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奢侈品牌收缩二线城市门店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奢侈品牌收缩二线城市门店

奢侈品牌曾经看中一线之外的市场的潜力而密集扩张,如今则开始密集地进行收缩。

拍摄者:界面新闻记者陈奇锐

界面新闻记者 | 陈奇锐

界面新闻编辑 | 楼婍沁

近日,界面新闻综合社交媒体搜索发现,数个奢侈品牌关闭在太原、昆明和贵阳等省会城市的门店。

Bottega Veneta和杜嘉班纳分别关闭了在太原王府井百货和天美新天地的门店;菲拉格慕在甘肃兰州国芳百货的专卖店已经停止运营。而在昆明,蒂芙尼在20241230日宣布关闭昆明金格百货店门店,暂时退出云南市场,而LOEWE位于昆明恒隆广场的云南唯一门店已经在11月关闭。

此外,近期还有多位网友称路易威登、Burberry、古驰等奢侈品牌将关闭贵阳首座奢侈品购物中心荔星中心门店。界面新闻向贵阳荔星中心客服人员询问上述消息真实性。客服称,上述品牌门店正常开业,未接到关闭通知。而界面新闻未能从该购物中心管理方及相关品牌处得到回应。

目前,奢侈品牌在中国市场的颓势肉眼可见,在非一线城市尤其是。

荔星中心的卡地亚门店已经在430日正式关闭,这距离该商场在2022年开业运营只有约三年时间。

图片来源:微博@Lavant荔星中心

商业地产管理公司汉博商业上海公司董事长杜斌告诉界面新闻,一个奢侈品牌在门店开业后仅三年的情况下选择关店,是一种不常见的举动。奢侈品牌为开一家店所耗费的准备时间,通常在一年左右,部分头部品牌可以达到三年。

奢侈品牌关一家店比开一家店更难,一般不会轻易关店,这会对其形象和价值带来负面影响。杜斌向界面新闻说道,这可能表面品牌的战略发生了重大变化,即使可能带来风险,也必须在特定地区里对门店数量进行调整。

而一线和新一线之外的城市,便是这轮调整的重点对象。

一位熟悉华中地区商业招商情况的消息人士向界面新闻称,南昌武商Mall为了让中庭的路易威登快闪转成正式店,要求其它已开业门店的员工为自发为路易威登宣传。但界面新闻近日综合搜索发现,该商场内的蒂芙尼门店在20232月围挡后,至今仍未开业。

与之形成对比的是,这些奢侈品牌在疫情期间迅速扩张,海外消费回流推动业绩快速增长。

按照过去的逻辑,这些奢侈品牌在一线和新一线之外的城市运营是没有问题的。杜斌向界面新闻表示,但疫情结束后,全球奢侈品行业下滑的速度远比品牌预期的更快,即使是在一线城市,也无法避免受到影响。

拍摄者:界面新闻记者陈奇锐

但这并不等于奢侈品牌在中国已经停止动作。

更多资源被投入到一线和新一线城市。古驰和巴黎世家均在广州K11开设新店。而路易威登则在上海南京西路落地路易号项目之后,又在香港K11 Musea围挡一家面积超过3000平方米的旗舰店。而迪奥和蒂芙尼等品牌也对成都的旗舰店进行扩建、重装。

这一是因为一线和新一线城市有较多高净值人群聚集,此外还有更多白领人群。另一方面,扩建面积更大的旗舰门店有利于增加品类,提升顾客的连带销售额。为了让高净值消费者停留的时间更久,品牌必须推出融合多种业务的高端服务型旗舰店。一家上海高端商场的高层向界面新闻说道。

而在一线和新一线城市之外,奢侈品牌的逻辑也不可避免地发生变化。

奢侈品牌不会再向过去那样轻易地开店了。未来奢侈品牌将不会再贸然地进入一些由城市当地开发商运营的商场,双方磨合需要时间。杜斌向界面新闻说道。过去光景好的时候,奢侈品牌的想法是只要有较好的位置,对商场本身的要求可以稍微降低。

现在它们会更愿意和华润、太古等连锁化的运营商合作。杜斌进一步向界面新闻表示,因为这些开发商在进入一个城市之前,就已经先对当地的消费能力先摸索过。这在某种程度上节省了奢侈品牌的考察时间。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奢侈品牌收缩二线城市门店

奢侈品牌曾经看中一线之外的市场的潜力而密集扩张,如今则开始密集地进行收缩。

拍摄者:界面新闻记者陈奇锐

界面新闻记者 | 陈奇锐

界面新闻编辑 | 楼婍沁

近日,界面新闻综合社交媒体搜索发现,数个奢侈品牌关闭在太原、昆明和贵阳等省会城市的门店。

Bottega Veneta和杜嘉班纳分别关闭了在太原王府井百货和天美新天地的门店;菲拉格慕在甘肃兰州国芳百货的专卖店已经停止运营。而在昆明,蒂芙尼在20241230日宣布关闭昆明金格百货店门店,暂时退出云南市场,而LOEWE位于昆明恒隆广场的云南唯一门店已经在11月关闭。

此外,近期还有多位网友称路易威登、Burberry、古驰等奢侈品牌将关闭贵阳首座奢侈品购物中心荔星中心门店。界面新闻向贵阳荔星中心客服人员询问上述消息真实性。客服称,上述品牌门店正常开业,未接到关闭通知。而界面新闻未能从该购物中心管理方及相关品牌处得到回应。

目前,奢侈品牌在中国市场的颓势肉眼可见,在非一线城市尤其是。

荔星中心的卡地亚门店已经在430日正式关闭,这距离该商场在2022年开业运营只有约三年时间。

图片来源:微博@Lavant荔星中心

商业地产管理公司汉博商业上海公司董事长杜斌告诉界面新闻,一个奢侈品牌在门店开业后仅三年的情况下选择关店,是一种不常见的举动。奢侈品牌为开一家店所耗费的准备时间,通常在一年左右,部分头部品牌可以达到三年。

奢侈品牌关一家店比开一家店更难,一般不会轻易关店,这会对其形象和价值带来负面影响。杜斌向界面新闻说道,这可能表面品牌的战略发生了重大变化,即使可能带来风险,也必须在特定地区里对门店数量进行调整。

而一线和新一线之外的城市,便是这轮调整的重点对象。

一位熟悉华中地区商业招商情况的消息人士向界面新闻称,南昌武商Mall为了让中庭的路易威登快闪转成正式店,要求其它已开业门店的员工为自发为路易威登宣传。但界面新闻近日综合搜索发现,该商场内的蒂芙尼门店在20232月围挡后,至今仍未开业。

与之形成对比的是,这些奢侈品牌在疫情期间迅速扩张,海外消费回流推动业绩快速增长。

按照过去的逻辑,这些奢侈品牌在一线和新一线之外的城市运营是没有问题的。杜斌向界面新闻表示,但疫情结束后,全球奢侈品行业下滑的速度远比品牌预期的更快,即使是在一线城市,也无法避免受到影响。

拍摄者:界面新闻记者陈奇锐

但这并不等于奢侈品牌在中国已经停止动作。

更多资源被投入到一线和新一线城市。古驰和巴黎世家均在广州K11开设新店。而路易威登则在上海南京西路落地路易号项目之后,又在香港K11 Musea围挡一家面积超过3000平方米的旗舰店。而迪奥和蒂芙尼等品牌也对成都的旗舰店进行扩建、重装。

这一是因为一线和新一线城市有较多高净值人群聚集,此外还有更多白领人群。另一方面,扩建面积更大的旗舰门店有利于增加品类,提升顾客的连带销售额。为了让高净值消费者停留的时间更久,品牌必须推出融合多种业务的高端服务型旗舰店。一家上海高端商场的高层向界面新闻说道。

而在一线和新一线城市之外,奢侈品牌的逻辑也不可避免地发生变化。

奢侈品牌不会再向过去那样轻易地开店了。未来奢侈品牌将不会再贸然地进入一些由城市当地开发商运营的商场,双方磨合需要时间。杜斌向界面新闻说道。过去光景好的时候,奢侈品牌的想法是只要有较好的位置,对商场本身的要求可以稍微降低。

现在它们会更愿意和华润、太古等连锁化的运营商合作。杜斌进一步向界面新闻表示,因为这些开发商在进入一个城市之前,就已经先对当地的消费能力先摸索过。这在某种程度上节省了奢侈品牌的考察时间。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