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 summer
当前,灵活就业已然成为了最普遍的现象之一,社交媒体上,同时拥有自媒体写手、账号运营、企业打工人等多重身份的博主比比皆是;也有的白天在写字楼里认真提报方案,下班后又变身代驾司机、外卖骑手等等...
当传统的稳定叙事被逐步瓦解,当工作边界不断消失,当职业发展路径找到不到方向,什么才是当下就业者的生存法则?
PART 1 美国博士消亡史
在《学历之死:美国博士消亡史》一书中,赫布柴尔德里斯以自己和其他非长聘教师的亲身经历,讲述了高等教育究竟如何导向了这种令人遗憾的状态。
当年轻博士顺利毕业,走上讲台正试图大干一场时,猛然发现自己只不过是一个兼职的讲课机器——捧着早已被规划好的课程大纲教授通识课程,照本宣科下拿着居于最低水平线的时薪,按课缔结的一纸合约无法给出任何保障——非升即走是常态,而长聘教职则遥不可及。
从拥有最高学历、最被看好的学生,到非升即走所驱使的不稳定劳动力,在学术职业临时化的背景下,博士群体正在面临前所未有的普遍性困境:在高高抛起学术帽的同时,也一脚迈进了朝不保夕的巨大熔炉。
作者指出,高等教育内部和外部的许多力量共同推动了这种转变,向我们展示了竞争所造成的损害,不仅对兼职教师本身,而且对学生、长聘教师、行政部门以及国家都是如此。当我们把教育工作者当作绝望的临时工来对待时,怎么能说自己重视高等教育呢?
赫布柴尔德里斯的作品克制慎重而又充满激情,文本源于事实,但一定语惊四座,揭示了相互冲突的价值观、被扼杀的资源和相互竞争的目标,从根本上改变了我们对大学应该是什么样的看法。对相信高等教育对于社会至关重要的人来说,这本书是强有力的召唤。
荐书:《学历之死》
作者: [美]赫布·柴尔德里斯
出版社: 上海人民出版社
副标题: 美国博士消亡史
原作名: The Adjunct Underclass: How America’s Colleges Betrayed Their Faculty, Their Students, and Their Mission
译者: 杨益
PART 2 如此打工30年
东南西北中,发财到广东。20世纪八九十年代,一大批人离开家乡,进入广东的工业区,追寻发财梦。那时的他们还年轻,都满怀希望,相信改变命运的机会触手可及。
本书作者占有兵就是其中之一。他1995年到广东,一待就是30年,大部分时间在工厂做保安。他看到打工人们为一个工作机会东奔西走,在车间里忙到昼夜不分,赶着吃饭,赶着上厕所,挤出时间恋爱和补觉。
打工究竟给我们带来了什么?抱着这样的疑问,占有兵开始用相机记录下工厂打工人的生存实况,20年的时间,保存下150万张照片。他从中精选出印象最深的127张,写下它们背后的故事,于是便有了这本书。
透过书中的照片和文字,我们能看到一个时代的洪流,也能看到洪流中无数打工人的遭遇、选择和命运。看他们如何应对变动不定的环境,如何在迷茫中艰难前行,如何通过一点一滴的摸索,为自己编织出工作和生活的意义。
荐书:《如此打工30年》
作者: 占有兵
出版社: 东方出版社
出品方: 真故图书
PART 3 我们是否只是有工作的“穷人”?
《有工作的穷人》一书评估了全球和国内因素对日本、韩国和印度尼西亚的不稳定就业及其产生的影响。这三个国家是典型的亚洲资本主义经济体:日本和韩国现在是发达国家和成熟的经济体,而印度尼西亚仍然是一个中低收入国家。
三位作者对不稳定就业的发展程度和产生的后果提出了令人信服的见解,并研究了该类从业者人数上升的背后动力。通过将宏观层面的政策、中观层面的劳资关系和个体工人的微观经历联系起来,他们揭示了催生不稳定就业的错综复杂的力量,并在此过程中将历史、制度分析与有关资本主义和阶级关系的政治经济学相结合。
荐书:《有工作的穷人》
作者: [美]阿恩·卡勒伯格 / [美]凯文·赫威森 / [韩]申光荣
出版社: 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
出品方: 中科书院
副标题: 全球化与亚洲地区不稳定就业
原作名: Precarious Asia: Global Capitalism and Work in Janpan, South Korea and Indonesia
译者: 张凌
PART 4 如何找到自己想要的工作?
如果一份工作不仅能让你赚到足够多的钱,让你每天早晨起来都满怀期待,还能让你过得无比充实和充满成就感,你想拥有吗?
《如何找到想做的工作》的主人公是一位有着5年行政经验但不安于平淡的姐姐,以及她求职处处碰壁还没被任何公司录取的大学生弟弟。他们正面临着以下困惑:不知道自己想做什么;不知道自己的强项是什么;不知道自己适合什么职业。
一天,一位神秘女士出现在他们面前,带他们开启了一场为期7天的理想职业探索游戏。在这7天中,他们借由神秘女士提供的各种设计精巧的道具一路过关斩将,逐步明确了自己的理想未来,找到了自己想做的事情,发现了自己的各种强项,然后设置了自己的终点和中间节点、主线任务和隐藏任务,最后得到了一份“理想职业地图”,自信地朝着理想未来迈进。
你也可以跟随两位主人公绘制出自己的“理想职业地图”。只要照着这份地图探索,无论是求职还是升职,调岗还是跳槽,搞副业还是创业,你都将因强项在手而充满力量,因目标清晰而方向坚定,一步步实现自己的理想人生。
荐书:《如何找到想做的工作》
作者: 土谷爱
出版社: 贵州人民出版社
出品方: 后浪
原作名: 適職の地図:自分だけの強みが遊ぶように見つかる
译者: 叶文麟
PART 5 一人公司是不稳定下的应对之措吗?
当不稳定时代来临时,我们如何应对失业后的事业与生活?
通过18个月的田野调查、9年的跟踪寻访,与400多位高新技术行业的失业者的深入交流,人类学家卡丽·莱恩深刻呈现了这群失业者的遭遇,并挖掘出隐藏在这一群体背后的生存哲学——“一人公司”。
在精英主义与新自由主义的理念下,白领很少将自己的失业归咎于“制度”或雇主,而是倾向于责怪自己,或将失业视为全球经济中商业周期和竞争的必然结果。
由此,所有的工作都变成临时的,不再存在职业忠诚,个人为自己的职业生涯负责,做自己的后勤与财务,把自己当作商品来推销,当作一家“一人公司”来经营。
他们小心经营着自己的“一人公司”。然而,当泡沫破灭,将一切寄托于自己的努力,还是唯一的出路吗?
荐书:《一人公司》
作者: [美] 卡丽·莱恩
出版社: 广东人民出版社
出品方: 万有引力
副标题: 失业潮中的高新技术工作者
原作名: A Company of One: Insecurity,Independence, and the New World of White-Collar Unemployment
译者: 李磊
尾
给每个在不确定中依然前行的你:
灵活就业者的生活像一场没有地图的航行,
但你不是孤身一人。
稳定也不是生活的唯一答案,
适应变化的能力才是永恒的铁饭碗。
希望大家都能在奔波中找到自己的节奏,
在压力下保持内心的韧性,
在变动中守住生活的锚点,
在孤独时记得寻求支持,
在疲惫时允许自己休息。
这条路或许不易,但每一步都在塑造更强大的你。
愿我们都能在风雨中找到属于自己的那束光,
在不确定的时代,活出确定的自己。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