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科技巨头四大方向抢占医疗健康市场,两大垂直细分方向将大有可为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科技巨头四大方向抢占医疗健康市场,两大垂直细分方向将大有可为

互联网巨头四大方向抢占医疗健康市场,竞争逐步走向“白热化”阶段。

作者:李海丹

编辑:轩辕镜

近日,苹果公司表示已收购了芬兰睡眠监测设备制造商Beddit,这起收购可能填补苹果在数字健康领域的一个空白,帮助其更好地与健康追踪设备鼻祖Fitbit竞争。5月9日,支付宝也宣布在移动医疗领域有大动作:通过整合1500家公立医院、15家医疗健康创业公司,推出个人用户推出“医疗服务”平台。

如今,医疗健康领域和移动互联的结合,受到巨头们越来越多的重视,新技术、新模式大量入局。那么具体来说,巨头企业在怎样推动医疗健康领域的产业剧变?创新企业如何在竞争激烈的移动医疗产业中有何脱颖而出的机遇?凤凰文创为您做出详细解读。

互联网巨头四大方向抢占医疗健康市场,竞争逐步走向“白热化”阶段

互联网、人工智能的兴起给传统医疗产业带来了一场革新,同时也吸引了众多资本的目光,纷纷布局医疗产业。去年10月,IBM公司宣布将投资2亿美元在德国慕尼黑建立沃森物联网全球总部,并围绕创新性医疗保健解决方案展开研究。微软公司也不甘示弱,不断拓展医疗保健领域,同Twist Bioscience公司在DNA数据数字化存储方面展开合作,并联合进行了多项健康研究项目。

而在国内,BAT巨头等各路资本早已纷纷“下手”,抢占与瓜分移动医疗市场。2015年,国内的移动医疗行业有了突破性的进展,除了BAT巨头的入场布局,一些创新企业纷纷如雨后春笋般纷纷涌现,融资规模越来越大。据前瞻产业研究院分析,预计到2023年,我国移动医疗行业的市场规模将会超过2000亿元人民币。

截止目前的发展状况来看,移动医疗行业的竞争已进入白热化阶段,进入“下半场”的趋势也逐渐被凸显出来。总体来看,各路巨头资本凭借自身的不同优势,在移动医疗领域各占鳌头:

1,入手toC端口接入海量用户,增加用户的使用粘性。

从发展布局来看,互联网和电商等巨头首先将眼光瞄准了庞大的C端入口,接入海量用户,并通过公司各自的优势差异,构建一个将“医院、医生、患者三者紧密连接,从线上到线下一体化的”医疗闭合平台。

自2012年开始,腾讯便依托微信等众多产品,先后与全国数千家医院合作推出了“微信预约挂号、缴费、候诊”等服务。2015年,腾讯又推出了一款血糖仪的智能硬件产品,用户可通过微信公众账号推送来了解测试结果,而微信也会发送定期的测试提醒给用户。

5月9日,支付宝宣布面向个人用户推出了医疗健康服务平台。实际上,支付宝早已在医疗领域开疆拓土。在2014年,支付宝发布了“未来医院”计划,帮助医院提高运转效率,更加优化医疗资源的配置。支付宝表示:此次为个人用户推出的平台主要有两个发展方向;一是面向用户打造无现金和在线生活方式,另外是面向各个行业和机构开放,让更多服务互联网化。

值得一提的是,几大运营商业凭借天然的用户优势也加入了医疗资本布局中。2015年11月,中国移动与泰达国际心血管病医院在天津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成立了“中国移动—泰心医院移动医疗应用实验平台”,正式开启电信运营商与医疗机构合作的创新模式。

2,凭借流量入口优势,推进医疗产业的智能化解决方案。

最近几年,华为高速成长的移动端也为进军医疗产业奠定了强大基础。凭借自身天然的流量入口,与医疗行业的合作可以在此基础上帮医院构建医疗信息化的系统,以及获得更加高效的行业解决方案。

在2015年12月,华为与一家移动医疗服务商芯联达成合作,推出了医院4G“互联网+”解决方案,直接从院中切入,融合了“移动医生站”、“移动护士站”和“移动医患沟通”等典型应用。

3,打造爆款产品,建立强大的用户数据库。

小米手机旗下的小米手环成为畅销智能产品,在2015年的销量便突破1000万。除了每日运动计步、睡眠质量监测、智能震动闹钟、来电震动提示等基础功能外,还逐步带有了连接智能家居、运动保险、云端训练计划等新功能,吸引了众多用户,而小米也因此获取了海量的人类活动数据库。

值得一提的是,早在2014年9月,小米便向九安医疗投资了2900万美元,借助九安在医疗仪器方面的优势资源,进行移动医疗的布局。业内专家表示:相信在拥有了硬件入口、医疗产品研发、大数据沉淀、移动支付全产业链闭环的布局之后,小米将会在移动医疗的下半场有所作为,分得健康管理领域的一杯羹。

4,以技术优势为切入点,开拓“人工智能+医疗”的可能性。

今年4月,百度医疗大脑宣布与国内一家名为“社区580”(专门服务于社区基层医疗单位的公共卫生服务平台)合作 ,为用户提供24小时的家庭医生预约、自检咨询、健康档案管理等服务。

百度大数据实验室主任百度医疗大脑技术负责人范伟表示:希望通过这种模式的合作——依靠技术创新来发展智能医疗,为用户改善“看病难”、“看病贵”的社会现状,也将进一步开拓“人工智能+医疗”的可能性,为传统医疗提供智能解决方案。

两大垂直细分方向成为新的风口和“吸金点”

毋庸置疑的是,随着BAT、几大运营商、手机厂商以及国际巨头公司等对移动医疗行业的跨界布局,移动医疗健康市场的竞争也愈加激烈。业内专家对创新企业提出建议, 在这种白热化的竞争环境加之政策走向不确定的情况下,市场参与者更多的是应该凭借自身的优势,以与业内合作的方式去切入某个细分领域,避免与现有巨头的正面竞争,共享庞大的市场红利。从目前的发展状况来看,主要有两个方向可作为切入点。

1,对特定人群的用户市场进行垂直细分

广东医谷执行总裁谢嘉生表示,对于新创业的互联网医疗机构而言,垂直化专业领域或许机会更多。例如专注心脑血管、糖尿病或肥胖管理等,这些都是能吸引到特定需求的人群。虽然这种垂直化的移动医疗平台可能规模不大,但在获取投资和盈利方面有独到优势。

业内专家表示:从发展价值来看,这种垂直类平台更多是为医生来锁定患者,为医生打造一个患者数据库。从医生角度而言,这类精准性的移动医疗平台或许对他们更有用,而从行业角度来看,这也是未来的发展方向之一。

2,针对医生群体、医院机构等市场进行垂直细分

据了解,目前手术直播、医生继续教育等业务的专业移动医疗平台逆市崛起,陆续受到了市场及资本方面的关注。有业内专家认为,面向医院提供专业服务的方式,或成以后移动医疗领域中新的“吸金点”。

比如说手术直播、检验报告在线传输、医生再教育等平台主要聚焦的用户群体为医生群体,主要黏附的是医生群体的使用度,也可以实现对医疗群体资源的整合。广康医疗创始人黄康峰表示:实际上,整合线下优质的医疗资源,并以线上直播的方式来呈现给广大医疗从业者,打破了医疗行业存在的“资源不均衡”等壁垒、实现前沿医疗的资源共享。

此外,VR(虚拟现实)也被尝试应用到类似平台中。临床医生通过可视化仿真技术和压力反馈技术的VR产品,在练习外科手术时获得视觉及触觉上的更佳真实的体验。

对于未来移动医疗领域的发展,有业内专家表示:不论是巨头的布局,还是其他企业资本在垂直领域的迅速分化,都会加速智慧医疗生态圈的形成。总体而言,这种生态圈逐渐改变着用户的健康管理模式,也将开启一个新型的“人工智能辅助诊疗的时代”。

本文由凤凰文创原创,转载请注明出处、署名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科技巨头四大方向抢占医疗健康市场,两大垂直细分方向将大有可为

互联网巨头四大方向抢占医疗健康市场,竞争逐步走向“白热化”阶段。

作者:李海丹

编辑:轩辕镜

近日,苹果公司表示已收购了芬兰睡眠监测设备制造商Beddit,这起收购可能填补苹果在数字健康领域的一个空白,帮助其更好地与健康追踪设备鼻祖Fitbit竞争。5月9日,支付宝也宣布在移动医疗领域有大动作:通过整合1500家公立医院、15家医疗健康创业公司,推出个人用户推出“医疗服务”平台。

如今,医疗健康领域和移动互联的结合,受到巨头们越来越多的重视,新技术、新模式大量入局。那么具体来说,巨头企业在怎样推动医疗健康领域的产业剧变?创新企业如何在竞争激烈的移动医疗产业中有何脱颖而出的机遇?凤凰文创为您做出详细解读。

互联网巨头四大方向抢占医疗健康市场,竞争逐步走向“白热化”阶段

互联网、人工智能的兴起给传统医疗产业带来了一场革新,同时也吸引了众多资本的目光,纷纷布局医疗产业。去年10月,IBM公司宣布将投资2亿美元在德国慕尼黑建立沃森物联网全球总部,并围绕创新性医疗保健解决方案展开研究。微软公司也不甘示弱,不断拓展医疗保健领域,同Twist Bioscience公司在DNA数据数字化存储方面展开合作,并联合进行了多项健康研究项目。

而在国内,BAT巨头等各路资本早已纷纷“下手”,抢占与瓜分移动医疗市场。2015年,国内的移动医疗行业有了突破性的进展,除了BAT巨头的入场布局,一些创新企业纷纷如雨后春笋般纷纷涌现,融资规模越来越大。据前瞻产业研究院分析,预计到2023年,我国移动医疗行业的市场规模将会超过2000亿元人民币。

截止目前的发展状况来看,移动医疗行业的竞争已进入白热化阶段,进入“下半场”的趋势也逐渐被凸显出来。总体来看,各路巨头资本凭借自身的不同优势,在移动医疗领域各占鳌头:

1,入手toC端口接入海量用户,增加用户的使用粘性。

从发展布局来看,互联网和电商等巨头首先将眼光瞄准了庞大的C端入口,接入海量用户,并通过公司各自的优势差异,构建一个将“医院、医生、患者三者紧密连接,从线上到线下一体化的”医疗闭合平台。

自2012年开始,腾讯便依托微信等众多产品,先后与全国数千家医院合作推出了“微信预约挂号、缴费、候诊”等服务。2015年,腾讯又推出了一款血糖仪的智能硬件产品,用户可通过微信公众账号推送来了解测试结果,而微信也会发送定期的测试提醒给用户。

5月9日,支付宝宣布面向个人用户推出了医疗健康服务平台。实际上,支付宝早已在医疗领域开疆拓土。在2014年,支付宝发布了“未来医院”计划,帮助医院提高运转效率,更加优化医疗资源的配置。支付宝表示:此次为个人用户推出的平台主要有两个发展方向;一是面向用户打造无现金和在线生活方式,另外是面向各个行业和机构开放,让更多服务互联网化。

值得一提的是,几大运营商业凭借天然的用户优势也加入了医疗资本布局中。2015年11月,中国移动与泰达国际心血管病医院在天津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成立了“中国移动—泰心医院移动医疗应用实验平台”,正式开启电信运营商与医疗机构合作的创新模式。

2,凭借流量入口优势,推进医疗产业的智能化解决方案。

最近几年,华为高速成长的移动端也为进军医疗产业奠定了强大基础。凭借自身天然的流量入口,与医疗行业的合作可以在此基础上帮医院构建医疗信息化的系统,以及获得更加高效的行业解决方案。

在2015年12月,华为与一家移动医疗服务商芯联达成合作,推出了医院4G“互联网+”解决方案,直接从院中切入,融合了“移动医生站”、“移动护士站”和“移动医患沟通”等典型应用。

3,打造爆款产品,建立强大的用户数据库。

小米手机旗下的小米手环成为畅销智能产品,在2015年的销量便突破1000万。除了每日运动计步、睡眠质量监测、智能震动闹钟、来电震动提示等基础功能外,还逐步带有了连接智能家居、运动保险、云端训练计划等新功能,吸引了众多用户,而小米也因此获取了海量的人类活动数据库。

值得一提的是,早在2014年9月,小米便向九安医疗投资了2900万美元,借助九安在医疗仪器方面的优势资源,进行移动医疗的布局。业内专家表示:相信在拥有了硬件入口、医疗产品研发、大数据沉淀、移动支付全产业链闭环的布局之后,小米将会在移动医疗的下半场有所作为,分得健康管理领域的一杯羹。

4,以技术优势为切入点,开拓“人工智能+医疗”的可能性。

今年4月,百度医疗大脑宣布与国内一家名为“社区580”(专门服务于社区基层医疗单位的公共卫生服务平台)合作 ,为用户提供24小时的家庭医生预约、自检咨询、健康档案管理等服务。

百度大数据实验室主任百度医疗大脑技术负责人范伟表示:希望通过这种模式的合作——依靠技术创新来发展智能医疗,为用户改善“看病难”、“看病贵”的社会现状,也将进一步开拓“人工智能+医疗”的可能性,为传统医疗提供智能解决方案。

两大垂直细分方向成为新的风口和“吸金点”

毋庸置疑的是,随着BAT、几大运营商、手机厂商以及国际巨头公司等对移动医疗行业的跨界布局,移动医疗健康市场的竞争也愈加激烈。业内专家对创新企业提出建议, 在这种白热化的竞争环境加之政策走向不确定的情况下,市场参与者更多的是应该凭借自身的优势,以与业内合作的方式去切入某个细分领域,避免与现有巨头的正面竞争,共享庞大的市场红利。从目前的发展状况来看,主要有两个方向可作为切入点。

1,对特定人群的用户市场进行垂直细分

广东医谷执行总裁谢嘉生表示,对于新创业的互联网医疗机构而言,垂直化专业领域或许机会更多。例如专注心脑血管、糖尿病或肥胖管理等,这些都是能吸引到特定需求的人群。虽然这种垂直化的移动医疗平台可能规模不大,但在获取投资和盈利方面有独到优势。

业内专家表示:从发展价值来看,这种垂直类平台更多是为医生来锁定患者,为医生打造一个患者数据库。从医生角度而言,这类精准性的移动医疗平台或许对他们更有用,而从行业角度来看,这也是未来的发展方向之一。

2,针对医生群体、医院机构等市场进行垂直细分

据了解,目前手术直播、医生继续教育等业务的专业移动医疗平台逆市崛起,陆续受到了市场及资本方面的关注。有业内专家认为,面向医院提供专业服务的方式,或成以后移动医疗领域中新的“吸金点”。

比如说手术直播、检验报告在线传输、医生再教育等平台主要聚焦的用户群体为医生群体,主要黏附的是医生群体的使用度,也可以实现对医疗群体资源的整合。广康医疗创始人黄康峰表示:实际上,整合线下优质的医疗资源,并以线上直播的方式来呈现给广大医疗从业者,打破了医疗行业存在的“资源不均衡”等壁垒、实现前沿医疗的资源共享。

此外,VR(虚拟现实)也被尝试应用到类似平台中。临床医生通过可视化仿真技术和压力反馈技术的VR产品,在练习外科手术时获得视觉及触觉上的更佳真实的体验。

对于未来移动医疗领域的发展,有业内专家表示:不论是巨头的布局,还是其他企业资本在垂直领域的迅速分化,都会加速智慧医疗生态圈的形成。总体而言,这种生态圈逐渐改变着用户的健康管理模式,也将开启一个新型的“人工智能辅助诊疗的时代”。

本文由凤凰文创原创,转载请注明出处、署名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