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区经济是城市发展的核心支撑。8月5日,赛迪顾问城市经济研究中心发布《2025年中国城区经济高质量发展研究报告》,并揭晓2025赛迪百强区榜单,济南市历城区上榜。

小区大城,加速扩容
全国百强区延续“双门槛”评价原则,即地区生产总值>800亿元、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0亿元,采用23个指标构建的城区高质量发展评价指标体系,从经济实力、增长动力、内生支撑、区域能级和共享发展5个方面进行综合评价。
结果显示,经济资源和社会效益在百强区中的集聚态势愈加明显,2025年百强区用0.6%的国土面积创造了全国16.7%的GDP。从整体来看,百强区不平衡分布格局相对复杂,“东-西”不平衡格局略有缓解,“南-北”不平衡格局仍较为明显;“千亿城区”加速扩容,“一千亿”“两千亿”“三千亿”城区分别增至171个、45个和22个。
跻身百强,何以历城?
百强榜单背后,是产业链、创新链、人才链、资金链等多项实力的深度较量,而历城能够连续多年稳居榜单名列,也正是因为在产业升级、科技创新、绿色发展等多要素、多方面的“集中发力”。

从产业布局来看,近年来,历城区积极发挥四大主导产业优势,持续培优培强特色产业集群,坚持走好特色化、差异化发展之路,实现城区经济发展的加速“质变”。在数字经济领域,依托超算中心科技园、智能传感器产业园等载体,招引落地晶众光电等项目70个,开工达产企业44家,高性能计算领军企业中科曙光落户发展,超算创新圈入选省级示范型数字经济园区;
在生物医药领域,坚持“一院三区”产业布局,签约国药器械、合泰医药等32家企业,力诺制药注射剂、智慧中药房等新质生产力5大组团项目加快推进;
在贸易物流领域,加州通达冷链保税仓成功获批,中国北方生活消费品分拨中心3000平集装箱堆场投入使用。董家铁路货运中心货物吞吐量达160万吨,发运中欧班列567列。海铁联运班列到发运290列、2.4万个标准箱,同比增长93.3%。
如今,越来越多的特色产业集群星罗棋布分布于历城,为全区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了强劲动能。

群雄争霸,产业布局是基础,精准服务更是关键。
今年,历城区深入贯彻落实“工业强市”战略,紧扣济南市“13+34”产业链体系,锚定“3+2”重点产业链,以“项目提升年”为牵引,全力推动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精准帮扶企业破解发展瓶颈,助力通用人工智能企业云知声实现在港交所挂牌上市。此外,深入实施企业梯度培育工程,目前,全区共有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专精特新及创新型中小企业670余家,“瞪羚”企业、独角兽企业187家。聚焦“强链补链延链”,历城区专项为优质中小企业开展诊断服务30余次,围绕精品钢、绿色建筑、门窗、新能源建材、激光装备、现代医药等特色产业链开展产业专题对接等活动28场,推动2次工业产品出海,帮助企业拓展市场、增效增收。
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时刻,“百强区”榜单已成为推动城区经济逐高而攀的强大驱动力,眼下,越来越多的城市也正锚定榜单发力,通过产业优化、科技创新、资源拓展等“关键变量”推动提升城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最大增量”。而历城也正以创新为笔,以产业为墨,在城区经济高质量发展赛道持续领跑,推动省会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区建设“进阶提升”。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