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刚刚迎来了史上最年轻的总统—马克龙,39岁,名校学霸、弃商从政、忘年恋,当然还有他锐意改革的“前进”运动,都被各路媒体进行了全方位、多角度的深度解读。
实话说,最开始吸引我的一定是“鲜肉总统”这个称号。毕竟,我脑子里对“鲜肉”二字的想象,还停留在鹿晗、张艺兴、TF-BOYs…这些年轻活力、肉体美好、流量担当的当红炸子鸡身上。
但是当我们略带有嘲笑意味的“90后”、“00后”、“小鲜肉”等字眼已经和“总统”、“联合国青年代表”(TF-BOY成员王源出席联合国青年论坛发表英文演讲)、“金马奖最年轻影后”(90后演员春夏、周冬雨)、以及请来半个美国时尚圈办晚宴的女主人(女主人气场MAX的“奶茶妹妹”)…等等一起出现时,我们不禁惊呼,从什么时候起,曾经的“小鲜肉”已经变成这个时代越来越受瞩目的力量!
而正是这股“鲜肉”力量的崛起,将很多来不及调转方向的传统巨头打的措手不及。比如电视报纸杂志媒体、百丽达芙妮线下店、和娃哈哈、康师傅这些快消霸主。
当然,也催生出许多新兴行业、品牌,因为迎合新生代消费者而获得快速爆发,如4G网络、淘宝微信微博直播、手游王者荣耀、共享滴滴摩拜,还有“有机”奶、“NFC”果汁、“纯燕麦”、喜茶、丧茶等概念频出的细分小众新饮品。
我们无法预料喜怒无常的年轻人会一夜之间把哪个消费品推到第二天的热搜上,我们甚至无法论证是社会变革影响了年轻一代的成长,还是年轻人的自我需求颠覆了这个社会的供给结构。
不过有一点倒是越早醒悟越好,那就是“鲜肉”消费浪潮已来,且我们终将无法改变!
因此,对于快消行业,甚至更多商业来说,如果不想在移动互联网时代被这些90、00后的消费主力所遗弃,那么尽可能多地了解他们的性格心理、娱乐爱好,和生活消费习惯,就将成为拥抱“浪潮”、进而进行品牌重塑的黄金钥匙了!
以下我们对“鲜肉”一族统称90后,并从多方面进行解读(当然,欢迎补充)。
90后的人数规模
2016年90后的人口为1.74亿人,00后为1.46亿,加起来3亿多年轻人,就是今天的商业生力军了。
90后的成长环境
他们是享受改革开放成果和GDP红利的一代,城市交通发达、基础设施完备、高铁8小时畅行全国、4G网络拿手机看三生三世、出门不带现金有移动支付畅通无阻,当然也可以宅死不出门等购物外卖送货上门。
当然生存条件优渥,也伴随着生活压力增大的事实。大学扩招文凭贬值,消费能力MAX但抵不过房价疯长,爱情自由却贡献了当下接近50%的社会离婚率,朝气蓬勃仍遭遇“中年危机”、“空巢青年”的尴尬。
90后的性格喜好
他们常常以自我为中心,强调个人喜好,有明确的底线,相对独立,讨厌被打扰,也不喜欢打扰别人,很多时候迷路了,宁愿问高德地图也不愿意问街坊大爷。
喜欢追星,其实是更喜欢那个努力追星的自己。
喜欢自夸也喜欢自黑,经常以xx狗自称,黑的不遗余力,但也只不过是以赤裸坦诚的透明心态来缓解现实压力。
喜欢互相比惨也喜欢集体炫富,当然是和自己圈子里的比,如果是一个穷逼非要挤到王思聪跟前,那就真尴尬了。
他们非常具有娱乐精神,给喜欢的明星各种爱称,比如傻狍子鹿晗,比如颜王孙红雷。
当然,表情包、鬼畜视频往往能被他们运用的登峰造极,火遍全国,比如大康书记的GDP,老艺术家唐国强老师的“挖掘机广告”。
更能自创和引领一轮又一轮的流行语,比如目瞪狗呆、行走的荷尔蒙、老干部、辣我眼睛、双击的老铁…
他们讨厌中间状态,要么特别浮夸要么特别深刻。拒绝教条、装逼姿势要对,喜欢烧脑,面对热血沸腾的鸡汤广告,他们只会觉得你似不似洒。
相反如果你的活动有漏洞或是足够变态,他们又迷的要命,比如胡辛束做的猜色号H5(极其相近口红色号,变态级难度,但是就有90后孜孜不倦地攻到第15关)。
但也正是信息、资讯的太过泛滥和随处可得,使得他们对新知识的渴望、对深度文化、结构逻辑的理解有点糟糕。往往刚看上去一眼,不喜欢,不是我的style,凭感觉,就能直接否定一类信息或拒绝接触。
90后的职场观
他们更多的是追求自己的兴趣,在工作中获得成就感和成长性。
如果是自己喜欢的,加班加到月经不调也没事,可以不睡觉不吃饭拼命干。想想B站的程序猿,能和那些轻音柔体的二次元妹子待在一起,每天做各种有趣的视频,可以放着BAT的高薪股权分红不要,就拿一个月5000块赖着不走。
但另一方面,如果这份工作不是他们想干的,只是混碗饭吃,那么你稍微训两句,或是失恋分手了,都可以不打招呼直接跑了。(ID:yljxsbd)
最重要的是,提供上升和发展的空间,让他们一直有新鲜感和挑战性,而非日复一日的机械重复,往往才能留住这些不安分的人。
当然,90后不能接受老板画大饼、讲梦想、讲情怀、讲愿景,该涨钱请直接涨钱,直接不避讳。
对于老板,在90后看来只分牛逼和傻逼两种,如果你能用能力才华、用专业人脉去碾压他们,他们能跪着去上班。当然用金钱砸死他们也能服气。
对于他们而言,民主、平等、尊重和更多授权的管理制度,取代命令、专制和严格的上下级关系,更能获得更多90后打心眼里的爱戴。
90后的品牌意识
70后追求“物美价廉”,80后讲求“性价比”又迷信大品牌。90后更喜欢有趣、好玩的品牌,最难喝的崂山白花蛇草水、苹果风的卫龙辣条、爽过吸大麻的维他柠檬茶。
喜欢扎推买爆款,所以催生了各种网红奶茶肉松面包葱油饼等。但又喜欢特立独行、与众不同,所以使得小众品牌横行,穿衣不撞衫和整容不撞脸同样重要。
所以说,90后的品牌忠诚度严重匮乏。
往往品质高、便利性好,新鲜有趣,个性时尚,创意十足的产品,就能能吸引他们的眼球。
因此,或是脑洞大开,或是结合他们热衷的爱豆和手游,或是深情走心给足情感安慰,往往就能造就爆红产品。
当然,品牌和价格也就没有那么重要了!
结语
以上,我们尽可能多地分享了90后“鲜肉”一族的画像,从生长环境到消费观念,有娱乐也有成长。
因为无论对于品牌商还是销售商而言,只有尽可能全面、深度而具体地了解和走近90后,也才能创造出和他们相契合的产品,也才能抓住当今时代的消费浪潮,于激烈的商业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当然我们也必须承认,90后并不仅限于生理年龄的18-27岁,更应该是一种朝气蓬勃的精神和心理状态,是一种充满变化的社会主流群像。
所以说,只要心态年轻,我们就永远都是90后!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