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时评 | 一张美食地图,轨道交通的想象力有多丰富?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时评 | 一张美食地图,轨道交通的想象力有多丰富?

轨道交通不仅是高效的交通方式,它串联民生需求与城市经济的活力动脉,成为市民游客发现城市之美、享受便捷生活的新路径。

文 | 陈明一

杭州地铁开启82个纳凉点、合肥轨道推出“洗衣服务”、青岛地铁上线“美食地图”……当罕见高温席卷大半个中国,轨道交通尽显公共服务的包容性与社会温度。

甚至,有网友赞叹“地铁真是无所不能”。

尽管初期建设运营需要克服多重困难,当轨道交通成为城市竞争力的重要体现,其通过对区域价值和地缘经济的强化,可以极大地推动城市发展和社会效率。

以7月4日上线的“青岛地铁美食地图”为例,它并不是刻板单一的纸质地图,而是青岛地铁携手百家美食商户,发起的“Metro walk”城市漫游企划首期活动。

此时此刻,轨道交通带来的“出行即体验、站点即景点、通勤即旅游”的服务体验彻底具象化。美食地图在方便市民游客的同时,将地铁的“流量优势”转化为城市的“留量价值”,助力消费提振,激发市场潜能。

聚合之力,地图上的轨道商业圈

事实上,美食地图的成功,还要归功于青岛地铁擅长的“圈层经济”。

从去年牵头成立青岛市低空经济联盟推进城市低空经济加速发展,到今年接连举办“青铁商业年度品牌共创大会”“提振消费品牌招商签约会”,青岛地铁一直在探索“轨道+商业”深度融合的发展新路径。

青岛地铁的底气来自于日益织密的线网。目前,青岛地铁线网运营车站达到172座、运营里程达352公里,累计获批13条线路、506公里,已全部开工建设,运营线路8条,位列全国第11,成为全国建设最快的地铁之一。

随着地铁线网的不断拓展,青岛地铁开始聚焦“出行+消费”场景,将地铁的线网优势、场景优势和流量优势转化为消费升级的新动能,不断联动线网商业、酒店办公、广告传媒、低空文旅等多元业态,逐渐形成了“轨道上的便民生活圈”。

在这个生活圈中,市民游客收获的是便捷的出行服务,生活需求实现多样化,沿线商户收获的是一个互利共赢的地铁商圈,城市收获的则是便民服务水平和城市服务能级的跃升,一举多得。

此外,通过上线“地铁生活圈”“青铁广告商城”“惠工商城”等线上消费平台,青岛地铁打通了线上线下消费场景,年度服务企业超百家,30余万人次的用户受益,营业额过亿元。

创新商业模式,助力城市经济

诚然,美食地图也不例外。

据介绍,首期“美食地图”选取了台东、青岛站、海信桥、辽阳东路、五四广场、李村、井冈山路、苗岭路、燕儿岛路、小寨子10大站点,汇集站点周边1.5公里范围内百家宝藏餐厅,推出200+人气美食套餐。

从承载城市记忆的老字号传统佳肴,到引领潮流的网红创意美食,全方位覆盖不同消费群体的个性化需求,致力于解锁岛城三餐四季的味蕾密码。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部署的十个方面重点工作,摆在第一位的是“大力提振消费、提高投资效益,全方位扩大国内需求”。在全省提振消费工作大会上,山东更是提出培育壮大消费“新业态、新场景、新模式”。

事实上,实现消费的“新业态、新场景、新模式”,意味着必须创新商业模式。而美食地图只是一个标注,青岛地铁已明确将通过策划丰富多彩的主题活动、打造一系列的主题地图,诸如咖啡地图、展览地图、戏剧地图等等,串联起更多地铁沿线的文旅、商业、生活等多元场景。

此外,青岛地铁联合青岛饮料集团推出了“你吃饭,我补贴”的美食地图配套权益。市民、游客只需登录“青岛地铁生活圈”微信小程序,进入“青岛地铁美食地图”活动专区下单,到店核销即享“1元地铁票补贴+1听崂山可乐赠送”。同时,美食地图也为参与互动的市民、游客推出“种草”礼、“打卡”礼、“打CALL”礼等多重福利。

地铁前行,线网完美串联居住区与商圈,有能力携手更多的优质品牌,“一站一景”不断丰富地铁便民业态,持续输出“乘客喜欢”的优质内容、活动,在青岛留下了一个又一个充满烟火气、艺术味、科技感、年轻化的商业空间,让更多市民能够生活、居住、休闲、娱乐在地铁两侧,推动地铁商圈成为城市消费的新热点、新地标。

如今,青岛地铁正借力数字化优势,全面推进“青岛地铁生活圈”等O2O数智化平台建设。

目前,“青岛地铁生活圈”平台开拓合作品牌超百家,平台总浏览量破400万,用户数达到20万人,常态化开展的“青岛很好拍”等整合营销活动,以多元方式展示城市形象,推动在地文化和本土优品“走出去”,打响“青岛制造”,促进青岛文旅品牌的强势曝光。

当市民游客在地铁悠闲地纳凉,这里开设了便利店、早餐店、咖啡屋等便民商铺,轨道交通不仅是高效的交通方式,它串联民生需求与城市经济的活力动脉,成为市民游客发现城市之美、享受便捷生活的新路径。

 

来源:推广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时评 | 一张美食地图,轨道交通的想象力有多丰富?

轨道交通不仅是高效的交通方式,它串联民生需求与城市经济的活力动脉,成为市民游客发现城市之美、享受便捷生活的新路径。

文 | 陈明一

杭州地铁开启82个纳凉点、合肥轨道推出“洗衣服务”、青岛地铁上线“美食地图”……当罕见高温席卷大半个中国,轨道交通尽显公共服务的包容性与社会温度。

甚至,有网友赞叹“地铁真是无所不能”。

尽管初期建设运营需要克服多重困难,当轨道交通成为城市竞争力的重要体现,其通过对区域价值和地缘经济的强化,可以极大地推动城市发展和社会效率。

以7月4日上线的“青岛地铁美食地图”为例,它并不是刻板单一的纸质地图,而是青岛地铁携手百家美食商户,发起的“Metro walk”城市漫游企划首期活动。

此时此刻,轨道交通带来的“出行即体验、站点即景点、通勤即旅游”的服务体验彻底具象化。美食地图在方便市民游客的同时,将地铁的“流量优势”转化为城市的“留量价值”,助力消费提振,激发市场潜能。

聚合之力,地图上的轨道商业圈

事实上,美食地图的成功,还要归功于青岛地铁擅长的“圈层经济”。

从去年牵头成立青岛市低空经济联盟推进城市低空经济加速发展,到今年接连举办“青铁商业年度品牌共创大会”“提振消费品牌招商签约会”,青岛地铁一直在探索“轨道+商业”深度融合的发展新路径。

青岛地铁的底气来自于日益织密的线网。目前,青岛地铁线网运营车站达到172座、运营里程达352公里,累计获批13条线路、506公里,已全部开工建设,运营线路8条,位列全国第11,成为全国建设最快的地铁之一。

随着地铁线网的不断拓展,青岛地铁开始聚焦“出行+消费”场景,将地铁的线网优势、场景优势和流量优势转化为消费升级的新动能,不断联动线网商业、酒店办公、广告传媒、低空文旅等多元业态,逐渐形成了“轨道上的便民生活圈”。

在这个生活圈中,市民游客收获的是便捷的出行服务,生活需求实现多样化,沿线商户收获的是一个互利共赢的地铁商圈,城市收获的则是便民服务水平和城市服务能级的跃升,一举多得。

此外,通过上线“地铁生活圈”“青铁广告商城”“惠工商城”等线上消费平台,青岛地铁打通了线上线下消费场景,年度服务企业超百家,30余万人次的用户受益,营业额过亿元。

创新商业模式,助力城市经济

诚然,美食地图也不例外。

据介绍,首期“美食地图”选取了台东、青岛站、海信桥、辽阳东路、五四广场、李村、井冈山路、苗岭路、燕儿岛路、小寨子10大站点,汇集站点周边1.5公里范围内百家宝藏餐厅,推出200+人气美食套餐。

从承载城市记忆的老字号传统佳肴,到引领潮流的网红创意美食,全方位覆盖不同消费群体的个性化需求,致力于解锁岛城三餐四季的味蕾密码。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部署的十个方面重点工作,摆在第一位的是“大力提振消费、提高投资效益,全方位扩大国内需求”。在全省提振消费工作大会上,山东更是提出培育壮大消费“新业态、新场景、新模式”。

事实上,实现消费的“新业态、新场景、新模式”,意味着必须创新商业模式。而美食地图只是一个标注,青岛地铁已明确将通过策划丰富多彩的主题活动、打造一系列的主题地图,诸如咖啡地图、展览地图、戏剧地图等等,串联起更多地铁沿线的文旅、商业、生活等多元场景。

此外,青岛地铁联合青岛饮料集团推出了“你吃饭,我补贴”的美食地图配套权益。市民、游客只需登录“青岛地铁生活圈”微信小程序,进入“青岛地铁美食地图”活动专区下单,到店核销即享“1元地铁票补贴+1听崂山可乐赠送”。同时,美食地图也为参与互动的市民、游客推出“种草”礼、“打卡”礼、“打CALL”礼等多重福利。

地铁前行,线网完美串联居住区与商圈,有能力携手更多的优质品牌,“一站一景”不断丰富地铁便民业态,持续输出“乘客喜欢”的优质内容、活动,在青岛留下了一个又一个充满烟火气、艺术味、科技感、年轻化的商业空间,让更多市民能够生活、居住、休闲、娱乐在地铁两侧,推动地铁商圈成为城市消费的新热点、新地标。

如今,青岛地铁正借力数字化优势,全面推进“青岛地铁生活圈”等O2O数智化平台建设。

目前,“青岛地铁生活圈”平台开拓合作品牌超百家,平台总浏览量破400万,用户数达到20万人,常态化开展的“青岛很好拍”等整合营销活动,以多元方式展示城市形象,推动在地文化和本土优品“走出去”,打响“青岛制造”,促进青岛文旅品牌的强势曝光。

当市民游客在地铁悠闲地纳凉,这里开设了便利店、早餐店、咖啡屋等便民商铺,轨道交通不仅是高效的交通方式,它串联民生需求与城市经济的活力动脉,成为市民游客发现城市之美、享受便捷生活的新路径。

 

来源:推广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