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之前连续几年的父亲节都写了些有关父亲与车的故事,但是母亲节从来没有过。因为我想不出我和我妈在车上都有些什么故事。
父亲和车,是一个童年或少年记忆中最不能忘记的一部分,而母亲与车,往往是在记忆的背阴面。昨晚,躺在床上,想起了许多我妈妈与车有关的故事。
一
她不喜欢开车,她喜欢坐车。
我妈总是在我们一家三口开车出去的时候,她坐在后排,把前排的空间让给我和我爸。
我小时候第一次听她说有关汽车的事儿,是她说再早的时候她们局长开着一辆红旗,我妈唯一的想法就是要是这辈子能有一辆车就好了,无论是什么,总之,有辆车就好了。
我高中的时候上学地方远,我妈常开车去接我,她到现在都还没有驾照,学车的时候我爸说她闯了不少祸。更要命的是,她近视,还不带眼镜。总之,我高中毕业之后,她就再没开过车了,因为无证驾驶查的严,她又懒得去考。
前一阵有次我开车带着她,她坐在副驾驶,不无惊奇的对我说,原来我还会开车呢。我又想起来了原来在上学的时候,她带着饭盒里的热饭,慢腾腾的开着一辆车。她说她一点都不喜欢开车,但是能给我送口饭还是开车方便。(无证驾驶不可取,切勿模仿)
二
我们一家人开车出去玩,会找上很多个由头,比如说某某山上的花开了,我们要不开车去看看。我们所说的开车去看看,是真的开车去看看,不怎么下车。
她会带上一大包吃的,从水果到零食,甚至有时候还能神奇的翻出来一包饺子。我们漫无目的开车瞎逛,是因为我们三个人都有一个不用说的默契,喜欢看车外的风景。
现在,我有时候看到她忙碌的样子,也会去想象她还没有我的时候,那时候一定是我爸骑着摩托车,带着她,四处吹风,她们或许幻想着买一辆车,但是从不敢奢望这个梦想会实现。
我有一天突然觉得我妈老了,是从那辆我爸年轻时候一直骑的摩托车丢了开始,她说反正也不会再骑了,但是我看出她的失落。
三
有些事情回想起来就和幻灯片一样。看到我妈年轻时那些相片,总感慨她们那一代人的不容易。她会笑着和我说小时候全家上下就只有五块钱的时候,内心有多绝望,也会和我说第一次不欠钱的感觉是什么样子的。
无论是我妈,还是我妈的妈,也就是我姥姥,可能我家人基因里就有一种闲不下的生活状态,宁可在路上漫无目的的闲逛,也不愿窝在家里面。她说她喜欢刘德华,我就在车里的U盘里下载了好多刘德华的歌,每次别人在我车上翻音乐的时候,他们都会惊奇的问我,你还听这么老的歌。是啊,我挺经常听的,有时候我自己放起那几首歌,就想起我妈在车上的时候,她也年轻过。
四
有段时间,我才和我妈有了第一次真正意义上的自己长途旅行,我们开车一路向南,不知道哪里是目的地,不知道哪里是终点。我们开了停,停了开,只是想用时间和旅途来忘记另一个不在车上的人。
五
今天早上,多亏朋友圈的提醒,我发了条节日快乐给她,她说谢谢儿子。
这就是她,一个典型或者非典型的中国式母亲或者中国式妻子。长期和我以及我爸在车上生活的我妈。
说了这么多,是想说,其实我们都有很多与车有关的故事,也和我们的妈妈有关。
只不过她经常躲在记忆的角落,没有故意藏起来,只是我的目光一直没有看向她。有时候我想起来了,好在她还在那里,一直看着我。
就像我每次从家里走的时候,她说她都会在航站楼前站着,等着我那一班飞走,她说回家也没什么事情,不着急,不如多待会儿,那会儿功夫我还没离他远走。就像目送里的那段话:
“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诉你:不必追。”
实际上,她们经常会跑着来追我们,不过通常她在后面跑,我们在开车,我们看一眼后视镜,只能心疼,却不能停车。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