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面新闻记者 | 高菁
百川股份(002455.SZ)董事长被留置。
7月1日,百川股份公告称,公司实际控制人、董事长郑铁江先生家属于近日收到江阴市监察委员会签发的关于郑铁江的《留置通知书》和《立案通知书》,郑铁江被立案调查并实施留置。
7月3日,界面新闻就上述事宜致电百川股份,相关工作人员表示,并不清楚相关情况,具体以公司公告为准,目前公司经营情况正常。
百川股份在公告中表示,目前已对公司相关工作进行了妥善安排,公司其他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均正常履职,公司控制权未发生变化,日常经营管理由管理团队负责,公司生产经营情况正常。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留置郑铁江的是江阴市监察委员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监察法(2024修正)》(下称《监察法》),监察委员会主要对公职人员和有关人员进行监察。郑铁江作为民营企业的实际控制人、董事长,原则上不应该是公职人员。
盈科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苗琦向界面新闻表示,如果是公职人员被留置,肯定是涉及相关职务犯罪;如果非公职人员被留置,大概率是与公职人员的职务犯罪有关联。
苗琦同时指出,由于案件还在调查中,具体情况不好判断。
《监察法》第24条规定,被调查人涉嫌贪污贿赂、失职渎职等严重职务违法或者职务犯罪,监察机关已经掌握其部分违法犯罪事实及证据,仍有重要问题需要进一步调查,并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经监察机关依法审批,可以将其留置在特定场所:
(一)涉及案情重大、复杂的;
(二)可能逃跑、自杀的;
(三)可能串供或者伪造、隐匿、毁灭证据的;
(四)可能有其他妨碍调查行为的。
对涉嫌行贿犯罪或者共同职务犯罪的涉案人员,监察机关可以依照前款规定采取留置措施。留置场所的设置、管理和监督依照国家有关规定执行。
依照《监察法》,留置时间一般为三个月,如果特殊情况,可延长一次,延长期为三个月。换言之,留置时间最长为六个月。
百川股份成立于2002年7月,2010年8月在深交所挂牌上市,总部位于江阴市。业务主要涉及精细化工、新材料和新能源三大板块。其中,化工业务占比最大,去年为百川股份贡献了超八成营收。
郑铁江出生于1964年1月,现年61岁,历任江阴市百川化学工业有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公司董事长、总经理。现任百川股份董事长,南通百川董事、如皋百川董事、海基新能源董事。
百川股份公告显示6月23日郑铁江还主持了临时股东会议。
截至今年一季度,郑铁江持有百川股份14.19%股份,其妻子王亚娟持有百川股份1.35%股份,两者共同持有百川股份15.54%股份,为该公司实际控制人。
界面新闻查阅百川股份公告发现,自公司上市以来,郑铁江频频进行股份质押,质押用途多为“个人融资需要”。根据万得数据统计,截至目前,郑铁江持有股份的43.16%处于质押状态,占该公司总股本的6.12%。
2010-2022年,百川股份始终处于盈利状态。2023年,受全球经济环境、行业周期等因素的影响,百川股份净利润同比下滑443.2%,由盈转亏,净亏损4.66亿元。
一年后,百川股份业绩大幅好转。2024年实现营收55.56亿元,同比增加35.1%;净利润同比上涨123.31%,达到1.09亿元。
但从各个业务板块看,去年百川股份只有化工业务营收实现了53.07%的增长,新材料和新能源业务营收均呈现不同幅度的下滑。

对于业绩的转好,百川股份给出的原因是,化工板块需求在2024年好转,主要化工产品价格稳中上涨,个别化工产品介个上涨幅度较大,叠加宁夏基地项目产能陆续释放,公司化工板块毛利较上年同期增加明显。
2024年,百川股份化工业务板块毛利率较上年同期增长13.56%,达到了16.9%。新材料业务板块的毛利率也有小幅增长,但新能源业务板块的毛利率出现了39.2%的大幅下滑,降至-38.69%。
百川股份当前新能源业务板块的实施主体,主要为江苏海基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下称海基新能源),该公司的主要业务为锂离子电池、电池组以及系统的研发、生产、销售和服务。
百川股份年报显示,去年海基新能源实现营收5.17亿元,净亏损2.78亿元。截至2024年,海基新能源已连续亏损三年,三年累计亏损额达4.55亿元。
百川股份传统业务是精细化工,2016年和海基新能源达成合作,后来通过多次增资,使得海基新能源成为子公司,2020年海基新能源纳入百川股份合并报表范围,2021年年报里,百川股份主营业务新增了新能源板块。
今年一季度,百川股份实现营收14.5亿元,同比增加23.07%;净利润为0.42亿元,同比增长17.88%。
业绩增长的同时,百川股份的资产负债率却在持续提高。截至一季度末,百川股份合计负债达100.6亿元,资产负债率达81.32%,同比增长了0.67个百分点。
截至7月3日午间收盘,百川股份股价报6.99元,下跌0.99%,市值为41.54亿元。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