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方入局、草莽生长的智能眼镜市场,闯入了一个奇特的新玩家。7月底,Halliday在上海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上亮相。
年初,Halliday曾于众筹网站kickstarter上创下AI眼镜品类的最高众筹记录,也曾亮相美国CES。本次则是其国内产品首秀,「电厂」注意到,Halliday占据了一个6平方米的角落,但展会现场至少有不少用户在排队等待试用Halliday产品,队伍甚至从展区延伸到了通道之中。
相比其他厂商黑灰色调、主打“黑科技未来感”概念的布置,Halliday的展台陈设走复古鲜明路线、还设置了多种周边打卡玩法。不仅设计语言与推广方式殊异,Halliday还拥有一个特殊的背景。
Halliday展位陈设
国内XR市场的主流玩家,集中在国内大厂和立足市场多年的硬件创企,前者大多通过投资、收购入局,后者则普遍拥有光学显示、VRAR内容生态及硬件设备的技术背景。
而Halliday的母公司是一家新消费企业——美瞳品牌moody的缔造者“未目科技”。
moody曾经多次创下电商平台彩色隐形眼镜排名第一的成绩,也曾实现超10亿元的行业融资额之最、目前市场估值超过10亿美元。
以这样的背景跨向XR硬件市场,反差感尤为强烈。
7月,Halliday已经开启国内预售,预计在明年3月份正式发货,眼镜首发价定为2499元,并附赠限时免费配镜服务,还可加200元搭配购买智能指环Halliday Ring。
“全球首款可配处方镜片的AI眼镜”
电影《头号玩家》的故事,开始于一个XR技术高度发达的世界,人类可以7*24小时寄身于虚拟游戏“绿洲”,甚至如果给身体插上营养液,人类就不再需要与真实的世界发生互动。
游戏大亨James Halliday是这个赛博乌托邦的构造者,但也怀念虚拟和现实边界尚未模糊之时的简单生活。为此他在游戏中留下彩蛋、启迪玩家重寻生活的意义。这是Halliday品牌名字的来源。在接受澎湃新闻采访时,侯思凡称,电影角色Halliday的理念,“跟我们关于信息减熵的希冀不谋而合”。
“眼镜是一个非常注重做减法的东西,所以就千万别给自己加戏。你要什么都想做,最后只能做一个巨大的、很重的、不能戴那么久(的产品)”,在与包括「电厂」在内的媒体沟通时,侯思凡讲道。
相较Rayban Meta、小米眼镜等市面产品,Halliday明显“减”去的,是前者所主打的拍摄功能和与之相应的摄像头方案。
减法带来的直接好处,是Halliday实现了28g的重量,以及官方数据中长至12小时的续航。作为对比,Rayban Meta的重约48g,单次充电续航约4小时;小米AI眼镜重40g,典型续航时间为8.6小时。
减法还体现在功能的克制,Halliday希望与手机等计算平台形成错配、找到更适合眼镜而非其他设备形态的使用场景,侯思凡称:“用眼镜的场景一定是在不方便拿手机、懒得拿手机的时候。所以我们尝试避免‘为了一碟醋包一顿饺子’、单纯为了让眼镜有功能而进行的操作。”
Halliday提供手机消息提醒、录音备忘录(会议记录)、实时翻译等常用功能。用户交互主要通过镜腿物理按钮与智能指环来实现。
显示方面,相较部分轻便型眼镜如Rokid Glasses、Even Realities提供的双眼显示,Halliday采用单眼显示。据「电厂」体验,在佩戴时,在用户Halliday右眼正上方可以看到一个圆形的“副视野”小屏幕。
侯思凡称,这是为了规避常见光波导解决方案所带来的问题,“光波导眼镜在镜片的中间会有一个波导片窗口,看起来形成一片绿色的区域或是彩虹纹,会让别人知道你这个眼镜是带有智能功能的,也会带来一系列的隐私担忧。”
作为替代,Halliday采用的是DigiWindow方案,由一个安装在右眼镜框内侧上方、可滑动调节的光学模组,将图像投射到用户视网膜上形成图像,号称是目前全球最小的近眼显示方案。
由于无需借助镜片实现显示,Halliday可以直接安装普通近视光学镜片。与之相比,许多智能眼镜采用的近视镜片需要经过特殊定制,比如在近视光学镜片上贴上一层波导片,会有一定概率带来眩光问题。
根据「电厂」体验,在通过蓝牙连接、仅使用消息提醒功能的前提下,在完成从早9时至21时的日常佩戴后,Halliday仍剩下10%以上的电量;尽管相较「电厂」作者日常佩戴的的钛金属框架眼镜存在感更强,长时间佩戴Halliday但并未带来明显不适感。
不过,在佩戴Halliday眼镜时,「电厂」发现手机的面部识别功能无法使用、需要重新录入,这也说明尽管Halliday的框型在智能眼镜市场中已属轻便纤细,其对面容的遮挡和改变仍然较大。
此外,Halliday去除了摄像头和波导片,是希望打造“隐形显示”的产品概念。
但是,由于与日常视距目标的距离不同,当需要关注这块圆形小屏幕上出现的消息提醒时,用户通常需要花费几微秒的时间来调整视线。另外由于在注视屏幕时用户的焦距会发生变化,以及某些用户佩戴角度下安装在镜框内侧的光学模组会从镜框正面露出,导致对话人仍旧可以注意到佩戴者在“看往别处”。
Halliday对AI功能则体现在眼镜内嵌的主动式AI功能。在持续开启的情况下,Halliday可根据用户对话内容,自动识别需求,为用户提供信息支持。
侯思凡称,目前国行版Halliday眼镜尚未选定具体接入的模型供应商。
携手朱啸虎首投AI硬件项目,拿到智能眼镜入场券
尽管Halliday由未目科技孵化并独立运营,其与moody的关系仍旧是逃不开的话题。作为一家新消费企业,如何能够拿到智能硬件的入场券,是市场好奇的一大问题。
就职于国内头部AR企业的刘鑫告诉「电厂」:“包括传统眼镜在内的消费品牌入局智能眼镜,常见方式是和智能硬件背景的企业联名,海外比如Rayban、Oakley,国内比如博士眼镜、暴龙。这个窗口期还没有关闭。据我所知,当下还有正在谈的联名项目。”
这也是一个更加保险、容易形成商业闭环的入局方式,“联名的合作方式肯定是智能硬件企业主导,消费品牌获得授权费,能够提供的服务项不多,最常见的就是眼睛品牌承担消费者后续近视配镜的服务功能。”他讲道。
此外也有许多企业以机构投资者身份,间接涉足智能眼镜市场,如游戏起家的三七互娱投资了雷鸟创新、影目科技。
跳脱于这两条常规路径,未目科技能够在缺乏智能硬件背景的前提下躬身入局,与其和可穿戴硬件企业Gyges Labs的合作分不开关系。
据侯思凡透露,2021年,未目科技已在探索美瞳之外的产品方向,并锁定AR眼镜市场立项,并且投资了Gyges Labs的前身仙瞬科技。
Gyges Labs 是DigiWindow技术的提出者,由连续创业者、斯坦福大学博士贾捷阳创办,联合创始人还包括前苹果Vision Pro团队成员吕正、Google的AI专家首席科学家綦思源、十余年消费电子供应链人士邓旭东等。
值得一提的是,Gyges Labs也是知名投资人朱啸虎首次投资的AI硬件项目。2024年末,Gyges Labs官宣完成数千万元的Pre-A轮融资,投资方包括朱啸虎任职的金沙江创投、韶音创始人陈皞、NYX Ventures等。
针对在Halliday智能眼镜研发过程中各自所承担的角色,侯思凡称:“我觉得市面上所有的电子消费产品,本质其实都是分为品牌方、方案商,以及供应链和生产方。在一代产品中,我们(未目)是品牌方,Gyges Labs是方案商,我们共同完成产品定义,最后由行业内的供应链合作伙伴来完成零部件生产和整机组装的工作。”
就Halliday首款智能眼镜的完成度,从业者刘鑫对「电厂」点评道:“客观来说,完成度比较高,是一款能戴、有附加价值、产品定价合理的产品。”
另一位从业者则认为,在首款产品基础上,Halliday仍有可供优化之处,“比如长时间使用右眼显示带来的不适感、抬眼显示的美观问题,这些也会考验他们后续创新的能力。”
与Halliday相隔数米的Rokid展位
几乎在Halliday国内亮相同期,一组Rokid创始人祝铭明佩戴未发布眼镜新品的照片于网络流出。行业媒体“AR圈”据此推测,Rokid或将推出一款波导片隐形的产品,并能搭配卡扣式的墨镜片佩戴。
换句话说,产业里的玩家可能已在通过另一种方式,解决Halliday所关注的波导片眩光、漏光问题。
如前述从业者所言,在当下的智能眼镜市场远还没有标准答案、谈论颠覆为时过早,持续创新与试错的能力,才是决定行业所有玩家命脉的关键因素。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