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黄磊,阿布之前一直保持中立态度,不吹不黑。
前段时间参加《向往的生活》,靠着精湛的厨艺和接地气的砍价风格让阿布对他产生了些许的好感。
但是看过他执导的这部《麻烦家族》之后,我只想问一句。
黄磊老师,最近缺钱了吧?
您这电影拍的真是有点过分了啊,拍之前有没有想过这部电影会让你掉多少粉?
《麻烦家族》
即使是作为黄磊的电影处女作,阿布也不能容忍这样的粗制滥造。
很多电影爱好者看过本片之后都知道,这部电影是“借鉴”的日本电影《家族之苦》。
“借鉴”这个词,是黄磊在展映之后面对采访时用的词汇。黄磊表示自己只是对于原版的文本上进行了借鉴,其他基本都是经过自己创新改造后形成的东西。
听到他这么说之后,我真是有一句妈卖批必须要讲了。
这根本不是借鉴,这就是照搬,甚至可以说是抄袭。
我不生产电影,我只做电影的搬运工——节选自黄磊《导演的自我修养》。
嗯,感谢农夫山泉。
这部电影从人物设定到剧情发展到台词全部照搬山田洋次执导于2016年上映的《家族之苦》。
唯一不同的就是,《家族之苦》中的宠物狗雪纳瑞在《麻烦家族》中变成了比熊。
这真是完美的借鉴。
此处应有雷鸣般的掌声。
之前北影节展映的时候,阿布由于时间的原因没有去看《麻烦家族》。之后问一个朋友觉得这部电影怎么样,他说“还可以”。也就是这句“还可以”让我对黄磊的执导能力抱有一丝小希望。我很想从他的这部《麻烦家族》里找出一些带有中国元素的小细节,小心思。
但是让人尴尬的是,整部电影一点新意都没有,强行植入的笑点更是让我无比尴尬。
阿布已向当初说“还可以”的那位朋友致以了最真(ang)挚(zang)的问候。
黄磊老师,这种偷偷把手伸到观众胳肢窝下搔痒的做法真的一点都不明智。
片中黄磊饰演的大儿子文远从出场之后就是一口中文混杂的叨叨叨。
这种台词设定一点都不能戳中观众的笑点,反而有可能会碰到观众的死穴。
很多观众对这些生硬的笑点是很反感的,这其中就包括我。
在国产电影中,很多导演都用过这种中英文混杂的台词作为笑点出现。
这种梗玩好了能制造笑点,玩精了还能用来凸显人物性格。
但是大部分人都玩砸了,观众们根本不买账。
近几年中,这种玩法唯一一部获得成功的,就是姜文的那部《让子弹飞》。
汤师爷和张麻子去赴黄老爷的“鸿门宴”。
黄老爷对两人讲dollar,汤师爷故作责怪的对黄老爷说“怎么还提刀啊,咱们不是说钱呢吗?”
乍一看,汤师爷似乎根本不懂这是英文“钱”的意思,当时谈话场面很严肃,黄老爷也没有立刻拆穿他。
之后气氛变得轻松,黄老爷指着汤师爷说:“汤师爷就是天生的装糊涂的高手,把dollar说成了刀。”
随即便问:“dollar是什么?”
这时汤师爷大笑道:“美元,USdollar!”
说完之后三人仰天大笑。
导演姜文就是把这个梗玩出高度的高手,一个“dollar”不仅制造了一个高级的笑点,而且还把汤师爷精明的性格表现了出来,一箭双雕。
而且阿布认为,这种中英文混杂的梗最好只出现一次做好。
《麻烦家族》中如果只出现文远得知父母要离婚时一脸惊讶说出的那句“what?”
我觉得他个人的台词都不会这么让观众反感。
如果说黄磊满嘴的中英文混杂还能让阿布接受的话。
“五环”的这个梗,只能让我脱口而出“妈卖批”。
岳云鹏的热度已经下去了,阿布这句话说的是很客观的。
《欢乐喜剧人》大电影这坨热翔拉出来之后,我认为岳云鹏的影视生涯应该稍稍的告一段落了。
从他开始拍电影至今,他为观众以及喜欢他的粉丝们奉献了一部又一部的烂片。
对于《五环之歌》这个烂梗也是一次又一次的使用。
何炅饰演的救护人员问出那句“这是哪啊,怎么这么堵?”之后我就感觉不妙。
果然,“五环”的硬梗抛出来了。
让我感到诧异的是,影院内后排某个角落里居然发出一阵笑声。
我没想到这个被玩了无数次的梗依然有人这么买账。
听说,爱笑的孩子运气都不会太差哦,愿你们从此以后的生活永远都天真无邪。
如果真的有人想了解这部《麻烦家族》的话,我推荐你们看它的原版《家族之苦》。
你只要把不同演员饰演的相同角色对位一下,你就相当于看过《麻烦家族》了。
而且原版中的镜头设计、笑点都比较高级。
山田洋次“喜剧山田”、“庶民剧大导”之称的名号可不是凭空而来的。
他最擅长创作家庭喜剧和反映普通平民生活的影片,无论是《男人之苦》系列,还是爱情片以至近年的古代剧,他电影中的人物皆来自社会底层人民。
中国导演行列,阿布能想到的,周星驰算是和山田洋次最像的一位,单指角色的设定和塑造这一方面。
山田洋次从影以来一直坚持想让自己的电影能够“老少皆宜”,所以他的电影中娱乐性多于艺术性,路线显然更大众化。
这部《家族之苦》中的人物同样是这样。
主角平田(桥爪功饰)这个退休后无所事事整日和老友打球喝酒的日本小老头并没有做出很不好的事情。
但是他却也不是一个合格的丈夫。
疏于关心妻子的生活,觊觎酒馆老板娘的美色,看到高中追到女神的同学现在过的没自己好就小人得志般的笑出很大声。
妻子正是由于这些决定和他离婚。
之后,就是一家人面对老两口的离婚事件做出的各种应对方法。
阿布从没见过任何一部电影打着借鉴和翻拍的幌子全片照搬过来的情况。
这次让我感觉有点方,没错,就是这种感觉。
借鉴与翻拍的事,山田洋次也做过。
2013年上映的《东京家族》就是翻拍自小津安二郎1953年上映的《东京物语》。
虽然评价不如《东京物语》,但是那部《东京家族》同样获得了评委和观众的充分肯定。
山田洋次凭借家庭片《东京家族》获得第37届日本电影学院奖最佳影片提名。
翻拍的核心在于,是否抓住了影片的中心思想。
《东京家族》能够得到肯定就是因为他抓住了原版中表达的日本家庭亲情逐渐疏远这一点。
而《麻烦家族》,黄磊只是单纯的把框架和内容搬过来,影片的中心思想根本没有表达出来,也可以说其实原版的中心思想根本不适合中国的国情和家庭关系。
中国观众看过之后,根本无法产生理解和共鸣。
一部家庭剧,不能把观众带入进电影的情景和人物中,那它无疑就是失败的。
我不推荐任何喜欢电影的朋友去影院观看这部电影。
因为黄磊根本就没有用一个认真的态度来对待我们。
本文首发于腹黑电影(公众号:fhmovie)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