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辛圆
据新华社消息,中共中央政治局7月30日召开会议,分析研究当前经济形势,部署下半年经济工作。
会议提到,当前我国经济运行依然面临不少风险挑战,要正确把握形势,增强忧患意识,坚持底线思维,用好发展机遇、潜力和优势,巩固拓展经济回升向好势头。
对于接下来的政策走向,会议指出,宏观政策要持续发力、适时加力。
具体来看,会议提到,要落实落细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充分释放政策效应。加快政府债券发行使用,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兜牢基层“三保”底线。货币政策要保持流动性充裕,促进社会综合融资成本下行。用好各项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加力支持科技创新、提振消费、小微企业、稳定外贸等。
关于货币政策,央行此前释放了多重信号。
在5月7日发布的一揽子金融政策中,央行扩围了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并表示将会“加力支持科技创新、提振消费,做好‘两重’‘两新’等重点领域的融资支持”。
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6月23日召开第二季度例会。会议提到,根据国内外经济金融形势和金融市场运行情况,灵活把握政策实施的力度和节奏。保持流动性充裕,引导金融机构加大货币信贷投放力度,使社会融资规模、货币供应量增长同经济增长、价格总水平预期目标相匹配。
银河证券首席宏观分析师张迪在研报中表示,下半年货币政策适度宽松的路径可能包括进一步降息降准,预计下半年还会有1-2次降息,总计调降政策利率20-30个基点,并引导LPR(贷款市场报价利率)下行,50个基点的降准也有望落地。
结构工具方面,银河证券预计,可能的实施路径包括新型政策性金融工具的推出、PSL(补充抵押贷款)的重启、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的扩张等,支持的方向将包括科技创新、提振消费, “两重”“两新”等重点领域的融资支持等。
财政政策方面,财政部部长蓝佛安日前在《学习时报》发表题为《以优良作风凝心聚力 为经济持续向新向好贡献财政力量》的文章。蓝佛安在文中透露多重政策信号,包括加大财政逆周期调节力度,加力保障民生等。
蓝佛安表示,要用好用足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加大财政逆周期调节力度。加快发行和使用超长期特别国债、地方政府专项债券,尽早形成实物工作量。发挥财政资金引导和带动效应,推动各项政策效能不断释放。
中国民生银行首席经济学家温彬对界面新闻表示,预计下半年财政部门将主抓落实,加快推动存量政策落地见效。
温彬表示,一方面,要统筹用好各类财政资金,推动促消费、扩投资、稳外贸、惠民生等政策早见效、多见效。下半年,全口径下广义财政空间还有超7万亿元,其中赤字、专项债、超长期特别国债额度分别剩余4.03万亿元、2.24万亿元、7450亿元,“余粮”充足;另一方面,做好隐性债务置换、融资平台改革转型等工作,强化“三保”动态监测和应对处置,坚决防止收“过头税费”,确保财政平稳运行。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