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川观新闻 李欣忆 李菲菲
7月10日,距离第12届世界运动会开幕不足一月。面对世运会和迎峰度夏“双期叠加”挑战,保电准备得如何?

保电级别按时段分三类
“这次世运会保电,开幕式就是块‘硬骨头’。”国网天府新区供电公司直管区供电中心负责人肖兵说,天府新区供电公司主要负责本届世运会开幕式举办场地,以及天府新区和龙泉驿区8个比赛场馆的保电工作,其中开幕式难度最大。
难点在哪?开幕式在户外举行,意味着不可控因素增加。“室内活动的话只需要在原有线路上改动维护,但是户外的话,就需要重新搭建线路、连接电源。”肖兵说,此次开幕式主场地的线路已全部配备到位,设置了“双电源”,电力运输涉及保电变电站21座,输电线路43条。
管理保障体系也得及时跟上。肖兵说,目前天府新区供电公司已完成“一站一案”“一线一案”“一馆一案”保电方案编制97份。5个保电前线指挥部、5个保电场馆指挥所已完成建设,390名场馆保电人员已全部到位。
为了确保万无一失,天府新区供电公司把保电时段分成特级、一级、二级这三类。“开闭幕式当天,早上8点到结束散场后1小时,这是‘特级’时段。”肖兵说,开幕前必须开展一次全面特巡,仪式进行中,每4小时就得特巡加红外普测一次。“故障处理要求‘零延迟’,一点拖不得!”
一级保电时段则是各场馆活动及赛事开始前两小时到结束后一小时,每天至少特巡三次、红外普测一次。剩下的日子,也就是8月1日到20日的其他时间,为二级保电时段。“但巡护标准一点不降,跟一级看齐。”肖兵说。
为保电装上“智慧天眼”
“可以说是贡嘎山的雪和雅砻江的水共同点亮了世运会。”在秦皇湖附近的世运保电前线指挥所,国网天府新区供电公司建设部主任郑晓波打开数智保电系统,在实景建模板块展示起电力运输至世运会场馆的路径。从500千伏大林站,到220千伏林科一二线、220千伏科智站,再到110千伏桐子湾站,电力几经周转,终于抵达世运会开幕式场地天府国际会议中心及内部其他区域。

如何确保这么长距离的电力运输安全、高效?郑晓波介绍,主要还是依托数智保电系统提供的智慧化手段。借助优化数智保电管控平台,国网天府新区供电公司实现了电力供应的“全链路”可视化监控——从500千伏骨干变电站,到赛事场馆的末端插座,所有关键节点的运行状态均可通过平台实时在线掌控,为世运会保电装上了“智慧天眼”。该系统曾用于2023年大运会智慧保电,而后两年内历经4轮优化,系统已完成105台末端监测装置、25台行为记录仪、120台对讲机入网,实现了“电力流到哪里,检测管控到哪里”。
能精准“狙击”电力故障,是提升检修效率的关键。“系统将自动进行故障定位跟踪、负荷动态监测等58项数智化功能。通过我们的数智平台,可以直接看到场馆的灯头、插座是不是都处于正常电力允许状态。”郑晓波介绍,如果出现问题,系统将自动联系对应区域的保电队伍。队伍的队长信息和联系方式、保电应急物资储备情况等信息也均可在系统中查询。实现对人、车、物的实时位置和保障物资的精准配置。

数智保电系统还发挥着“天气预报”的功能。在大屏幕上,技术人员展示起气象、应急、物资等16类数据。“为可能出现的影响电力安全的因素及时监测,能让保电指挥更快、更准、更安全。”郑晓波说,由于开幕式在户外举行,需要提前备好应急物资,不打“无准备的仗”。
截至目前,国网天府新区供电公司已完成220千伏徐黄线、罗尖改等4项关键电网工程建设。这批兼具世运会保电与迎峰度夏保供功能的项目投运,提升大成都电网供电能力140万千瓦,助力其安全承载能力跃升至2310万千瓦。
来源:川观新闻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