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底,碾压一切的“Boss剧”《人民的名义》以单集收视破8的成绩高调退场之后,五月剧集的进击场上才真正有了一点悬念,在凑齐了古装玄幻、现代都市、历史正剧三类热门剧种之后,下一个“剧王”花落谁家,一直是公众所关注的。
昨日(5月11日)晚间19时许,一直备受公众瞩目的“爆款二代”《欢乐颂2》登陆浙江卫视、东方卫视首播。根据CSM52城收视数据,《欢乐颂2》当晚收视率双台相继破1,酷云实时关注度、市占率同时段排名第一,全网播放量达到4.7亿,腾讯视频单集播放量超过2.8亿。
而被视为《欢乐颂2》最大竞争对手的现实正剧《白鹿原》却遭遇收视滑铁卢。仅早《欢乐颂2》一天播出的《白鹿原》,昨晚CSM52城收视数据显示,江苏卫视、安微卫视收视率均在0.6%上下,甚至低于湖南卫视播出的《择天记》与《思美人》。而酷云数据显示,昨晚两部剧关注度与市占率呈现最大差距时,《欢乐颂2》是《白鹿原》的6倍左右。
但态势呈现两极分化的是,《欢乐颂2》收视飙高,口碑却骂声不断,目前豆瓣评分5.3分,相比第一季收视口碑双丰收,被称为“良心剧集”。第二季开播两集,就被网友痛批剪辑节奏、剧集三观有问题,剧中MV式的叙事与固化社会阶层、角色贫富差距悬殊等内容趋向,被网友称为“电视剧版小时代”。而《白鹿原》收视没有呈现大爆之势,口碑却碾压《欢乐颂2》,豆瓣评分维持在9.2分,甚至超过了之前的“剧王”《人民的名义》,被视为高质量国产剧。
众口难调,观众日益提升的影视审美水平与落后的影视生产力之间的矛盾,也是电视剧产业面临的主要矛盾。一部口碑、品质皆被认可的“国民剧”是天时地利人和的结果,“剧王”并不是那么容易诞生的。
《欢乐颂2》“口碑危机”真正影响了谁?
《欢乐颂2》开播两集就遭逢了网络差评潮,收视虽在及格线上,但也为出现开门大爆的情况,那这部剧是否就此“扑街”了呢?答案显然是否定的。
据了解,早在去年5月就有媒体报道,《欢乐颂》第一季大火之后,第二季广告植入费用水涨船高,暴涨了几倍,“品牌植入,包括美妆、服饰等多种项目,价格是450万起。”而《欢乐颂》第一季中幕后鸣谢单位中广告客户达到了24家,单集广告数超过10个,显然《欢乐颂2》只会有增无减。有业内人士认为,《欢乐颂2》仅靠广告植入就收回了成本。
同时,在电视剧售价上《欢乐颂2》价格也必然不低。《欢乐颂》第一季并未公开电视售价,但根据“娱乐资本论”报道,《欢乐颂2》单集售价可能超过了800万,“目前相当多都市剧单集(卫视+网播)都卖到了800万,作为都市剧“剧王”行列一员的《欢乐颂2》,单集价格很可能会与这个价持平甚至更高。”而整部剧一共55集,售价可能超过了4.4亿。
所以在投资成本、后期回款等方面,《欢乐颂2》并没压力。开播两集引起的舆论热潮,即便反面多过正面,但有争议就是有热度。目前播出的剧集里并未引出任何实质性的矛盾冲突推进剧情,仅仅是延续上一季里“五美”春节里的家长里短,各自感情状态就已经引发了一波关注热潮。而在曝光的片花预告中,《欢乐颂2》将会出现“邱莹莹遭遇直男癌,男友处女情结”“樊胜美被男友嫌弃”“曲筱绡家境变故”等许多争议性极强的情结。比起第一季大家讨论的阶级固化、社会群像的刻画,第二季显然有更多的爆点,并且每一个都踩在了围观群众的嗨点上。《欢乐颂2》的话题热度显然只会扶摇直上,与之相应的便是收视率的飙高。
而《欢乐颂2》的“口碑危机”真正危及的是它背后的操盘手——正午阳光。被誉为“国剧门面”的正午阳光,春季剧集被金盾影视的《人民的名义》压得不能抬头,而本来被期待以“巩固江山”的《外科风云》遭逢变故化为了一记长拳打在了自己脸上,“业界良心”的称号险些不保。此时此刻正午阳光急需一部口碑与收视俱加的作品来挽回声势,而公众审视对这部“救世”之作的目光必然是苛刻的。《欢乐颂》第一季中“细节制作”“良心剧集”等突出优点,都为第二季在公众建立起了不小的心理预期。《欢乐颂2》被视为正午阳光的正名之作是众望所归。
而此刻《欢乐颂2》得到的反馈,于一般剧集而言热度与收视尚佳,但于正午阳光而言却不足以拾起它的业界美名。而从制作团队来看,《欢乐颂2》编剧、制片、演员均为改变,只是导演由孔笙换为了张开宙,张开宙此前拍摄过《他来了,请闭眼》《如果蜗牛有爱情》的现代都市剧,对于现代题材的把控应该十分熟稔,但是让人担忧的是,他也是一手缔造出“正午阳光感情线无能”恶名的原罪之一,如何在《欢乐颂2》接下来的剧集里完成口碑逆袭,正午阳光改变剧集节奏,把握好感情走向是重中之重。
《白鹿原》高口碑低变现,不安因素隐隐显现
《欢乐颂2》尚且处于不用为投资成本担心的优渥环境下,相比之下《白鹿原》就真如处于茫茫平原上的白鹿,踏雾而来,前路未卜。
早前经历停播风波,《白鹿原》就成了公众心中的白月光与朱砂痣,众人都期待这部现实主义的严肃正剧打开国产剧的新篇章,停播的那一刻便是观众心理预期被撩拨到最高的那一刻。而从5月10日起《白鹿原》正式重播,回归现实,这或许就是公众期望下降的开始。而值得注意的是,复播的《白鹿原》在两家卫视都从此前已近播出过的第一集开始恢复播出。
对比之下重播后的第一集相较之前被删减了4分钟左右的剧情,有业内人士透露,该剧已被送回广电重新进行了内容审查,并在原来的剧集基础上,删减了近10集内容,这意味着制片方也会减少10集剧集的收益。
据了解,电视剧《白鹿原》背后一共有有6家出品公司,西安曲江光中影视制作股份有限公司、西安曲江影视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上海佳和晖映文化传媒有限公司、知金资产管理(上海)有限公司、新丽传媒股份有限公司、东阳三尚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白鹿原》出品人赵安表示,该剧的最终投资额达2.3亿元。《白鹿原》的售价情况则是由在安徽、江苏两家卫视各出资1.2亿购买,正好持平《白鹿原》2.3亿的制作成本,而网络平台则由乐视视频买得版权,网络售价普遍高于传统卫视售价,有媒体预估《白鹿原》网络版权费用可能超过1.2亿。而此前《白鹿原》对外宣布剧集数为85集。
而《白鹿原》的不安因素在慢慢显现。
根据出品方之一的东阳三尚传媒披露的年报,《白鹿原》于2015年5月开拍,该公司在该剧的投资额达1600多万,占总投资的10%左右,是公司当年投资额最高的项目。2016年三尚传媒又追加了700万投资,一共投资2300万。这是一家新三板影视公司,相比其他出品方,《白鹿原》的投资回报占据了该公司的较大比例。而三尚传媒2017年承诺的净利润是2016年的14倍。
现在剧集删减了10集,同时题材限制、审核问题、加上播出不稳定,造成了《白鹿原》投资大、制作周期长且影视回款较慢等问题,这对于类似三尚传媒这类新三板影视公司而言存在着很大的风险。媒体“娱乐资本论”报道曾提到,乐视的《白鹿原》冠名现在还空着,只有联合赞助,对于一部独播大剧来说,这个情况显然不寻常。目前《白鹿原》的收视不温不火,但并不符合大部分人的预期。好口碑却没能变现为收视率与网播量,业界不免担忧,这部剧如果一直维持现在的状况,后期影视尾款回收会不会出现问题。
而6月份还有《深夜食堂》《军师联盟》《特工皇妃楚乔传》等多部新剧上档,到时收视分流的情况可能更加明显,《白鹿原》的处境目前来看并不乐观。今天大剧《如懿传》也宣布正式杀青,今年的“剧王”之争或许才刚刚开始。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