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这部动画是哥特版《飞屋环游记》,也是童话版《少年派》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这部动画是哥特版《飞屋环游记》,也是童话版《少年派》

这看似是一个以成长、友情和追逐梦想为主题的动画,被导演演绎成一个脑洞奇大,画风清奇的片子。

说到哥特风的动画,大家首先会想到什么?

《僵尸新娘》?《圣诞夜惊魂》?

或者,蒂姆伯顿?No,No,No~ 在这里小趴要跟大家澄清一点,大名鼎鼎的蒂姆伯顿,其实并不是《圣诞夜惊魂》的导演,它真正的导演其实是亨利·塞利克。著名的《鬼妈妈》就是出自他手。

今天我们就要聊聊亨利·塞利克的一部相对小众,但非常经典的偶动画:

飞天巨桃历险记

这部动画是迪士尼继《圣诞夜惊魂》后的另一部定格偶动画,它曾获得1996年的安妮奖,和1997年的奥斯卡金像奖。

多年来这个故事被改编成儿童剧在世界各地上演,据说大导演萨姆·门德斯还要把它翻拍成一部真人电影,预计2019年上映。

故事是由《查理与巧克力工厂》的作者罗尔德·达尔的另一部同名童话故事改编,讲的是一个叫做james的小男孩,本来和父母幸福地生活在一起,一只黑色的犀牛突然出现吃掉了父母,james开始跟着两个恶毒的姑姑生活,有一天一个魔法师给了james一包神奇的虫子,虫子使枯萎的桃树长出一只巨大的桃子,于是james和一群长相丑陋却性格可爱的昆虫乘着这只桃子,逃离姑妈,开启了他的奇幻探险之旅。

这看似是一个以成长、友情和追逐梦想为主题的动画,被导演演绎成一个脑洞奇大,画风清奇的片子。

影片由真人和偶动画结合,故事的开端和结尾处由真人扮演,中间的奇幻历险是偶动画制作。其中有许多离奇的情节,充满了哥特风格的形象,诡异的气氛和浓浓的奇幻色彩。

动画于1996年上映以来,受到了许多争议。美国有名的电影评论人“怀旧评论狂”甚至发过一期视频专门吐槽它。

下面大家就跟小趴一起来感受下这部来自上世纪90年代偶动画的神奇之处吧!

神逻辑和神转折

影片开头是一段真人实拍的电影,前一幕幸福的James和还他完美的父母一同在沙滩上吃着蛋糕,赏着云彩。

下一幕云彩就秒变犀牛,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吞掉了James的爹妈。

剩下一脸懵逼的James变成可怜的孤儿。

What?!

恐怖气氛

James的两个姑妈,分别叫海绵和尖刺,她们长相异常恐怖还很自恋,每天都要压榨James给她们干活。

感受下James与姑妈的日常:

而且不论男主角逃到哪里,哪怕跨越大洋,姑妈都会开着小破车,及时赶到。

除了恐怖姑妈,影片中还出现了各种吓人的场景和角色。

比如南瓜王Jake。

乱入的唐老鸭。

还有姑妈友情客串。

逆天的想象力

在故事中,枯萎的桃树会长出巨大的桃子。

几只造型奇特的大虫子不仅有自己的个性,还有特殊技能。

比如,航海技能蜈蚣男。

绳索技能蜘蛛女。

照明技能萤火虫奶奶。

飞翔技能瓢虫阿姨。

音乐技能蟋蟀男。

引诱技能蚯蚓男。

James想出办法,拿蚯蚓男做诱饵,利用蜘蛛女的网捕到海鸥,让海鸥带着桃子飞行,由此开始真正的 “飞” 桃历险。

一起在桃子里享受桃子盛宴,喝桃汁,打桃仗。

除此之外还有一些奇奇怪怪的元素,比如旅途中遇到的这只蒸汽朋克风鲨鱼。

最后,詹姆斯再次遇到那只曾吞掉他父母的黑色犀牛,而这一次,在经历了磨练和成长之后,他选择保护朋友,独自勇敢地直面犀牛。

当然了,故事最终以一个happy ending 结尾,James战胜了童年阴影,打跑了一路追杀来的恶姑妈,成了纽约小朋友心中的偶像,和昆虫朋友们幸福地生活在公园里的桃核中。

我们通常认为,童话,就应该是美好、明媚,有漂亮可爱的形象。但就是这样一部看似不合逻辑,还夹杂着骷髅、机器鲨鱼、巨型昆虫等恐怖的形象和黑暗元素的动画,为什么能带给我们感动和治愈?

如何向一个儿童解释死亡?其实不只儿童,对任何人来说,死亡都充满未知和恐惧。

然而,在一个孩子的理解中,死亡或许就如同那只乌云笼罩下的犀牛,在成年人的思维里,这也可以是一个隐喻。

它或许说了些童话之外的故事。

说到底,这部动画隐含了其他可能的理解途径。影片开始,James和父母在一起的幸福时光是真实存在的过去么?抑或这些仅仅是James根据姑姑们编出的关于“犀牛”的故事而在梦中幻想出的自己从未见过的父母的样子?

当他来到纽约,影片的样式从动画转换回电影,面对疑惑的众人时,他解释道“我们把它(巨桃)绑在100只海鸥身上”,众人哄笑。有那么一瞬间,也许你会突然惊觉是否小詹姆斯的整个历险其实只是他的一个梦?

它或许是一部哥特风格的《飞屋环游记》,也可以是一部动画版的《少年派的奇幻漂流》,但为什么不能是真实的故事?

这部动画确实提供了多种可能的理解方式,而至于我们要选择如何理解它,或许就如同少年派对来访者所说的“你更喜欢哪一个故事?”

但无论怎样,如果你依然能以一个孩子的眼光来看待它,那一定是件幸运的事儿。

本文首发于公众号「动画学术趴」,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这部动画是哥特版《飞屋环游记》,也是童话版《少年派》

这看似是一个以成长、友情和追逐梦想为主题的动画,被导演演绎成一个脑洞奇大,画风清奇的片子。

说到哥特风的动画,大家首先会想到什么?

《僵尸新娘》?《圣诞夜惊魂》?

或者,蒂姆伯顿?No,No,No~ 在这里小趴要跟大家澄清一点,大名鼎鼎的蒂姆伯顿,其实并不是《圣诞夜惊魂》的导演,它真正的导演其实是亨利·塞利克。著名的《鬼妈妈》就是出自他手。

今天我们就要聊聊亨利·塞利克的一部相对小众,但非常经典的偶动画:

飞天巨桃历险记

这部动画是迪士尼继《圣诞夜惊魂》后的另一部定格偶动画,它曾获得1996年的安妮奖,和1997年的奥斯卡金像奖。

多年来这个故事被改编成儿童剧在世界各地上演,据说大导演萨姆·门德斯还要把它翻拍成一部真人电影,预计2019年上映。

故事是由《查理与巧克力工厂》的作者罗尔德·达尔的另一部同名童话故事改编,讲的是一个叫做james的小男孩,本来和父母幸福地生活在一起,一只黑色的犀牛突然出现吃掉了父母,james开始跟着两个恶毒的姑姑生活,有一天一个魔法师给了james一包神奇的虫子,虫子使枯萎的桃树长出一只巨大的桃子,于是james和一群长相丑陋却性格可爱的昆虫乘着这只桃子,逃离姑妈,开启了他的奇幻探险之旅。

这看似是一个以成长、友情和追逐梦想为主题的动画,被导演演绎成一个脑洞奇大,画风清奇的片子。

影片由真人和偶动画结合,故事的开端和结尾处由真人扮演,中间的奇幻历险是偶动画制作。其中有许多离奇的情节,充满了哥特风格的形象,诡异的气氛和浓浓的奇幻色彩。

动画于1996年上映以来,受到了许多争议。美国有名的电影评论人“怀旧评论狂”甚至发过一期视频专门吐槽它。

下面大家就跟小趴一起来感受下这部来自上世纪90年代偶动画的神奇之处吧!

神逻辑和神转折

影片开头是一段真人实拍的电影,前一幕幸福的James和还他完美的父母一同在沙滩上吃着蛋糕,赏着云彩。

下一幕云彩就秒变犀牛,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吞掉了James的爹妈。

剩下一脸懵逼的James变成可怜的孤儿。

What?!

恐怖气氛

James的两个姑妈,分别叫海绵和尖刺,她们长相异常恐怖还很自恋,每天都要压榨James给她们干活。

感受下James与姑妈的日常:

而且不论男主角逃到哪里,哪怕跨越大洋,姑妈都会开着小破车,及时赶到。

除了恐怖姑妈,影片中还出现了各种吓人的场景和角色。

比如南瓜王Jake。

乱入的唐老鸭。

还有姑妈友情客串。

逆天的想象力

在故事中,枯萎的桃树会长出巨大的桃子。

几只造型奇特的大虫子不仅有自己的个性,还有特殊技能。

比如,航海技能蜈蚣男。

绳索技能蜘蛛女。

照明技能萤火虫奶奶。

飞翔技能瓢虫阿姨。

音乐技能蟋蟀男。

引诱技能蚯蚓男。

James想出办法,拿蚯蚓男做诱饵,利用蜘蛛女的网捕到海鸥,让海鸥带着桃子飞行,由此开始真正的 “飞” 桃历险。

一起在桃子里享受桃子盛宴,喝桃汁,打桃仗。

除此之外还有一些奇奇怪怪的元素,比如旅途中遇到的这只蒸汽朋克风鲨鱼。

最后,詹姆斯再次遇到那只曾吞掉他父母的黑色犀牛,而这一次,在经历了磨练和成长之后,他选择保护朋友,独自勇敢地直面犀牛。

当然了,故事最终以一个happy ending 结尾,James战胜了童年阴影,打跑了一路追杀来的恶姑妈,成了纽约小朋友心中的偶像,和昆虫朋友们幸福地生活在公园里的桃核中。

我们通常认为,童话,就应该是美好、明媚,有漂亮可爱的形象。但就是这样一部看似不合逻辑,还夹杂着骷髅、机器鲨鱼、巨型昆虫等恐怖的形象和黑暗元素的动画,为什么能带给我们感动和治愈?

如何向一个儿童解释死亡?其实不只儿童,对任何人来说,死亡都充满未知和恐惧。

然而,在一个孩子的理解中,死亡或许就如同那只乌云笼罩下的犀牛,在成年人的思维里,这也可以是一个隐喻。

它或许说了些童话之外的故事。

说到底,这部动画隐含了其他可能的理解途径。影片开始,James和父母在一起的幸福时光是真实存在的过去么?抑或这些仅仅是James根据姑姑们编出的关于“犀牛”的故事而在梦中幻想出的自己从未见过的父母的样子?

当他来到纽约,影片的样式从动画转换回电影,面对疑惑的众人时,他解释道“我们把它(巨桃)绑在100只海鸥身上”,众人哄笑。有那么一瞬间,也许你会突然惊觉是否小詹姆斯的整个历险其实只是他的一个梦?

它或许是一部哥特风格的《飞屋环游记》,也可以是一部动画版的《少年派的奇幻漂流》,但为什么不能是真实的故事?

这部动画确实提供了多种可能的理解方式,而至于我们要选择如何理解它,或许就如同少年派对来访者所说的“你更喜欢哪一个故事?”

但无论怎样,如果你依然能以一个孩子的眼光来看待它,那一定是件幸运的事儿。

本文首发于公众号「动画学术趴」,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