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姜戈,姜戈”的粗犷歌声,一个比歌声还要粗犷的大汉,拖着沉重的棺材在泥泞不堪的荒野里跋涉。棺材里装了什么,他要去向何方?
1966年意大利西部片《姜戈》一开场就吊足了观众的胃口,成为翻拍无数的暴力经典。
2007年,三池崇史以《寿喜烧西部片》致敬《姜戈》,昆汀友情参演:
意大利西部片是昆汀灵感的重要来源:意犹未尽的他亲自操刀,捧出《被解放的姜戈》(2012),姜戈变身黑奴,在一位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赏金杀手的舍命相助下抱得美人归,提前一个世纪实现了马丁路德金的梦想。
横空出世的鬼才
1994年,《低俗小说》850万的成本悍然打造2.4亿美元的票房神话,独立电影成为影坛不可忽视的重要力量,昆汀毫无争议地迈入大师殿堂。
影片猪肚承前启后,豹尾就是凤头,绝妙的环形结构似在暗示暴力与人类无法切割的联系,以及在暴力的阴影下,难以突破的人生困境。
黑煞星致敬昆汀的最爱《黄金三镖客》(1966),眼里闪射捕食动物锁定目标时特有的寒光,掠夺你的食品、勇气,然后是一切:
昆汀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塞缪尔·杰克逊才华横溢:
杀气纵横……
对白邪趣横生、妙不可言:“马沙长什么样?他是不是象个碧池?(NO!)那你为什么要骗他?”
演对手戏的格莱德斯坦吓坏了:“我真的以为他要杀了我。”
黑白双煞一路上谈论大麻、汉堡、足部按摩,观众根本想不到他们是去杀人。倒也是,除了250,谁整天把“工作”挂在嘴边?
非线性叙事的衔接、过渡自然而然,令人激赏。
心事重重、被同伴开涮、憋了一肚子火的白煞星,邂逅心怀鬼胎的拳击手,顿时火花四溅:
针尖对麦芒,为后来的遭遇战打下伏笔。两个老炮的演技太赞了。
经典永流传
鬼才缪斯附体,每个演员都有超水平发挥,捧红塞缪尔·杰克逊、乌玛·瑟曼,屈伏塔、哈威·凯特尔等老炮绽放新芽。
镜头不多的玛丽亚·德·梅黛洛,将人物的可爱、呆萌、啰嗦、惊恐演绎得淋漓尽致,比她在《情迷六月花》 (1990)的表现还要惊艳,反衬拳击手的铁汉柔情:
蒂姆·罗斯光芒四射:
局面异常复杂、凶险:在杀人如麻、神神叨叨、教授级别的黑煞星的枪口下,犯罪初中生小南瓜不能有丝毫差错,还要强自镇定,与对方保持高度一致,安抚濒临崩溃的小白兔和同样激动的白煞星,避免他们产生致命的误判。
平趴在桌上比小学生还规矩的手,僵硬的肩膀和面部肌肉,耸动的喉结、干涩的眼神,能感觉到冷汗直冒!
小南瓜要哭了,黑煞星唠叨的东西,事关他的生死却理解不能,他是那么无助、绝望:
用背影诠释大难不死、劫后余生、落荒而逃:
这种级别的演出,几近《热天午后》 (1975)的约翰·凯泽尔,尽显影视、表演艺术无法被文学艺术取代的独特魅力。
随手拈来总是诗
舞蹈段落,昆汀有些羞涩,访谈只说《法外之徒》(1964),其实,地球人都知道《 8 》(1963):
致敬也成经典,特意添加捏着鼻子吸食可卡因的动作:
跑到大麻半合法化的荷兰写剧本的昆汀,积累了惊人的毒品知识,服用不同毒品的不同反应(步态、饮料)与危害表现得非常到位:
掌红吃黑、呼风唤雨、大谈自尊、胆敢当街开枪杀人的黑旋风:
后来惨遭暴菊非常讽刺,非常爆笑,非常昆汀:
回马刀于一片黑色中闪耀着人性的光辉:
自尊在搞鬼……
皇帝的新衣
颠峰过后的下滑、起伏均属正常。不过,捧得金棕榈的昆汀30出头,正是当拍之年,除了体重持续增加,作品质量下滑的速度堪比坐山车。时至今日,还有谁记得《Jackie Brown》(1997)、《Death Proof》(2007)?
《杀死比尔》(2003)偶有灵光闪耀(杀出医院、飞刀杀黑妞),但这种爆米花血浆片怎能与《低俗小说》相提并论?
《低俗小说》看似漫无边际,实则为人物性格、关系和情节发展服务的“废话”,到了《无耻混蛋》(2009)已无处寻觅,充斥全片的是幼稚的情节和矫揉造作的对白,毫无回味余地的血腥、暴力成了唯一的噱头和主菜。就这种水平,居然入围奥斯卡最佳影片!
想想被编剧威廉·戈德曼斥为“一团糟”的《纽约黑帮》(导演马丁·斯科塞斯),获得奥斯卡10项提名,也就没什么好奇怪的了。大师都有一件皇帝的新衣,再烂的桥段和台词也能被媒体捧为奇葩。
救美女、灭邪教、背叛朋友和革命,原版《姜戈》悬念丛生、高潮迭起,反类型、反英雄叙事历久弥新。《被解放的姜戈》不足为其奴隶,与《低俗小说》的差距更是八千里路云和月。
头套是唯一的亮点:
接下来就是寿喜烧、海底捞一通乱炖。
明察秋毫、老谋深算的黑管家放虎归山,给姜戈留下报仇雪恨的机会,逗谁玩呢?塞缪尔·杰克逊拼了老命,也无法拯救这部对白平庸、剧情漏洞百出的蹩脚之作。好在肥昆从未招惹过方舟子,不然被指控代拍都有可能。
《八恶人》(2015)女囚讨打、林肯来信有点意思,整体上情节、对白都很low。蒂姆·罗斯这样优秀的演员毫无发挥的空间,可叹!
类似《无耻混蛋》虐杀纳粹,《八恶人》又玩起了黑鬼性虐白鬼的“政治正确”,令人作呕。
特吕弗说:“蹩脚电影之所以充斥暴力,是因为导演没有能力借助朴素而节制的手法表达强烈的情感。”
鬼才的惆怅
媒体、影评人胡乱吹捧,骗得了粉丝,骗不了阅片无数的肥昆,他非常清楚自己的状况,计划再拍两部就退隐江湖:
“导演本来就是年轻人的游戏,我认为应该给观众留点想头,总比江郎才尽之后离开好的多!”
鬼才的惆怅可以理解,其实大可不必。
字典里没有下滑、起伏,一个高潮接着一个高潮,一个巅峰到另一个巅峰,每部电影、每种题材都能玩出花来让人膜拜——电影诞生以来,这样的大神仅有一位:库布里克。
人间视角:肥昆年纪轻轻就取得无数同行努力一生也无法仰望的成就和高度,给影迷带来那么多欢乐和享受,此生何憾?
不奢望肥昆再有《低俗小说》的表现,哪怕达到神作一半、一小半的水准,就足以让影迷欢天喜地了。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