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5月,中国科技部等七部门联手发布《加快构建科技金融体制若干政策举措》,核心动作是设立一只规模高达1万亿元人民币的国家创业投资引导基金,存续期长达20年。该基金明确聚焦人工智能、量子科技、氢能储能、生物制造等前沿科技领域,誓言以市场化方式“投早、投小、投长期、投硬科技”。巨量“耐心资本”的注入,直击一级市场募资痛点,为创新企业送上急需的长期弹药。
金融资产投资公司(AIC)股权投资试点已拓展至18个省份,广东、湖南等地率先落地省级AIC基金。深投控、东方富海等机构积极试水“科技创新债券”,国新创投的风险分担工具提供关键增信,多元化资金通道正在打开。
退出路径的优化成为另一重利好:IPO逆周期调节为科技企业上市铺路;S基金试点扩围至北京、上海、广东的区域性股权市场;私募基金份额转让提速。这些举措显著提升了资本循环的确定性。
人工智能、航空航天、生物医药、量子科技、新材料、新能源及智能制造站上投资风口。在各大创投盛会上,“硬科技”布局是绝对主角。红杉中国、IDG资本、创新工场、华睿投资、九合创投等头部机构已深度布局。作为大国角力的核心战场,硬科技正成为中国竞争力的硬核基石。
在美国出口管制与《芯片与科学法案》的倒逼下,中国半导体产业抓住“非对称创新”机遇。2025年,全球先进封装市场规模预计达571亿美元,同比增长10%。中国表现尤为亮眼,市场规模从2020年的351亿跃升至2024年的698亿,年复合增长率高达18.7%,增速领跑全球。同时,中国在第三代半导体技术和半导体设备国产化方面突飞猛进,竞争力日益完善。
人工智能领域吸金力持续爆发。国际层面,OpenAI斩获400亿美元有条件融资;Meta豪掷143亿美元收购Scale AI公司49%股权,其创始人将共同执掌Meta的超级智能部门。国内方面,月之暗面、智谱AI、百川智能、Minimax等明星企业成功完成10亿级人民币融资。
中国新能源汽车军团高歌猛进。2025年上半年,产销量分别达696.8万辆和693.7万辆,同比劲增41.4%和40.3%,占汽车总销量的44.3%,成为市场增长的绝对主力。与此同时,动力电池巨头加速出海,宁德时代计划投资不超过140亿元人民币,在匈牙利德布勒森市打造其欧洲核心新能源电池基地。该基地预计2025年投产,年产能规划100GWh,将有力巩固宁德时代的全球霸主地位。
2025年见证中国创新药出海的高光时刻。数据显示,截至5月,跨国药企达成的首付款超5000万美元的BD交易中,超过40%花落中国企业。三生制药、康诺亚、荣昌生物、石药集团、中国生物制药、恒瑞医药、晶泰科技等接连斩获重磅交易,在单抗、双抗、小分子、减肥药及AI制药领域全面开花,中国正向全球输出研发“硬实力”。尽管生物医药产业以高投入、长周期、高风险著称,投资机构审慎有加,但红杉中国、启明创投、高瓴创投、峰瑞资本等顶级机构依然坚定看好其长期价值。
值此中国创新创业迈向更高能级、新模式与风口迭起之际,界面新闻重磅推出第九届「中国顶级风险投资人」及「中国顶级风险投资机构」榜单。我们致力于为创业者、母基金(FOF)及有限合伙人(LP)呈现中国创投生态的真实力量版图。本次调研聚焦于识别那些在复杂经济环境中精准把握机遇、对创新趋势拥有深刻洞见与强大领导力、并为创业者提供卓越价值的顶尖投资机构。为捕捉最新动态,榜单特别关注机构近三年表现,包括新投项目及退出成果,以发现业界最具活力与成长性的新锐力量。
2025年度中国顶级风险投资人/中国顶级风险投资机构评选申报〉〉
界面新闻榜单评选流程严谨:每年8月启动筹备,9月起定向发送调研邀请,11月揭晓「中国顶级风险投资人」榜单,12月发布「中国顶级风险投资机构」榜单。基于机构的投资业绩及其在项目中的参与度与贡献度,界面新闻每年权威评选并排名50家年度顶级风险投资机构与50位年度顶级风险投资人。
2025年度中国顶级风险投资人/中国顶级风险投资机构评选计划如下:
8月-12月——申报/桌面调研
8月-11月——问卷调研
11月-12月——编制榜单
11月-12月——发布榜单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