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打倒“特朗普式神话”,媒体缔造马克龙在法国总统竞选“神迹”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打倒“特朗普式神话”,媒体缔造马克龙在法国总统竞选“神迹”

马克龙自参选以来,便得到了几乎所有媒体的全力支持,这已成为一个不是秘密的“秘密”。

马克龙当选法国总统,一度被人们认为是“神迹”,此次选举到底是“黑天鹅”事件还是一次完美的策划?

与黑历史划清界限,重新做人

马克龙的前进党成立于2016年4月, 虽说年纪尚幼,但是在短短一年时间内却把他捧上了总统候选人的夺冠热门。马克龙为什么要重新建立自己的组织呢?这是由于他曾是前任总统奥朗德的经济与工业部长,而奥朗德于2016年8月辞职后两个月马克龙就宣布以前进党身份竞选总统,这是巧合还是蓄谋已久的事情你们自己体会一下,小编只能说还是城市套路深呐!

当然,还有一个最重要的原因是前总统奥朗德在法国是臭名昭著的政治人物, 据可靠数据显示仅有4%的法国人认可他的政绩,这时候作为其下属还不赶紧撇清关系,这是等对手给自己抹黑吗?世态炎凉,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哟,给自己洗白是政治人物一贯使用的伎俩,习惯就好。于是乎马克龙摇身一变化身前进党,自贴标签为中间派,而且新秀自然无任何黑历史可查,然后让主流媒体再包装宣传下, 无论是换汤不换药还是左倾激进派,吃瓜群众只能听任媒体摆布,因为“查无此人”。

前期准备做足的同时选战也在社交网站上悄然打响。一个没有政党支持、没有明确资金来源、没有基本选民范畴、没有出众的演讲口才、没有丰富的从政经验、没有强大政绩支撑的“初出茅庐”的年轻人,出面竞选仅数月便一举赢得大选,入主爱丽舍宫,确实难说不是一个“奇迹”。但事实上,这样的奇迹更多的被看到“人为”痕迹,马克龙这一路走来也是步步为营。

传统渠道诉求

竞选人主要是通过声情并茂、慷慨激昂的演讲、辩论等传统方式来感动选民,争取选票。其中,集会、演讲、电视辩论等竞选活动都是他们宣传推广自己的有效武器。

社交媒体的强大

与纸质媒体、广播电视不同,社交平台更加活跃,尤其是年轻人们交流的天堂。因此,社交平台是参政者们与民众沟通、宣传政纲、树立形象的重要途径。比如,推特上奥巴马就公开力挺马卡龙。

社交媒体不仅可以打造属于自己的完美人设,还是攻击对手的最佳利器。在选举中最吸睛的莫过于丑闻,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互联网的传播效应在选战中很可能让竞选者遭遇无法挽回的打击,舆论导向会让选民无意识中产生偏见、错觉,对选举结果造成多重因素的干扰。

竞选是一面照妖镜,让黑幕无处藏匿

共和党候选人、前总理菲永本应是实力派中的佼佼者,却备受“空饷门”拖累,一度摔落下总统的神坛。今年1月底,菲永被媒体曝出其妻子、子女曾以其助理的名义领取薪水,涉嫌“吃空饷”,为此他面临刑事侦查,舆论哗然。事后,菲永的支持率一泻千里,紧接着就反咬一口,把责任都推给了前总统奥朗德,认为奥朗德直接参与了社会党政府向媒体泄露他财务事务的阴谋。不过,早知如今,当初何必暗箱操作?人性的丑恶跃然纸上,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这种推卸责任的总统不要也罢!

我们再来看看年仅39岁马克龙,及时脱离社会党,另组前进党,实属英明之举,不仅不给对手留把柄还不断拉拢各派的支持,无论是左派选民还是右派或中间派。左右逢源支持率能不水涨船高嘛,做人还是要往厚里看呐!

博弈中有输有赢,抢占先机方为上策

竞选期间有人通过电子邮件和社交网络发起一项抹黑他的运动,称马克龙与一位男子有染,然而,此事之前马克龙早已将自己与高中老师浪漫爱情故事传得漫天飞舞。先入为主,出名要趁早,对于浪漫的法国人来说,此次招黑的影响大打折扣,甚至可以说没有引起波澜。

但是,“法国版特朗普”—勒庞这一方就是另一番天地了,凭借“法国优先”“反全球化”“退出欧元区”“赶走移民”等极端主张,虽然赚足了眼球,但是反受其累更多。

与媒体结缘,得媒体者得天下

英国媒体盛赞亲欧的马克龙强势出线,《卫报》称“法国极右派威胁仍在”,描述马克龙是“深陷困境但依旧伟大的国家最好的希望”。

《金融时报》预测,5月7日决选将是马克龙的“加冕典礼”。

美国《华尔街日报》称这场选举代表“法国主流政治势力受到惊人的指责”。

美国《纽约时报》指出,马克龙既是偏离传统政党的人物,却也得到政治精英的赞赏,他的情况“相当奇怪”。

《纽约时报》称,如果年轻老成的马克龙当选,“他的首要挑战将是将大多数人不熟悉的产品,也就是他自己,推销给几乎所有人。”

西班牙最畅销日报《国家报》称其有望成为法国有史以来最年轻总统的马克龙,“在陷入危机和悲观气氛的法国闯出一片天”,“他对法国和欧洲未来的乐观展望,在民粹主义、民族主义和排外气氛高涨之际,成功吸引到选民注意”。

媒体铺天盖地的报道,对于马克龙的宣传主张无疑是最好的铺垫,帮助其在选举的道路上披荆斩棘,赢得更多人的认可与支持。

政坛格局重新洗牌

法国大选最终结果出炉之前,也就是5月7日之前,法国左翼社会党与右翼共和党等传统政党50年来首次“集体缺席”,这可能是法国政坛传统格局已被重塑的最好证明,中间派“前进”运动候选人埃马纽埃尔·马克龙此时极有可能已经胜券在握。

纵观历史,4月23日举行的首轮投票中让第二轮投票成为马克龙跟勒庞“非体制”内候选人的角逐。

5月3日两名候选人在电视辩论中再次力陈各自政治纲领,此刻可以说是冲锋的号角已经吹响。英国广播公司(BBC)报道称,这场长达160分钟的电视辩论涉及经济、税收、就业、养老等法国国民关心的众多话题,也围绕欧盟、安全、反恐等地区性议题针锋相对。双方唇枪舌剑,马克龙直指勒庞的竞选战略“充满骗术”,勒庞则讽刺马克龙是“旧体系的宠儿”。

审时度势,得民心者得天下

马克龙对BBC称自己是“挺欧派”,但也不得不面对法国民众对欧盟失去耐心以及欧盟因机能失调已不再可持续的事实。勒庞则在其一直坚持的退出欧元区的问题上立场有所软化。路透社称,在公布的新文件中,勒庞将“弃用欧元”排除在优先任务之外。虽然勒庞做出了一些改变,比如辞去“国民阵线”主席一职,以此表明自己想要团结所有法国人民的“深切信念”,但已有的民调结果和主流舆论更为倾向她的对手。

5月2日,法国总理卡泽纳夫就在左翼报纸《解放报》刊文,警告欧盟无法经受极右翼反欧候选人勒庞当选总统带来的冲击,明确号召选民支持中间派候选人马克龙。在此之前,法国总统奥朗德也发出过类似呼吁。

还有不得不提的是关于对华人的政策倾向,无论是马克龙还是菲永,主要参选人都组成了专门负责对接华人选民的竞选团队,着重负责在法国华人之中宣传自己的政策。比如马克龙在一次活动中就保证自己如果当选就改变巴黎13区周末店铺不允许营业的规定,让华人可以更多地创收,这就赢得了许多经商华人的好感,华人的支持也是一支不容小觑的力量。

法国发布的一项民调显示,54%的法国人认为本国精英群体大多存在贪腐问题,而多达四分之三的法国人对法国的欧洲议会议员、国会议员、总统和政府官员持类似看法。在这样的民意中,选谁不选谁,似乎都不那么要紧了。

由此可见,马克龙胜出的优势很明显:年轻英俊、婚姻经历拉好感、新一代的政治家形象赢得了发过民众的青睐。马克龙自参选以来,便得到了几乎所有媒体的全力支持,这已成为一个不是秘密的“秘密”,背后的潜台词即“马克龙得到了控制着媒体的财团的支持”。

但是也有分析认为,法国选民向来都有一种“从众”、“崇胜”心理,即在犹豫不决、不知投谁的票时,大多数人的投票意向就会影响选民,因为选民希望自己的票能够“胜出”。

政治没有对错

在今天的西方国家,总统选举的主要方式其一是电视直播,其二就是社交媒体,其他媒体例如纸媒影响力逐渐削弱,其影响力无法和实时的电视直播以及社交媒体传播相提并论。由此可见,得到媒体鼎力相助的马克龙胜出其实是情理之中的事情。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打倒“特朗普式神话”,媒体缔造马克龙在法国总统竞选“神迹”

马克龙自参选以来,便得到了几乎所有媒体的全力支持,这已成为一个不是秘密的“秘密”。

马克龙当选法国总统,一度被人们认为是“神迹”,此次选举到底是“黑天鹅”事件还是一次完美的策划?

与黑历史划清界限,重新做人

马克龙的前进党成立于2016年4月, 虽说年纪尚幼,但是在短短一年时间内却把他捧上了总统候选人的夺冠热门。马克龙为什么要重新建立自己的组织呢?这是由于他曾是前任总统奥朗德的经济与工业部长,而奥朗德于2016年8月辞职后两个月马克龙就宣布以前进党身份竞选总统,这是巧合还是蓄谋已久的事情你们自己体会一下,小编只能说还是城市套路深呐!

当然,还有一个最重要的原因是前总统奥朗德在法国是臭名昭著的政治人物, 据可靠数据显示仅有4%的法国人认可他的政绩,这时候作为其下属还不赶紧撇清关系,这是等对手给自己抹黑吗?世态炎凉,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哟,给自己洗白是政治人物一贯使用的伎俩,习惯就好。于是乎马克龙摇身一变化身前进党,自贴标签为中间派,而且新秀自然无任何黑历史可查,然后让主流媒体再包装宣传下, 无论是换汤不换药还是左倾激进派,吃瓜群众只能听任媒体摆布,因为“查无此人”。

前期准备做足的同时选战也在社交网站上悄然打响。一个没有政党支持、没有明确资金来源、没有基本选民范畴、没有出众的演讲口才、没有丰富的从政经验、没有强大政绩支撑的“初出茅庐”的年轻人,出面竞选仅数月便一举赢得大选,入主爱丽舍宫,确实难说不是一个“奇迹”。但事实上,这样的奇迹更多的被看到“人为”痕迹,马克龙这一路走来也是步步为营。

传统渠道诉求

竞选人主要是通过声情并茂、慷慨激昂的演讲、辩论等传统方式来感动选民,争取选票。其中,集会、演讲、电视辩论等竞选活动都是他们宣传推广自己的有效武器。

社交媒体的强大

与纸质媒体、广播电视不同,社交平台更加活跃,尤其是年轻人们交流的天堂。因此,社交平台是参政者们与民众沟通、宣传政纲、树立形象的重要途径。比如,推特上奥巴马就公开力挺马卡龙。

社交媒体不仅可以打造属于自己的完美人设,还是攻击对手的最佳利器。在选举中最吸睛的莫过于丑闻,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互联网的传播效应在选战中很可能让竞选者遭遇无法挽回的打击,舆论导向会让选民无意识中产生偏见、错觉,对选举结果造成多重因素的干扰。

竞选是一面照妖镜,让黑幕无处藏匿

共和党候选人、前总理菲永本应是实力派中的佼佼者,却备受“空饷门”拖累,一度摔落下总统的神坛。今年1月底,菲永被媒体曝出其妻子、子女曾以其助理的名义领取薪水,涉嫌“吃空饷”,为此他面临刑事侦查,舆论哗然。事后,菲永的支持率一泻千里,紧接着就反咬一口,把责任都推给了前总统奥朗德,认为奥朗德直接参与了社会党政府向媒体泄露他财务事务的阴谋。不过,早知如今,当初何必暗箱操作?人性的丑恶跃然纸上,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这种推卸责任的总统不要也罢!

我们再来看看年仅39岁马克龙,及时脱离社会党,另组前进党,实属英明之举,不仅不给对手留把柄还不断拉拢各派的支持,无论是左派选民还是右派或中间派。左右逢源支持率能不水涨船高嘛,做人还是要往厚里看呐!

博弈中有输有赢,抢占先机方为上策

竞选期间有人通过电子邮件和社交网络发起一项抹黑他的运动,称马克龙与一位男子有染,然而,此事之前马克龙早已将自己与高中老师浪漫爱情故事传得漫天飞舞。先入为主,出名要趁早,对于浪漫的法国人来说,此次招黑的影响大打折扣,甚至可以说没有引起波澜。

但是,“法国版特朗普”—勒庞这一方就是另一番天地了,凭借“法国优先”“反全球化”“退出欧元区”“赶走移民”等极端主张,虽然赚足了眼球,但是反受其累更多。

与媒体结缘,得媒体者得天下

英国媒体盛赞亲欧的马克龙强势出线,《卫报》称“法国极右派威胁仍在”,描述马克龙是“深陷困境但依旧伟大的国家最好的希望”。

《金融时报》预测,5月7日决选将是马克龙的“加冕典礼”。

美国《华尔街日报》称这场选举代表“法国主流政治势力受到惊人的指责”。

美国《纽约时报》指出,马克龙既是偏离传统政党的人物,却也得到政治精英的赞赏,他的情况“相当奇怪”。

《纽约时报》称,如果年轻老成的马克龙当选,“他的首要挑战将是将大多数人不熟悉的产品,也就是他自己,推销给几乎所有人。”

西班牙最畅销日报《国家报》称其有望成为法国有史以来最年轻总统的马克龙,“在陷入危机和悲观气氛的法国闯出一片天”,“他对法国和欧洲未来的乐观展望,在民粹主义、民族主义和排外气氛高涨之际,成功吸引到选民注意”。

媒体铺天盖地的报道,对于马克龙的宣传主张无疑是最好的铺垫,帮助其在选举的道路上披荆斩棘,赢得更多人的认可与支持。

政坛格局重新洗牌

法国大选最终结果出炉之前,也就是5月7日之前,法国左翼社会党与右翼共和党等传统政党50年来首次“集体缺席”,这可能是法国政坛传统格局已被重塑的最好证明,中间派“前进”运动候选人埃马纽埃尔·马克龙此时极有可能已经胜券在握。

纵观历史,4月23日举行的首轮投票中让第二轮投票成为马克龙跟勒庞“非体制”内候选人的角逐。

5月3日两名候选人在电视辩论中再次力陈各自政治纲领,此刻可以说是冲锋的号角已经吹响。英国广播公司(BBC)报道称,这场长达160分钟的电视辩论涉及经济、税收、就业、养老等法国国民关心的众多话题,也围绕欧盟、安全、反恐等地区性议题针锋相对。双方唇枪舌剑,马克龙直指勒庞的竞选战略“充满骗术”,勒庞则讽刺马克龙是“旧体系的宠儿”。

审时度势,得民心者得天下

马克龙对BBC称自己是“挺欧派”,但也不得不面对法国民众对欧盟失去耐心以及欧盟因机能失调已不再可持续的事实。勒庞则在其一直坚持的退出欧元区的问题上立场有所软化。路透社称,在公布的新文件中,勒庞将“弃用欧元”排除在优先任务之外。虽然勒庞做出了一些改变,比如辞去“国民阵线”主席一职,以此表明自己想要团结所有法国人民的“深切信念”,但已有的民调结果和主流舆论更为倾向她的对手。

5月2日,法国总理卡泽纳夫就在左翼报纸《解放报》刊文,警告欧盟无法经受极右翼反欧候选人勒庞当选总统带来的冲击,明确号召选民支持中间派候选人马克龙。在此之前,法国总统奥朗德也发出过类似呼吁。

还有不得不提的是关于对华人的政策倾向,无论是马克龙还是菲永,主要参选人都组成了专门负责对接华人选民的竞选团队,着重负责在法国华人之中宣传自己的政策。比如马克龙在一次活动中就保证自己如果当选就改变巴黎13区周末店铺不允许营业的规定,让华人可以更多地创收,这就赢得了许多经商华人的好感,华人的支持也是一支不容小觑的力量。

法国发布的一项民调显示,54%的法国人认为本国精英群体大多存在贪腐问题,而多达四分之三的法国人对法国的欧洲议会议员、国会议员、总统和政府官员持类似看法。在这样的民意中,选谁不选谁,似乎都不那么要紧了。

由此可见,马克龙胜出的优势很明显:年轻英俊、婚姻经历拉好感、新一代的政治家形象赢得了发过民众的青睐。马克龙自参选以来,便得到了几乎所有媒体的全力支持,这已成为一个不是秘密的“秘密”,背后的潜台词即“马克龙得到了控制着媒体的财团的支持”。

但是也有分析认为,法国选民向来都有一种“从众”、“崇胜”心理,即在犹豫不决、不知投谁的票时,大多数人的投票意向就会影响选民,因为选民希望自己的票能够“胜出”。

政治没有对错

在今天的西方国家,总统选举的主要方式其一是电视直播,其二就是社交媒体,其他媒体例如纸媒影响力逐渐削弱,其影响力无法和实时的电视直播以及社交媒体传播相提并论。由此可见,得到媒体鼎力相助的马克龙胜出其实是情理之中的事情。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