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创新、创业和产业:深圳南山凭什么构建“自进化”创业生态系统?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创新、创业和产业:深圳南山凭什么构建“自进化”创业生态系统?

实现从创新到产业落地的闭环。

深圳南山科技园。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界面新闻记者 | 梁宝欣

“深圳南山是特别适合创业的城区。这里不看别的,只看你能不能干成事。”近日,奥比中光创始人黄源浩对外表示,这里的营商环境“高效、务实”,政府“有事找得到、没事不打扰”,真正做到了“市场主体为本”。

2024年南山“创业之星”大赛的成绩单,正是这种营商环境活力的最佳注脚:14家优质企业通过赛事落地南山,直接撬动5000万融资。这不仅是一组简单的数字,它还直接证明大赛打破技术、资本与产业间的壁垒,为在创新与生存之间挣扎的企业,提供从想法到落地的全周期支持。

如今,2025“创业之星”NextStar百万奖金全球悬赏赛(深圳南山)(下称“大赛”)已启动报名。这场以“国际顶尖、全球影响”为目标的赛事,完成了全面升级。英伟达、亚马逊、英特尔、腾讯等200+生态合作伙伴强势加盟,共同打造覆盖“技术研发—场景落地—资本对接”的全链条生态。

超4000万总奖金、5亿直投基金、2亿微股权基金,最高单项奖金300万(含投资)......在南山这片产业厚度与创新密度互为表里的热土上,创业者只需握紧入场券,借助大赛平台对接资源,就能驶向创新的“新大陆”。

科技创新驱动产业迭代

据2025年南山区政府工作报告,2024年南山战略性新兴产业占GDP比重超50%,高技术制造业和先进制造业占规上工业比重超60%,现代服务业占三产比重近90%。

这组数据勾勒出南山产业结构的鲜明特征:新兴产业成为增长主引擎,制造业向高端化聚焦,服务业呈现高度现代化态势,而支撑这一结构的底层逻辑,正是科技创新驱动的产业迭代。

南山的产业升级本质是“价值网络重构”的过程:通过科技创新打破传统产业边界,实现从“制造”到“智造”再到“生态”的跃迁。

上述现象可通过经典著作《创新者的窘境》的“价值网络”理论进行深入解析:面对破坏性技术创新,企业不仅需要评估新技术与现有价值网络的适配性——比如那些尚未明确的性能属性能否在新兴企业的价值网络中获得重视,还要思考是否需要突破现有网络边界、建立新价值网络以实现创新价值,更要预判技术与市场轨线是否可能在未来交汇,让当下看似“非刚需”的技术转化为解决未来需求的关键。

早在2008年,南山便以赛事创新重构价值网络:首创地方政府级双创赛事—创新南山“创业之星”大赛。这一大赛在于通过搭建“技术-资本-产业”的对接平台,打破传统价值网络的壁垒,为新兴企业构建专属孵化生态,更以前瞻性眼光切入“未来技术”赛道,推动技术轨线与市场需求轨线的提前交汇,最终实现从创新到产业落地的闭环。

回望17年历程,这场赛事已成长为科技创新的孵化沃土,自首次开赛以来,大赛吸引超2万项项目报名参赛,累计投入奖金9000万元,孕育和壮大一批如大疆创新、盛弘电气、光峰科技、优博讯、菲鹏生物、茂硕电源等十几家上市公司和独角兽企业,以及17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08家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

截至2024年底,大赛所催生和加速的项目对南山区GDP贡献已突破300亿元,超过480个优质项目累计获得投资金额约46亿元,形成“资本注入—产业增值—GDP提升”的良性循环。

按规划,2025年南山将力争实现1万亿元本地生产总值,而大赛构建的“项目孵化-成果转化-产业落地”全链条体系,正为这一目标注入源源不断的创新势能。

另外,除了为区域经济持续注入动能外,大赛还通过构建“发现—培育—加速—产业化”的创新价值链,为企业发展提供破局契机,助力企业对接资本、人才、产业资源,培育出南山的创新生态链,这在某种意义上解释了这场赛事为什么可以长盛不衰。

据了解,当时还是“名不见经传”的大疆参加了2010年的大赛,荣获企业组优胜奖。大疆创始人汪滔在谈及这场大赛对企业的帮助时说道:“根据专家建议,砍掉了很多非主线项目,公司的目标更集中,开始接触到了风险投资,对企业的发展非常有帮助。”

不仅仅是给予破局的发展策略,大赛更是向创业企业提供大规模的资金支持。要知道,创业之路,资金是不可或缺的关键要素。大赛一直以来受到众多投融资机构重点关注,松禾资本、IDG资本等纷纷聚焦大赛,助力参赛选手与相关平台实现“双向奔赴”,全力推动相关创业项目早签约、早落地。

在2008年首届大赛中,正处于技术突破与业务调整关键期的菲鹏生物成功夺冠。当时国内创投行业尚处萌芽期,赛事平台与冠军荣誉为企业带来资本关注—据创始人崔鹏回忆,比赛结束后的两个月里,几乎每天都有投资人来访,这极大满足了公司扩张的资本需求,打开了公司发展新局面。

随后,菲鹏生物的项目入选“国家火炬计划”,企业在巩固国内体外诊断试剂原料供应商龙头地位的同时,逐步拓展国际市场,成为新兴市场主要诊断原材料供应商,并进入欧美发达国家市场,实现了从技术突破到产业拓展的跨越。

这些资金支持一方面为创业企业解决了初创期的资金短缺难题;另一方面通过资本的介入,帮助企业建对接上下游产业链资源,提升项目的商业化落地效率。

可见,大赛背后的这种“政策引导+资本赋能”的双轮驱动模式,不仅为创业企业注入“源头活水”,更在区域内形成了“投资—孵化—成长”的良性资本循环生态,让更多具备高成长性的创业企业在南山落地,加速向产业实体转化,从而推动南山经济的发展。

大赛再度释放创新引力

目前,2025大赛已正式启动,这场创业圈的“创造营”再度释放创新引力。大赛紧密对接《南山区创新型现代化产业体系“十四五”发展规划》,聚焦14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智能终端、软件与信息服务业、生物医药等)与7大未来产业集群(区块链、脑科学与类脑智能、空天技术等),推动产业厚度与创新密度深度融合

本次赛事分设国内、国际两大赛区,赛程涵盖项目报名、区域赛(国内/国际)、总决赛三个阶段。国内赛包含人工智能+X赛(含具身智能)、生物医药赛、新材料赛等五大行业赛事及游戏产业专项赛;国际赛则设有人工智能+赛、生物医药赛等三大行业赛事,以及北美生物医药专项赛、德国AI+硬科技专项赛(人工智能、绿色科技、智能硬件)等两大专项赛事,全方位覆盖全球创新赛道。

通过聚焦上述产业方向,大赛既夯实智能终端、生物医药等传统优势领域的创新基础,又前瞻对接脑科学与类脑智能等未来赛道,形成“现有产业升级+未来产业孵化”的双轮驱动格局,助力南山构建具有全球竞争力的现代化产业体系。

本届大赛以“高额奖金+全链条资源”构建竞争壁垒,核心亮点包括:赛事设立超4000万元赛事奖金,配套5亿元战略直投专项(含种子基金与天使投资)匹配千万级产业资本定向对接机制,更将提供政策扶持包、产业链嵌入等赛后持续赋能方案

具体来看,大赛对企业的吸引力首先体现为真金白银的资源注入。这种投入并非单一的资金支持,而是形成了覆盖企业全生命周期的资源矩阵,即4029万现金“金字塔”+5亿直投基金+2亿微股权基金(单项目最高200万),三项激励层层加码。

其中,微股权基金对总决赛优胜的南山项目,按照一等奖200万元、二等奖100万元、三等奖50万元的标准进行投资;对行业赛、专项赛一等奖南山项目投资50万元(获奖后一年内注册、迁移至南山的企业,均视为南山企业)。

在资本注入方面,大赛围绕“知名全球资本”,成立“南山国际创投联盟”和创赛专属投资基金,助力企业迈过“死亡谷”。联合IDG资本、红杉资本、高瓴资本等顶级风投机构及南山战新投、深天使等市属区属基金组成创投联盟以及大赛微股权投资基金,鼓励优先面向参赛项目进行天使轮投资,对总决赛获奖项目进行无条件直投,单项目最高可获1000万元股权融资,助力初创企业突破产业化进程中的技术瓶颈、市场定位、商业模式构建等难题。

同时,还与各金融机构联合开发“创新贷”,为初创企业提供低利率快速贷款。组织海内外优秀项目参与“X-Day”西丽湖路演社活动,提升项目资本曝光度。

值得一提的是,此次大赛还深度对接南山区《支持创新创业“六个一”行动方案》。其中,以“一张桌”政策为核心打造物理空间支持体系,具体化为:围绕“知名孵化平台”,打造“国际加速营”和“产业加速营”。切实落实“一张桌”政策,联合区内自有产业空间及头部孵化器企业成立“国际加速营”,为全球项目提供叠加升级办公空间,打造南山更多“营”系零租空间品牌,提供总计5万平米零租空间,单个项目最低12个月,助力快速落地与发展。

此外,大赛围绕“关键服务闭环”构建全链条创业支持体系:联合深天使基金等专业加速机构成立“产业加速营”,提供深度可持续的赛后跟踪及软着陆服务;联合战新会,打造赛事服务IP,建立大赛生态圈层,运营线上创业社群,开展书记下午茶、创新名人堂、头部企业链接会等活动,并针对重点创赛项目在发展进程中面临的各类问题,进行深入剖析并制定个性化解决方案,汇聚优质项目资源提供全方位、持续性的赛后服务。

在“知名生态圈子”构建方面,大赛发起“创业传承者联盟”,通过系统化激活南山创投圈层资源,邀请历届大赛成功创业者、本土企业家、上市公司高管及产业领袖担任“创业传承导师”,建立“1对1”或“1对多”导师指导机制。定期举办“传承者说”闭门沙龙、创业案例复盘会等精品活动,以“以老带新”的传承模式,为新生代创业者提供实战经验、战略规划及资本链接等多维支持,营造“薪火相传”的城区创业生态。

在区域竞争白热化的当下,南山正通过赛事平台加强“资本空间政策”三位一体的创新生态,以巩固其全国百强区首位的领先优势。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创新、创业和产业:深圳南山凭什么构建“自进化”创业生态系统?

实现从创新到产业落地的闭环。

深圳南山科技园。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界面新闻记者 | 梁宝欣

“深圳南山是特别适合创业的城区。这里不看别的,只看你能不能干成事。”近日,奥比中光创始人黄源浩对外表示,这里的营商环境“高效、务实”,政府“有事找得到、没事不打扰”,真正做到了“市场主体为本”。

2024年南山“创业之星”大赛的成绩单,正是这种营商环境活力的最佳注脚:14家优质企业通过赛事落地南山,直接撬动5000万融资。这不仅是一组简单的数字,它还直接证明大赛打破技术、资本与产业间的壁垒,为在创新与生存之间挣扎的企业,提供从想法到落地的全周期支持。

如今,2025“创业之星”NextStar百万奖金全球悬赏赛(深圳南山)(下称“大赛”)已启动报名。这场以“国际顶尖、全球影响”为目标的赛事,完成了全面升级。英伟达、亚马逊、英特尔、腾讯等200+生态合作伙伴强势加盟,共同打造覆盖“技术研发—场景落地—资本对接”的全链条生态。

超4000万总奖金、5亿直投基金、2亿微股权基金,最高单项奖金300万(含投资)......在南山这片产业厚度与创新密度互为表里的热土上,创业者只需握紧入场券,借助大赛平台对接资源,就能驶向创新的“新大陆”。

科技创新驱动产业迭代

据2025年南山区政府工作报告,2024年南山战略性新兴产业占GDP比重超50%,高技术制造业和先进制造业占规上工业比重超60%,现代服务业占三产比重近90%。

这组数据勾勒出南山产业结构的鲜明特征:新兴产业成为增长主引擎,制造业向高端化聚焦,服务业呈现高度现代化态势,而支撑这一结构的底层逻辑,正是科技创新驱动的产业迭代。

南山的产业升级本质是“价值网络重构”的过程:通过科技创新打破传统产业边界,实现从“制造”到“智造”再到“生态”的跃迁。

上述现象可通过经典著作《创新者的窘境》的“价值网络”理论进行深入解析:面对破坏性技术创新,企业不仅需要评估新技术与现有价值网络的适配性——比如那些尚未明确的性能属性能否在新兴企业的价值网络中获得重视,还要思考是否需要突破现有网络边界、建立新价值网络以实现创新价值,更要预判技术与市场轨线是否可能在未来交汇,让当下看似“非刚需”的技术转化为解决未来需求的关键。

早在2008年,南山便以赛事创新重构价值网络:首创地方政府级双创赛事—创新南山“创业之星”大赛。这一大赛在于通过搭建“技术-资本-产业”的对接平台,打破传统价值网络的壁垒,为新兴企业构建专属孵化生态,更以前瞻性眼光切入“未来技术”赛道,推动技术轨线与市场需求轨线的提前交汇,最终实现从创新到产业落地的闭环。

回望17年历程,这场赛事已成长为科技创新的孵化沃土,自首次开赛以来,大赛吸引超2万项项目报名参赛,累计投入奖金9000万元,孕育和壮大一批如大疆创新、盛弘电气、光峰科技、优博讯、菲鹏生物、茂硕电源等十几家上市公司和独角兽企业,以及17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08家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

截至2024年底,大赛所催生和加速的项目对南山区GDP贡献已突破300亿元,超过480个优质项目累计获得投资金额约46亿元,形成“资本注入—产业增值—GDP提升”的良性循环。

按规划,2025年南山将力争实现1万亿元本地生产总值,而大赛构建的“项目孵化-成果转化-产业落地”全链条体系,正为这一目标注入源源不断的创新势能。

另外,除了为区域经济持续注入动能外,大赛还通过构建“发现—培育—加速—产业化”的创新价值链,为企业发展提供破局契机,助力企业对接资本、人才、产业资源,培育出南山的创新生态链,这在某种意义上解释了这场赛事为什么可以长盛不衰。

据了解,当时还是“名不见经传”的大疆参加了2010年的大赛,荣获企业组优胜奖。大疆创始人汪滔在谈及这场大赛对企业的帮助时说道:“根据专家建议,砍掉了很多非主线项目,公司的目标更集中,开始接触到了风险投资,对企业的发展非常有帮助。”

不仅仅是给予破局的发展策略,大赛更是向创业企业提供大规模的资金支持。要知道,创业之路,资金是不可或缺的关键要素。大赛一直以来受到众多投融资机构重点关注,松禾资本、IDG资本等纷纷聚焦大赛,助力参赛选手与相关平台实现“双向奔赴”,全力推动相关创业项目早签约、早落地。

在2008年首届大赛中,正处于技术突破与业务调整关键期的菲鹏生物成功夺冠。当时国内创投行业尚处萌芽期,赛事平台与冠军荣誉为企业带来资本关注—据创始人崔鹏回忆,比赛结束后的两个月里,几乎每天都有投资人来访,这极大满足了公司扩张的资本需求,打开了公司发展新局面。

随后,菲鹏生物的项目入选“国家火炬计划”,企业在巩固国内体外诊断试剂原料供应商龙头地位的同时,逐步拓展国际市场,成为新兴市场主要诊断原材料供应商,并进入欧美发达国家市场,实现了从技术突破到产业拓展的跨越。

这些资金支持一方面为创业企业解决了初创期的资金短缺难题;另一方面通过资本的介入,帮助企业建对接上下游产业链资源,提升项目的商业化落地效率。

可见,大赛背后的这种“政策引导+资本赋能”的双轮驱动模式,不仅为创业企业注入“源头活水”,更在区域内形成了“投资—孵化—成长”的良性资本循环生态,让更多具备高成长性的创业企业在南山落地,加速向产业实体转化,从而推动南山经济的发展。

大赛再度释放创新引力

目前,2025大赛已正式启动,这场创业圈的“创造营”再度释放创新引力。大赛紧密对接《南山区创新型现代化产业体系“十四五”发展规划》,聚焦14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智能终端、软件与信息服务业、生物医药等)与7大未来产业集群(区块链、脑科学与类脑智能、空天技术等),推动产业厚度与创新密度深度融合

本次赛事分设国内、国际两大赛区,赛程涵盖项目报名、区域赛(国内/国际)、总决赛三个阶段。国内赛包含人工智能+X赛(含具身智能)、生物医药赛、新材料赛等五大行业赛事及游戏产业专项赛;国际赛则设有人工智能+赛、生物医药赛等三大行业赛事,以及北美生物医药专项赛、德国AI+硬科技专项赛(人工智能、绿色科技、智能硬件)等两大专项赛事,全方位覆盖全球创新赛道。

通过聚焦上述产业方向,大赛既夯实智能终端、生物医药等传统优势领域的创新基础,又前瞻对接脑科学与类脑智能等未来赛道,形成“现有产业升级+未来产业孵化”的双轮驱动格局,助力南山构建具有全球竞争力的现代化产业体系。

本届大赛以“高额奖金+全链条资源”构建竞争壁垒,核心亮点包括:赛事设立超4000万元赛事奖金,配套5亿元战略直投专项(含种子基金与天使投资)匹配千万级产业资本定向对接机制,更将提供政策扶持包、产业链嵌入等赛后持续赋能方案

具体来看,大赛对企业的吸引力首先体现为真金白银的资源注入。这种投入并非单一的资金支持,而是形成了覆盖企业全生命周期的资源矩阵,即4029万现金“金字塔”+5亿直投基金+2亿微股权基金(单项目最高200万),三项激励层层加码。

其中,微股权基金对总决赛优胜的南山项目,按照一等奖200万元、二等奖100万元、三等奖50万元的标准进行投资;对行业赛、专项赛一等奖南山项目投资50万元(获奖后一年内注册、迁移至南山的企业,均视为南山企业)。

在资本注入方面,大赛围绕“知名全球资本”,成立“南山国际创投联盟”和创赛专属投资基金,助力企业迈过“死亡谷”。联合IDG资本、红杉资本、高瓴资本等顶级风投机构及南山战新投、深天使等市属区属基金组成创投联盟以及大赛微股权投资基金,鼓励优先面向参赛项目进行天使轮投资,对总决赛获奖项目进行无条件直投,单项目最高可获1000万元股权融资,助力初创企业突破产业化进程中的技术瓶颈、市场定位、商业模式构建等难题。

同时,还与各金融机构联合开发“创新贷”,为初创企业提供低利率快速贷款。组织海内外优秀项目参与“X-Day”西丽湖路演社活动,提升项目资本曝光度。

值得一提的是,此次大赛还深度对接南山区《支持创新创业“六个一”行动方案》。其中,以“一张桌”政策为核心打造物理空间支持体系,具体化为:围绕“知名孵化平台”,打造“国际加速营”和“产业加速营”。切实落实“一张桌”政策,联合区内自有产业空间及头部孵化器企业成立“国际加速营”,为全球项目提供叠加升级办公空间,打造南山更多“营”系零租空间品牌,提供总计5万平米零租空间,单个项目最低12个月,助力快速落地与发展。

此外,大赛围绕“关键服务闭环”构建全链条创业支持体系:联合深天使基金等专业加速机构成立“产业加速营”,提供深度可持续的赛后跟踪及软着陆服务;联合战新会,打造赛事服务IP,建立大赛生态圈层,运营线上创业社群,开展书记下午茶、创新名人堂、头部企业链接会等活动,并针对重点创赛项目在发展进程中面临的各类问题,进行深入剖析并制定个性化解决方案,汇聚优质项目资源提供全方位、持续性的赛后服务。

在“知名生态圈子”构建方面,大赛发起“创业传承者联盟”,通过系统化激活南山创投圈层资源,邀请历届大赛成功创业者、本土企业家、上市公司高管及产业领袖担任“创业传承导师”,建立“1对1”或“1对多”导师指导机制。定期举办“传承者说”闭门沙龙、创业案例复盘会等精品活动,以“以老带新”的传承模式,为新生代创业者提供实战经验、战略规划及资本链接等多维支持,营造“薪火相传”的城区创业生态。

在区域竞争白热化的当下,南山正通过赛事平台加强“资本空间政策”三位一体的创新生态,以巩固其全国百强区首位的领先优势。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