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定制游是个好生意,但有些创业公司真是来搞笑的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定制游是个好生意,但有些创业公司真是来搞笑的

不说别的,单单是北京城让你住满5年你都未必玩的透彻​。

“你好,刚才的行程你觉得怎么样?”

“不怎样。景点去掉,增加几天自由活动;如果行程中一定要参观,不去寺庙、常规景点,你给我来一些有特色的。”

“这个XXX景点真的很好,是这个国家必去的地方。”

“我不要什么十大必去景点,我要去的话跟团就可以,为什么还要定制?”

这几乎是我与定制游创业公司所谓定制师的常规对话。在与几家定制游创业公司接触之后,我甚至不明白,这类公司究竟有什么存在的意义。

谁在给你定制?

如果你用的不是碧山、德迈这类高端定制公司,那么你要相信一句忠告:如果第一次去某个目的地,一定不要选择目前市面上的一些定制游创业公司。

因为,这些公司的定制师所呈现出的线路,有时候会让你怀疑他是不是机器人。比如斯里兰卡,你一定逃不出大象孤儿院、狮子岩、佛牙寺等等。东京一定是浅草寺、二重桥、银座。曼谷就是四面佛、大皇宫。

就好像你说我想去北京玩玩,结果定制师给你用天安门、故宫、颐和园、八达岭长城、十三陵串了条线路,还让你每天早晨7点就出发。可笑的是,有些定制师还要收你定制费。

没错,就是这么低级。他们告诉你的玩法几乎和前门“黑一日游”的行程单一样。因为所谓的定制师基本上由传统旅行社OP、留学生、伪旅游达人组成。

OP是干什么的?这个职位的工作就是为组织好的游客,编排旅游路线。利用自己的掌握的资源,把该旅游团的信息整合后交到地接社。OP里有没有高人?当然是有的。但要达到服务定制游客人,这名OP少说要有10年8年的积淀。

很多创业公司弄了一批30岁不到的OP当定制师,你要的目的地他可能都没有去过,却可以打电话过来给你各种建议、各种规划——最后甩出一条百度同款线路,只不过根据你的预算调了一下机酒组合。最尴尬的是,旅行社OP其实是一份对内的工作,定制师却需要与客人沟通。说到沟通,有的时候简直是一场灾难。

留学生的专业度就更差,就像你在外地上学,你父母、朋友来了让你去带他玩玩,你能想出玩什么?无非夜店和几个常规景点。所以不要抱有幻想,他们跟你一样,只不过恰巧在国外念书。

伪旅游达人,为什么一定要加个“伪”字?因为真正的旅游达人都有自己的粉丝流量,并且有公司。有的头部达人可能自有流量堪比创业公司,根本不需要这些创业公司导流。而伪旅游达人定制师,很多没到30岁,却走了10几个国家,你说其中有那么1、2个小国家他很熟,我可能会信。但这10几个国家他都能定制出来深度线路,我是不信。

不说别的,单单是北京城让你住满5年你都未必玩的透彻。

真正的定制游公司在做什么?他们以曼谷附近100多公里的一个村子为中心,设置一个礼拜的行程,游客跟当地手艺人在一起起居生活,最后这让游客学会一些制钵工艺;深入野长城周边的小村子,寻找明军戍边人的后代,参加他们每年春天的长城祭;在哈纳斯用餐,猎豹在你身边走来走去,开车驶入狮群投食……

显然,模块化行程根本不能算定制旅游,真正的定制旅游在于做高端。而高端并不一定是公务舱、奢华酒店。文化、体验,甚至和谁去都可以是高端。

匮乏的资源库

那么,为什么这些定制游创业公司做不了?一方面,是这个公司几乎没有高净值人群的存量资源,另一方则是高端难以规模化。我的一位基金公司朋友曾经跟我说,基金公司获得一位年收入在500万元以上的客源,需要3万元的成本。即使这几年行情变了,我想也不会很低。

每位互联网创业者都希望讲一个天大的故事,他们有些人甚至不屑于成为一个小圈层的服务商,因为那样故事在资本层面没有吸引力。投资人都在谈论中产、消费升级,那么他们就向这个方向靠拢。

然而,无论是高端定制还是面向中产的批量定制,定制行业的核心就三块,人、资源、信息流。刚才说了,大部分的定制师都是在卖萌。与此同时,大部分的定制游创业公司资源库也都是一个笑话。

通常你会看到这些公司说自己有几百万POI、几万名供应商,但给你的依然是一条百度款线路。定制师不专业是一方面,另一方面是公司的资源库里只有这些东西。

旅游供应链是典型的层层转包:资源方——地接社——批发商——组团社——平台渠道。这些定制游创业公司没有能力直接对接目的地资源方,通常拿到的资源都是转了数手的。这也意味着,定制游创业公司资源库中的资源不取决于自己,而是取决于给他供货的批发商、地接社,甚至是携程、Booking等预定平台。

这种模式其实很好理解:

1. 从供应商那边拿货,给供应商钱,这就是营业成本。

2. 重新定价,卖给消费者,由此产生的钱就是收入。

旅游行业目前供应链的现状是,批发商是主要的资源枢纽,但批发商没有耐心去拓展个性化的资源,所以定制游创业公司的资源库只能给游客提供大众资源,而且还是加价之后的大众资源。

真正的定制游公司例如碧山,他们说自己的毛利润率在20%左右。但我们来看这些很互联网范儿的定制游创业公司,有些几乎跟正常的组团社毛利率一样。

定制游公司高毛利率的关键在于资源稀缺性,与行程独特性带来的溢价空间。后来,我也体验了一家定制游创业公司的服务,结论是他们在我选择的目的地毫无资源优势。

我给他们的题目是斯里兰卡,这家公司给了我7天6晚的线路,酒店是:Heritance Kandalama;Thilanka Hotel;Araliya Green Hills;Cinnamon Wild Yala Hotel;Mandara Resort Mirissa;Beacon Beach Hotel。全程BB(Bed&Breakfrast,只包早餐)

景点是:大象孤儿院、石窟寺、狮子岩、佛牙寺、康提湖、茶园、霍顿平原、粉红邮局、国家森林公园、加勒城堡、高跷渔夫、观鲸、海边小火车、班达拉奈克国际会议大厦、科伦坡市政厅、独立广场独立纪念堂。

含包车、旅游意外险、WIFI、门票、签证,扣除机票报价8650元/人。

我最终用的公司给我的是9天7晚的线路,酒店是:Jetwing Lagon;Jetwing St.andrews两晚;Cinnamon Wild Yala Hotel;Michelle Beach三晚。除Jetwing Lagon之外,全程HB(Half-Board,包含早、晚餐)。

景点是:佛牙寺、茶园、霍顿平原徒步、亚拉游猎、小火车、加勒城堡、包船海钓。含5天包车,报价760美金/人。自己买的百程的签证,环球漫游的WIFI,美亚的旅行险“乐悠游”,这三块项目加起来826元/人。

酒店品质、行程节奏,懂的人应该一目了然。

另外,为什么没去观鲸,因为每年3-4月、12月-1月才是观鲸的好时间,其他时候你可能看不到鲸鱼。但我并不是在3-4月、12月-1月这个时间段内出发,定制师也没有提醒我。

另一个尴尬的事实是,如果我自己在携程上预定这家公司给我提供的酒店,并通过携程在当地包车、买门票,粗略估算还要比8650元/人的费用便宜。

当然这只是一个例子,这个例子我也仅仅是在斯里兰卡进行了验证。类似于这种选手的定制游公司还有很多,那么这就出现了一个很尴尬的问题,这类定制游公司存在的价值究竟是什么?

帮“残疾人”预定行程,并在模块化行程中通过目的地服务、酒店微调赚取差价?

所谓的智能化定制,依然是伪命题

毛利率低又贴着互联网标签,这里其实有一条道路,就是尽可能用智能化代替人工,用最低的人工服务更多的客人,拉高流水。

这个逻辑并不稀奇,各行各业都有在做的。我搜了一下定制游创业公司近2年的新闻稿,各家几乎都是在向这条道路转型。

开发SaaS软件卖给旅行社,让旅行社OP提高模块化行程定制效率,让OP每天接单能力翻倍。而事实上这又如何?自有流量稀薄,只能花钱去大平台买流量,就算系统可以提高OP定制线路十倍的效率,但客户从哪里来?需要和供应效率根本不匹配。空有屠龙之术,却无龙可屠。

另一方面,上游资源被寡头垄断,寡头不思进取不拓展个性化资源,导致下游定制师资源库数据匮乏,这样的死结仍旧解决不了。

目前定制游行业的状态就好像,用机器人烧菜提升了烧菜的效率,降低了人工,但客人不是来看机器人炫厨技,菜最终要吃到肚子里。如果菜的品质差,或是菜做的难吃,机器人烹饪过程再炫又能如何?

指望渠道方自己去目的地直签资源,同样不靠谱——特色资源大部分在老外手中,而老外在商务洽谈上并不太信任中国人,你需要几年的时间与他们混熟。因此,渠道方直接对资源方需要耗费很大的时间、人力成本。这是创业公司无法承受的。

要么以一套系统,打通资源方——地接社——批发商——组团社——平台渠道整体供应链的信息流,这样各类特色、个性化产品都可以呈现在资源库中,随用随取。但显然,目前来看这只能停留在理想中。

小到一个餐厅、一个娱乐项目,大到一个旅游集团,通通用系统串起来。先不说这其中的门户之见,即使所有人都愿意联通,实现旅游供应链的DT时代大整合。大的供应商可以直接投入技术对接,小的供应商可能连一个合同的IT人员都没有。

技术用第三方公司的技术帮其解决,但目前的技术只能解决有规律、有标准,非标产品还没有更好的办法。整体产业链与上游数据信息不打通,那么即使定制游再智能,也只是将百度上、旅行社门市里、OTA网站上模块化行程的重新组装。

所以真相是,你根本无法选择吃清蒸鱼还是水煮鱼,你只能选择是先吃鱼头还是先吃鱼尾。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定制游是个好生意,但有些创业公司真是来搞笑的

不说别的,单单是北京城让你住满5年你都未必玩的透彻​。

“你好,刚才的行程你觉得怎么样?”

“不怎样。景点去掉,增加几天自由活动;如果行程中一定要参观,不去寺庙、常规景点,你给我来一些有特色的。”

“这个XXX景点真的很好,是这个国家必去的地方。”

“我不要什么十大必去景点,我要去的话跟团就可以,为什么还要定制?”

这几乎是我与定制游创业公司所谓定制师的常规对话。在与几家定制游创业公司接触之后,我甚至不明白,这类公司究竟有什么存在的意义。

谁在给你定制?

如果你用的不是碧山、德迈这类高端定制公司,那么你要相信一句忠告:如果第一次去某个目的地,一定不要选择目前市面上的一些定制游创业公司。

因为,这些公司的定制师所呈现出的线路,有时候会让你怀疑他是不是机器人。比如斯里兰卡,你一定逃不出大象孤儿院、狮子岩、佛牙寺等等。东京一定是浅草寺、二重桥、银座。曼谷就是四面佛、大皇宫。

就好像你说我想去北京玩玩,结果定制师给你用天安门、故宫、颐和园、八达岭长城、十三陵串了条线路,还让你每天早晨7点就出发。可笑的是,有些定制师还要收你定制费。

没错,就是这么低级。他们告诉你的玩法几乎和前门“黑一日游”的行程单一样。因为所谓的定制师基本上由传统旅行社OP、留学生、伪旅游达人组成。

OP是干什么的?这个职位的工作就是为组织好的游客,编排旅游路线。利用自己的掌握的资源,把该旅游团的信息整合后交到地接社。OP里有没有高人?当然是有的。但要达到服务定制游客人,这名OP少说要有10年8年的积淀。

很多创业公司弄了一批30岁不到的OP当定制师,你要的目的地他可能都没有去过,却可以打电话过来给你各种建议、各种规划——最后甩出一条百度同款线路,只不过根据你的预算调了一下机酒组合。最尴尬的是,旅行社OP其实是一份对内的工作,定制师却需要与客人沟通。说到沟通,有的时候简直是一场灾难。

留学生的专业度就更差,就像你在外地上学,你父母、朋友来了让你去带他玩玩,你能想出玩什么?无非夜店和几个常规景点。所以不要抱有幻想,他们跟你一样,只不过恰巧在国外念书。

伪旅游达人,为什么一定要加个“伪”字?因为真正的旅游达人都有自己的粉丝流量,并且有公司。有的头部达人可能自有流量堪比创业公司,根本不需要这些创业公司导流。而伪旅游达人定制师,很多没到30岁,却走了10几个国家,你说其中有那么1、2个小国家他很熟,我可能会信。但这10几个国家他都能定制出来深度线路,我是不信。

不说别的,单单是北京城让你住满5年你都未必玩的透彻。

真正的定制游公司在做什么?他们以曼谷附近100多公里的一个村子为中心,设置一个礼拜的行程,游客跟当地手艺人在一起起居生活,最后这让游客学会一些制钵工艺;深入野长城周边的小村子,寻找明军戍边人的后代,参加他们每年春天的长城祭;在哈纳斯用餐,猎豹在你身边走来走去,开车驶入狮群投食……

显然,模块化行程根本不能算定制旅游,真正的定制旅游在于做高端。而高端并不一定是公务舱、奢华酒店。文化、体验,甚至和谁去都可以是高端。

匮乏的资源库

那么,为什么这些定制游创业公司做不了?一方面,是这个公司几乎没有高净值人群的存量资源,另一方则是高端难以规模化。我的一位基金公司朋友曾经跟我说,基金公司获得一位年收入在500万元以上的客源,需要3万元的成本。即使这几年行情变了,我想也不会很低。

每位互联网创业者都希望讲一个天大的故事,他们有些人甚至不屑于成为一个小圈层的服务商,因为那样故事在资本层面没有吸引力。投资人都在谈论中产、消费升级,那么他们就向这个方向靠拢。

然而,无论是高端定制还是面向中产的批量定制,定制行业的核心就三块,人、资源、信息流。刚才说了,大部分的定制师都是在卖萌。与此同时,大部分的定制游创业公司资源库也都是一个笑话。

通常你会看到这些公司说自己有几百万POI、几万名供应商,但给你的依然是一条百度款线路。定制师不专业是一方面,另一方面是公司的资源库里只有这些东西。

旅游供应链是典型的层层转包:资源方——地接社——批发商——组团社——平台渠道。这些定制游创业公司没有能力直接对接目的地资源方,通常拿到的资源都是转了数手的。这也意味着,定制游创业公司资源库中的资源不取决于自己,而是取决于给他供货的批发商、地接社,甚至是携程、Booking等预定平台。

这种模式其实很好理解:

1. 从供应商那边拿货,给供应商钱,这就是营业成本。

2. 重新定价,卖给消费者,由此产生的钱就是收入。

旅游行业目前供应链的现状是,批发商是主要的资源枢纽,但批发商没有耐心去拓展个性化的资源,所以定制游创业公司的资源库只能给游客提供大众资源,而且还是加价之后的大众资源。

真正的定制游公司例如碧山,他们说自己的毛利润率在20%左右。但我们来看这些很互联网范儿的定制游创业公司,有些几乎跟正常的组团社毛利率一样。

定制游公司高毛利率的关键在于资源稀缺性,与行程独特性带来的溢价空间。后来,我也体验了一家定制游创业公司的服务,结论是他们在我选择的目的地毫无资源优势。

我给他们的题目是斯里兰卡,这家公司给了我7天6晚的线路,酒店是:Heritance Kandalama;Thilanka Hotel;Araliya Green Hills;Cinnamon Wild Yala Hotel;Mandara Resort Mirissa;Beacon Beach Hotel。全程BB(Bed&Breakfrast,只包早餐)

景点是:大象孤儿院、石窟寺、狮子岩、佛牙寺、康提湖、茶园、霍顿平原、粉红邮局、国家森林公园、加勒城堡、高跷渔夫、观鲸、海边小火车、班达拉奈克国际会议大厦、科伦坡市政厅、独立广场独立纪念堂。

含包车、旅游意外险、WIFI、门票、签证,扣除机票报价8650元/人。

我最终用的公司给我的是9天7晚的线路,酒店是:Jetwing Lagon;Jetwing St.andrews两晚;Cinnamon Wild Yala Hotel;Michelle Beach三晚。除Jetwing Lagon之外,全程HB(Half-Board,包含早、晚餐)。

景点是:佛牙寺、茶园、霍顿平原徒步、亚拉游猎、小火车、加勒城堡、包船海钓。含5天包车,报价760美金/人。自己买的百程的签证,环球漫游的WIFI,美亚的旅行险“乐悠游”,这三块项目加起来826元/人。

酒店品质、行程节奏,懂的人应该一目了然。

另外,为什么没去观鲸,因为每年3-4月、12月-1月才是观鲸的好时间,其他时候你可能看不到鲸鱼。但我并不是在3-4月、12月-1月这个时间段内出发,定制师也没有提醒我。

另一个尴尬的事实是,如果我自己在携程上预定这家公司给我提供的酒店,并通过携程在当地包车、买门票,粗略估算还要比8650元/人的费用便宜。

当然这只是一个例子,这个例子我也仅仅是在斯里兰卡进行了验证。类似于这种选手的定制游公司还有很多,那么这就出现了一个很尴尬的问题,这类定制游公司存在的价值究竟是什么?

帮“残疾人”预定行程,并在模块化行程中通过目的地服务、酒店微调赚取差价?

所谓的智能化定制,依然是伪命题

毛利率低又贴着互联网标签,这里其实有一条道路,就是尽可能用智能化代替人工,用最低的人工服务更多的客人,拉高流水。

这个逻辑并不稀奇,各行各业都有在做的。我搜了一下定制游创业公司近2年的新闻稿,各家几乎都是在向这条道路转型。

开发SaaS软件卖给旅行社,让旅行社OP提高模块化行程定制效率,让OP每天接单能力翻倍。而事实上这又如何?自有流量稀薄,只能花钱去大平台买流量,就算系统可以提高OP定制线路十倍的效率,但客户从哪里来?需要和供应效率根本不匹配。空有屠龙之术,却无龙可屠。

另一方面,上游资源被寡头垄断,寡头不思进取不拓展个性化资源,导致下游定制师资源库数据匮乏,这样的死结仍旧解决不了。

目前定制游行业的状态就好像,用机器人烧菜提升了烧菜的效率,降低了人工,但客人不是来看机器人炫厨技,菜最终要吃到肚子里。如果菜的品质差,或是菜做的难吃,机器人烹饪过程再炫又能如何?

指望渠道方自己去目的地直签资源,同样不靠谱——特色资源大部分在老外手中,而老外在商务洽谈上并不太信任中国人,你需要几年的时间与他们混熟。因此,渠道方直接对资源方需要耗费很大的时间、人力成本。这是创业公司无法承受的。

要么以一套系统,打通资源方——地接社——批发商——组团社——平台渠道整体供应链的信息流,这样各类特色、个性化产品都可以呈现在资源库中,随用随取。但显然,目前来看这只能停留在理想中。

小到一个餐厅、一个娱乐项目,大到一个旅游集团,通通用系统串起来。先不说这其中的门户之见,即使所有人都愿意联通,实现旅游供应链的DT时代大整合。大的供应商可以直接投入技术对接,小的供应商可能连一个合同的IT人员都没有。

技术用第三方公司的技术帮其解决,但目前的技术只能解决有规律、有标准,非标产品还没有更好的办法。整体产业链与上游数据信息不打通,那么即使定制游再智能,也只是将百度上、旅行社门市里、OTA网站上模块化行程的重新组装。

所以真相是,你根本无法选择吃清蒸鱼还是水煮鱼,你只能选择是先吃鱼头还是先吃鱼尾。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