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牛星钧
2025年,智能家居行业迎来分水岭。
从行业的角度审视,目前智能家居早已告别“新手期”,但想真正“飞入寻常百姓家”,还得迈过几道坎儿:“多APP操控”“联动失效”“服务断档”……这些实实在在的难题,影响用户体验的同时,也同步影响着智能家居的真正落地。
好在这条赛道上的“玩家们”,正铆足了劲儿破解这些瓶颈。其中,海尔智家旗下智慧家庭场景品牌三翼鸟更是先声夺人,相关落地成果加速推进:4月,重庆城市体验中心与成都三翼鸟&博洛尼联合体验中心双城同开;6月,潍坊首个“三翼鸟智慧家庭示范社区”一期交付,近300户家庭同步接入智慧场景。
7月8日,广州建博会启幕,三翼鸟以650㎡展区重磅亮相,并联合少海汇智慧家居品牌海尔全屋家居、博洛尼、海骊门窗、沃棣家居等共同展示,让每一个用户清晰地看到自己未来“AI智能家”的模样。

行业困局:理想丰满,现实骨感
市场研究机构IDC数据显示,2025年,中国智能家居市场预计出货2.81亿台。如此大的规模正说明,市场端在全面拥抱智能家居。
然而,当部分用户将斥资不菲、满怀憧憬将“智能”搬回家时,听到的却不仅仅是赞叹,还有满腹的“槽点”:
“万物互联”在品牌壁垒面前碎了一地,设备间的割裂,硬生生把便捷的初衷变成了繁琐的负担;风格混乱让家居美感“全面崩塌”,嵌入式冰箱两侧留缝能塞进手指,跟宣传的效果简直天差地别;服务脱节更是严重,售后响应慢半拍,软件故障遇客服“踢皮球”,一句“重启试试”打发用户……
这些痛点直接导致市场陷入怪圈——企业热捧,用户观望。家电与家居行业长期“各自为战”,标准不统一、交付不协同,让智慧家庭难以实现真正落地。
行业亟须一场从“单品智能”到“场景智慧”的真正变革。
“AI智慧家”破解行业落地顽疾
在此次建博会三翼鸟展区,参观者亲身体验了何为“主动智能”:在智慧客厅,电视界面下只需说“我要看哪吒之魔童降世”,影片立即播放;在厨房,一句“小优小优,炒好菜了”,碗盘拉篮自动弹出;打开灶具,调料柜同步下降,烟机无声启动。

这一切源于三翼鸟智家大脑与Uhome大模型的深度融合,让设备具备感知、理解和决策能力。区别于传统“命令式”交互,AI智慧家能主动感知需求,为用户带来“有智慧的家”。
值得一提的是,此次现场三翼鸟还发布了行业首套专为“懒人”设计的浴室柜以及能够精准控温控湿收纳柜的“冰箱伴侣”,进一步满足用户的个性化需求填补食材与物品存储场景空白。
体验过以上,那用户如何打造一个专属智慧家?
三翼鸟在现场给出了“可定制的家”解决方案:针对不同用户需求,提供从全屋定制到局部焕新的灵活方案;厨房提供3天局改轻装和14天靓装两种选择;萌宠、健身、家政等个性化定制阳台场景改造方案,只需三步点选,AI秒出方案。

以厨房为例。油烟机隐入橱柜,洗碗机与碗柜浑然一体,餐边柜与橱柜无缝衔接,全类家电“全隐藏嵌入”达成“面面相平、线线相通”的极致视觉统一——这些画面治愈了无数“强迫症”用户。

另外,让用户能够放心定制的支撑是三翼鸟的交付能力:实现全流程可视,从设计、施工到验收,用户可通过平台实时追踪节点;设备支持远程升级,确保智慧场景“永不落伍”,持续满足用户需求。
用户认可的背后的惊人转化能力
此次的建博会揭示了一个行业趋势:谁能用方案终结用户的实际之痛,谁就能赢得智能家居的下半场。在碎片化的全流程中,只有家电、家居、家装行业实现深度融合,让用户体验化繁为简,智慧家庭才能更加被用户青睐。
2024年零售额突破100亿,平台月活用户已超1100万,这一现象级增长背后,是智慧家庭从概念走向现实的里程碑,也是用户对三翼鸟的顶级认可。
认可背后是惊人的转化能力:成都店开业一个月实现50%转化率,与之同步开业的重庆店也在开业首日拿下1个百万订单、4个30万以上订单。
这场智能家居市场的变革远未结束。随着用户推开智慧家门,灯光渐亮、空调已调至舒适温度,中国家庭的居住革命,正走向加速落地的新纪元。
而此时的三翼鸟,已将智慧家带向千家万户。
来源:推广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