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2027年培育60个百亿级县域制造业特色产业集群 安徽出台行动方案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2027年培育60个百亿级县域制造业特色产业集群 安徽出台行动方案

《培优育强县域制造业特色产业集群行动方案》的落地,是安徽激活县域经济潜能、锻造产业竞争新优势的战略之举。

近日,安徽省发布《培优育强县域制造业特色产业集群行动方案》,围绕“4433”万千亿制造业产业体系,明确到2027年培育60个百亿级县域制造业特色产业集群,2030年培育百亿级以上县域制造业特色产业集群100个左右,为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地市多点发力 错位协同

根据全省“一盘棋”产业布局,方案重点规划了各地市优势产业方向。

图片来源:安徽省工业和信息化厅

合肥都市圈突出新能源汽车、电子信息、新材料“三箭齐发”。长丰县、肥西县聚焦新能源汽车整车及安全系统等;庐阳区、包河区发力软件、智能电控等;庐江县、肥东县主攻电池材料和光伏等。芜湖市鸠江区、弋江区、湾沚区等6个区(县)则集中布局新能源汽车、新型显示、机器人、通用航空装备等6条产业链,成为全省“链式”发展最密集区域。

皖北地区围绕资源优势重点发力。阜阳打造资源循环利用集群,颖泉区光电显示、界首市绿色功能高分子材料,阜南县新能源汽车零部件和柳木、太和工业滤布、临泉农副食品加工形成特色产业矩阵;蚌埠禹会区新型显示、淮上区功能性助剂,淮南潘集区精细化工与凤台县光伏储能“组团”崛起。皖西大别山区则依托金寨新能源机车、六安叶集绿色家居、霍邱铁基新材料等集群,探索“资源+制造”转型路径。

沿江城市突出多种材料发展。铜陵铜官区、芜湖鸠江区同步布局铜基新材料;池州贵池区、马鞍山雨山区分别聚焦船舶海工和磁性材料;安庆怀宁县纸塑、桐城市绿色包装填补细分领域空白。皖南宣城、黄山则依托泾县电机泵阀、徽州区新型功能涂层材料,打造长三角配套基地。

14个产业领域 “一群一策”

方案将产业划分为汽车、新一代信息技术、装备制造、新材料等14个重点产业方向,实行“一群一策”

汽车产业在长丰、鸠江等10县(区)形成“整车—零部件—后市场”全链条;新一代信息技术以铜陵铜官区、芜湖鸠江区为核心,向蚌埠禹会区、滁州南谯区延伸,打造从芯片到整机的“皖芯”走廊;装备制造锚定机器人、机床、泵阀等细分领域,鸠江、博望、泾县三地错位互补。

《培优育强县域制造业特色产业集群行动方案》的落地,是安徽激活县域经济潜能、锻造产业竞争新优势的战略之举。

预计到2027年,全省集群企业平均研发投入强度达到2.2%,累计培育高新技术企业4000家、省级以上专精特新企业2000家,形成一批具有全国影响力的区域品牌与产业地标。

来源:安徽省工业和信息化厅

原标题:安徽省制造强省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关于印发培优育强县域制造业特色产业集群行动方案的通知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2027年培育60个百亿级县域制造业特色产业集群 安徽出台行动方案

《培优育强县域制造业特色产业集群行动方案》的落地,是安徽激活县域经济潜能、锻造产业竞争新优势的战略之举。

近日,安徽省发布《培优育强县域制造业特色产业集群行动方案》,围绕“4433”万千亿制造业产业体系,明确到2027年培育60个百亿级县域制造业特色产业集群,2030年培育百亿级以上县域制造业特色产业集群100个左右,为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地市多点发力 错位协同

根据全省“一盘棋”产业布局,方案重点规划了各地市优势产业方向。

图片来源:安徽省工业和信息化厅

合肥都市圈突出新能源汽车、电子信息、新材料“三箭齐发”。长丰县、肥西县聚焦新能源汽车整车及安全系统等;庐阳区、包河区发力软件、智能电控等;庐江县、肥东县主攻电池材料和光伏等。芜湖市鸠江区、弋江区、湾沚区等6个区(县)则集中布局新能源汽车、新型显示、机器人、通用航空装备等6条产业链,成为全省“链式”发展最密集区域。

皖北地区围绕资源优势重点发力。阜阳打造资源循环利用集群,颖泉区光电显示、界首市绿色功能高分子材料,阜南县新能源汽车零部件和柳木、太和工业滤布、临泉农副食品加工形成特色产业矩阵;蚌埠禹会区新型显示、淮上区功能性助剂,淮南潘集区精细化工与凤台县光伏储能“组团”崛起。皖西大别山区则依托金寨新能源机车、六安叶集绿色家居、霍邱铁基新材料等集群,探索“资源+制造”转型路径。

沿江城市突出多种材料发展。铜陵铜官区、芜湖鸠江区同步布局铜基新材料;池州贵池区、马鞍山雨山区分别聚焦船舶海工和磁性材料;安庆怀宁县纸塑、桐城市绿色包装填补细分领域空白。皖南宣城、黄山则依托泾县电机泵阀、徽州区新型功能涂层材料,打造长三角配套基地。

14个产业领域 “一群一策”

方案将产业划分为汽车、新一代信息技术、装备制造、新材料等14个重点产业方向,实行“一群一策”

汽车产业在长丰、鸠江等10县(区)形成“整车—零部件—后市场”全链条;新一代信息技术以铜陵铜官区、芜湖鸠江区为核心,向蚌埠禹会区、滁州南谯区延伸,打造从芯片到整机的“皖芯”走廊;装备制造锚定机器人、机床、泵阀等细分领域,鸠江、博望、泾县三地错位互补。

《培优育强县域制造业特色产业集群行动方案》的落地,是安徽激活县域经济潜能、锻造产业竞争新优势的战略之举。

预计到2027年,全省集群企业平均研发投入强度达到2.2%,累计培育高新技术企业4000家、省级以上专精特新企业2000家,形成一批具有全国影响力的区域品牌与产业地标。

来源:安徽省工业和信息化厅

原标题:安徽省制造强省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关于印发培优育强县域制造业特色产业集群行动方案的通知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