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山东城市观察 | 市委书记试乘4号线,地铁线里的济南速度与雄心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山东城市观察 | 市委书记试乘4号线,地铁线里的济南速度与雄心

不久的将来,泉城市民的出行生活,将迎来一场深刻的质变。

文丨孟宝乐

呼声颇高的济南地铁4号线,迎来重要突破。

据济南日报,7月8日,济南市委书记刘强调研交通运输工作时,专程察看了地铁4号线进展情况。

期间,刘强乘坐尚在调试中的地铁从4号线凤凰路站来到历下广场站,察看了沿线工程建设、运营筹备以及万象城片区周边交通组织优化情况。

市委书记的足迹所至,恰是城市发展最清晰的航向标。

这场看似寻常的调研行程,不仅是对地铁建设进度的现场检阅,更向全市人民释放出振奋人心的信号:济南地铁4号线部分线路已具备列车行驶的基础条件,通车运营已进入倒计时阶段!

不久的将来,泉城市民的出行生活,将迎来一场深刻的质变。

图片来源:摄图网

地铁4号线,济南人民有多期盼?

济南地铁4号线何以牵动全城目光?答案在于其无可替代的战略地位——这是一条贯穿济南东西的城市大动脉。

“一条经十路,半座济南城”,熟悉济南的人都知道,由于城市东西向发展格局,经十路长期承受着巨大交通压力。尤其在早晚高峰时段,绵延不绝的拥堵让市民倍感无奈,车流如织的路面常常陷入寸步难行的境地。

而地铁4号线,正是轨道交通时代应运而生的“地铁经十路”,从根本上回应着这份城市痛点。

从路线来看,地铁4号线沿城市主干道经十路敷设,西起槐荫区小高庄站,在经十路邢村站北拐,东至历城区彭家庄站,线路全长约40.3公里,设地下车站33座,其中包含16座换乘站。

线路途经济南西站、省体育中心、奥体中心、中央商务区(CBD)等核心区域,覆盖槐荫、市中、历下、高新、历城五大城区,如同一条精准咬合城市肌理的钢铁脉络。

而4号线的开通,将从根源上缓解济南东西向道路尤其是经十路的交通压力,成为支撑城市发展的关键通道。

同时,4号线将与既有的1、2、3号线实现高效换乘,从济南西站至中央商务区的通勤时间可缩短至40分钟左右。

值得期待的是,4号线运营后还将与同期通车的8号线、高新东区云巴形成互补,共同构建起济南“东西联动、全域覆盖”的轨道交通网络,让高效出行的愿景照进现实。

图片来源:摄图网

事实上,地铁4号线承载的,不仅是市民对高效出行的期待,更是一座城市对未来发展的无限憧憬。毕竟,地铁一响,黄金万两。

作为串联济南西站枢纽、城市核心商圈与东部产业新城的黄金走廊,4号线途经的每一处节点都是商业与人流的集散中心。

它的开通,将大幅拉近东西部城区与市中心的时空距离,强化区域联动,直接带动西部新城与东部高新区的发展活力,拓展济南的带状城市空间,大幅带动楼市和商业活力,提升对人才的吸引力,为东强、西兴、中优的城市空间发展战略注入动能。

同时,将催生出更多的商务、就业、娱乐等需求,推动沿线区域经济快速升级,为城市空间拓展和产业迭代打开更多可能。

对于济南而言,地铁4号线,不仅是一条轨道,更是驱动城市未来发展的强劲引擎。

图片来源:摄图网

市委书记亲测,通车进入倒计时

将视线切回至此次调研。

此番市委书记刘强乘坐地铁4号线,既是对线路便捷性与舒适性的亲身体验,更是以实际行动向市民传递信心:这条承载着全城期待的交通动脉,不仅建设进展顺利,更已具备通车的基础条件。

调研中,刘强明确强调,地铁4号线体量大,社会关注度高,要统筹抓好建设施工、泉水保护、安全生产等,有序推进项目建设。

这一表态,既彰显了对工程质量的严格把控,也饱含着对市民出行体验的深切考量。

据媒体报道,市委书记这次“探营”地铁4号线,释放了四个关键信号——

第一,4号线工程建设正在日夜兼程,确保今年年底顺利通车,市民早日坐上4号线。

第二,4号线运营筹备正在同步推进,包括设备调试、信号调试等筹备工作紧锣密鼓进行中。

第三,工程建设既要加紧推进,也要确保安全生产,做好泉水保护。现在正值雨季,施工安全尤其要重视。

第四,重点片区的交通组织优化一直在推进,特别是地铁沿线、人流密集的商圈,通过数字赋能来精细化提升道路通行效率。

图片来源:摄图网

每一个都精准切中4号线建设的核心命题,折射着城市治理者的民生温度与全局视野:

其中,通车承诺的刚性兑现,是最可感的民生温度。从年初动员大会确保年底运营的军令状,到如今市委书记亲乘验证的阶段性胜利,政府正以坚实的进度表回应市民关切。

运营筹备的系统推进,折射着精益求精的服务理念。设备调试、信号测试等工作同步推进,意味着4号线追求的是高质量运营。对细节打磨的背后是对市民出行体验的极致考量,确保线路开通即能高效服务民生。

安全与保泉的底线思维,彰显着城市发展的清醒。调研中反复强调的雨季安全与泉水保护,直指济南的城市特质与工程核心难点,这正是对“发展绝不以牺牲生态根基为代价”理念的践行,确保“天下泉城”的金名片与轨道交通时代和谐共生。

交通协同的全局视野,擘画着立体出行的未来图景。以“数字赋能”优化重点片区交通,让4号线融入城市智慧交通大系统,将推进“畅快出行”从规划蓝图加速融入市民日常。

这四大信号的叠加,不仅是对工程进度的阶段性总结,更是向城市许下的承诺:地铁4号线的到来,终将以更优质的交通体验,服务市民生活、赋能城市发展。

地铁遇泉城,见证济南速度与承诺

作为山东省的政治、文化、教育、交通与科技中心,济南承东启西、沟通南北,处在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大战略中,是京沪走廊上的关键节点。其交通建设,不仅关乎山东省发展,更牵动全国战略棋局。

然而,坦率而言,在中国的省会城市中,济南的地铁建设不算早。

作为泉城,济南的地铁之路却颇为艰难。泉水成就了济南最亮丽的名片,也为地铁的修建设置了障碍。

济南的地铁建设,早在1988年就开始了论证,但迟迟未能修建,原因很现实——济南是著名的“泉城”,如果建地铁,很可能会破坏地下泉脉。

在此背景下,济南举全市之力,破局前行。此前,地铁1号线、2号线、3号线已经投入运营,一座“H”型轨道交通骨架已初步成形。

而如今冲刺在即的地铁4号线,则承载着更重的期待与挑战。

作为济南在建规模最大、施工难度最高的线路,地铁4号线的建设面临着“保泉压力大、交通疏解难、管线迁改难、协调量大”及“社会关注度高、施工风险高、安全风险高、环保要求高”的“四大四高”挑战。

难度究竟几何?例如,当其他城市把地铁越建越深的时,济南却将4号线泉城公园站从地底“拔”高6米,只为规避其下方23米处的泉水敏感带。若按常规深度施工,盾构刀锋将直刺泉脉腹地。

再如,在山燕区间,盾构机遭遇强度高达120兆帕的超硬石灰岩,这相当于普通混凝土强度的4倍。最终,依靠特制强化刀盘,硬生生在“铁板”中啃出一条隧道。

正因如此艰难,4号线一期原定8年工期。若从2021年开建算起,最早2028年方能通车。

然而,“济南速度”改写了时间表。建设团队签下军令状,争分夺秒,硬是将这份“不可能”压缩至4年完成,不仅刷新了地铁建设纪录,更以强大的执行力与魄力,为市民提前兑现了一场出行革命。

图片来源:界面山东

此次市委书记刘强试乘4号线,正是这场“速度与承诺”的具象化见证。

从2021年破土动工,到如今通车在望,4号线的每一次跨越,都是济南迎难而上、践行初心的坚实足迹。

当地铁列车的轰鸣声与趵突泉的潺潺水声交织共鸣,经十路的车水马龙与地下轨道的平稳飞驰并行,这座千年古城,将迎来一场静水流深却意义深远的城市跃迁。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山东城市观察 | 市委书记试乘4号线,地铁线里的济南速度与雄心

不久的将来,泉城市民的出行生活,将迎来一场深刻的质变。

文丨孟宝乐

呼声颇高的济南地铁4号线,迎来重要突破。

据济南日报,7月8日,济南市委书记刘强调研交通运输工作时,专程察看了地铁4号线进展情况。

期间,刘强乘坐尚在调试中的地铁从4号线凤凰路站来到历下广场站,察看了沿线工程建设、运营筹备以及万象城片区周边交通组织优化情况。

市委书记的足迹所至,恰是城市发展最清晰的航向标。

这场看似寻常的调研行程,不仅是对地铁建设进度的现场检阅,更向全市人民释放出振奋人心的信号:济南地铁4号线部分线路已具备列车行驶的基础条件,通车运营已进入倒计时阶段!

不久的将来,泉城市民的出行生活,将迎来一场深刻的质变。

图片来源:摄图网

地铁4号线,济南人民有多期盼?

济南地铁4号线何以牵动全城目光?答案在于其无可替代的战略地位——这是一条贯穿济南东西的城市大动脉。

“一条经十路,半座济南城”,熟悉济南的人都知道,由于城市东西向发展格局,经十路长期承受着巨大交通压力。尤其在早晚高峰时段,绵延不绝的拥堵让市民倍感无奈,车流如织的路面常常陷入寸步难行的境地。

而地铁4号线,正是轨道交通时代应运而生的“地铁经十路”,从根本上回应着这份城市痛点。

从路线来看,地铁4号线沿城市主干道经十路敷设,西起槐荫区小高庄站,在经十路邢村站北拐,东至历城区彭家庄站,线路全长约40.3公里,设地下车站33座,其中包含16座换乘站。

线路途经济南西站、省体育中心、奥体中心、中央商务区(CBD)等核心区域,覆盖槐荫、市中、历下、高新、历城五大城区,如同一条精准咬合城市肌理的钢铁脉络。

而4号线的开通,将从根源上缓解济南东西向道路尤其是经十路的交通压力,成为支撑城市发展的关键通道。

同时,4号线将与既有的1、2、3号线实现高效换乘,从济南西站至中央商务区的通勤时间可缩短至40分钟左右。

值得期待的是,4号线运营后还将与同期通车的8号线、高新东区云巴形成互补,共同构建起济南“东西联动、全域覆盖”的轨道交通网络,让高效出行的愿景照进现实。

图片来源:摄图网

事实上,地铁4号线承载的,不仅是市民对高效出行的期待,更是一座城市对未来发展的无限憧憬。毕竟,地铁一响,黄金万两。

作为串联济南西站枢纽、城市核心商圈与东部产业新城的黄金走廊,4号线途经的每一处节点都是商业与人流的集散中心。

它的开通,将大幅拉近东西部城区与市中心的时空距离,强化区域联动,直接带动西部新城与东部高新区的发展活力,拓展济南的带状城市空间,大幅带动楼市和商业活力,提升对人才的吸引力,为东强、西兴、中优的城市空间发展战略注入动能。

同时,将催生出更多的商务、就业、娱乐等需求,推动沿线区域经济快速升级,为城市空间拓展和产业迭代打开更多可能。

对于济南而言,地铁4号线,不仅是一条轨道,更是驱动城市未来发展的强劲引擎。

图片来源:摄图网

市委书记亲测,通车进入倒计时

将视线切回至此次调研。

此番市委书记刘强乘坐地铁4号线,既是对线路便捷性与舒适性的亲身体验,更是以实际行动向市民传递信心:这条承载着全城期待的交通动脉,不仅建设进展顺利,更已具备通车的基础条件。

调研中,刘强明确强调,地铁4号线体量大,社会关注度高,要统筹抓好建设施工、泉水保护、安全生产等,有序推进项目建设。

这一表态,既彰显了对工程质量的严格把控,也饱含着对市民出行体验的深切考量。

据媒体报道,市委书记这次“探营”地铁4号线,释放了四个关键信号——

第一,4号线工程建设正在日夜兼程,确保今年年底顺利通车,市民早日坐上4号线。

第二,4号线运营筹备正在同步推进,包括设备调试、信号调试等筹备工作紧锣密鼓进行中。

第三,工程建设既要加紧推进,也要确保安全生产,做好泉水保护。现在正值雨季,施工安全尤其要重视。

第四,重点片区的交通组织优化一直在推进,特别是地铁沿线、人流密集的商圈,通过数字赋能来精细化提升道路通行效率。

图片来源:摄图网

每一个都精准切中4号线建设的核心命题,折射着城市治理者的民生温度与全局视野:

其中,通车承诺的刚性兑现,是最可感的民生温度。从年初动员大会确保年底运营的军令状,到如今市委书记亲乘验证的阶段性胜利,政府正以坚实的进度表回应市民关切。

运营筹备的系统推进,折射着精益求精的服务理念。设备调试、信号测试等工作同步推进,意味着4号线追求的是高质量运营。对细节打磨的背后是对市民出行体验的极致考量,确保线路开通即能高效服务民生。

安全与保泉的底线思维,彰显着城市发展的清醒。调研中反复强调的雨季安全与泉水保护,直指济南的城市特质与工程核心难点,这正是对“发展绝不以牺牲生态根基为代价”理念的践行,确保“天下泉城”的金名片与轨道交通时代和谐共生。

交通协同的全局视野,擘画着立体出行的未来图景。以“数字赋能”优化重点片区交通,让4号线融入城市智慧交通大系统,将推进“畅快出行”从规划蓝图加速融入市民日常。

这四大信号的叠加,不仅是对工程进度的阶段性总结,更是向城市许下的承诺:地铁4号线的到来,终将以更优质的交通体验,服务市民生活、赋能城市发展。

地铁遇泉城,见证济南速度与承诺

作为山东省的政治、文化、教育、交通与科技中心,济南承东启西、沟通南北,处在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大战略中,是京沪走廊上的关键节点。其交通建设,不仅关乎山东省发展,更牵动全国战略棋局。

然而,坦率而言,在中国的省会城市中,济南的地铁建设不算早。

作为泉城,济南的地铁之路却颇为艰难。泉水成就了济南最亮丽的名片,也为地铁的修建设置了障碍。

济南的地铁建设,早在1988年就开始了论证,但迟迟未能修建,原因很现实——济南是著名的“泉城”,如果建地铁,很可能会破坏地下泉脉。

在此背景下,济南举全市之力,破局前行。此前,地铁1号线、2号线、3号线已经投入运营,一座“H”型轨道交通骨架已初步成形。

而如今冲刺在即的地铁4号线,则承载着更重的期待与挑战。

作为济南在建规模最大、施工难度最高的线路,地铁4号线的建设面临着“保泉压力大、交通疏解难、管线迁改难、协调量大”及“社会关注度高、施工风险高、安全风险高、环保要求高”的“四大四高”挑战。

难度究竟几何?例如,当其他城市把地铁越建越深的时,济南却将4号线泉城公园站从地底“拔”高6米,只为规避其下方23米处的泉水敏感带。若按常规深度施工,盾构刀锋将直刺泉脉腹地。

再如,在山燕区间,盾构机遭遇强度高达120兆帕的超硬石灰岩,这相当于普通混凝土强度的4倍。最终,依靠特制强化刀盘,硬生生在“铁板”中啃出一条隧道。

正因如此艰难,4号线一期原定8年工期。若从2021年开建算起,最早2028年方能通车。

然而,“济南速度”改写了时间表。建设团队签下军令状,争分夺秒,硬是将这份“不可能”压缩至4年完成,不仅刷新了地铁建设纪录,更以强大的执行力与魄力,为市民提前兑现了一场出行革命。

图片来源:界面山东

此次市委书记刘强试乘4号线,正是这场“速度与承诺”的具象化见证。

从2021年破土动工,到如今通车在望,4号线的每一次跨越,都是济南迎难而上、践行初心的坚实足迹。

当地铁列车的轰鸣声与趵突泉的潺潺水声交织共鸣,经十路的车水马龙与地下轨道的平稳飞驰并行,这座千年古城,将迎来一场静水流深却意义深远的城市跃迁。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