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拆解泡泡玛特半年报:海外营收55.9亿,5个IP营收破10亿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拆解泡泡玛特半年报:海外营收55.9亿,5个IP营收破10亿

毛绒成第一大品类。

文|角研社 皮皮七

8月19日,泡泡玛特(09992.HK)披露了2025年上半年业绩公告。报告显示,泡泡玛特上半年收入138.8亿元,同比激增204.4%。

引领增长的,是艺术家IP——从去年上半年的36.88亿元,增长到了今年上半年的122.29亿元,涨幅231.6%,总收入占比也从81.0%上升到了88.1%。

细读泡泡玛特的业绩公告,可以拆解出一些市场趋势,比如潜力IP类型、潜力产品品类、增速快的海外区域市场,以及泡泡玛特储备了哪些新IP。

所以,角研社提取了这些信息点:

1)从上亿收入IP角度看,上半年13个艺术家收入过亿,其中。其中THE MONSTERS收入48.14亿元、MOLLY收入13.57亿元、 SKULLPANDA收入12.21亿元、CRYBABY收入12.18亿元、DIMOO收入11.05亿元。

2)从收入最高的产品类型看,毛绒首次超过手办,成为泡泡玛特收入占比最大的品类——毛绒产品收入同比增长1276.2%至61.4亿元,占总收入的44.2%。

上半年,泡泡玛特为10个IP推出近20款毛绒产品,涵盖软脸、硬脸款式,采用不同尺寸大小和材质。毛面料的升级丰富了产品的柔软质感,通过不同工艺实现互动功能,改变了软毛产品单一的陪伴属性,增加了更多可玩性。

例如:搪胶毛绒搭配扎染工艺,成功打造出兼具视觉美感与触觉体验的LABUBU「前方高能」;SKULLPANDA「光织园」通过PVC注塑工艺生动刻画面部妆容,可动眼睛 更显精緻灵动;BABY MOLLY化身掌心大小的猫咪,成為粉丝的「口袋朋友」; CRYBABY「豹豹猫猫」搪胶毛绒采用长条小体积毛绒,成為穿搭的热门单品; PUCKY「豆子冒泡」系列毛绒挂件采用内置气囊,可吹出彩色泡泡;HACIPUPU「小熊软糖」系列搪胶毛绒挂件融合香甜软糖香气等。

3)从新IP布局上看,星星人收入增长最快——泡泡玛特2024年签下当年收入过亿,2025年H1收入3.8亿元。具体到IP相关产品,今年上半年上线了「123!星星人」手办及毛绒产品。

4)从地区收入看,海外市场在总收入的占比已近40%。其中,亚太地区营收26亿元,美洲地区营收21.7亿元。

4)从海外上亿三方平台收入这个角度看,上半年Shopee在亚太市场为泡泡玛特贡献了2.8亿收入,TikTok平台在美洲市场为泡泡玛特贡献了3.15亿收入。

值得注意的是,泡泡玛特上半年来自海外市场的总收入为55.93亿元,线上销售收入占比最大——线下零售店和线上销售,分别为25亿元和25.61亿元。

01

线上渠道和线下渠道

先看线下门店。

上半年,泡泡玛特来自国内和海外零售店的销售收入分别为:44亿元和25亿元。

截止至2025年6月30日,泡泡玛特在全球18个国家,运营571家门店,今年上半年 净增40家,运营2597台机器人商店,今年上半年净增105台。

  • 中国市场,上半年净增12家线下门店,门店数量从截至2024年12月31日的431家增至截至2025年6月30日的443家。

  • 亚太市场,上半年净增5家线下门店,报告期内门店数量从截至2024年12月31日的64家增至截至2025年6月30日的69家。

  • 美洲聚焦美国市场,上半年净增19家线下门店,门店数量从截至2024年12月31日的 22家增至截至2025年6月30日的41家。

  • 欧洲深化区域总部建设,上半年净增4家线下门店,门店数量从截至2024年12月31日的14家增至截至2025年6月30日的18家。

再看线上渠道。

上半年,泡泡玛特国内和海外来自线上销售的收益分别为:29.37亿元和25.61亿元。值得注意的是,泡泡玛特在海外市场收入贡献最大的渠道是线上。

一方面,泡泡玛特官网已复盖37个国家,其中34个国家同步上线了自研APP。「抽盒机」嵌入官网及APP,独具品牌特色的玩法为消费者构建起有趣、好玩且便捷的购物场景,显著增强了与粉丝的互动和黏性。

另一方面,针对不同市场特点与当地三方平台生态,泡泡玛特实施差异化运营:在东 南亚,通过Shopee与Lazada触达本地消费者;在欧美市场,借助Amazon的规模与物流能力,叠加站内与站外投放,触达用户、稳步提升当地影响力。

再者,泡泡玛特紧跟内容电商趋势,在多个国家入驻TikTok,打造高质量内容生态,结合富有创意的直播活动吸引年轻用户,以优质内容带动销售,扩大品牌曝光与互动。

02

收入按地区分的情况

如果从地区对泡泡玛特的收入做一个划分,可以分为:中国,亚太,美洲,欧洲及其他地区。

其中,中国收入从2024年上半年的人民币35.21亿元增长到2025年上半年的 82.83亿元,同比增长135.2%。

亚太市场是这样的:

美洲市场是这样的:

欧洲及其他地区是这样的:

更值得注意的是,海外业务贡献了55.9亿元收入,占比达到40.3%,相比去年同期的22.8%有了质的飞跃。2024年上半年美洲仅有10家零售店,今年增至41家,单纯的门店扩张就能带来显著的收入增长。真正的考验在于,当门店网络趋于成熟后,单店效率能否维持。

美洲市场的表现尤为突出,收入从1.8亿元飙升至22.6亿元,增长超过11倍。亚太市场257.8%的增长同样令人瞩目,但零售店数量从39家增至69家,扩张速度几乎翻倍。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拆解泡泡玛特半年报:海外营收55.9亿,5个IP营收破10亿

毛绒成第一大品类。

文|角研社 皮皮七

8月19日,泡泡玛特(09992.HK)披露了2025年上半年业绩公告。报告显示,泡泡玛特上半年收入138.8亿元,同比激增204.4%。

引领增长的,是艺术家IP——从去年上半年的36.88亿元,增长到了今年上半年的122.29亿元,涨幅231.6%,总收入占比也从81.0%上升到了88.1%。

细读泡泡玛特的业绩公告,可以拆解出一些市场趋势,比如潜力IP类型、潜力产品品类、增速快的海外区域市场,以及泡泡玛特储备了哪些新IP。

所以,角研社提取了这些信息点:

1)从上亿收入IP角度看,上半年13个艺术家收入过亿,其中。其中THE MONSTERS收入48.14亿元、MOLLY收入13.57亿元、 SKULLPANDA收入12.21亿元、CRYBABY收入12.18亿元、DIMOO收入11.05亿元。

2)从收入最高的产品类型看,毛绒首次超过手办,成为泡泡玛特收入占比最大的品类——毛绒产品收入同比增长1276.2%至61.4亿元,占总收入的44.2%。

上半年,泡泡玛特为10个IP推出近20款毛绒产品,涵盖软脸、硬脸款式,采用不同尺寸大小和材质。毛面料的升级丰富了产品的柔软质感,通过不同工艺实现互动功能,改变了软毛产品单一的陪伴属性,增加了更多可玩性。

例如:搪胶毛绒搭配扎染工艺,成功打造出兼具视觉美感与触觉体验的LABUBU「前方高能」;SKULLPANDA「光织园」通过PVC注塑工艺生动刻画面部妆容,可动眼睛 更显精緻灵动;BABY MOLLY化身掌心大小的猫咪,成為粉丝的「口袋朋友」; CRYBABY「豹豹猫猫」搪胶毛绒采用长条小体积毛绒,成為穿搭的热门单品; PUCKY「豆子冒泡」系列毛绒挂件采用内置气囊,可吹出彩色泡泡;HACIPUPU「小熊软糖」系列搪胶毛绒挂件融合香甜软糖香气等。

3)从新IP布局上看,星星人收入增长最快——泡泡玛特2024年签下当年收入过亿,2025年H1收入3.8亿元。具体到IP相关产品,今年上半年上线了「123!星星人」手办及毛绒产品。

4)从地区收入看,海外市场在总收入的占比已近40%。其中,亚太地区营收26亿元,美洲地区营收21.7亿元。

4)从海外上亿三方平台收入这个角度看,上半年Shopee在亚太市场为泡泡玛特贡献了2.8亿收入,TikTok平台在美洲市场为泡泡玛特贡献了3.15亿收入。

值得注意的是,泡泡玛特上半年来自海外市场的总收入为55.93亿元,线上销售收入占比最大——线下零售店和线上销售,分别为25亿元和25.61亿元。

01

线上渠道和线下渠道

先看线下门店。

上半年,泡泡玛特来自国内和海外零售店的销售收入分别为:44亿元和25亿元。

截止至2025年6月30日,泡泡玛特在全球18个国家,运营571家门店,今年上半年 净增40家,运营2597台机器人商店,今年上半年净增105台。

  • 中国市场,上半年净增12家线下门店,门店数量从截至2024年12月31日的431家增至截至2025年6月30日的443家。

  • 亚太市场,上半年净增5家线下门店,报告期内门店数量从截至2024年12月31日的64家增至截至2025年6月30日的69家。

  • 美洲聚焦美国市场,上半年净增19家线下门店,门店数量从截至2024年12月31日的 22家增至截至2025年6月30日的41家。

  • 欧洲深化区域总部建设,上半年净增4家线下门店,门店数量从截至2024年12月31日的14家增至截至2025年6月30日的18家。

再看线上渠道。

上半年,泡泡玛特国内和海外来自线上销售的收益分别为:29.37亿元和25.61亿元。值得注意的是,泡泡玛特在海外市场收入贡献最大的渠道是线上。

一方面,泡泡玛特官网已复盖37个国家,其中34个国家同步上线了自研APP。「抽盒机」嵌入官网及APP,独具品牌特色的玩法为消费者构建起有趣、好玩且便捷的购物场景,显著增强了与粉丝的互动和黏性。

另一方面,针对不同市场特点与当地三方平台生态,泡泡玛特实施差异化运营:在东 南亚,通过Shopee与Lazada触达本地消费者;在欧美市场,借助Amazon的规模与物流能力,叠加站内与站外投放,触达用户、稳步提升当地影响力。

再者,泡泡玛特紧跟内容电商趋势,在多个国家入驻TikTok,打造高质量内容生态,结合富有创意的直播活动吸引年轻用户,以优质内容带动销售,扩大品牌曝光与互动。

02

收入按地区分的情况

如果从地区对泡泡玛特的收入做一个划分,可以分为:中国,亚太,美洲,欧洲及其他地区。

其中,中国收入从2024年上半年的人民币35.21亿元增长到2025年上半年的 82.83亿元,同比增长135.2%。

亚太市场是这样的:

美洲市场是这样的:

欧洲及其他地区是这样的:

更值得注意的是,海外业务贡献了55.9亿元收入,占比达到40.3%,相比去年同期的22.8%有了质的飞跃。2024年上半年美洲仅有10家零售店,今年增至41家,单纯的门店扩张就能带来显著的收入增长。真正的考验在于,当门店网络趋于成熟后,单店效率能否维持。

美洲市场的表现尤为突出,收入从1.8亿元飙升至22.6亿元,增长超过11倍。亚太市场257.8%的增长同样令人瞩目,但零售店数量从39家增至69家,扩张速度几乎翻倍。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