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80后”行长白雨石挑起恒丰银行1.5万亿“重担”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80后”行长白雨石挑起恒丰银行1.5万亿“重担”

文|独角金融郑理恒丰银行43岁的白雨石正式接过行长帅印,成为目前18家全国性银行中唯一的“80后”行长。6月30日,国家金管局核准白雨石恒丰银行董事、行长的任职资格。除此之外,国家金管局还核准了韩靖文

文 | 独角金融 郑理

恒丰银行43岁的白雨石正式接过行长帅印,成为目前18家全国性银行中唯一的“80 后” 行长。

6月30日,国家金管局核准白雨石恒丰银行董事、行长的任职资格。除此之外,国家金管局还核准了韩靖文担任恒丰银行副行长的任职资格。至此,恒丰银行“一正四副”格局正式成型。

从副行长到代理行长,再到行长的三重角色转变,白雨石用了两年时间。而在行长的光环下,这份责任的背后也添了几分艰巨。

1 行长获批,恒丰银行“一正四副”格局成型

白雨石出生于1982年,毕业于中国社会科学院,戴着经济学硕士光环,身兼CPA中国注册会计师、CFA特许金融分析师、FRM金融风险管理师三项顶级金融资质的金融才俊,用十年时间完成了从“银行新兵”到“总行行长”的华丽蜕变。

加入恒丰银行前,白雨石曾担任中国银行财务管理部流动性管理高级财务经理。2015年,白雨石加入恒丰银行,至今整整十年。

白雨石曾历任恒丰银行资产负债管理部总经理助理、副总经理、副总经理(主持工作)、金融市场部副总经理(主持工作)、总经理,资金运营中心筹建组组长、总经理。2022年6月,白雨石担任该行党委委员,2023年1月起担任副行长。

2023年5月已有媒体注意到,白雨石首次以代为履行行长职责的副行长身份出席公开活动。2025年3月,中共山东省委组织部公示白雨石拟任省管企业正职,4月以党委副书记、拟任行长身份出席恒丰银行上海奉贤支行开业仪式,直至6月监管靴子落地。这场跨越两年之久的“行长接力赛”终于尘埃落定。

2022年8月,恒丰银行原行长王锡峰辞职赴任青岛农商行董事长,副行长郑现中曾一度代为履行行长职职责,2024年5月,时任该行党委委员、副行长的白雨石代为履行行长职责。

从金融履历看,白雨石既有国有银行工作背景,也有股份行多岗位工作经验,参与恒丰银行市场化改革的全过程,经历过恒丰银行的“到暗时刻”,对于风险管理有着更深刻的体会。

2025年以来,银行业高层密集变阵,“70后”甚至“80后”逐渐走上管理岗位。其中,国有银行中新晋高管多为“70后”,例如建设银行资产管理部原总经理杨军拟接任中行副行长、农业银行引入“70后”副行长王大军;“80后”则逐渐在城商行高管阵营中崭露头角。

在18家全国性银行中(6家国有行、12家股份行)“80后”担任行长,目前仅有恒丰银行白雨石,并替代华夏银行“准75后”瞿纲成为其中“最年轻行长”。

“80后”接起恒丰银行帅印,这一人事安排,背后有着怎样的考量?

博通咨询金融行业首席分析师王蓬博认为,面对更多市场竞争,创新和年轻化管理团队有利于在竞争中通过新思维、新方法探索特色化发展路径。

随着韩靖文副行长任职资格同步获批,恒丰银行“一正四副”的高管新格局正式形成,董事长辛树人,行长白雨石,副行长包括郑现中、韩靖文、房毅和毕国器。其中,房毅和毕国器于2023年末被提拔。

该行董秘、人力资源总监侯本旗,首席风险官付巍,首席信息官徐彤,首席财务官杨立斌。

同时,恒丰银行董事、监事也有所调整。

企业预警通显示,6月20日,恒丰银行完成工商变更,董事队伍中,有三人退任,包括叶东海、朱永、金同水,6名非执行董事中新增5名,分别为赵子坤、王桂娟、张旭艳、侯振凯、张建军。其中,侯振凯、张旭艳也是“80后”。

监事队伍中,丁伟、张晓霞退任,新增两名监事,其中刘莹职工监事,张晓男外部监事。

在恒丰银行官网,也能够发现目前已经完成了新任董事、监事名单的变更。

而该行原党委副书记、监事长张淑敏于2022年年末因工作变动辞任后,监事长职务一直空缺至今整整两年半的时间。目前,国有行、股份行开始陆续取消监事会,将职能行使权转向职工董事、审计委员会、专职党委副书记等,恒丰银行后续动作如何,尚且不得而知。

2 营收、净利润双升,恒丰银行的“春天”来了?

恒丰银行总部设在山东济南,其前身烟台住房储蓄银行成立于1987年,2003年,经央行批准改制为恒丰银行。股权结构中,国有股权占比约为89.7%,外资股权占比为3%,民营股权占比约为7.3%。其中,山东省金融资产管理股份有限公司、中央汇金投资有限责任公司、新加坡大华银行有限公司为前三大股东,持股占比分别为46.61%、40.46%、3%。

回看过往,恒丰银行有着不小的历史包袱,曾经历接连两任董事长因违法违规被带走。

2004年-2013年,董事长姜喜运任职期间,取消行长职位,董事长一人独揽大权。在任期间,姜喜运转移2.84亿股恒丰银行股份,折合7.54亿元。2013年,因鲸吞股份案,姜喜运被带走调查,蔡国华继任。

4年后历史重演。2017年11月,蔡国华涉嫌严重违纪违法接受调查。2021年8月27日,山东高级人民法院做出蔡国华的二审裁定,死缓两年,终身监禁。

随着两任董事长被查,该行的发展经营可谓一波三折,不良贷款率曾在2018年升至28.44%、承销债券违约、因贷款“三查”不尽职等还被监管处罚……

风险暴露后,山东省政府成立工作组,设立恒丰银行临时党委,全面接管恒丰银行工作。出身监管系统的原董事长陈颖,临危受命与原行长王锡峰、原监事长张淑敏“空降”恒丰银行,带领新一届领导班子推动该行改革重组,化解风险。

陈颖、王锡峰在任期间,恒丰银行业绩情况持续好转:2019年资产规模突破万亿大关,2021年达到1.3万亿元;不良贷款率自2018年的28.44%降至2021年的2.12%;不良贷款余额自2018年的1635.61亿元,降至2021年的137.77亿元;核心一级资本净额从2018年的-1127.84亿元增至743.97亿元,资本质量向好发展。

经营步入正轨,业绩向好之后,王锡峰、陈颖、张淑敏功能身退,先后在2022年8月开始离任转任他职。2023年2月在恒丰银行董事会上,“60后”辛树人被提名为该行执行董事,并选举其担任董事长。

2025年年初,恒丰银行曾向《南方都市报》旗下平台“南都湾财社”表示,历史遗留风险已基本出清,公司治理架构、内部控制体系逐渐完善。财报显示,2024年末,恒丰银行资产总额1.54万亿元,增幅6.64%,其中贷款和垫款总额8611.34亿元,增幅6.01%,存款总额8640.48亿元,增幅11.7%,以此计算该行存贷比约99.66%。

图源:年报

面对接近100%的存贷比,这家股份行如何通过拓展主动负债比如发行同业存单、金融债等以此补充资金,降低对存款的过度依赖?

从业绩表现看,2020年开始,恒丰银行的营收已经连续增长5年。2020年-2024年,该行实现营业收入210.28亿元、238.79亿元、251.2亿元、252.75亿元、257.75亿元。

2020年-2022年净利润持续增长,分别为52.3亿元、63.48亿元、67.31亿元,2023年下跌23.7%至51.36亿元,2024年扭转了2023年净利润下滑的颓势,净利润为53.57亿元。

根据恒丰银行年报统计

不过,2024年净利润增长主要依赖所得税费用大幅减少11.51亿元,仅为20.85亿元,同比下降35.57%。若剔除税收因素,税前利润同比下降11.11%至74.42亿元,营业利润降幅达13.81%,反映出主营业务盈利能力承压。

税前利润下降的主要原因,是信用减值损失计提的大幅增加,2024年计提86.13亿元的信用减值损失,同比增加14.04亿元,增幅达19.48%。

信用减值损失计提增加,通常意味着银行面临资产质量下行、贷款预期损失风险增加、资产质量改善但整体风险仍存等情况。这反映出恒丰银行在资产质量方面依然面临着较大的压力,业绩增长的表象下隐藏着资产质量恶化的风险。而得益于税收政策的调整,这种方式实现净利润增长又能持续多久?

资产质量已经连续6年实现提升。报告期末,该行不良贷款率1.49%,较年初下降0.23个百分点,不良贷款余额减少10.6亿元至128.73亿元,主要得益于全年核销不良贷款112.68亿元,同比多核销40.4亿元。需要注意的是,零售业务资产质量承压。

3 前十大股东有4家“问题”股东

自2019年该行完成改革重组方案中“剥离不良、引进战投、整体上市”三步走中的前两步后,恒丰银行就一直在谋求“整体上市”。

“下一步将继续完善公司治理,强化风险管控,推进业务稳健发展,进一步提高经营管理质效,争取五年内上市。”早在2020年1月,时任恒丰银行董事长陈颖称。

为此,该行制定了3年-5年-10年的发展纲要,其中,力争用3年时间基本达到上市条件,用5年左右的时间经营效率明显提升,盈利能力达到股份行中游水平,10年左右时间综合竞争力迈入股份行第一梯队。

从现实情况看,近年银行成功实现上市的数量零星,银行IPO整体环境不容乐观,中小银行上市需面临重重审查。2025年至今仅宜宾商行成功上市,成为近三年来全国银行业唯一上市银行,上一家登陆港交所的是东莞农商行,2021年9月成功挂牌上市。

近日,东莞银行和广东南海农商行也在积极推进上市,并重新递交了招股书。恒丰银行面临着较大的竞争压力,能否在众多银行中脱颖而出,顺利通过审核存在不确定性。

对银行而言,上市是补充核心一级资本的重要方式,同时,中小银行也需要按照上市公司要求完善公司治理。

2024年至今,该行因业务存在违规问题已经收到超过3400万元的监管罚单。

此外,部分股东经营状况不佳,存在信用问题。如前十大股东中的上海国之杰投资发展有限公司、上海国正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曾被纳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

前十大股东中,两家股份被冻结。2025年,该行第五大股东、总计持股数量23.08亿股的烟台蓝天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所持11.71亿股股权被司法冻结,占其所持股份比例的50.74%;第六大股东福信集团所持9.42亿股股份被冻结,两家股东股份冻结期限均为3年。

图源:天眼查

天眼查信息显示,仅2025年5月份,福信集团总计被执行金额16.8亿元,其中一份2.5亿元的执行标的,疑似申请执行人为恒丰银行烟台经济技术开发区支行。

图源:天眼查

股东福信集团还是汉口银行的第六大股东,截至2022年末,汉口银行对福信集团和关联方的授信净额是10亿元。但福信集团关联方大唐集团控股在2024年5月宣告美元债违约,福信集团也随之出现债务危机征兆,其持有的汉口银行、恒丰银行股权先后被司法冻结,偿债前景不容乐观。

股权的频繁质押和冻结,反映出股东资金链可能存在紧张,也会影响银行股权结构的稳定性。

“80后”白雨石接过恒丰银行帅印后,能否继续完善业务合规管理,实现这家股份行的上市梦?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恒丰银行

3.1k
  • 恒丰银行高层调整落定:白雨石行长、韩靖文副行长资格获监管核准
  • 金融人·事|夹缝中的股份行新抉择:城商行Plus?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80后”行长白雨石挑起恒丰银行1.5万亿“重担”

文|独角金融郑理恒丰银行43岁的白雨石正式接过行长帅印,成为目前18家全国性银行中唯一的“80后”行长。6月30日,国家金管局核准白雨石恒丰银行董事、行长的任职资格。除此之外,国家金管局还核准了韩靖文

文 | 独角金融 郑理

恒丰银行43岁的白雨石正式接过行长帅印,成为目前18家全国性银行中唯一的“80 后” 行长。

6月30日,国家金管局核准白雨石恒丰银行董事、行长的任职资格。除此之外,国家金管局还核准了韩靖文担任恒丰银行副行长的任职资格。至此,恒丰银行“一正四副”格局正式成型。

从副行长到代理行长,再到行长的三重角色转变,白雨石用了两年时间。而在行长的光环下,这份责任的背后也添了几分艰巨。

1 行长获批,恒丰银行“一正四副”格局成型

白雨石出生于1982年,毕业于中国社会科学院,戴着经济学硕士光环,身兼CPA中国注册会计师、CFA特许金融分析师、FRM金融风险管理师三项顶级金融资质的金融才俊,用十年时间完成了从“银行新兵”到“总行行长”的华丽蜕变。

加入恒丰银行前,白雨石曾担任中国银行财务管理部流动性管理高级财务经理。2015年,白雨石加入恒丰银行,至今整整十年。

白雨石曾历任恒丰银行资产负债管理部总经理助理、副总经理、副总经理(主持工作)、金融市场部副总经理(主持工作)、总经理,资金运营中心筹建组组长、总经理。2022年6月,白雨石担任该行党委委员,2023年1月起担任副行长。

2023年5月已有媒体注意到,白雨石首次以代为履行行长职责的副行长身份出席公开活动。2025年3月,中共山东省委组织部公示白雨石拟任省管企业正职,4月以党委副书记、拟任行长身份出席恒丰银行上海奉贤支行开业仪式,直至6月监管靴子落地。这场跨越两年之久的“行长接力赛”终于尘埃落定。

2022年8月,恒丰银行原行长王锡峰辞职赴任青岛农商行董事长,副行长郑现中曾一度代为履行行长职职责,2024年5月,时任该行党委委员、副行长的白雨石代为履行行长职责。

从金融履历看,白雨石既有国有银行工作背景,也有股份行多岗位工作经验,参与恒丰银行市场化改革的全过程,经历过恒丰银行的“到暗时刻”,对于风险管理有着更深刻的体会。

2025年以来,银行业高层密集变阵,“70后”甚至“80后”逐渐走上管理岗位。其中,国有银行中新晋高管多为“70后”,例如建设银行资产管理部原总经理杨军拟接任中行副行长、农业银行引入“70后”副行长王大军;“80后”则逐渐在城商行高管阵营中崭露头角。

在18家全国性银行中(6家国有行、12家股份行)“80后”担任行长,目前仅有恒丰银行白雨石,并替代华夏银行“准75后”瞿纲成为其中“最年轻行长”。

“80后”接起恒丰银行帅印,这一人事安排,背后有着怎样的考量?

博通咨询金融行业首席分析师王蓬博认为,面对更多市场竞争,创新和年轻化管理团队有利于在竞争中通过新思维、新方法探索特色化发展路径。

随着韩靖文副行长任职资格同步获批,恒丰银行“一正四副”的高管新格局正式形成,董事长辛树人,行长白雨石,副行长包括郑现中、韩靖文、房毅和毕国器。其中,房毅和毕国器于2023年末被提拔。

该行董秘、人力资源总监侯本旗,首席风险官付巍,首席信息官徐彤,首席财务官杨立斌。

同时,恒丰银行董事、监事也有所调整。

企业预警通显示,6月20日,恒丰银行完成工商变更,董事队伍中,有三人退任,包括叶东海、朱永、金同水,6名非执行董事中新增5名,分别为赵子坤、王桂娟、张旭艳、侯振凯、张建军。其中,侯振凯、张旭艳也是“80后”。

监事队伍中,丁伟、张晓霞退任,新增两名监事,其中刘莹职工监事,张晓男外部监事。

在恒丰银行官网,也能够发现目前已经完成了新任董事、监事名单的变更。

而该行原党委副书记、监事长张淑敏于2022年年末因工作变动辞任后,监事长职务一直空缺至今整整两年半的时间。目前,国有行、股份行开始陆续取消监事会,将职能行使权转向职工董事、审计委员会、专职党委副书记等,恒丰银行后续动作如何,尚且不得而知。

2 营收、净利润双升,恒丰银行的“春天”来了?

恒丰银行总部设在山东济南,其前身烟台住房储蓄银行成立于1987年,2003年,经央行批准改制为恒丰银行。股权结构中,国有股权占比约为89.7%,外资股权占比为3%,民营股权占比约为7.3%。其中,山东省金融资产管理股份有限公司、中央汇金投资有限责任公司、新加坡大华银行有限公司为前三大股东,持股占比分别为46.61%、40.46%、3%。

回看过往,恒丰银行有着不小的历史包袱,曾经历接连两任董事长因违法违规被带走。

2004年-2013年,董事长姜喜运任职期间,取消行长职位,董事长一人独揽大权。在任期间,姜喜运转移2.84亿股恒丰银行股份,折合7.54亿元。2013年,因鲸吞股份案,姜喜运被带走调查,蔡国华继任。

4年后历史重演。2017年11月,蔡国华涉嫌严重违纪违法接受调查。2021年8月27日,山东高级人民法院做出蔡国华的二审裁定,死缓两年,终身监禁。

随着两任董事长被查,该行的发展经营可谓一波三折,不良贷款率曾在2018年升至28.44%、承销债券违约、因贷款“三查”不尽职等还被监管处罚……

风险暴露后,山东省政府成立工作组,设立恒丰银行临时党委,全面接管恒丰银行工作。出身监管系统的原董事长陈颖,临危受命与原行长王锡峰、原监事长张淑敏“空降”恒丰银行,带领新一届领导班子推动该行改革重组,化解风险。

陈颖、王锡峰在任期间,恒丰银行业绩情况持续好转:2019年资产规模突破万亿大关,2021年达到1.3万亿元;不良贷款率自2018年的28.44%降至2021年的2.12%;不良贷款余额自2018年的1635.61亿元,降至2021年的137.77亿元;核心一级资本净额从2018年的-1127.84亿元增至743.97亿元,资本质量向好发展。

经营步入正轨,业绩向好之后,王锡峰、陈颖、张淑敏功能身退,先后在2022年8月开始离任转任他职。2023年2月在恒丰银行董事会上,“60后”辛树人被提名为该行执行董事,并选举其担任董事长。

2025年年初,恒丰银行曾向《南方都市报》旗下平台“南都湾财社”表示,历史遗留风险已基本出清,公司治理架构、内部控制体系逐渐完善。财报显示,2024年末,恒丰银行资产总额1.54万亿元,增幅6.64%,其中贷款和垫款总额8611.34亿元,增幅6.01%,存款总额8640.48亿元,增幅11.7%,以此计算该行存贷比约99.66%。

图源:年报

面对接近100%的存贷比,这家股份行如何通过拓展主动负债比如发行同业存单、金融债等以此补充资金,降低对存款的过度依赖?

从业绩表现看,2020年开始,恒丰银行的营收已经连续增长5年。2020年-2024年,该行实现营业收入210.28亿元、238.79亿元、251.2亿元、252.75亿元、257.75亿元。

2020年-2022年净利润持续增长,分别为52.3亿元、63.48亿元、67.31亿元,2023年下跌23.7%至51.36亿元,2024年扭转了2023年净利润下滑的颓势,净利润为53.57亿元。

根据恒丰银行年报统计

不过,2024年净利润增长主要依赖所得税费用大幅减少11.51亿元,仅为20.85亿元,同比下降35.57%。若剔除税收因素,税前利润同比下降11.11%至74.42亿元,营业利润降幅达13.81%,反映出主营业务盈利能力承压。

税前利润下降的主要原因,是信用减值损失计提的大幅增加,2024年计提86.13亿元的信用减值损失,同比增加14.04亿元,增幅达19.48%。

信用减值损失计提增加,通常意味着银行面临资产质量下行、贷款预期损失风险增加、资产质量改善但整体风险仍存等情况。这反映出恒丰银行在资产质量方面依然面临着较大的压力,业绩增长的表象下隐藏着资产质量恶化的风险。而得益于税收政策的调整,这种方式实现净利润增长又能持续多久?

资产质量已经连续6年实现提升。报告期末,该行不良贷款率1.49%,较年初下降0.23个百分点,不良贷款余额减少10.6亿元至128.73亿元,主要得益于全年核销不良贷款112.68亿元,同比多核销40.4亿元。需要注意的是,零售业务资产质量承压。

3 前十大股东有4家“问题”股东

自2019年该行完成改革重组方案中“剥离不良、引进战投、整体上市”三步走中的前两步后,恒丰银行就一直在谋求“整体上市”。

“下一步将继续完善公司治理,强化风险管控,推进业务稳健发展,进一步提高经营管理质效,争取五年内上市。”早在2020年1月,时任恒丰银行董事长陈颖称。

为此,该行制定了3年-5年-10年的发展纲要,其中,力争用3年时间基本达到上市条件,用5年左右的时间经营效率明显提升,盈利能力达到股份行中游水平,10年左右时间综合竞争力迈入股份行第一梯队。

从现实情况看,近年银行成功实现上市的数量零星,银行IPO整体环境不容乐观,中小银行上市需面临重重审查。2025年至今仅宜宾商行成功上市,成为近三年来全国银行业唯一上市银行,上一家登陆港交所的是东莞农商行,2021年9月成功挂牌上市。

近日,东莞银行和广东南海农商行也在积极推进上市,并重新递交了招股书。恒丰银行面临着较大的竞争压力,能否在众多银行中脱颖而出,顺利通过审核存在不确定性。

对银行而言,上市是补充核心一级资本的重要方式,同时,中小银行也需要按照上市公司要求完善公司治理。

2024年至今,该行因业务存在违规问题已经收到超过3400万元的监管罚单。

此外,部分股东经营状况不佳,存在信用问题。如前十大股东中的上海国之杰投资发展有限公司、上海国正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曾被纳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

前十大股东中,两家股份被冻结。2025年,该行第五大股东、总计持股数量23.08亿股的烟台蓝天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所持11.71亿股股权被司法冻结,占其所持股份比例的50.74%;第六大股东福信集团所持9.42亿股股份被冻结,两家股东股份冻结期限均为3年。

图源:天眼查

天眼查信息显示,仅2025年5月份,福信集团总计被执行金额16.8亿元,其中一份2.5亿元的执行标的,疑似申请执行人为恒丰银行烟台经济技术开发区支行。

图源:天眼查

股东福信集团还是汉口银行的第六大股东,截至2022年末,汉口银行对福信集团和关联方的授信净额是10亿元。但福信集团关联方大唐集团控股在2024年5月宣告美元债违约,福信集团也随之出现债务危机征兆,其持有的汉口银行、恒丰银行股权先后被司法冻结,偿债前景不容乐观。

股权的频繁质押和冻结,反映出股东资金链可能存在紧张,也会影响银行股权结构的稳定性。

“80后”白雨石接过恒丰银行帅印后,能否继续完善业务合规管理,实现这家股份行的上市梦?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