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底一张照,眼病早知道!合肥普瑞眼科:这几类人要定期检查

合肥普瑞眼科医院提醒,定期进行眼底检查对于预防和早期发现眼底疾病至关重要。眼底疾病种类繁多,如糖尿病性网膜病变、老年黄斑变性、高度近视眼底病变、网膜脱离和高血压性眼底病变等,这些疾病可能导致严重视力损害甚至失明。眼底检查包括眼底照相、眼底镜检查、OCT等,其中眼底照相因其无创、高效、方便的特点,被广泛应用于临床。

眼睛是心灵的窗户,是我们获取外界信息和感知世界的重要器官,眼健康直接关乎生活质量的方方面面,每个年龄段都需要重视眼部保健。

眼底遍布着丰富的血管与神经,涉及到的部位偏多,所以与其相关的病种多而复杂,而且眼底病大多对视力的损伤较为严重,如果不能早期治疗,致盲率可高达50%,需引起重视。

什么是眼底?

眼底位于眼球最后方,主要由视网膜、眼底血管、视神经乳头、视神经纤维、脉络膜等构成,这些部位的病变统称为眼底病。眼底病对视力有严重的危害,但许多眼底病初期的时候症状隐匿,不易察觉,拖延治疗有致盲的风险。

常见的眼底病有哪些?

1、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

糖尿病引起的眼底出血是一种主要的致盲性眼病,其患病率高,刚开始基本没有症状,等到发现视力下降时,视网膜病变往往已经严重,应早期诊断治疗。

2、老年黄斑变性

常常发病年龄在50岁以上,症状有视物变形,视力下降,中心暗点等,可严重影响老年人中心视力,若治疗不及时可能会持续性恶化而导致失明。

3、高度近视眼底病变

例如玻璃体病变、黄斑病变、黄斑出血、黄斑变性、黄斑裂孔、视网膜脱落、后巩膜葡萄肿等。中高度近视人群要定期查眼底,避免剧烈运动和眼球受到撞击。一旦发现视力下降不能矫正要及时就医,不要认为是近视度数加深延误治疗。

4、视网膜脱离

此病病情较复杂,若脱离累及黄斑区,则引起严重视力障碍,如不及时治疗,可发展为全视网膜脱离,除了部分渗出性视网膜脱离采用药物治疗,其它类型视网膜脱离基本都需要手术,及时就医、尽快手术可挽救视力甚至恢复正常视力,延误治疗则可能导致失明。

5、高血压性眼底病变

长期高血压可引起全身血管的改变,眼底血管改变比较明显,动脉硬化,静脉迂曲扩张,从而导致视力障碍,严重者导致视网膜动静脉阻塞。

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眼底一张照,眼病早知道。目前,眼底检查包括多种方式,如眼底照相、直接/间接眼底镜检查、前置镜检查、OCT等。其中,眼底照相具有无创、高效、方便、快捷的优点,通过拍照即可直观展示眼底情况,医生可据此快速诊断各种眼底疾病,提高诊疗效率。

通过眼底照相检查,不仅可以早期发现各类型眼底疾病,还能够根据眼底血管情况评估全身健康状态。若出现视力下降、视物变形、视野缺损、眼前黑影漂浮、眼前闪光感等情况,应及时医院就诊。

哪些人需要重点筛查眼底?

1、近视人群

尤其是高度近视(高于600度)的人群,随着度数的不断加深,眼底视网膜可能会出现视网膜变性、视网膜裂孔、黄斑出血、视网膜劈裂、视网膜脱离等,如果不能早期发现,可以导致严重视力下降。

2、50岁以上的人群

这类人群眼部逐渐玻璃体液化、眼底黄斑退行改变等,需要关注黄斑变性、眼底出血等情况。如伴发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等全身疾病,可能出现高血压视网膜病变、视网膜血管阻塞及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3、其他特殊人群

有家族性眼病的人群(视网膜色素变性等),跳水运动员和平时用眼过度、生活不规律的人群都需要定期检查眼底。

合肥普瑞眼科医院业务副院长、眼底病专科主任沈咏梅建议,各个年龄段人群都应提高眼底检查的关注度,及时监测眼睛及身体的健康情况变化,做到早发现、早治疗,务必遵医嘱及时给予有效干预措施,预防严重致盲性眼底疾病的发生与进展,防止视力永久性损害。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普瑞眼科

  • 普瑞眼科(301239.SZ)7月7日解禁上市7882.96万股,占已流通A股111.36%
  • 普瑞眼科(301239.SZ):2025年一季报净利润为2727.94万元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眼底一张照,眼病早知道!合肥普瑞眼科:这几类人要定期检查

合肥普瑞眼科医院提醒,定期进行眼底检查对于预防和早期发现眼底疾病至关重要。眼底疾病种类繁多,如糖尿病性网膜病变、老年黄斑变性、高度近视眼底病变、网膜脱离和高血压性眼底病变等,这些疾病可能导致严重视力损害甚至失明。眼底检查包括眼底照相、眼底镜检查、OCT等,其中眼底照相因其无创、高效、方便的特点,被广泛应用于临床。

眼睛是心灵的窗户,是我们获取外界信息和感知世界的重要器官,眼健康直接关乎生活质量的方方面面,每个年龄段都需要重视眼部保健。

眼底遍布着丰富的血管与神经,涉及到的部位偏多,所以与其相关的病种多而复杂,而且眼底病大多对视力的损伤较为严重,如果不能早期治疗,致盲率可高达50%,需引起重视。

什么是眼底?

眼底位于眼球最后方,主要由视网膜、眼底血管、视神经乳头、视神经纤维、脉络膜等构成,这些部位的病变统称为眼底病。眼底病对视力有严重的危害,但许多眼底病初期的时候症状隐匿,不易察觉,拖延治疗有致盲的风险。

常见的眼底病有哪些?

1、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

糖尿病引起的眼底出血是一种主要的致盲性眼病,其患病率高,刚开始基本没有症状,等到发现视力下降时,视网膜病变往往已经严重,应早期诊断治疗。

2、老年黄斑变性

常常发病年龄在50岁以上,症状有视物变形,视力下降,中心暗点等,可严重影响老年人中心视力,若治疗不及时可能会持续性恶化而导致失明。

3、高度近视眼底病变

例如玻璃体病变、黄斑病变、黄斑出血、黄斑变性、黄斑裂孔、视网膜脱落、后巩膜葡萄肿等。中高度近视人群要定期查眼底,避免剧烈运动和眼球受到撞击。一旦发现视力下降不能矫正要及时就医,不要认为是近视度数加深延误治疗。

4、视网膜脱离

此病病情较复杂,若脱离累及黄斑区,则引起严重视力障碍,如不及时治疗,可发展为全视网膜脱离,除了部分渗出性视网膜脱离采用药物治疗,其它类型视网膜脱离基本都需要手术,及时就医、尽快手术可挽救视力甚至恢复正常视力,延误治疗则可能导致失明。

5、高血压性眼底病变

长期高血压可引起全身血管的改变,眼底血管改变比较明显,动脉硬化,静脉迂曲扩张,从而导致视力障碍,严重者导致视网膜动静脉阻塞。

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眼底一张照,眼病早知道。目前,眼底检查包括多种方式,如眼底照相、直接/间接眼底镜检查、前置镜检查、OCT等。其中,眼底照相具有无创、高效、方便、快捷的优点,通过拍照即可直观展示眼底情况,医生可据此快速诊断各种眼底疾病,提高诊疗效率。

通过眼底照相检查,不仅可以早期发现各类型眼底疾病,还能够根据眼底血管情况评估全身健康状态。若出现视力下降、视物变形、视野缺损、眼前黑影漂浮、眼前闪光感等情况,应及时医院就诊。

哪些人需要重点筛查眼底?

1、近视人群

尤其是高度近视(高于600度)的人群,随着度数的不断加深,眼底视网膜可能会出现视网膜变性、视网膜裂孔、黄斑出血、视网膜劈裂、视网膜脱离等,如果不能早期发现,可以导致严重视力下降。

2、50岁以上的人群

这类人群眼部逐渐玻璃体液化、眼底黄斑退行改变等,需要关注黄斑变性、眼底出血等情况。如伴发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等全身疾病,可能出现高血压视网膜病变、视网膜血管阻塞及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3、其他特殊人群

有家族性眼病的人群(视网膜色素变性等),跳水运动员和平时用眼过度、生活不规律的人群都需要定期检查眼底。

合肥普瑞眼科医院业务副院长、眼底病专科主任沈咏梅建议,各个年龄段人群都应提高眼底检查的关注度,及时监测眼睛及身体的健康情况变化,做到早发现、早治疗,务必遵医嘱及时给予有效干预措施,预防严重致盲性眼底疾病的发生与进展,防止视力永久性损害。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