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林霓安
位于朝阳区大望路的飘Home酒店,曾是北京几个有名的剧组建组基地之一,过去被人评价为北京“最靠谱建组基地”。2016年,因互联网疆界大开而全面爆发的网络大电影行业,使这里成为“掘金”的江湖,成了一大批人名利欲望的现实出口。墙上贴满的招募单,长期驻扎的剧组,蜂拥而至的演员,热闹不已的飘Home酒店一度被外界认为是滋生网大的“温床”。
一整年过去,怀着“做网大能挣钱”的迫切想法闻声而来的“投机者”们遭受了致命一击,大多数人血本无归的退场。贪图暴利的入局者们逐渐被淘汰,投资人愈发冷静。作为网大井喷时期的重要经历者,飘Home见证了这场行业奔袭。
如今,潮水退去,狂热不再。时隔半年,骨朵再次探访飘Home酒店,试图通过这个透镜,洞察行业发展的转折和改变。
投机者集体撤退
“下午五六点钟,本来外面这儿都要坐满了,副导演和演员撸个串儿,聊聊剧本聊聊角色......可是你看现在,一个人都没有”,网大导演陈新指着飘Home酒店旁边的小饭馆不免感慨。
“感觉这阵风刮过去了”,面对飘Home“盛况不再”的疑问,陈新想了想这样答道,语气里还带着一点轻松。
再次走进飘Home,大厅东墙上贴着的招募单里,网络电影已经少了很多,取而代之的是网络剧和低成本的小院线电影。酒店走廊里出奇的安静,一整天的时间,再也没看到半年前不停来人敲门、递资料、试戏的热闹场面。
“我当时觉得,这些人是不是都疯了,行业的门槛已经这么低了吗?谁都能进来干,什么人都能涌进来”,陈新回忆起去年行业的火爆,语气里依然是掩盖不住的震惊,“太火了,跟疯了似的,大家都以为挣钱,其实都赔钱,所以现在没人投了,冷清了”。
除了投机者的必然离场,资本也渐趋冷静。“去年网大圈里太多业外资本的涌入,真的是太多了,他们也不懂专业团队和业余团队的区别,觉得人家说几句话做个PPT就特别牛”,据陈新透露,“忽悠业外资本方,除了把故事阐述完,对方特别看重资源,比如演员阵容,如果有几个脸熟的演员撑着,他们就会很认同你。”
“今年的投资人都很谨慎了,不再像去年那样了”,面对行业降温,投资缩减,陈新坦言“现在做个项目很困难”。赵星宇是陈新现在的搭档,在一部两人共同筹备的网剧里担任制片主任,他也在一旁补充,“跟我们合作过两三部戏的资方现在都很慎重了”。
飘Home一度被称为“网大聚集地”,怀揣着不同目的的人从四面八方赶来,意图在这里实现名利丰收和地位跨越。然而在如今投机者被迫离场的趋势之下,飘Home也难回昨日光景。“现在很多好戏都不在这儿选,很多演员朋友也都不愿意来这儿,来之前导演说这戏有多好多好,结果最后连剧本都没有,台词都要靠导演现想”,赵星宇说完无奈的笑了笑,“飘Home的盛况也就头两年了,今年是不会有了,好好干的人没有人往这儿来了。”
耗资少、周期短、回流快,决定了初期入局网大的门槛极低,加之视频网站缺少内容,混迹片场多年的副导演、摄影师、微电影团队都争相涌入,期待从中分一杯羹,但这门“有利可图”的生意最终让绝大多数人铩羽而归,“赔钱”成了大部分“乱入者”的结局。低投入高回报的幻想破灭之后,网络大电影行业正从盲目跟风的投资人意图逐利的土壤演变为一场认真审视之下金钱、内容和团队的多方较量。
好好做片子的人赚到钱了
陈新去年只完成了一部网大,另外一部都市题材的网络电影在拖了很长时间后等来了投资人撤资的结果。“本来今年计划挺好的其它几个网大,现在都搁置在这儿了”,说到这里,陈新显得有些无奈,随即又说自己现在正在筹备一部都市题材的网剧,“网大不挣钱,大家都开始做网剧了,不过网剧也不是都挣钱,东西不好,做什么都赔”。
赵星宇坦言,“去年就是太火了,谁都想投点钱,拍点东西。不过现在好了,正儿八经拍东西的人有活路了,都冷静冷静,专业拍的人肯定还在忙。”
回看2016年这场行业爆发,场务、灯光、摄影摇身变成网大出品人、制片人疯狂捞钱的怪象层出不穷。“我认识一个人,前一两个月我见他的时候,还是场务呢,后来再见就成制片主任了”,陈新坦言,“不能否认一些才华被埋没的人在这里找到新的机会,但大多数涌进这个行业的人都没想清楚。”
行业乱流之中,投机取巧谋求暴利者不在少数,但从中也不难看出行业人才稀缺的现状,过去一年的全面爆发使能力无法匹配的人匆忙上位,但经历了一年狂躁期,新一轮大浪淘沙过后,只想“捞钱”的人回归来处,有能力的人则在合适的位置落停。
日前,淘梦出品的《斗战圣佛》宣布分账超过2000万,成为了网络大电影有史以来首部分账超过2000万的网络电影,也成为了爱奇艺VIP会员预估转化率最高的网大;爱奇艺网络大电影总票房榜显示,三月份除了《斗战胜佛》票房突破2000万以外,有五部影片票房在300万以上,9部影片票房超过120万。这也从侧面印证了网络大电影市场依旧繁荣的现状。
新的行业格局形成 市场步入正轨
行业洗牌,投资谨慎,入局者换人,网络大电影开始进入下半场。
今年以来,随着电影产业促进法的实施,网络大电影在制度上已经明确与院线电影统一审查标准,加之爱奇艺“九禁”、腾讯视频“倡导”和“抵制”、乐视视频“十不准”与”七鼓励”、搜狐视频”七把控”与”六提倡”的出台让此前靠走情色路线,打擦边球博出位的片方无处可逃。
陈新也肯定了政策和平台监管在这场行业降温中的重要作用。“视频平台出来自己的政策以后,去年打擦边球的片子,现在都不好审了”,说完,他拿出手机,放了一段好友刚刚发来的求助语音:“我有个朋友拍了个网大,投资了100多万,播不了,稍微有点情色,但不是很夸张的那种,你在爱奇艺有没有熟人啊”。
对比去年上线的网络电影题材,爱情和喜剧占据今年影片总数的绝大部分,而之前打擦边球的情色题材剧情片则大幅度减少。
去年全网2500多部网络大电影里,绝大多数都血本无归,炮灰网大的集体覆灭背后,是精品团队的顽强驻守和新玩家的强势入局。
近日,王思聪的普思资本以认购和股东转让的方式成为了网大《阴阳先生》的制作方星座魔山公司的第二大股东。毒舌电影的全资子公司好家伙传媒也将携手三七互娱、浙报传媒及广东广电旗下基金管理平台共同发起成立好家伙基金,用于网络大电影项目的投资。甚至,华谊兄弟、华策影业、光线传媒、中南影业等实力雄厚的传统影视公司都已入局。
此外,互联网影视行业占据头部地位的公司纷纷开始在内容上发力,2017年,奇树有鱼预计上线100部影片,IFG(互联网电影集团)从今年一月至四月份共发行了30多部影片,今年计划制作和发行150部以上。投机者离场,内容领域进入真正的比拼和较量。
据奇树有鱼CEO董冠杰称,2016年一部网络大电影的成本在80万-100万之间,今年一部片子成本已经300万起步了,“如果想让市场进入良性循环,需要投资在1000万左右,回收在4000万-5000万左右。” 董冠杰还表示“中国的电影工业化应该是由网大来推动的”。
纵观过去一年多来全行业的膨胀、爆发和泡沫,毋庸置疑,网络大电影行业正在褪去狂热,回归理性。在业内人看来,这种冷静,是期许,也是必然。虽然过去长达一年的疯狂烧钱使得全行业陷入浮躁的境地,专业度不高的演员导演价格飙升,制片方和视频网站都深感困扰,然而一切冷静下来,回归正轨,下半场的角逐中,资本、内容、创意的较量才刚刚开始。
在外界的一片唱衰声中,网络大电影市场依然坚挺,而精品化已成当务之急。
(应采访对象要求:陈新,赵星宇为化名。)
来源:骨朵网络影视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