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 月的巴蜀大地,暑气蒸腾,却挡不住青春的脚步。7 月 7 日至 16 日,电子科技大学织梦支教队的 11 名队员,兵分三路,奔赴成都市邛崃市的玉带社区、北坛社区以及雅安市荥经县的严道街道杨柳河社区,开展了一场为期 10 天的暑期支教活动。这支年轻的队伍,带着电子信息学科的专业优势,怀揣着对乡村教育的热忱,以 “五育融合” 为理念,为 200 余名乡村青少年送去了一段充实而有意义的暑期时光,为基层教育注入了满满的青春活力。

在支教活动中,织梦支教队充分发挥电子科技大学的学科特长,将科技元素巧妙融入教学,打造出一系列独具特色的创新课程,激发孩子们的潜能。
在邛崃市玉带社区,“科学探秘” 系列课程成了孩子们的最爱。“萤火虫流星雨” 实验中,当看到模拟的 “流星” 划过夜空,孩子们发出阵阵惊叹;“蓝晒实验” 里,一张张带着神秘蓝色印记的作品在阳光下渐渐显现,孩子们眼中充满了对科学的好奇。这些趣味实验,就像一把把钥匙,打开了孩子们探索物理化学世界的大门。

而在荥经县杨柳河社区的 “智慧课堂” 上,《超能陆战队》这部孩子们喜爱的电影,被队员们变成了剖析科技伦理的生动教材。队员们引导孩子们思考科技发展带来的利弊,培养他们的辩证思维能力。原创的 “5 元商场挑战” 财商课程更是让孩子们兴致勃勃,在模拟购物的过程中,他们学会了精打细算,懂得了如何优化利用有限的资源,实践能力得到了实实在在的提升。

除了科技赋能,支教队还深入挖掘巴蜀文化的深厚底蕴,让文化的滋养浸润孩子们的心灵,通过艺术实践传承文化根脉。
邛崃北坛社区的孩子们忙碌地排练着原创剧《熊猫欢欢迎世运》。剧中,川剧变脸的绝活惊艳亮相,方言台词充满了乡土气息,将本土文化的魅力展现得淋漓尽致。孩子们在排练和演绎角色的过程中,对 “团结协作”“和谐共生” 有了更深刻的理解。手工课上,绘制川剧脸谱、制作黏土书签,孩子们用自己的双手让传统艺术在创作中焕发出新的生机。
荥经县杨柳河社区则走出了一条不同的艺术之路,将街舞律动与团队协作相结合。孩子们在动感的音乐中舞动,不仅锻炼了身体,更在相互配合中体会到了团队的力量,传递出 “以体强心、以美润心” 的理念。

在价值引领方面,支教队紧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设计了丰富多样的德育课程。“安全小卫士” 情景模拟中,孩子们化身小卫士,在模拟的场景中学习安全知识,树立 “生命至上、健康第一” 的理念;心理健康团辅活动,为孩子们的心灵撑起了一把保护伞。晨读经典让孩子们在文字中汲取智慧,冥想课堂帮助他们修身正心,真正践行了 “以德育心、以智慧心”。

“支教课程不仅填补了暑期教育的空白,更在孩子们心中播下了爱国、友善、创新的种子,这对他们的成长太重要了。”所到之处,相关社区负责人均对支教活动赞不绝口。
此次支教活动,惠及三地 200 余名学生,得到了社区及家长的高度评价。支教领队感慨道:“我们用专业知识反哺社会,用教育连接起孩子们的未来,这是我们青年一代应有的担当。”

电子科技大学织梦支教队有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织梦支教队将不断优化课程体系,扩大服务范围,努力为乡村振兴与教育均衡发展贡献更多的智慧和力量,让更多乡村少年的梦想在教育的滋养下绽放。
来源:推广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