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青眼
曾经门庭若市,今朝黯然离场。前不久,莎莎国际在最新财报中表示,“预期在6月底前关闭所有中国内地线下门店”。这意味着,这家于2005年进入内地美妆零售市场的港资连锁巨头,在20年后选择与内地线下零售市场说“再见”。
莎莎国际的退场并非个例,更像是美妆零售商发展陷入困境的缩影。事实上,同为港系美妆连锁的卓悦控股、万宁、屈臣氏等,近年来均面临着不小的发展挑战。当然,大到本土美妆连锁和小到“夫妻店”,也同样日子难熬。
这样的大背景下,留在牌桌上的美妆店有何生存法则?当美妆行业进入“理性消费”周期和追求性价比的关键转折点,美妆店又该如何重建信任?
“现在看来,我们全都错了”
近年来,线下渠道生意难做已成为不争的事实。据青眼情报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1月-6月),中国化妆品行业市场规模为4962.67亿元,同比增长3.6%。其中,线上渠道销售额为2678.30亿元,占比53.97%,同比增长11.1%;线下渠道销售额为2284.36亿元,占比46.03%,同比下降4.1%。
这当中,不少化妆品店正面临着优胜劣汰的残酷现实。根据青眼情报监测范围内的1万+化妆品实体门店的调研数据显示,今年1月1日至7月31日单店平均月销售为84078元,同比下滑3.69%;今年1月1日至7月31日单店月平均客单数为970个,同比下滑4.9%。可见,化妆品店的生存空间还在进一步压缩。
然而,如若回头去看化妆品店渠道发展史,也许就会发现——不是现在生意太难了,而是从前太容易了。身处供不应求时代,诞生于上世纪90年代的中国化妆品店渠道,在消费者选择有限、电商尚未萌芽的红利期,只要开店就不愁客流和生意。
“大约2013年还是2014年,有行业零售观察人士告诉我‘现在谁开店都能够赚钱’,当时这句话让我印象深刻。”作为一家已稳健走过29年的化妆品集合店,金甲虫化妆品连锁创始人刘船高告诉青眼,“自改革开放初期诞生,快速增长的消费者需求,使得化妆品店有过一段野蛮成长阶段。”
刘船高认为,2015年是化妆品店发展的一个分水岭。“当时,行业内有声音‘未来化妆品线上消费占比应该不会超过20%’,2015年之前我是赞同这种观点的。但现在看来,我们全都错了,当下消费者线上消费不仅超过了20%,甚至有不少头部国货品牌的线上销售占比已经超过了90%。网络消费的崛起,彻底改变了化妆品店竞争格局。”
“未来化妆品集合店相对消失不是不可能”
随着互联网的进一步发展,客流下滑、同质化竞争加剧、店铺利润空间一再被压缩……如此种种,已成为化妆品店的“老大难”问题。此前,不少化妆品店老板曾向青眼表示,“以目前来看,年轻人都不愿意出来购物,哪怕这次在线下购买,下次复购消费者可能依然会选择线上。”
那么,在持续互联网化的大背景下,化妆品店客流难的问题该如何解决?
“短期内,这几乎是一个无解的问题。”刘船高表示,一方面,美妆线上销售生态是由阿里、京东、抖音等互联网大公司决定的,它们背后的市场决策有着严谨的逻辑和精准算法。而化妆品实体店的策略,大多数是老板或老板娘“拍脑袋”决定的,这从根子上就无法和线上竞争。另一方面,化妆品属于高度标准化的“标品”,天然就适合线上渠道销售。
“所以,很多化妆品店跟风去做直播,相当于是用自己的短板去打人家的长处。”刘船高认为,“化妆品实体店若想生存或保持现有份额,必须思考如何让消费者远离互联网消费,且‘不得不依赖线下服务’。如果做不到,讲一句危言耸听的话,未来化妆品集合店相对消失也不是不可能。”
事实上,美妆实体零售困境也给金甲虫带来不小挑战。但对于大环境的先知先觉,让其能够迅速顺应形势地作出调整和改变。
据了解,2021年到2024年的4年间年,金甲虫合计关了180多家店,还裁掉了140多人及停掉代言人和全年减少80%以上的广告费等。这一系列举措,不仅让金甲虫稳住了基本盘,也让其从容再出发。
“当大环境发生变化时,你只能去适应变化。”刘船高表示,在互联网冲击叠加经济与消费能力下行之下,实体店生存空间被大幅压缩,就不得不作出改变。“这种情况下,化妆品店首要考虑的是活着。我们的调整虽然大,但总体上效果也很好,店铺盈利水平回到了一个正常的轨道。”
“中价厚利”是把好产品以更低价格卖给消费者
不可否认,每到行业经营困难的时候,化妆品店往往会出现打价格战、货品质量良莠不齐的乱象。一度,金甲虫也曾打出“卷不动了,降价!”回头去看,刘船高坦言这步走错了,“意识策略不对后,我们立马停止了这个动作。”
刘船高认为,价格战是最没技术含量的竞争,只会打价格战的商家注定会被淘汰。在他看来,“无论是化妆品店还是品牌,一定要找到价格之外的竞争力,这样才能形成不可替代的差异化。”也正是在不断探索当中,金甲虫逐渐形成“中价厚利”的可持续发展模式。
“不是只有低价才是好的,企业还是要保持一个合理的利润。”刘船高称,稻盛和夫有一个很经典的理论,最好的定价是顾客乐意接受的最高价格。而中价厚利的本质是,“定价贴近消费者心理上限,通过把控供应链将产品成本压到极致。总之,就是尽量把好的产品以更低的价格卖给消费者。”
在货盘方面,金甲虫也有着独特的思考与分类,具体主要分为经典名品、网络潮品、随手爆品与自有品牌四类,价格方面则确保“老百姓都能买得起”。
刘船高以日韩为例,韩国人的人均工资(核算成人民币)在1万5千元左右,而他们买的化妆品价格基本在100元以内;日本人的人均工资(核算成人民币)大约在2万元到3万元不等,而他们买的化妆品价格大约在150元以内。也就是,他们消费一瓶化妆品占人均工资的1%。所以,中国消费者也适用这套方法。
另外,中国年轻一代消费者没有品牌偶像包袱,且“买错也无所谓”的心理降低了美妆消费门槛。但在刘船高看来,对于化妆品店而言,建立消费者信任非常重要。
“与国外不同的是,中国消费者对便宜的不敢用,贵的大多数人又消费不起。这实际上,也形成了消费需求的‘堰塞湖’。即好的产品,如果价格相对便宜,加之美妆博主种草,就很容易迎来爆发。”他表示。
“韩束就是个典型例子,价格不贵的同时且产品品质还很好,更重要的是他还有品牌力。所以,韩束才能够不断在抖音美妆实现霸榜。我们也一直在观察这类品牌产品,同时我们也跟韩束展开了联合定制产品合作。”刘船高表示。
实质上,这也是金甲虫29年来的竞争力所在,即“正品+平价+品牌力”。一方面,在不断上新的同时,始终坚守正品底线。另一方面,店内95%的产品售价99元以内,坚持消费平民化。“胖东来的火爆是一种悲哀。”刘船高认为,“本质上,胖东来干了所有店铺最基础的事情,即解决了消费者信任问题。”
“若你是羊,请先活下来”
除此之外,当前金甲虫也紧随潮流上新热门好物——从护肤、彩妆、洗护、染发到旅行装、美妆工具、香薰、配饰一应俱全。可以说,通过增加百货丰富传统化妆品店品类之外,也能够进一步增加消费者购物乐趣和粘性。
同样,在店铺回归正常盈利轨道后,金甲虫还计划到明年年底新开80家左右店铺。据悉,目前金甲虫已新开店铺20多家。“这个开店速度符合预期”。刘船高表示,金甲虫所有新开店铺,还是会保持品牌一贯的特色,不会搞一店一个特色。但他同时也提及,“由于环境变了,过去开店还能‘养一养’,如今店铺若不能盈利就得关停,不然会耗不起。”
当高增长的神话已成往事,化妆品店面对的竞争形势只会越来越严峻。刘船高认为,这种时候保持战略定力尤为重要。现在回头去看,目前最尴尬的开店群体就是不断追赶风潮,从一窝蜂做加盟到卖进口品,再到卖新国潮和搞前店后院及做直播。最后才发现,可能全都错了。也许,慢人一步不去跟风,敢为天下后才能走到最后。
“当你没有发现一个模式,可以让你全力以赴的时候,最好的方法就是待着不动。羊的冬天是狼的春天——若你是羊,请先活下来,再谋发展。”面对现阶段难以改观的市场环境,刘船高如是说道。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