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山西保德县:荒山沟壑变绿电基地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山西保德县:荒山沟壑变绿电基地

由山西建投一建集团承建的100MW光伏项目克服地理障碍,因地制宜采取“柔性为主、固定嵌缝”的高效混合布置模式,将保德县4个乡镇10余个村的2100亩荒地转化为绿色能源基地。

文 | 晋帅妮 秦一嘉

7月28日,在保德县洪涛山脉的沟壑间,深蓝色的光伏板沿着山势起伏铺展,将4个乡镇10余个村的2100亩荒地转化为绿色能源基地。由山西建投一建集团承建的100MW光伏项目已成功并网,项目年发电量约1.66亿千瓦时,每年可节约标煤6.31万吨、减排二氧化碳15.83万吨,对改善当地环境、促进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当地的陡坡深壑以及松软土质给施工带来了特殊挑战。项目团队因地制宜采用柔性支架技术,通过高强度预应力悬索在30米跨度内构建支撑网络,使得光伏组件能够灵活地“攀”上陡坡、“跨”过深壑,有效突破了对平坦地形的依赖。相比传统方案,这项技术减少68%的桩基用量,同时提升40%的发电密度。为进一步挖掘有限土地的潜力,建设者们还在地形尤为陡峭的局部及柔性支架方阵的间隙中,增补固定支架,形成“柔性为主、固定嵌缝”的高效混合布置模式,将单兆瓦占地面积从行业常规的约30亩压缩至约18亩,土地利用率提升40%。

在施工组织方面,项目团队采用分标段平行施工,标段内流水作业的立体施工模式,实现了多工作面、多工序的高效穿插与协同推进。短短两个多月,就完成了41个光伏方阵、302台逆变器安装及50余公里集电线路敷设等。

来源:山西日报

原标题:【能源一线】荒山沟壑变绿电基地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山西保德县:荒山沟壑变绿电基地

由山西建投一建集团承建的100MW光伏项目克服地理障碍,因地制宜采取“柔性为主、固定嵌缝”的高效混合布置模式,将保德县4个乡镇10余个村的2100亩荒地转化为绿色能源基地。

文 | 晋帅妮 秦一嘉

7月28日,在保德县洪涛山脉的沟壑间,深蓝色的光伏板沿着山势起伏铺展,将4个乡镇10余个村的2100亩荒地转化为绿色能源基地。由山西建投一建集团承建的100MW光伏项目已成功并网,项目年发电量约1.66亿千瓦时,每年可节约标煤6.31万吨、减排二氧化碳15.83万吨,对改善当地环境、促进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当地的陡坡深壑以及松软土质给施工带来了特殊挑战。项目团队因地制宜采用柔性支架技术,通过高强度预应力悬索在30米跨度内构建支撑网络,使得光伏组件能够灵活地“攀”上陡坡、“跨”过深壑,有效突破了对平坦地形的依赖。相比传统方案,这项技术减少68%的桩基用量,同时提升40%的发电密度。为进一步挖掘有限土地的潜力,建设者们还在地形尤为陡峭的局部及柔性支架方阵的间隙中,增补固定支架,形成“柔性为主、固定嵌缝”的高效混合布置模式,将单兆瓦占地面积从行业常规的约30亩压缩至约18亩,土地利用率提升40%。

在施工组织方面,项目团队采用分标段平行施工,标段内流水作业的立体施工模式,实现了多工作面、多工序的高效穿插与协同推进。短短两个多月,就完成了41个光伏方阵、302台逆变器安装及50余公里集电线路敷设等。

来源:山西日报

原标题:【能源一线】荒山沟壑变绿电基地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