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牛星钧
近日,赛迪顾问最新发布的2025年全国百强县榜单,莱州市以第98位的排名首次跻身这一重量级行列,成为山东省12个入选县市之一。
今年年初,莱州市委副书记、市长陈钢表示:“莱州将坚决扛牢‘加快重返烟台第一方阵’的责任担当,接续实施振兴县域经济五年行动计划,全力以赴冲刺2026年底GDP过千亿的奋斗目标。”
从传统资源型城市到现代化产业强市,莱州的晋级之路折射出山东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深层变革。
千亿领航,传统产业的新生之路
资源型城市转型是中国县域经济发展的经典命题。作为山东重要的黄金和石材产地,莱州曾长期依赖资源开发,产业结构单一、价值链短的问题突出。
但如今的莱州正经历一场静水深流的革命——构建“千亿领航、百亿支撑”的集群格局:以黄金产业冲击千亿级集群为龙头,新能源两百亿级为中坚,化工新材料、机械制造、汽车零部件、石材四大百亿级集群为基座。
莱州的产业故事始于地下深处。作为中国黄金储量第一大县,这片土地下蕴藏着惊人的财富——目前,这里已探明黄金储量3200多吨,居全国县级市首位,是名副其实的中国黄金生产基地。
山东黄金加快推进新城金矿、焦家金矿资源整合开发工程。三山岛金矿取得整合后的495万吨/年采矿许可证,其副井井筒掘进突破-1750米,刷新亚洲最深竖井纪录。2024年,全产业完成年度投资超40亿元,矿产金产量达到22吨,产业产值达到640亿元、增长33.7%。
然而,单一资源依赖的发展模式已不可持续。莱州的转型步伐坚定而清晰:锚定打造黄金千亿级产业集群,莱州正扎实推进资源整合、项目建设,涵盖新能源矿山、装备制造、精密加工及尾渣综合利用全产业链,黄金产业的拉动力和影响力进一步增强。
更关键的是,莱州瞄准“世界一流的黄金地下开采生产基地”目标,以智能化、绿色化为标准重塑传统矿山。

而曾经遭遇整顿的石材产业,自2022年起,莱州市全力推动石材产业转型升级,在矿山整合出让、品牌宣传推广、会展中心装修、企业协同发展、产业园区打造及标准化厂房建设等方面全面发力,重启产业引擎。2024年, 石材产业出口同比增长172%,产业产值达到80亿元。
聚焦到机械制造以及汽车零部件产业,就在刚过去的2024年,在这里,有18个项目建成投产,40家企业获评省级及以上智能工厂、绿色工厂、工业设计中心等称号;2025年,汽车零部件产业集群成功入选山东省特色产业集群名单,标志着传统制造业的高端化突破。
这一转型印证:传统产业不等于落后产业,通过全链条重塑与技术创新,资源禀赋完全可转化为可持续的竞争优势。
项目为王:动能转换的硬支撑
项目是经济发展的引擎。县域经济的竞赛,本质是项目质量与落地效率的竞赛。
莱州市入选百强县的背后,是一批重点项目支撑了县域经济量质齐升。
在2025年山东省重大项目评选中,莱州6个项目入选,数量位居烟台各区市首位;2025年度山东省重大科技创新工程立项中,面向海水养殖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技术难题“海水养殖尾水处理和资源化利用技术与装备开发”由莱州市山东海洋明波种业科技有限公司牵头成功揭榜,另有8个项目纳入省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重点项目,7个项目成功入选2025年省新型城镇化重点项目……
这批具有战略意义的新兴产业项目密集落地,为这座资源型城市注入新动能,标志着莱州已摆脱单一资源依赖,在新能源、高端制造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开辟出全新赛道,驱动莱州向千亿GDP目标冲刺。
聚焦莱州的项目图谱,可见清晰的战略意图:东方电缆高端海缆系统北方基地瞄准新能源装备制造,中国北方海洋种业繁育基地深耕现代渔业,烟台西部储能中心支撑绿色低碳转型。
在银海化工产业园,基础设施投资已达11亿元,9个入园项目中7个将于2025年投产,形成产值集中释放期;据悉,该项目由山东源硕化学科技有限公司投资3.5亿元建设,达产后,每年可生产三乙胺1.5万吨,应用领域涵盖新能源、锂电池、医药、农药、铸造等多个工业化工领域。
三山岛北部海域金矿项目正在施工建设,该项目总投资百亿元,建成后生产规模为金矿石采选12000吨/天。
新能源领域,莱州迎来重大突破。3月1日,烟台储能中心(西部)1GW/2GWh项目在莱州正式开工3。该项目总投资35亿元,由蓝天东方(莱州)能源有限公司建设,采用磷酸铁锂与全钒液流电池的组合储能技术,兼具高能量密度、长循环寿命和灵活储能时长等优势。
这种将有限资源聚焦关键项目的打法,成为县域突破资源约束的典型样本。
数智赋能:创新驱动的系统变革
2023年7月,当多数县域仍在智慧城市概念中摸索时,莱州已发布《新型智慧城市建设三年行动方案(2023-2025)》,明确2025年建成省级五星新型智慧城市县域试点。
这份方案为莱州设定了清晰目标:到2025年,基本建成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和智慧城市大脑,打造 “数智莱州”新名片。
今年年初,山东省大数据局印发《关于公布2024年五星级、四星级新型智慧城市和标杆型智慧社区名单的通知》,莱州市成功入围山东省四星级成长型新型智慧城市。
近年来,莱州市加快全域智慧化转型,探索新型智慧城市建设的路径,累计投入资金3亿多元用于智慧城市建设,涵盖城市大脑、智慧交通、智慧园区、智慧农业、智慧水务等多个领域,以“山岱海韵,智慧莱州”为核心的新型智慧城市建设模式正在稳步推进。
值得一提的是,在公交智慧出行和移动支付服务、智慧矿山安全生产和智能黄金采选流程方面,大力推进数据资产入表。仅公交智慧出行和移动支付方面,数据资产评估价值848.36万元,在烟台区县范围内率先实现数据资产入表工作“零”的突破。
与此同时,在莱州传统行业数字化全面加速,产业数字化转型赋能千行百业。

日前,山东省工信厅公布2025年度先进级(省级)智能工厂及智能制造优秀场景名单,莱州再创佳绩:新增2家先进级(省级)智能工厂,位居烟台各区市首位;新增17个智能制造优秀场景,位居烟台各区市第二名,另有2家企业顺利通过省级智能工厂复核。
此外,山东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公布2025年度数字经济“晨星工厂”建设试点名单,莱州12家企业强势登榜占烟台全市入选总数(69家)的17.4%,位居烟台首位。
截至目前,莱州累计“晨星工厂”数量已达25家,覆盖化工新材料、工程机械、汽车零部件等多个领域这些企业以数字化转型为引擎不仅筑牢了自身核心竞争力更成为行业数字升级的“领头雁”。
跻身全国百强县,对莱州而言不是终点,而是重返烟台第一方阵的新起点。赛迪报告强调,县域高质量发展需处理好“规模增长与结构优化”“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强县与富民”等十大关系,而莱州实践的价值恰在于此——黄金产业延伸高附加值链条创造财富,智慧城市提升民生福祉。
在全国县域经济版图上,莱州不仅代表一个资源型城市的转型重生,更昭示着山东县域在“强省建设”中从数量积累到质量跃迁的坚实步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