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记忆大师》:悬疑很低级,但却值得所有女性观众一看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记忆大师》:悬疑很低级,但却值得所有女性观众一看

最后吐槽一下编剧,为什么要弃用陈姗姗的女同性恋身份,强行修改人物设定去衬托男性角色?大写的无语好吗?!!!

一般情况下,我不会说哪部电影特别适合女性观众,但今天我打算破个例。

《记忆大师》

★★★☆

按照悬疑科幻来看,如果没有几个演技派主演的加持,顶多算是及格作品,因为这部剧缺乏优秀悬疑剧应有的理性思考和缜密的逻辑引导,就连人物身份反转都过于牵强,隐约有一种瞧不起观众智商的嫌疑。

导演自己给自己三星,及格分

不过,从现实主义角度来看《记忆大师》却是难得的佳作,因为这部电影在短短的119分钟内,几乎道尽了女人在家庭生活中的悲哀与不幸。

要知道,上一次看见类似的文艺作品还是16年前的《不要和陌生人说话》。

《记忆大师》聚焦于一起 家暴致死案件

围绕这宗家暴致死案件的一共有3个女人,这3个女人虽然身份不同,与家暴案的关系也不同,但她们却都有一个共同点——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

可以说,影片通过这3个女人展示出了一副现代都市女性受难图。

最直接的一个就是这起家暴致死案件的受害人李慧兰,李慧兰是一名家庭主妇,她常年遭受丈夫的家暴,曾经试图离家出走,但以失败告终。

李慧兰的丈夫在电影中的施暴镜头里呈现出了一种癫狂的病态。

让我印象最深一幕是他发现李慧兰在家里和其他人见过面,于是就将李慧兰按在地上毒打,他一边打一边问“你和谁见过面?”“你为什么背着我和别人见面?”

这种癫狂带来的脊背发凉相比于十五年前的那部《不要和陌生人说话》里的冯远征老师都是有过之而无不及。

第二个女人是男主角江丰的妻子代晨,江丰为了减轻离婚带来的痛苦决定去记忆大师的工作室里消除自己和妻子之间的记忆。

他们的离婚理由很简单,女方不能生育。

江丰和代晨两个人都是作家,江丰写小说,代晨写游记,两人结婚之后,为了配合江丰的工作,代晨就逐渐转型成了家庭主妇,好不容易等到江丰的小说获了将,代晨终于有时间可以重拾写作,但却被婆婆逼着生孩子。

谁知道,屋漏偏逢连夜雨,代晨竟然因体质原因无法受孕,为了受孕,代晨每天吃药打针,但却没有任何改善。本来失去工作就已经让心中不闷,孩子的事情又让她压力山大,在双重打击之下,代晨整个人濒临崩溃。

这段的时候电影院有个20出头的小姑娘说代晨作“不就备孕吗?耽误写书了?”呵呵

江丰去修改记忆时出现了意外,他的记忆和杀死李慧兰的凶手的记忆被交换了,江丰发现李慧兰的案件不是家暴致死这么简单,李慧兰似乎并非死于丈夫之手。

在凶手的这段记忆里,出现了第三个女人——神秘女人,她同样是一个家暴受害人。

和李慧兰在电影里是孤身一人不同,这个神秘女人的周围出现了所谓的“娘家人”。

但当神秘女人遭受家暴回娘家寻求帮助时,娘家人的态度却是“不能报警,因为家丑不可外扬”,施暴者一出现,娘家人们就立刻将受害人推回了施暴者的身边,任由施暴者将她带走。

这三个角色都是婚姻中的弱势群体,其中两个正在遭受家庭暴力,但是可怕的是,无论是她们的家人、还是施暴者都不认为她们是受害者,反倒都认为家暴是理所应当的。

最重要的是,连这些受害者们自己都从不认为自己是受害人。

影片借男主角之口道出了家暴案的悲哀:

“绝大部分的受害人根本不会报案”

“对于她们来说,她们根本没有觉得自己受到了伤害”

凶手问李慧兰,为什么不离开施暴者,李慧兰回答“我离开了,我女儿怎么办?”

受害的神秘女人遭受家暴之后回到娘家寻求庇护,娘家人认为家暴是丢人的事情,视受害人如瘟疫,只想着赶走烫手山芋,从未想过施以援手。

这些情节并非来自于影视戏剧化,根据16年的统计数据,中国家暴发生率是35.7%,其中有9成都是女性,而这些女性,平均要遭受35次暴力伤害才会选择报警。

就像电影中所表现的,能够立案的家暴案只是沧海一粟。

如果侥幸不是这35.7%之中的一员,也不代表就能逃过遭受婚姻的迫害。

影片中的另一个女人代晨,虽然没有遭受过生理上的伤害,但她所遭受的”暴力“也并没有少到哪里去。

在婚姻还未开始之时,代晨就被强行设定好了一个奉献者的形象,同样都是作家,女方就理所应当的需要放弃自己的事业,明明有机会重拾写作,却因为婆婆想要抱孙子就放弃自己出书的机会在家里备孕。

在外人看来,代晨是幸福的妻子,可是她的痛苦又有谁能读得懂呢?

在中国有多少妻子像代晨那样为了家庭不得不放弃自己挚爱的工作,从一个天之骄女变成了丈夫身后的黄脸婆,在中国又有多少妻子像代晨那样被当做生育机器,被长辈、被舆论甚至被自己的丈夫催着生育?

剧中代晨是一个大龄产妇,因为身体原因生不出孩子被吃药打针折磨的不成人形,开放二胎政策之后,会有多少高领产妇要像代晨一样遭受这种非人的精神和肉体的双重虐待?

这种以”爱“之名的虐待甚至无处伸冤,因为没有任何人会觉得这是暴力,这是伤害。

影片的最后,两人终于等来了盼望已久的孩子,一切婚姻矛盾似乎都迎刃而解了,可是,如果没有这万分之一的巧合的梦幻结尾,代晨仍旧无法生孕,两人还能赢来happy ending的结局吗?

大概是不能吧!

即使丈夫能够理解妻子,那当初咄咄逼人的婆婆呢?她会允许一个不能生育的媳妇继续待在自己年轻气盛、事业有成的儿子身边吗?

电影中有一句台词:“谁知道你消除的是情感,还是你犯罪的过程?”

凶手选择消除的是犯罪过程,为的是求个心安理得。

就像凶手记忆里那个神秘女人的丈夫一样,他疯狂的施暴,将自己的妻子像一块脏抹布一样在地上甩来甩去,又踹又踩,可是转过头来,他就选择性的遗忘自己的暴力,仿佛自己是一朵盛世白莲一样跪在丈母娘家的门口表忠心。

好像只要道歉,一切就可以烟消云散了,而妻子则必须要接受自己的道歉。

他甚至不惜剁掉自己的手指来证明自己的歉意,但结果是什么?结果是,当施暴者一转身,他就立刻露出狰狞的面目,再一次对自己的妻子拳脚相加。

“爱”是这些家暴者的记忆消除器。

他们拿着”爱“的魔法棒,用“因为我太爱你,所以才不让你和别人说话”、“我都是因为太爱你,所以才打你”之类的理由为自己的罪案消解,对受害者们进行洗脑。

一次又一次的消除自己的犯罪过程,一次又一次的让受害者们回到自己的身边。

而男主角选择消除的是情感。

看起来,男主角好像是因为太爱妻子所以才去消除自己的记忆,让自己能够在离婚时不那么痛苦,但事实上,他消除的是自己的愧疚。

在两个人婚姻持续的过程中,丈夫一直知道妻子的付出,但却眼睁睁看着妻子痛苦,直到妻子精神崩溃才选择离婚来解决问题。

当妻子被自己的母亲催孕时,他在旁边冷眼旁观;当妻子每天打针吃药情绪崩溃时,他明明看到,却从未有所表现;当妻子为自己被家庭耽误的事业成语短叹时,他也没有想过,其实这一切都是他的不作为导致的。

如果一开始,丈夫没有心安理得的一次又一次的接受妻子的付出,妻子最终会走向崩溃的结局吗?

在这段感情里,如果有人更痛苦,那个人一定是妻子,可丈夫却是更早逃避的那一个,他选择性的无视自己的伤害,试图通过消除记忆的方式消解自己的愧疚。

倘若江丰的记忆没有被偶然装错,没有后来惊心动魄的杀人案,他是不是就会顺利消除记忆,然后心安理得的活在没有愧疚的未来里,从此再也不会回想起他的无动于衷曾为妻子带来多大的痛苦?

本质上来说,这两种行为并没有任何区别。

杀人犯、家暴施害者、家庭生活里无动于衷的丈夫们,当婚姻出现问题时,他们选择的方式都是伤害女人,然后找一个理由说服自己,一切都是理所应当。

杀人犯认为被家暴太痛苦就杀掉受害人帮她解脱,家暴施害者每次施暴都认为自己只是爱受害人爱得太深无法自拔,丈夫看着妻子为自己付出,被家庭生活所煎熬却从未想过施以援手,最终能想到的唯一的解决办法就是离婚一了百了,好像这样就能让已经千疮百孔的妻子复原。

男人想让自己无愧于心,而女人只能被动挨打。

从这个角度上来看,《记忆大师》的故事背景是架空,但讲的故事却真实得令人发指。

女性观众并不只需要裹着糖衣炮弹的玛丽苏爱情片,这些电影只会让女人们心甘情愿走进婚姻的坟墓。

女性观众需要的是《记忆大师》这样血淋淋的真相(但是结局有点过于梦幻,不太好),只有这样的作品才会让女人们提高警惕,不要轻易走进爱情的陷阱,或者说男人的陷阱。

最后吐槽一下编剧,为什么要弃用陈姗姗的女同性恋身份,强行修改人物设定去衬托男性角色?大写的无语好吗?!!!

代晨那样的貌美小姐姐就应该跟姗姗那样的姑娘在一起才合适啊!!

本文原载于她影微信公众号(ID:herinfilm),最值得推荐的女性主义文化号,用影视文化推动女性力量。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记忆大师》:悬疑很低级,但却值得所有女性观众一看

最后吐槽一下编剧,为什么要弃用陈姗姗的女同性恋身份,强行修改人物设定去衬托男性角色?大写的无语好吗?!!!

一般情况下,我不会说哪部电影特别适合女性观众,但今天我打算破个例。

《记忆大师》

★★★☆

按照悬疑科幻来看,如果没有几个演技派主演的加持,顶多算是及格作品,因为这部剧缺乏优秀悬疑剧应有的理性思考和缜密的逻辑引导,就连人物身份反转都过于牵强,隐约有一种瞧不起观众智商的嫌疑。

导演自己给自己三星,及格分

不过,从现实主义角度来看《记忆大师》却是难得的佳作,因为这部电影在短短的119分钟内,几乎道尽了女人在家庭生活中的悲哀与不幸。

要知道,上一次看见类似的文艺作品还是16年前的《不要和陌生人说话》。

《记忆大师》聚焦于一起 家暴致死案件

围绕这宗家暴致死案件的一共有3个女人,这3个女人虽然身份不同,与家暴案的关系也不同,但她们却都有一个共同点——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

可以说,影片通过这3个女人展示出了一副现代都市女性受难图。

最直接的一个就是这起家暴致死案件的受害人李慧兰,李慧兰是一名家庭主妇,她常年遭受丈夫的家暴,曾经试图离家出走,但以失败告终。

李慧兰的丈夫在电影中的施暴镜头里呈现出了一种癫狂的病态。

让我印象最深一幕是他发现李慧兰在家里和其他人见过面,于是就将李慧兰按在地上毒打,他一边打一边问“你和谁见过面?”“你为什么背着我和别人见面?”

这种癫狂带来的脊背发凉相比于十五年前的那部《不要和陌生人说话》里的冯远征老师都是有过之而无不及。

第二个女人是男主角江丰的妻子代晨,江丰为了减轻离婚带来的痛苦决定去记忆大师的工作室里消除自己和妻子之间的记忆。

他们的离婚理由很简单,女方不能生育。

江丰和代晨两个人都是作家,江丰写小说,代晨写游记,两人结婚之后,为了配合江丰的工作,代晨就逐渐转型成了家庭主妇,好不容易等到江丰的小说获了将,代晨终于有时间可以重拾写作,但却被婆婆逼着生孩子。

谁知道,屋漏偏逢连夜雨,代晨竟然因体质原因无法受孕,为了受孕,代晨每天吃药打针,但却没有任何改善。本来失去工作就已经让心中不闷,孩子的事情又让她压力山大,在双重打击之下,代晨整个人濒临崩溃。

这段的时候电影院有个20出头的小姑娘说代晨作“不就备孕吗?耽误写书了?”呵呵

江丰去修改记忆时出现了意外,他的记忆和杀死李慧兰的凶手的记忆被交换了,江丰发现李慧兰的案件不是家暴致死这么简单,李慧兰似乎并非死于丈夫之手。

在凶手的这段记忆里,出现了第三个女人——神秘女人,她同样是一个家暴受害人。

和李慧兰在电影里是孤身一人不同,这个神秘女人的周围出现了所谓的“娘家人”。

但当神秘女人遭受家暴回娘家寻求帮助时,娘家人的态度却是“不能报警,因为家丑不可外扬”,施暴者一出现,娘家人们就立刻将受害人推回了施暴者的身边,任由施暴者将她带走。

这三个角色都是婚姻中的弱势群体,其中两个正在遭受家庭暴力,但是可怕的是,无论是她们的家人、还是施暴者都不认为她们是受害者,反倒都认为家暴是理所应当的。

最重要的是,连这些受害者们自己都从不认为自己是受害人。

影片借男主角之口道出了家暴案的悲哀:

“绝大部分的受害人根本不会报案”

“对于她们来说,她们根本没有觉得自己受到了伤害”

凶手问李慧兰,为什么不离开施暴者,李慧兰回答“我离开了,我女儿怎么办?”

受害的神秘女人遭受家暴之后回到娘家寻求庇护,娘家人认为家暴是丢人的事情,视受害人如瘟疫,只想着赶走烫手山芋,从未想过施以援手。

这些情节并非来自于影视戏剧化,根据16年的统计数据,中国家暴发生率是35.7%,其中有9成都是女性,而这些女性,平均要遭受35次暴力伤害才会选择报警。

就像电影中所表现的,能够立案的家暴案只是沧海一粟。

如果侥幸不是这35.7%之中的一员,也不代表就能逃过遭受婚姻的迫害。

影片中的另一个女人代晨,虽然没有遭受过生理上的伤害,但她所遭受的”暴力“也并没有少到哪里去。

在婚姻还未开始之时,代晨就被强行设定好了一个奉献者的形象,同样都是作家,女方就理所应当的需要放弃自己的事业,明明有机会重拾写作,却因为婆婆想要抱孙子就放弃自己出书的机会在家里备孕。

在外人看来,代晨是幸福的妻子,可是她的痛苦又有谁能读得懂呢?

在中国有多少妻子像代晨那样为了家庭不得不放弃自己挚爱的工作,从一个天之骄女变成了丈夫身后的黄脸婆,在中国又有多少妻子像代晨那样被当做生育机器,被长辈、被舆论甚至被自己的丈夫催着生育?

剧中代晨是一个大龄产妇,因为身体原因生不出孩子被吃药打针折磨的不成人形,开放二胎政策之后,会有多少高领产妇要像代晨一样遭受这种非人的精神和肉体的双重虐待?

这种以”爱“之名的虐待甚至无处伸冤,因为没有任何人会觉得这是暴力,这是伤害。

影片的最后,两人终于等来了盼望已久的孩子,一切婚姻矛盾似乎都迎刃而解了,可是,如果没有这万分之一的巧合的梦幻结尾,代晨仍旧无法生孕,两人还能赢来happy ending的结局吗?

大概是不能吧!

即使丈夫能够理解妻子,那当初咄咄逼人的婆婆呢?她会允许一个不能生育的媳妇继续待在自己年轻气盛、事业有成的儿子身边吗?

电影中有一句台词:“谁知道你消除的是情感,还是你犯罪的过程?”

凶手选择消除的是犯罪过程,为的是求个心安理得。

就像凶手记忆里那个神秘女人的丈夫一样,他疯狂的施暴,将自己的妻子像一块脏抹布一样在地上甩来甩去,又踹又踩,可是转过头来,他就选择性的遗忘自己的暴力,仿佛自己是一朵盛世白莲一样跪在丈母娘家的门口表忠心。

好像只要道歉,一切就可以烟消云散了,而妻子则必须要接受自己的道歉。

他甚至不惜剁掉自己的手指来证明自己的歉意,但结果是什么?结果是,当施暴者一转身,他就立刻露出狰狞的面目,再一次对自己的妻子拳脚相加。

“爱”是这些家暴者的记忆消除器。

他们拿着”爱“的魔法棒,用“因为我太爱你,所以才不让你和别人说话”、“我都是因为太爱你,所以才打你”之类的理由为自己的罪案消解,对受害者们进行洗脑。

一次又一次的消除自己的犯罪过程,一次又一次的让受害者们回到自己的身边。

而男主角选择消除的是情感。

看起来,男主角好像是因为太爱妻子所以才去消除自己的记忆,让自己能够在离婚时不那么痛苦,但事实上,他消除的是自己的愧疚。

在两个人婚姻持续的过程中,丈夫一直知道妻子的付出,但却眼睁睁看着妻子痛苦,直到妻子精神崩溃才选择离婚来解决问题。

当妻子被自己的母亲催孕时,他在旁边冷眼旁观;当妻子每天打针吃药情绪崩溃时,他明明看到,却从未有所表现;当妻子为自己被家庭耽误的事业成语短叹时,他也没有想过,其实这一切都是他的不作为导致的。

如果一开始,丈夫没有心安理得的一次又一次的接受妻子的付出,妻子最终会走向崩溃的结局吗?

在这段感情里,如果有人更痛苦,那个人一定是妻子,可丈夫却是更早逃避的那一个,他选择性的无视自己的伤害,试图通过消除记忆的方式消解自己的愧疚。

倘若江丰的记忆没有被偶然装错,没有后来惊心动魄的杀人案,他是不是就会顺利消除记忆,然后心安理得的活在没有愧疚的未来里,从此再也不会回想起他的无动于衷曾为妻子带来多大的痛苦?

本质上来说,这两种行为并没有任何区别。

杀人犯、家暴施害者、家庭生活里无动于衷的丈夫们,当婚姻出现问题时,他们选择的方式都是伤害女人,然后找一个理由说服自己,一切都是理所应当。

杀人犯认为被家暴太痛苦就杀掉受害人帮她解脱,家暴施害者每次施暴都认为自己只是爱受害人爱得太深无法自拔,丈夫看着妻子为自己付出,被家庭生活所煎熬却从未想过施以援手,最终能想到的唯一的解决办法就是离婚一了百了,好像这样就能让已经千疮百孔的妻子复原。

男人想让自己无愧于心,而女人只能被动挨打。

从这个角度上来看,《记忆大师》的故事背景是架空,但讲的故事却真实得令人发指。

女性观众并不只需要裹着糖衣炮弹的玛丽苏爱情片,这些电影只会让女人们心甘情愿走进婚姻的坟墓。

女性观众需要的是《记忆大师》这样血淋淋的真相(但是结局有点过于梦幻,不太好),只有这样的作品才会让女人们提高警惕,不要轻易走进爱情的陷阱,或者说男人的陷阱。

最后吐槽一下编剧,为什么要弃用陈姗姗的女同性恋身份,强行修改人物设定去衬托男性角色?大写的无语好吗?!!!

代晨那样的貌美小姐姐就应该跟姗姗那样的姑娘在一起才合适啊!!

本文原载于她影微信公众号(ID:herinfilm),最值得推荐的女性主义文化号,用影视文化推动女性力量。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