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武汉是湖北的省会,成都是西部的省会?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武汉是湖北的省会,成都是西部的省会?

在可预期的未来,两城的瑜亮情结仍将存在,彼此要真正比出绝对的高低很难,其实也无必要。

西部城事注:蓉汉论系列的前两篇,主要是从数据方面比较了两城的各自相对优势和差异。今天这篇收尾,西部君谈谈几点更为个人的看法。以后西部城事仍将保持对两城的关注,也希望大家随时提意见。

作者:西部君(本文转自“西部城事”,不代表“杠杆游戏”立场,已获授权,欢迎关注)

1.两城首位度高居全国前二,这一点都受到诟病和指责。不过,到底哪个城市的吸附效应更强,要放在大的区域比较中才更能说明问题。

武汉500公里半径区域盘踞着长沙、郑州、合肥、南京等多个GDP十强省会城市。1000公里左右范围,可直通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三大发达城市圈;成都,除了直辖市重庆,500公里半径范围内几乎是“寸草不生”,1000公里内辐射区域里,较强的省会城市,也仅有西安。

如果说武汉是湖北省内的霸主,那么除了重庆,成都是在整个西部都享有绝对的相对优势。打个或许不太恰当的比喻,西部就像是一个漏斗式盆地,政策、资源都向成都平原集中,有这种强力型外部输入的支持,成都想不“称霸”都难。所以说,武汉、成都,虽都是省会城市,但武汉终究只是湖北的省会,成都却有西部省会的意味。

2.武汉地理区位优势得天独厚。但也可以说是成也区位,败也区位。好处是,占据中国地理版图的中心地带,坐拥大江大河冲击形成的平原,离发达城市圈近,交通便利。一般大城发展所需要的区位条件,武汉都不缺。有如此优渥先天条件的加持,发展不起来才奇怪;但也正因为地处中心,不仅同级别的竞争对手多,也处于一线城市的辐射之下,单论外部发展环境倒是不错,可要想在高手如云的区域中突起、冒尖,若无权力的特别照顾,并非易事。

3.前文说到,成都是西部的省会,(重庆作为直辖市,其实更像是一个省),这一点与政策、资源和权力的过度倾斜有很大关系。从近现代的发展轨迹看,当前应是成都在权力与经济地位上最好的时刻,(三线时期,成都也很是风光)。相对而言,武汉在近现代史上,既拥有过炫耀一时高光时刻,也历经跌落的曲折,复兴大武汉口号的提出,就很能说明问题。目前武汉仍处于地位爬坡期,这从国家中心城市建设获批等政策优待,以及这一两年的主政者配备来源,都能够看出端倪。而成都的相对地位,却似乎很难再有跃升。(只是相对意义上,并不代表成都的发展不会更好)。

4.中部崛起的十三五规划,明确提出武汉建设国家中心城市,这是武汉发展的重要政策机遇。但同在中部,与武汉相隔仅500公里的郑州,也获此殊荣。这与成渝也同为国家中心城市,在中西部的地理版图上形成了呼应。尽管四大国家中心城市的定位都各有侧重,但很明显,未来武汉与郑州、成都与重庆,会常被用来作捆绑比较。

5.宜居方面,成都目前占优势,不只是“慢节奏”特色,也体现在房价上。这一相对优势,对于吸引人才、留住人才有不少帮助。武汉在城市宜居度、城建规划、软环境打造上,还需多多努力。同时,控制好房价的上涨节奏很重要。

6.蓉汉属于一对体量、规模相当,发展阶段相同,具有高度同质性,又风格差异明显的城市。

在可预期的未来,两城的瑜亮情结仍将存在,彼此要真正比出绝对的高低很难,其实也无必要。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武汉是湖北的省会,成都是西部的省会?

在可预期的未来,两城的瑜亮情结仍将存在,彼此要真正比出绝对的高低很难,其实也无必要。

西部城事注:蓉汉论系列的前两篇,主要是从数据方面比较了两城的各自相对优势和差异。今天这篇收尾,西部君谈谈几点更为个人的看法。以后西部城事仍将保持对两城的关注,也希望大家随时提意见。

作者:西部君(本文转自“西部城事”,不代表“杠杆游戏”立场,已获授权,欢迎关注)

1.两城首位度高居全国前二,这一点都受到诟病和指责。不过,到底哪个城市的吸附效应更强,要放在大的区域比较中才更能说明问题。

武汉500公里半径区域盘踞着长沙、郑州、合肥、南京等多个GDP十强省会城市。1000公里左右范围,可直通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三大发达城市圈;成都,除了直辖市重庆,500公里半径范围内几乎是“寸草不生”,1000公里内辐射区域里,较强的省会城市,也仅有西安。

如果说武汉是湖北省内的霸主,那么除了重庆,成都是在整个西部都享有绝对的相对优势。打个或许不太恰当的比喻,西部就像是一个漏斗式盆地,政策、资源都向成都平原集中,有这种强力型外部输入的支持,成都想不“称霸”都难。所以说,武汉、成都,虽都是省会城市,但武汉终究只是湖北的省会,成都却有西部省会的意味。

2.武汉地理区位优势得天独厚。但也可以说是成也区位,败也区位。好处是,占据中国地理版图的中心地带,坐拥大江大河冲击形成的平原,离发达城市圈近,交通便利。一般大城发展所需要的区位条件,武汉都不缺。有如此优渥先天条件的加持,发展不起来才奇怪;但也正因为地处中心,不仅同级别的竞争对手多,也处于一线城市的辐射之下,单论外部发展环境倒是不错,可要想在高手如云的区域中突起、冒尖,若无权力的特别照顾,并非易事。

3.前文说到,成都是西部的省会,(重庆作为直辖市,其实更像是一个省),这一点与政策、资源和权力的过度倾斜有很大关系。从近现代的发展轨迹看,当前应是成都在权力与经济地位上最好的时刻,(三线时期,成都也很是风光)。相对而言,武汉在近现代史上,既拥有过炫耀一时高光时刻,也历经跌落的曲折,复兴大武汉口号的提出,就很能说明问题。目前武汉仍处于地位爬坡期,这从国家中心城市建设获批等政策优待,以及这一两年的主政者配备来源,都能够看出端倪。而成都的相对地位,却似乎很难再有跃升。(只是相对意义上,并不代表成都的发展不会更好)。

4.中部崛起的十三五规划,明确提出武汉建设国家中心城市,这是武汉发展的重要政策机遇。但同在中部,与武汉相隔仅500公里的郑州,也获此殊荣。这与成渝也同为国家中心城市,在中西部的地理版图上形成了呼应。尽管四大国家中心城市的定位都各有侧重,但很明显,未来武汉与郑州、成都与重庆,会常被用来作捆绑比较。

5.宜居方面,成都目前占优势,不只是“慢节奏”特色,也体现在房价上。这一相对优势,对于吸引人才、留住人才有不少帮助。武汉在城市宜居度、城建规划、软环境打造上,还需多多努力。同时,控制好房价的上涨节奏很重要。

6.蓉汉属于一对体量、规模相当,发展阶段相同,具有高度同质性,又风格差异明显的城市。

在可预期的未来,两城的瑜亮情结仍将存在,彼此要真正比出绝对的高低很难,其实也无必要。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