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角逐“世界中小机床之都”,滕州有哪些“杀手锏”?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角逐“世界中小机床之都”,滕州有哪些“杀手锏”?

锚定“世界中小机床之都”的宏伟目标,在高端化、智能化、集群化的浪潮中破浪前行

文 | 单烁

在鲁南大地的核心,一座以墨子智慧为源流、以鲁班匠心为传承的城市,正在以“工业母机”为关键词,擘画一幅时代新篇章——

作为山东省工业母机“1131”突破工程“三核”之一,滕州如今正以“中国中小机床之都”的昂扬之姿,锚定“世界中小机床之都”的宏伟目标,在高端化、智能化、集群化的浪潮中破浪前行。

机床厂房实拍

锻造产业集群高地

滕州机床产业的基因可追溯至上世纪50年代的鲁南机床厂。而七十年砥砺,让曾经的“蚂蚁雄兵”已蜕变为体系完备的现代产业集群。

在这里,机床企业发展到400余家,规上企业56家,年产值超过200亿元,形成了“头雁引航,雁阵齐飞”的生态格局。

在这一格局中,以威达精工、清峦集团、山森数控等“链主”企业为龙头,永乐机械、鑫典精密等45家铸造企业为骨干,万通主轴等150余家配套企业紧密协作,本地配套率高达80%,品种覆盖率达70%以上;

清峦集团

而滕州的钻铣床产量更占据了全国约80%的份额,构筑起从铸造、研发到生产、检测、销售的全链条闭环体系。

产业的蓬勃发展,也推动了一系列耀眼荣誉的加身。滕州曾获评国家火炬计划中小数控机床特色产业基地、全国(机床)产业集群区域品牌建设试点、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装备制造·机床)等国家级名片;

中小数控机床产业集群入选国家首批次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机床产业大脑”跻身省级试点,威达、T字牌、TTMC等主战品牌在国内外市场声名远播,30%的产品远销美、德及“一带一路”90余国。

机床厂房、产品实拍

创新引擎驱动智造蝶变

于产业的发展而言,如果集群的打造是规划、是世界观,那么打造怎样的集群就是战略和方法论。

而滕州深知,攻克“卡脖子”技术方能让产业掌握长远发展的主动权。因此,依托中国工程院编制的《世界中小机床之都发展规划》,滕州率先垂范,构建起“创新驱动,数字赋能”的转型范式。

全国唯一设在县级的国家机床质检中心早十四年前便在此落子,并成立了北航机床创新研究院、北理工鲁南研究院、滕州华数智能研究院等6个公共研发服务平台;与清华大学、中科院等31家顶尖机构深度合作,率先在全国推进“机床产业大脑”建设,累计承担省级以上重大科研项目120项,研发省首台(套)装备31个,成功攻克工业母机精度监测等5项关键技术,获发明专利185项。

北航创新研究院

而在汹涌的数字化浪潮中,更是率先垂范——

近年来,滕州引入浪潮科技、华为云等7家互联网巨头,培育德萨大数据等10余家本土服务商,搭建“清峦云”“鲲鹏云”等4个省级工业互联网平台,推动110家机床企业“上云用数赋智”,以企业研发的AI大模型数控机床工匠助手重新定义生产流程;

“清峦云”

同时,滕州还积极共享制造理念深入实践。为此,滕州连续3年每年投入5000万元专项资金,规划建设共享加工、铸造、热处理及金属表面处理四大中心,目标打造全产业链一体化“共享工厂”,为集群升级提供强大基础支撑。

锚定世界级“小目标”

站在新起点,启动九大攻坚行动——

科技创新、头雁领航、蚂蚁雄兵培育、国际发展提能、共享制造赋能、公共服务提升、质量品牌建设、大数据赋能、创新人才引育。

重要的是,打好了人才的基础:

通过“智汇滕州”工程,滕州建设人才公寓1005套,引进姚建铨院士等高端人才70余人,汇聚机床技术人员2000余人、技术工人超3万人;滕州境内的山东化工技师学院、枣庄科技职业学院、枣庄工程技师学院每年为机床企业培养技工、技师3000余人,形成“人才奔涌,智汇滕州”的生动局面。而一系列重大项目更是在近年间加速布局:作为滕州史上投资最大、标准最高的项目,总投资50亿元的国际高端数控机床产业园现已建成投产;威达精工高端数控机床、交大智邦智慧工厂等重点项目将成为产业跃升的新引擎。加快推进高端精密车铣复合加工中心及大型卧式加工中心、数控车铣中心及智能制造等23个重点机床和高端装备在建项目建设。

交大智邦智慧工厂项目

此刻,这座“中国中小机床之都“正在加速奔向“世界中小机床之都”:

滕州以工业母机为笔,以创新智造为墨,在鲁班故里续写着现代工匠精神的传奇。

而当共享工厂的机床轰鸣与云端数据的无声流转在此交融,一座立足中国、辐射全球的机床产业新高地正强势崛起——

这里,既专注于精密零件的锻造生产,也在为中国高端装备的自主化发展贡献力量。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角逐“世界中小机床之都”,滕州有哪些“杀手锏”?

锚定“世界中小机床之都”的宏伟目标,在高端化、智能化、集群化的浪潮中破浪前行

文 | 单烁

在鲁南大地的核心,一座以墨子智慧为源流、以鲁班匠心为传承的城市,正在以“工业母机”为关键词,擘画一幅时代新篇章——

作为山东省工业母机“1131”突破工程“三核”之一,滕州如今正以“中国中小机床之都”的昂扬之姿,锚定“世界中小机床之都”的宏伟目标,在高端化、智能化、集群化的浪潮中破浪前行。

机床厂房实拍

锻造产业集群高地

滕州机床产业的基因可追溯至上世纪50年代的鲁南机床厂。而七十年砥砺,让曾经的“蚂蚁雄兵”已蜕变为体系完备的现代产业集群。

在这里,机床企业发展到400余家,规上企业56家,年产值超过200亿元,形成了“头雁引航,雁阵齐飞”的生态格局。

在这一格局中,以威达精工、清峦集团、山森数控等“链主”企业为龙头,永乐机械、鑫典精密等45家铸造企业为骨干,万通主轴等150余家配套企业紧密协作,本地配套率高达80%,品种覆盖率达70%以上;

清峦集团

而滕州的钻铣床产量更占据了全国约80%的份额,构筑起从铸造、研发到生产、检测、销售的全链条闭环体系。

产业的蓬勃发展,也推动了一系列耀眼荣誉的加身。滕州曾获评国家火炬计划中小数控机床特色产业基地、全国(机床)产业集群区域品牌建设试点、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装备制造·机床)等国家级名片;

中小数控机床产业集群入选国家首批次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机床产业大脑”跻身省级试点,威达、T字牌、TTMC等主战品牌在国内外市场声名远播,30%的产品远销美、德及“一带一路”90余国。

机床厂房、产品实拍

创新引擎驱动智造蝶变

于产业的发展而言,如果集群的打造是规划、是世界观,那么打造怎样的集群就是战略和方法论。

而滕州深知,攻克“卡脖子”技术方能让产业掌握长远发展的主动权。因此,依托中国工程院编制的《世界中小机床之都发展规划》,滕州率先垂范,构建起“创新驱动,数字赋能”的转型范式。

全国唯一设在县级的国家机床质检中心早十四年前便在此落子,并成立了北航机床创新研究院、北理工鲁南研究院、滕州华数智能研究院等6个公共研发服务平台;与清华大学、中科院等31家顶尖机构深度合作,率先在全国推进“机床产业大脑”建设,累计承担省级以上重大科研项目120项,研发省首台(套)装备31个,成功攻克工业母机精度监测等5项关键技术,获发明专利185项。

北航创新研究院

而在汹涌的数字化浪潮中,更是率先垂范——

近年来,滕州引入浪潮科技、华为云等7家互联网巨头,培育德萨大数据等10余家本土服务商,搭建“清峦云”“鲲鹏云”等4个省级工业互联网平台,推动110家机床企业“上云用数赋智”,以企业研发的AI大模型数控机床工匠助手重新定义生产流程;

“清峦云”

同时,滕州还积极共享制造理念深入实践。为此,滕州连续3年每年投入5000万元专项资金,规划建设共享加工、铸造、热处理及金属表面处理四大中心,目标打造全产业链一体化“共享工厂”,为集群升级提供强大基础支撑。

锚定世界级“小目标”

站在新起点,启动九大攻坚行动——

科技创新、头雁领航、蚂蚁雄兵培育、国际发展提能、共享制造赋能、公共服务提升、质量品牌建设、大数据赋能、创新人才引育。

重要的是,打好了人才的基础:

通过“智汇滕州”工程,滕州建设人才公寓1005套,引进姚建铨院士等高端人才70余人,汇聚机床技术人员2000余人、技术工人超3万人;滕州境内的山东化工技师学院、枣庄科技职业学院、枣庄工程技师学院每年为机床企业培养技工、技师3000余人,形成“人才奔涌,智汇滕州”的生动局面。而一系列重大项目更是在近年间加速布局:作为滕州史上投资最大、标准最高的项目,总投资50亿元的国际高端数控机床产业园现已建成投产;威达精工高端数控机床、交大智邦智慧工厂等重点项目将成为产业跃升的新引擎。加快推进高端精密车铣复合加工中心及大型卧式加工中心、数控车铣中心及智能制造等23个重点机床和高端装备在建项目建设。

交大智邦智慧工厂项目

此刻,这座“中国中小机床之都“正在加速奔向“世界中小机床之都”:

滕州以工业母机为笔,以创新智造为墨,在鲁班故里续写着现代工匠精神的传奇。

而当共享工厂的机床轰鸣与云端数据的无声流转在此交融,一座立足中国、辐射全球的机床产业新高地正强势崛起——

这里,既专注于精密零件的锻造生产,也在为中国高端装备的自主化发展贡献力量。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