浩,秦晨路,孙小龙,薛富文,薛超华。

“来自中国的这六位车手都是主要练习场地车耐力项目的车手,在世锦赛中代表中国出战,”班南为我们介绍这几位中国车手。“场地车耐力项目车手,通常都会在公路车项目中有不错的表现,这一点我们通过大不列颠自行车队的历史就能得出结论,这是因为身体条件所决定的。所以,我们这六位中国车手目前属于中国国家追逐赛车队。”

28岁的刘浩也许是这六位中国车手中历史成绩最好的,因为他在2013年的UCI 2.2级赛事环韩国中取得了一个赛段冠军。

世巡赛学院

现在是十年来这一项目取得最好成绩的几年,Jayco-AIS世巡赛学院为年轻有潜力的澳大利亚男车手提供了一条通往世巡赛车队的道路。马修斯,罗恩·丹尼斯,杰克·黑格,以及罗伯特·帕沃都曾经在世巡赛学院中训练。

世巡赛学院负责人詹姆斯·维克托表示这一计划将在2017赛季继续,不过会有一些调整。

“场地车耐力项目运动员现在会以世巡赛学院的身份被人熟知。盖瑞会全程支持这些车手,场地车世锦赛结束之后他们就会前往意大利开始两个礼拜的公路车训练以此来找到状态,”维克托表示,“当两组车手首次汇聚到一起训练时,我们会想办法参加一些公路比赛,让大家快点熟悉起来。”

也就是说,2017赛季中,来自世巡赛学院的车手与来自米歇尔顿-斯科特车队的车手会在整个赛季中共同比赛,共同组成澳大利亚国家自行车队。目前该车队的车手正是以国家队的名义比赛,而不是洲际车队的名义。

“目前我们的车手们还并没有开始以米歇尔顿-斯科特车队的名义比赛,因为车队中目前有六位澳大利亚车手,因为车队注册在中国,所以另外六位车手必须来自中国,”维克托表示。“所以我们的名册上会有六位中国车手……也就是说班南差不多会在本周确定第七位中国车手,有希望在接下来的两周我们就可以以米歇尔顿-斯科特车队的名义出站了。”

环未来&全运会

虽然米歇尔顿-斯科特车队由中国车手与澳大利亚车手组成,不过在2017赛季中大部分时间看起来车队还是要兵分两路作战。中国车手在本赛季会专注于中国本土的一项重要赛事——全运会。

“中国全运会每四年举办一次,在中国的地位几乎不差于奥林匹克运动会,”班南表示。“许多评价运动员表现的指标都会以全运会的成绩来做考量。所以对于我们的中国车手来说,眼前的全运会是很重要的,需要好好准备。对于本赛季而言,不需要对中国车手的训练计划做出太多改变。”

而车队中的澳大利亚车手,会在今年三月份抵达欧洲,短暂时间安置之后就会开始训练比赛。21岁的卢卡斯·汉密尔顿在四场意大利单日赛中都取得了前三名的成绩,在刚刚过去的这个周末,杰·兴德里在Trofeo Citta di San Vendemiano拿到了亚军。

对于这支车队来说,也许这个赛季最重要的目标就是青年环意大利了,举办于6月份,本赛季重新回归到U23比赛赛历中。詹姆斯·维克托表示这场比赛的强度要小于环未来——U23竞争最激烈的比赛——但是绝不是说U23的环意大利就很容易。

“U23环意中不少上坡终点赛段,但是只有最后一个赛段出现了长度达40公里的长距离爬坡,”维克托说。“我们具有在该项赛事中争夺总成绩的实力,但是对于我们的车手来说这依旧是一个不小的挑战,因为我们面对的竞争对手是十八支来自意大利的车手,这与环未来不同,后者中车手需要以国家队的身份参赛。”

“在过去的四五年间U23环意都没有举办,这些U23的意大利车队全都感觉憋了一口气,而今年我们的竞争对手就是这18支车队!”

在U23环意之后,车队会参加高海拔训练,还会参加Giro Ciclistico della Valle d’Aosta,这是一项意大利艰难的多日赛,罗伯特·帕沃曾在两年前赢得过该项赛事。

“比赛路线盘旋与勃朗峰脚下,穿过奥斯塔山谷——除了上坡就是下坡,”维克托表示。“对于年轻车手来说这是一项很困难的比赛,去年我之所以没有带领他们参加该项赛事的原因就是对于初次参加欧洲比赛的车手来说这实在是太难了。”

“这是一项U23比赛,所以说也是很适合我们的车手们的,还可以在U23比赛中增加一些难度,直到八月末我们才可以为环未来做足准备。”

环未来之后紧接着就是举办在挪威的公路车世锦赛——本届比赛路线多爬坡,可能会很适合澳大利亚车手。米歇尔顿-斯科特车队车手中,不参加世锦赛的车手会在那时前往中国,与来自中国的车手们一起在中国开始首次合训,参加环中国I以及环中国II,还有环海南的比赛。

今年十月份,车队队员在中国首次会面,会是怎样一番场景呢?到时候希望他们可以简单互相交流。

“山姆·詹纳在车队的发布会时就曾去过中国......所以他已经率先在发布会上与车队中的中国车手见过一面了,”维克托表示。“据他所说,交流目前还只能通过肢体语言,以及手机上翻译软件的帮助。”

“如果我们到时前往中国的话,我相信会有更多的保障团队,那交流也就不会成为问题了,我们都会得到一次很好的经验……”

未来在哪里?

对于米歇尔顿-斯科特车队来说,未来是什么样的?车队会通过升级成为洲际职业车队甚至有一天成为世巡赛级别车队吗?

“长期来看,中国会出现一支属于自己的世巡赛车队,”班南表示。“但是目前我们已经拥有了一支世巡赛车队,所以我们不会有这样的打算,这支车队会保持洲际车队的级别。”

“凭空而起一支世巡赛车队是不行的,你要先拥有一支洲际职业车队。但是一支世巡赛车队名下可以成立一支洲际车队。所以——学会走路之前,我们要先学会爬。”

(2017年中国本来已经有了一支自己的世巡赛车队,但是由于种种原因未能如愿,最后阿联酋填补了中国赞助商的空白。)

对于班南来说,在中国市场迅速发展的时期只要参与进来就已经很重要了。

“我对于未来是一个乐观主义者,”班南说。“中国自行车运动的未来会非常强大——我说的是五年、十年的时间周期——而中国自行车运动的发展会使得全球自行车运动更加强大。对于我们来说,成为其中的一部分就已经很荣幸了。”

对于米歇尔顿-斯科特车队的车手们来说,2017赛季会是重在学习的一年;这是为了以后更好的适应做准备。

“现在的主要任务还是教育,语言学习,以及适应欧洲的比赛生活,也就是在职业环境中活下去,”班南表示。“这一过程的重要性往往被低估了,我们的车手需要有这样一个适应期。团队协作,牺牲,妥协自己的个人成绩,这些都是职业自行车运动的一部分。”

“对于U23车手而言,这些都是你需要学习的东西。当你进入世巡赛级别的时候,就很难有时间再来学习这些了——压力会大很多。可以这么说,世巡赛级别与洲际车队是完全不同的两种运动。”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