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回眸“十四五”|5G基站达9万余座,数字基建完成“跨越跑”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回眸“十四五”|5G基站达9万余座,数字基建完成“跨越跑”

2025年4月底,黑龙江省5G基站总量已达9.09万个,提前完成“十四五”规划目标,实现全省乡镇(含)以上城区、全部行政村及3A级以上重点景区主景区的全面覆盖。

文 | 龙头新闻·黑龙江日报 孙铭阳

盛夏的黑龙江,广袤的黑土地上正涌动着数字浪潮。从城市的写字楼到三江平原的田间地头,5G信号穿越林海雪原,千兆光纤接入千家万户,绿色数据中心在冰城拔地而起……“十四五”期间,黑龙江省以铺天盖地之势推进信息基础设施建设,交出了一份亮眼的数字化答卷。

烈日当空,30米高的通信铁塔上,网络建设人员戴着厚厚的绝缘手套,在高温中调试设备。这样的场景,五年来在龙江大地不断上演。截至2025年4月底,黑龙江省5G基站总量已达9.09万个,提前完成“十四五”规划目标,实现全省乡镇(含)以上城区、全部行政村及3A级以上重点景区主景区的全面覆盖。

黑龙江联通工作人员检修基站(图为黑龙江日报资料图片)

在大兴安岭地区,曾经因地处偏远而信号微弱的山村,如今村民们用5G手机直播山货采摘,订单从全国各地飞来;在镜泊湖景区,游客通过5G+VR设备沉浸式游览瀑布奇观,高清画面实时传输无卡顿。5G网络的普及,让黑龙江的城乡居民站在了同一条数字起跑线上,偏远地区的孩子能通过在线课堂聆听名校名师授课,农民们用手机APP就能查看土壤墒情、远程控制灌溉设备,数字红利正沿着信号塔的“脉络”流向每一个角落。

“下载一部4K电影只要30秒,视频会议再也不卡顿了!”哈尔滨市民王先生的感慨,道出了千兆网络带来的改变。截至2025年5月底,黑龙江省10G-PON端口数达61.2万个,千兆用户超351.7万,城区乡镇以上千兆平台覆盖率实现100%。2024年初,哈尔滨和佳木斯成功入选全国“千兆城市”,成为龙江数字基建的闪亮名片。

2022年5月,哈尔滨国家级互联网骨干直联点正式开通运行,这个被称为“互联网十字路口”的超级节点,让黑龙江的网络地位实现跨越式提升。此前,黑龙江省互联网流量需绕行北京、上海等城市,如今通过直联点,网间通信流量得到有效疏导,跨区域流量绕转减少,网络延迟大幅降低。

随着2022年7月配套监测系统上线,黑龙江省互联网通信质量全面提升,不仅满足了本地企业的发展需求,更吸引了众多省外企业将数据节点设在黑龙江,让哈尔滨成为东北亚地区重要的数字枢纽。

中国移动(哈尔滨)数据中心 摄影:孙铭阳

在哈尔滨平房区的一家智能工厂里,NB-IoT物联网设备实时监测生产线温度、压力等数据,一旦出现异常立即报警;在大庆的油田,物联网传感器遍布油井,远程控制抽油机启停,大幅降低人工成本。这背后,是黑龙江省19265个NB-IoT基站构建的物联网网络,实现全省乡镇以上区域全覆盖,农村区域按需覆盖。

与此同时,IPv6规模部署稳步推进,截至2025年5月末,全省移动网络IPv6流量占比达65.54%,固定网络占比27.26%,家庭无线路由器支持率超50%。从手机到智能家居,从工业设备到政务系统,新一代互联网协议正为黑龙江的数字化转型提供更广阔的空间。

走进中国移动哈尔滨数据中心,机房内服务器高速运转,而室温却保持在22℃左右。这座建在冰城的国家级绿色数据中心,每年11月至第二年4月,园区采用冬季运行模式,可节约电费约300万元。“十四五”期间,黑龙江省已建成30家数据中心,其中4家跻身国家级绿色数据中心,中国联通、中国电信等集团级大型数据中心纷纷落户,全省机架数突破10万大关。

寒冷的气候成为得天独厚的优势,让哈尔滨成为存储“冷数据”的黄金宝地。从政务数据到企业档案,海量信息在这里安全存储、高效运转,既降低了能耗,又为数字经济发展提供了强大算力支撑。

从通信铁塔到光纤网络,从数据中心到物联网基站,“十四五”期间,黑龙江省用五年时间完成了一场数字基建的“跨越跑”。这些遍布城乡的数字基础设施,正像毛细血管一样,为黑龙江的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让这片广袤的土地在数字化浪潮中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

来源:龙头新闻·黑龙江日报

原标题:回眸“十四五”|5G基站达9万余座,数字基建完成“跨越跑”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回眸“十四五”|5G基站达9万余座,数字基建完成“跨越跑”

2025年4月底,黑龙江省5G基站总量已达9.09万个,提前完成“十四五”规划目标,实现全省乡镇(含)以上城区、全部行政村及3A级以上重点景区主景区的全面覆盖。

文 | 龙头新闻·黑龙江日报 孙铭阳

盛夏的黑龙江,广袤的黑土地上正涌动着数字浪潮。从城市的写字楼到三江平原的田间地头,5G信号穿越林海雪原,千兆光纤接入千家万户,绿色数据中心在冰城拔地而起……“十四五”期间,黑龙江省以铺天盖地之势推进信息基础设施建设,交出了一份亮眼的数字化答卷。

烈日当空,30米高的通信铁塔上,网络建设人员戴着厚厚的绝缘手套,在高温中调试设备。这样的场景,五年来在龙江大地不断上演。截至2025年4月底,黑龙江省5G基站总量已达9.09万个,提前完成“十四五”规划目标,实现全省乡镇(含)以上城区、全部行政村及3A级以上重点景区主景区的全面覆盖。

黑龙江联通工作人员检修基站(图为黑龙江日报资料图片)

在大兴安岭地区,曾经因地处偏远而信号微弱的山村,如今村民们用5G手机直播山货采摘,订单从全国各地飞来;在镜泊湖景区,游客通过5G+VR设备沉浸式游览瀑布奇观,高清画面实时传输无卡顿。5G网络的普及,让黑龙江的城乡居民站在了同一条数字起跑线上,偏远地区的孩子能通过在线课堂聆听名校名师授课,农民们用手机APP就能查看土壤墒情、远程控制灌溉设备,数字红利正沿着信号塔的“脉络”流向每一个角落。

“下载一部4K电影只要30秒,视频会议再也不卡顿了!”哈尔滨市民王先生的感慨,道出了千兆网络带来的改变。截至2025年5月底,黑龙江省10G-PON端口数达61.2万个,千兆用户超351.7万,城区乡镇以上千兆平台覆盖率实现100%。2024年初,哈尔滨和佳木斯成功入选全国“千兆城市”,成为龙江数字基建的闪亮名片。

2022年5月,哈尔滨国家级互联网骨干直联点正式开通运行,这个被称为“互联网十字路口”的超级节点,让黑龙江的网络地位实现跨越式提升。此前,黑龙江省互联网流量需绕行北京、上海等城市,如今通过直联点,网间通信流量得到有效疏导,跨区域流量绕转减少,网络延迟大幅降低。

随着2022年7月配套监测系统上线,黑龙江省互联网通信质量全面提升,不仅满足了本地企业的发展需求,更吸引了众多省外企业将数据节点设在黑龙江,让哈尔滨成为东北亚地区重要的数字枢纽。

中国移动(哈尔滨)数据中心 摄影:孙铭阳

在哈尔滨平房区的一家智能工厂里,NB-IoT物联网设备实时监测生产线温度、压力等数据,一旦出现异常立即报警;在大庆的油田,物联网传感器遍布油井,远程控制抽油机启停,大幅降低人工成本。这背后,是黑龙江省19265个NB-IoT基站构建的物联网网络,实现全省乡镇以上区域全覆盖,农村区域按需覆盖。

与此同时,IPv6规模部署稳步推进,截至2025年5月末,全省移动网络IPv6流量占比达65.54%,固定网络占比27.26%,家庭无线路由器支持率超50%。从手机到智能家居,从工业设备到政务系统,新一代互联网协议正为黑龙江的数字化转型提供更广阔的空间。

走进中国移动哈尔滨数据中心,机房内服务器高速运转,而室温却保持在22℃左右。这座建在冰城的国家级绿色数据中心,每年11月至第二年4月,园区采用冬季运行模式,可节约电费约300万元。“十四五”期间,黑龙江省已建成30家数据中心,其中4家跻身国家级绿色数据中心,中国联通、中国电信等集团级大型数据中心纷纷落户,全省机架数突破10万大关。

寒冷的气候成为得天独厚的优势,让哈尔滨成为存储“冷数据”的黄金宝地。从政务数据到企业档案,海量信息在这里安全存储、高效运转,既降低了能耗,又为数字经济发展提供了强大算力支撑。

从通信铁塔到光纤网络,从数据中心到物联网基站,“十四五”期间,黑龙江省用五年时间完成了一场数字基建的“跨越跑”。这些遍布城乡的数字基础设施,正像毛细血管一样,为黑龙江的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让这片广袤的土地在数字化浪潮中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

来源:龙头新闻·黑龙江日报

原标题:回眸“十四五”|5G基站达9万余座,数字基建完成“跨越跑”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