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核心业务交出30年来最差答卷,LVMH把“锅”甩给了宏观经济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核心业务交出30年来最差答卷,LVMH把“锅”甩给了宏观经济

亚太跌幅进一步收窄,中国市场消费复苏无望。

文 | C2CC新传媒

近日,全球最大奢侈品集团LVMH公布第二季度及上半年业绩报告。糟糕的业绩直接导致集团当日股价日跌幅超3.7%,更是将前一日两连涨刷新的7月10日以来收盘高位的成绩抹平。其背后所凸显出的,是全球经济动荡带来的不确定性,以及亚洲市场需求疲软和消费复苏缓慢对奢侈品消费造成了持续性的打击。

据LVMH集团公布的财报显示,2025年上半年,集团实现营收398.1亿欧元(约合人民币3274.01亿元),同比下滑4%,有机收入下滑3%;营业利润大幅下滑15%至90.1亿欧元(约合人民币740.99亿元),净利润更是大幅下滑22%至56.9亿欧元(约合人民币467.95亿元),营业利润率下降2.5个分百分点至22.6%。

其中,第二季度集团实现营收194.99亿欧元(约合人民币1903.62亿元),同比下滑4%,有机收入下滑3%。

对于营利双下滑的扎眼业绩,LVMH集团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Bernard Arnault表示,尽管当前面临着增长阻力和全球经济疲软,但集团表现出了“稳固性”,尤其是欧洲市场“稳定”和美国市场“稳健”的表现,但集团仍将以“高度警惕”的态度进入下半年。

时装皮具“失速”,丝芙兰所在的精选零售成 “意外之喜”

LVMH集团旗下业务涵盖时装皮具、香水与化妆品、精选零售、腕表与珠宝和葡萄酒与烈酒五大部门,其中时装皮具部门是集团的核心,也是此次业绩披露表现最差的部门,严重拖累了整个集团的增势。

具体来看,LV和Dior所在的时装皮具部门上半年实现销售额191.15亿欧元(约合人民币1572.03亿元),同比下滑8%,利润为66.36亿欧元(约合人民币545.75亿元),同比下滑18%。其中,第二季度下滑尤为明显,该季度收入同比下降9%至90.06亿欧元(约合人民币740.66亿元),第一季度该部门营收为下滑为5%。这也直接导致时装皮具部门期内的利润率下滑4.1个百分点至34.7%。

值得一提的是,作为LVMH集团的核心板块,时装皮具部门43%的集团收入占比却贡献了利润的73%。面对业绩承压和利润率不断下滑,LVMH集团首席财务官Cécile Cabanis表示,下半年将通过控制成本来维持利润空间,包括严格审查时装秀预算,以缩减对无法提升创造力或客户体验的项目的支出。

据Vogue Business的报道,时装皮具部门第二季度的跌幅下滑远低于市场预期,这也是三十年来的最差季度表现。

香水与化妆品部门上半年业绩保持稳定,销售额达40.82亿欧元(约合人民币335.71亿元),与去年同期41.36亿欧元的销售额略微下滑1%,其中第二季度同比增长1%至19.04亿欧元(约合人民币156.59亿元)。

LVMH集团在财报中表示,香水与化妆品部门在市场放缓的背景下,DIOR香水依然展现出强劲韧性,引领着部门的增长,同时Forever和Dior Addict等彩妆及护肤产品凭借着持续创新为品牌整体表现作出积极贡献。此外,娇兰新推出的L'Art& La Matière系列香水和纪梵希香水均有亮眼的表现。

丝芙兰所在的精选零售部门是第二季度所有部门中表现最为亮眼的板块,销售额增长4%至44.31亿欧元(约合人民币364.41亿元),该部门上半年销售额为86.2亿欧元(约合人民币708.92亿元),与去年持平。

其中,丝芙兰交出的成绩单尤为亮眼,上半年在去年同期较高基数的基础之上依然实现增长,得益于欧洲、中东及拉丁美洲市场强劲的增长表现,以及独家产品发布、门店网络扩张和全球战略布局与本土化运营相结合的发展策略,丝芙兰保持着连续多年的创纪录增长。DFS 则通过削减成本提升了盈利能力,但香港与澳门的客流依旧低迷。

腕表与珠宝部门上半年销售额与去年同期持平忙,录得50.9亿欧元(约合人民币418.61亿元),其中第二季度录得26.08亿欧元(约合人民币214.48亿元)。

葡萄酒与烈酒部门上半年收入下滑8%至25.88亿欧元(约合人民币212.84亿元),第二季度下滑4%至12.83亿欧元(约合人民币105.52亿元),尽管业绩依然呈现下滑态势,但相比第一季度9%的降幅有所收窄。

亚太跌幅进一步收窄,中国市场消费复苏无望

从LVMH集团各个地区的表现来看,日本市场的营收下滑尤为明显,有机收入跌幅为28%,而不包括日本在内的亚太市场跌幅有一定程度的收窄,欧洲市场、美国市场则与以往持平。

具体到各地区的营收占比,亚太地区(不含日本)作为第一大市场,上半年贡献了集团28%的营收,去年同期营收占比为30%,有一定程度的下滑。该地区上半年有机收入下滑9%,其中第二季度下滑6%,第一季度下滑11%,跌幅有一定的改善。

美国市场上半年营收占比为25%,与去年持平,有机收入略微下滑1%,其中第二季度保持持平;欧洲地区(不含法国)贡献占比提升1%至17%,有机收入增长1%,其中第二季度下跌1%;其他市场的营收占比为14%,提升了2%。

值得关注的是,集团管理层在财报发布后的电话会议中罕见承认,这场失速的根源在亚洲,尤其是中国和日本。

对于中国市场的表现,首席执行官Bernard Arnault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过去两年,这家奢侈品集团在中国大陆的市场份额不断扩大,Louis Vuitton在中国大陆的销售目前正在上升。

但毋庸置疑的是,中国高净值人群在奢侈品领域的消费欲望正在冷却,首席财务官Cécile Cabanis也指出,中国消费者的支出出现“结构性回流”,集团第二季度销售下滑并非价格或品类结构的问题,而是“由销量大幅减少所导致”。

“我们在中国发现,每当我们主动策划并推动某些创新项目时,就能激发消费者的兴趣并带动品牌发展。”Cécile Cabanis进一步表示。

为了有效应对中国市场消费低迷的现实问题,LVMH集团于近期在上海兴业太古汇启幕了全新概念地“路易号”,这个融合了品牌故事与文化的展示、零售空间以及生活方式体验的独特空间,为LVMH集团的业绩带来了正向指引。

“这种方式带来了大量客流,有很多访客走进了这个零售空间,而该空间的启动也非常强劲。整体来看,这确实为品牌带来了强烈的注意力吸引与品牌参与。”

而据投资银行估算,中国消费者在第二季度的消费同比下滑达19%,远高于第一季度的-11%。

此外,LVMH集团在日本市场的营收下滑尤为刺眼,该地区上半年营收占比相比去年同期下滑1%至8%,但该地区的有机收入下滑了15%,其中第二季度下滑28%,创下近年来最大单季跌幅,相比第一季度1%的降幅进一步扩大。

对于日本市场业绩的“滑卢铁”,LVMH集团在财报中表示,主要系去年高基数的影响,以及疲软的日元推动了旅游支出的异常增长,包括中国游客在内的海外游客推动了彼时的日本市场暴涨。结合此前的业绩报告,2024年第二季度该地区有机收入增长了57%。

日本市场销售额的同比暴跌,也一定程度反映出不仅是本地消费者,赴日游客的奢侈品消费也在集体锐减。

一方面是全球经济承压、消费不振带来的业绩失速,尤其是中国市场,消费复苏缓慢且无望。

过去一年,集团将业绩增长的重心归结于于中国市场的回暖,然而现实远比逾期的冷淡,虽然第二季度较第一季度有所改善,降幅也从低双位数收窄至中个位数,但整体复苏幅度有限,但远不足以抵消在日本、香港等地的消费下滑。

另一方面地缘政治的不确定性,也为集团业绩的增长蒙上了一层纱。

现阶段,欧盟与美国的贸易谈判将进一步导致奢侈品行业更加低迷,尤其是在高关税的壁垒下,LVMH集团将极大降低于第二市场美国的市场竞争力。

与之应对的,LVMH集团正尝试计划在美国德克萨斯州开设第二家Louis Vuitton工厂,以支持美国制造业,并有效降低关税带来的冲击,同时在布鲁塞尔和华盛顿之间游说寻求宽限,以推动美国降低对欧关税。

Cécile Cabanis在电话会议上表示,“在关税问题上,我们似乎已接近达成协议,这应该会减少宏观经济和消费者信心的负面影响。”

展望下半年,LVMH集团并未提供具体业绩指引,但清晰指出,能否实现增长并不取决于品牌自身动作,而取决于宏观经济回暖的“速度与广度”。

作为全球最大的奢侈品集团,LVMH在全球范围内拥有强大的品牌影响力和市场地位,但不可否认的是,奢侈品已进入漫长的低增长周期,企业需要密切关注市场动态,灵活调整策略,以应对潜在的市场风险。同时,加大在创新、数字化转型和可持续发展方面的投入,以提升品牌竞争力和市场份额。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LVMH集团

2k
  • 奢侈品牌收缩二线城市门店
  • TASAKI以马贝珍珠演绎花的韵律,蒂芙尼用Hardware系列锁住爱|是日美好事物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核心业务交出30年来最差答卷,LVMH把“锅”甩给了宏观经济

亚太跌幅进一步收窄,中国市场消费复苏无望。

文 | C2CC新传媒

近日,全球最大奢侈品集团LVMH公布第二季度及上半年业绩报告。糟糕的业绩直接导致集团当日股价日跌幅超3.7%,更是将前一日两连涨刷新的7月10日以来收盘高位的成绩抹平。其背后所凸显出的,是全球经济动荡带来的不确定性,以及亚洲市场需求疲软和消费复苏缓慢对奢侈品消费造成了持续性的打击。

据LVMH集团公布的财报显示,2025年上半年,集团实现营收398.1亿欧元(约合人民币3274.01亿元),同比下滑4%,有机收入下滑3%;营业利润大幅下滑15%至90.1亿欧元(约合人民币740.99亿元),净利润更是大幅下滑22%至56.9亿欧元(约合人民币467.95亿元),营业利润率下降2.5个分百分点至22.6%。

其中,第二季度集团实现营收194.99亿欧元(约合人民币1903.62亿元),同比下滑4%,有机收入下滑3%。

对于营利双下滑的扎眼业绩,LVMH集团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Bernard Arnault表示,尽管当前面临着增长阻力和全球经济疲软,但集团表现出了“稳固性”,尤其是欧洲市场“稳定”和美国市场“稳健”的表现,但集团仍将以“高度警惕”的态度进入下半年。

时装皮具“失速”,丝芙兰所在的精选零售成 “意外之喜”

LVMH集团旗下业务涵盖时装皮具、香水与化妆品、精选零售、腕表与珠宝和葡萄酒与烈酒五大部门,其中时装皮具部门是集团的核心,也是此次业绩披露表现最差的部门,严重拖累了整个集团的增势。

具体来看,LV和Dior所在的时装皮具部门上半年实现销售额191.15亿欧元(约合人民币1572.03亿元),同比下滑8%,利润为66.36亿欧元(约合人民币545.75亿元),同比下滑18%。其中,第二季度下滑尤为明显,该季度收入同比下降9%至90.06亿欧元(约合人民币740.66亿元),第一季度该部门营收为下滑为5%。这也直接导致时装皮具部门期内的利润率下滑4.1个百分点至34.7%。

值得一提的是,作为LVMH集团的核心板块,时装皮具部门43%的集团收入占比却贡献了利润的73%。面对业绩承压和利润率不断下滑,LVMH集团首席财务官Cécile Cabanis表示,下半年将通过控制成本来维持利润空间,包括严格审查时装秀预算,以缩减对无法提升创造力或客户体验的项目的支出。

据Vogue Business的报道,时装皮具部门第二季度的跌幅下滑远低于市场预期,这也是三十年来的最差季度表现。

香水与化妆品部门上半年业绩保持稳定,销售额达40.82亿欧元(约合人民币335.71亿元),与去年同期41.36亿欧元的销售额略微下滑1%,其中第二季度同比增长1%至19.04亿欧元(约合人民币156.59亿元)。

LVMH集团在财报中表示,香水与化妆品部门在市场放缓的背景下,DIOR香水依然展现出强劲韧性,引领着部门的增长,同时Forever和Dior Addict等彩妆及护肤产品凭借着持续创新为品牌整体表现作出积极贡献。此外,娇兰新推出的L'Art& La Matière系列香水和纪梵希香水均有亮眼的表现。

丝芙兰所在的精选零售部门是第二季度所有部门中表现最为亮眼的板块,销售额增长4%至44.31亿欧元(约合人民币364.41亿元),该部门上半年销售额为86.2亿欧元(约合人民币708.92亿元),与去年持平。

其中,丝芙兰交出的成绩单尤为亮眼,上半年在去年同期较高基数的基础之上依然实现增长,得益于欧洲、中东及拉丁美洲市场强劲的增长表现,以及独家产品发布、门店网络扩张和全球战略布局与本土化运营相结合的发展策略,丝芙兰保持着连续多年的创纪录增长。DFS 则通过削减成本提升了盈利能力,但香港与澳门的客流依旧低迷。

腕表与珠宝部门上半年销售额与去年同期持平忙,录得50.9亿欧元(约合人民币418.61亿元),其中第二季度录得26.08亿欧元(约合人民币214.48亿元)。

葡萄酒与烈酒部门上半年收入下滑8%至25.88亿欧元(约合人民币212.84亿元),第二季度下滑4%至12.83亿欧元(约合人民币105.52亿元),尽管业绩依然呈现下滑态势,但相比第一季度9%的降幅有所收窄。

亚太跌幅进一步收窄,中国市场消费复苏无望

从LVMH集团各个地区的表现来看,日本市场的营收下滑尤为明显,有机收入跌幅为28%,而不包括日本在内的亚太市场跌幅有一定程度的收窄,欧洲市场、美国市场则与以往持平。

具体到各地区的营收占比,亚太地区(不含日本)作为第一大市场,上半年贡献了集团28%的营收,去年同期营收占比为30%,有一定程度的下滑。该地区上半年有机收入下滑9%,其中第二季度下滑6%,第一季度下滑11%,跌幅有一定的改善。

美国市场上半年营收占比为25%,与去年持平,有机收入略微下滑1%,其中第二季度保持持平;欧洲地区(不含法国)贡献占比提升1%至17%,有机收入增长1%,其中第二季度下跌1%;其他市场的营收占比为14%,提升了2%。

值得关注的是,集团管理层在财报发布后的电话会议中罕见承认,这场失速的根源在亚洲,尤其是中国和日本。

对于中国市场的表现,首席执行官Bernard Arnault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过去两年,这家奢侈品集团在中国大陆的市场份额不断扩大,Louis Vuitton在中国大陆的销售目前正在上升。

但毋庸置疑的是,中国高净值人群在奢侈品领域的消费欲望正在冷却,首席财务官Cécile Cabanis也指出,中国消费者的支出出现“结构性回流”,集团第二季度销售下滑并非价格或品类结构的问题,而是“由销量大幅减少所导致”。

“我们在中国发现,每当我们主动策划并推动某些创新项目时,就能激发消费者的兴趣并带动品牌发展。”Cécile Cabanis进一步表示。

为了有效应对中国市场消费低迷的现实问题,LVMH集团于近期在上海兴业太古汇启幕了全新概念地“路易号”,这个融合了品牌故事与文化的展示、零售空间以及生活方式体验的独特空间,为LVMH集团的业绩带来了正向指引。

“这种方式带来了大量客流,有很多访客走进了这个零售空间,而该空间的启动也非常强劲。整体来看,这确实为品牌带来了强烈的注意力吸引与品牌参与。”

而据投资银行估算,中国消费者在第二季度的消费同比下滑达19%,远高于第一季度的-11%。

此外,LVMH集团在日本市场的营收下滑尤为刺眼,该地区上半年营收占比相比去年同期下滑1%至8%,但该地区的有机收入下滑了15%,其中第二季度下滑28%,创下近年来最大单季跌幅,相比第一季度1%的降幅进一步扩大。

对于日本市场业绩的“滑卢铁”,LVMH集团在财报中表示,主要系去年高基数的影响,以及疲软的日元推动了旅游支出的异常增长,包括中国游客在内的海外游客推动了彼时的日本市场暴涨。结合此前的业绩报告,2024年第二季度该地区有机收入增长了57%。

日本市场销售额的同比暴跌,也一定程度反映出不仅是本地消费者,赴日游客的奢侈品消费也在集体锐减。

一方面是全球经济承压、消费不振带来的业绩失速,尤其是中国市场,消费复苏缓慢且无望。

过去一年,集团将业绩增长的重心归结于于中国市场的回暖,然而现实远比逾期的冷淡,虽然第二季度较第一季度有所改善,降幅也从低双位数收窄至中个位数,但整体复苏幅度有限,但远不足以抵消在日本、香港等地的消费下滑。

另一方面地缘政治的不确定性,也为集团业绩的增长蒙上了一层纱。

现阶段,欧盟与美国的贸易谈判将进一步导致奢侈品行业更加低迷,尤其是在高关税的壁垒下,LVMH集团将极大降低于第二市场美国的市场竞争力。

与之应对的,LVMH集团正尝试计划在美国德克萨斯州开设第二家Louis Vuitton工厂,以支持美国制造业,并有效降低关税带来的冲击,同时在布鲁塞尔和华盛顿之间游说寻求宽限,以推动美国降低对欧关税。

Cécile Cabanis在电话会议上表示,“在关税问题上,我们似乎已接近达成协议,这应该会减少宏观经济和消费者信心的负面影响。”

展望下半年,LVMH集团并未提供具体业绩指引,但清晰指出,能否实现增长并不取决于品牌自身动作,而取决于宏观经济回暖的“速度与广度”。

作为全球最大的奢侈品集团,LVMH在全球范围内拥有强大的品牌影响力和市场地位,但不可否认的是,奢侈品已进入漫长的低增长周期,企业需要密切关注市场动态,灵活调整策略,以应对潜在的市场风险。同时,加大在创新、数字化转型和可持续发展方面的投入,以提升品牌竞争力和市场份额。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