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成都龙泉驿:以行业协会商会“五航”行动,助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成都龙泉驿:以行业协会商会“五航”行动,助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推动全区134家行业协会商会深度融入区域发展大局,成为激活区域经济的“生力军”。

“多亏了龙泉驿区这场专项活动和研讨会牵线搭桥,我们跟中国制造网、亚马逊全球开店等平台搭上了线,海外布局正稳步推进!”

在成都大运汽车集团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兴奋表示,依托“蓉城先锋·蓉会万里”龙泉驿区专场活动暨“车都启程·通达五洲”成都造汽车及零部件产业出海研讨会,企业不仅拓宽了国际视野,更实实在在地敲开了海外市场的大门。

这生动的一幕,正是龙泉驿区行业协会商会深度融入区域发展大局、助力经济提质增效的鲜活注脚。

作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重要节点,龙泉驿区立足“先进制造业高地、现代化品质城区”发展定位,创新实施行业协会商会“引航、领航、助航、远航、护航”行动,推动全区134家行业协会商会深度融入区域发展大局,成为激活区域经济的“生力军”。

引航筑基:优化环境激活发展春水

“一杯清茶润心脾,政企同心话发展。”今年6月,龙泉驿区“蓉驿见·政企面对面”暨“亲清茶室”在公路口岸正式投用。简约温馨的环境里,民营企业、金融机构和行业协会商会围坐,就产业链协同、融资需求等问题展开热烈讨论。“这种面对面交流模式,让我们能直接听到企业心声,服务举措更精准。”区制造业协会相关负责人深有感触地说。

这一创新平台的搭建,是“引航”行动优化发展环境的生动实践。为打破行业协会商会发展壁垒,龙泉驿区建立“134+29+10”联建联学机制,将134家行业协会商会、29家行业管理部门与10个属地紧密联结,通过梳理基础数据库、编制99份“需求—资源—活动”清单,推动优质资源聚集。同时,印发4份党建及助推经济发展文件,实现党建资源与经济资源高效对接。

针对“僵尸型”协会商会占用资源问题,龙泉驿区开展专项清理行动,共排查出56家“僵尸型”组织,引导15家完成注销,释放出场地、资金等优质资源。构建的“1个热线+2个窗口+N项服务”诉求办理机制运转高效,通过3次企业座谈会收集的41个诉求全部得到解决,企业满意度达100%,持续为行业协会商会发展清障护航。

领航定向:党建引领筑牢发展根基

“党建入章率100%,33个党组织成为行业发展的‘红色引擎’!”这组亮眼的数字,源于在“领航”行动中,龙泉驿区严格落实“管行业就要管党建”要求,推动29家行业主管部门对134家行业协会商会实现全覆盖管理,确保党的领导贯穿协会组建、运行、发展全过程。

为选优配强协会“领头雁”,龙泉驿区联动民政、法院等部门开展4批次负责人审核,对31名拟任人选进行全面考察,其中党员占比达33%,为协会发展注入“红色基因”。

同时,龙泉驿区不断规范行业协会商会收费,为454家企业减轻负担64.64万元。“协会收费更透明了,我们参与活动的积极性也更高了。”一家制造业企业负责人说。党建引领下,行业协会商会正沿着规范化轨道稳步前行。

助航赋能:多维扶持注入发展动能

“有了‘蓉会共享家’,我们协会终于有了固定活动场地。”在龙泉驿区某共享服务阵地,一农业协会负责人正组织会员开展技术培训。在“助航”行动中,龙泉驿区依托园区、商圈、楼宇等党群服务阵地,精心打造10余个行业协会商会共享服务点,为协会开展活动提供便利。

金融“活水”精准滴灌。区科技金融协会主动牵线搭桥,联动多家金融机构推出“科创贷”专项服务,为80余家科技型企业争取贷款2.8亿余元。此前,旭光科技因研发资金短缺陷入困境,协会得知后迅速对接银行,帮助企业获得成都市“新易贷”贴息支持,解了燃眉之急。

人才培育同步发力。龙泉驿区开展“数智共享·税企共建”“先进制造技术应用”等培训50余次,邀请税务专家、技术骨干授课,100余家会员企业的300余名员工受益。“培训内容全是‘干货’,我们的财务人员现在能熟练运用税收优惠政策了。”区财税服务协会负责人说,空间、金融、人才三维度支持,为行业协会商会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远航拓局:成果转化彰显担当作为

“校企双进”活动现场签约不断,15场科技成果对接会促成68个合作项目落地;区财税服务协会探索税收志愿服务“坐班制”,“税财协合作社”模式获全省推广。

区技能人才培育协会以“龙泉车工”培训品牌为牵引,推动17个校企“订单班”定向培养技术人才,34家技能大师工作室攻克生产难题,750余名学员通过“以工代训”走上岗位……“远航”行动中,行业协会商会的桥梁纽带作用充分彰显。

今年以来,龙泉驿区134家行业协会商会促成产业合作项目10余个,带动就业超2000人次,逐步形成了“培育一个组织、振兴一个行业、赋能一方经济”的生动局面。

护航保障:机制护航共绘发展蓝图

这些成效的取得,离不开坚实的组织保障。龙泉驿区建立行业协会商会改革发展协调机制,定期研究解决协会发展难题。实施分类管理攻坚行动,对134家协会“一会一策”制定提升方案,规范提升101家,重点培育8家,投入扶持资金38万元、支持项目3个、保障场地320平方米。

激励机制激发活力。推动21名协会负责人当选区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他们围绕产业链延链补链、优化营商环境等提出建议,多条被纳入区政府工作计划。“我们能直接参与区域发展决策,责任感更强了。”一政协委员表示。

从优化环境到党建引领,从多维扶持到成果转化,龙泉驿区行业协会商会“五航”行动,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在这片充满活力的土地上,行业协会商会与区域发展同频共振,共绘高质量发展新图景。

来源:推广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成都龙泉驿:以行业协会商会“五航”行动,助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推动全区134家行业协会商会深度融入区域发展大局,成为激活区域经济的“生力军”。

“多亏了龙泉驿区这场专项活动和研讨会牵线搭桥,我们跟中国制造网、亚马逊全球开店等平台搭上了线,海外布局正稳步推进!”

在成都大运汽车集团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兴奋表示,依托“蓉城先锋·蓉会万里”龙泉驿区专场活动暨“车都启程·通达五洲”成都造汽车及零部件产业出海研讨会,企业不仅拓宽了国际视野,更实实在在地敲开了海外市场的大门。

这生动的一幕,正是龙泉驿区行业协会商会深度融入区域发展大局、助力经济提质增效的鲜活注脚。

作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重要节点,龙泉驿区立足“先进制造业高地、现代化品质城区”发展定位,创新实施行业协会商会“引航、领航、助航、远航、护航”行动,推动全区134家行业协会商会深度融入区域发展大局,成为激活区域经济的“生力军”。

引航筑基:优化环境激活发展春水

“一杯清茶润心脾,政企同心话发展。”今年6月,龙泉驿区“蓉驿见·政企面对面”暨“亲清茶室”在公路口岸正式投用。简约温馨的环境里,民营企业、金融机构和行业协会商会围坐,就产业链协同、融资需求等问题展开热烈讨论。“这种面对面交流模式,让我们能直接听到企业心声,服务举措更精准。”区制造业协会相关负责人深有感触地说。

这一创新平台的搭建,是“引航”行动优化发展环境的生动实践。为打破行业协会商会发展壁垒,龙泉驿区建立“134+29+10”联建联学机制,将134家行业协会商会、29家行业管理部门与10个属地紧密联结,通过梳理基础数据库、编制99份“需求—资源—活动”清单,推动优质资源聚集。同时,印发4份党建及助推经济发展文件,实现党建资源与经济资源高效对接。

针对“僵尸型”协会商会占用资源问题,龙泉驿区开展专项清理行动,共排查出56家“僵尸型”组织,引导15家完成注销,释放出场地、资金等优质资源。构建的“1个热线+2个窗口+N项服务”诉求办理机制运转高效,通过3次企业座谈会收集的41个诉求全部得到解决,企业满意度达100%,持续为行业协会商会发展清障护航。

领航定向:党建引领筑牢发展根基

“党建入章率100%,33个党组织成为行业发展的‘红色引擎’!”这组亮眼的数字,源于在“领航”行动中,龙泉驿区严格落实“管行业就要管党建”要求,推动29家行业主管部门对134家行业协会商会实现全覆盖管理,确保党的领导贯穿协会组建、运行、发展全过程。

为选优配强协会“领头雁”,龙泉驿区联动民政、法院等部门开展4批次负责人审核,对31名拟任人选进行全面考察,其中党员占比达33%,为协会发展注入“红色基因”。

同时,龙泉驿区不断规范行业协会商会收费,为454家企业减轻负担64.64万元。“协会收费更透明了,我们参与活动的积极性也更高了。”一家制造业企业负责人说。党建引领下,行业协会商会正沿着规范化轨道稳步前行。

助航赋能:多维扶持注入发展动能

“有了‘蓉会共享家’,我们协会终于有了固定活动场地。”在龙泉驿区某共享服务阵地,一农业协会负责人正组织会员开展技术培训。在“助航”行动中,龙泉驿区依托园区、商圈、楼宇等党群服务阵地,精心打造10余个行业协会商会共享服务点,为协会开展活动提供便利。

金融“活水”精准滴灌。区科技金融协会主动牵线搭桥,联动多家金融机构推出“科创贷”专项服务,为80余家科技型企业争取贷款2.8亿余元。此前,旭光科技因研发资金短缺陷入困境,协会得知后迅速对接银行,帮助企业获得成都市“新易贷”贴息支持,解了燃眉之急。

人才培育同步发力。龙泉驿区开展“数智共享·税企共建”“先进制造技术应用”等培训50余次,邀请税务专家、技术骨干授课,100余家会员企业的300余名员工受益。“培训内容全是‘干货’,我们的财务人员现在能熟练运用税收优惠政策了。”区财税服务协会负责人说,空间、金融、人才三维度支持,为行业协会商会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远航拓局:成果转化彰显担当作为

“校企双进”活动现场签约不断,15场科技成果对接会促成68个合作项目落地;区财税服务协会探索税收志愿服务“坐班制”,“税财协合作社”模式获全省推广。

区技能人才培育协会以“龙泉车工”培训品牌为牵引,推动17个校企“订单班”定向培养技术人才,34家技能大师工作室攻克生产难题,750余名学员通过“以工代训”走上岗位……“远航”行动中,行业协会商会的桥梁纽带作用充分彰显。

今年以来,龙泉驿区134家行业协会商会促成产业合作项目10余个,带动就业超2000人次,逐步形成了“培育一个组织、振兴一个行业、赋能一方经济”的生动局面。

护航保障:机制护航共绘发展蓝图

这些成效的取得,离不开坚实的组织保障。龙泉驿区建立行业协会商会改革发展协调机制,定期研究解决协会发展难题。实施分类管理攻坚行动,对134家协会“一会一策”制定提升方案,规范提升101家,重点培育8家,投入扶持资金38万元、支持项目3个、保障场地320平方米。

激励机制激发活力。推动21名协会负责人当选区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他们围绕产业链延链补链、优化营商环境等提出建议,多条被纳入区政府工作计划。“我们能直接参与区域发展决策,责任感更强了。”一政协委员表示。

从优化环境到党建引领,从多维扶持到成果转化,龙泉驿区行业协会商会“五航”行动,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在这片充满活力的土地上,行业协会商会与区域发展同频共振,共绘高质量发展新图景。

来源:推广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