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周涛
又一家鲁企宣布筹划港股上市了。
7月29日,滨化股份(601678.SH)发布公告,公司目前正在筹划境外发行股份(H股)并在香港联合交易所有限公司上市事项。这一动作标志着这家深耕氯碱化工领域五十余年的山东企业,正加速推进全球化战略布局。
公告显示,本次H股上市不会导致公司无控股股东和实际控制人的情况发生变化,目前具体方案仍在与中介机构商讨中,相关细节尚未确定。
据山东省金融监管局2025年7月16日数据,上半年全省11家企业递表港交所,占内地申请总量的5%;青岛、济南、烟台的新锐制造与科技企业集体南下,建邦高科、天岳先进等“硬科技”企业冲刺“A+H”双平台。这股赴港上市的大军中,再添实力派鲁企。

滨化股份的核心业务聚焦于有机、无机化工产品的生产、加工与销售,主要产品为烧碱、环氧丙烷等,其中,烧碱广泛应用于轻工、化工、纺织、冶金、医药、石油等行业。公司烧碱产能61万吨,在山东省内位居前列;其中粒碱产能20万吨,是国内最大的粒碱生产商;片碱装置20万吨,在山东省内处于龙头地位。同时,滨化股份积极探索业务多元化,不断拓展食品级烧碱销售市场,目前为国内最大的食品级烧碱生产企业。
在环氧丙烷领域,滨化股份同样展现出行业影响力。截至2024年,公司环氧丙烷年产能51万吨,占国内总产能的6.25%,商品量居全国前列。值得关注的是,2025年6月29日,其自主研发的氯醇法环氧丙烷钙法皂化工艺顺利通过中国氯碱工业协会组织的专家验收,成为国内首家通过论证的氯醇法环氧丙烷生产企业,标志着滨化股份在推动环氧丙烷产业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方面取得重大突破。这一技术创新不仅降低了废水排放强度,更巩固了其在氯醇法生产领域的技术壁垒。
从财务表现看,滨化股份呈现出收入增长与利润承压并存的特征。2024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02.28亿元,较上年增加29.22亿元,同比大幅增长40%,主要得益于子公司滨华新材料PDH装置投产带来的丙烯销量提升。然而,受主营产品价格下滑明显、原材料成本下降幅度有限等因素影响,全年归母净利润同比下滑42.77%至2.19亿元。
4月30日,滨化股份发布2025年一季报,得益于子公司山东滨华新材料有限公司装置投产使用,滨化股份营业总收入为37.82亿元,同比较去年同期上涨94.14%,归母净利润为9599.91万元,同比较去年同期上涨225.75%。
目前,滨化股份正在与相关中介机构就本次H股上市的具体推进工作进行商讨,但具体发行规模、定价区间等相关细节尚未确定。
从监管流程看,根据《上海证券交易所股票上市规则》《境内企业境外发行证券和上市管理试行办法》等法律法规的要求,待滨化股份H股上市具体方案确定后,本次H股上市工作尚需提交公司董事会和股东会审议,并经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备案和香港联交所等监管机构审核。
滨化股份在公告中提醒,本次H股上市能否通过审议、备案和审核程序并最终实施具有较大不确定性,公司将依据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根据本次H股上市的后续进展情况及时履行信息披露义务,切实保障公司及全体股东的利益。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