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篇谈论欧洲足球新趋势的文章,但是我想从美国大学篮球联盟的衰落谈起。这二者看起来似乎不相关,但是他们确有很多相似之处。普遍来说,人们认为对美国大学篮球联盟最不利的因素就是,现在的年轻球员越来越早地从大学生联盟进入到NBA当中。美国大学篮球联盟规定,一名球员在能够被交易之前,只需要在一支球队效力满一年。这就造成球员们过度频繁地转换东家,一支球队很难在超过一年的时间里维持阵容的完整。
一支球队的死忠当然永远爱这支球队,爱它的代表色和队服,胜过爱每一名球员。但球员对一支球队而言,同样是非常重要的。对球迷来说,最重要的体验就是与球队和衷共济,唱赞歌固然有意义,但最重要的还是和球队的核心成员一起见证球队的进步。球迷们希望看到球队能有一个远期规划,如果球员不断来来去去,那么这样的规划何以能够成型?
遗憾的是,足球圈也要开始助长这种球员频繁转会的风气了。欧足联对欧冠名额进行了重新分配,而且继续加大了参赛球队按成绩分配转播收入的差距,这些都让小球队的日子越来越不好过。但给小球队的竞争力带来灭顶之灾的,还是天才球员们频繁向顶级俱乐部流动的趋势。
本赛季,莱昂纳多·雅尔迪姆手下那支初生牛犊不怕虎的摩纳哥队,在欧冠赛场上刮起了阵青春风暴,他们在小组赛阶段就挤掉了托特纳姆热刺,以小组头名出线;在淘汰赛阶段,他们又接连击败曼城和多特蒙德,直到半决赛才被尤文图斯淘汰。本赛季的优异表现,让姆巴佩、勒马尔和巴卡约科等新星在成长过程中向前进迈了一大步。同时,伯纳德·席尔瓦和法尔考等旧人的职业生涯也上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摩纳哥新星们的灵气或许被老妇人尤文图斯的经验压过了一头,但是他们踢的攻势足球还是足以让人激动。
除了摩纳哥外,阿贾克斯也走上了类似的上升道路,只不过他们显得更低调一些。他们现在还保留着本赛季荷兰联赛的争冠希望,同时他们在欧洲联赛半决赛中淘汰了里昂,将与曼联争夺冠军。
阿贾克斯配得上欧洲联赛的决赛,在半决赛的首回合比赛中,他们主场4比1大胜里昂。哈基姆·齐耶赫,阿明·尤尼斯和多尔贝格等年轻球员表现抢眼,他们将荷兰足球的传统——追求精确和节奏把控,发挥得淋漓尽致。
然而,就在人们为阿贾克斯和摩纳哥本赛季的成功而激动时,掠食者已经盯上了这两支队伍。多尔贝格已经被五大联赛的多支豪门俱乐部所觊觎,而据上周多个西班牙媒体报道,姆巴佩已经决定要在夏季加盟皇马,同时对他感兴趣的还有曼联和阿森纳。
从两队目前的财政状况来看,摩纳哥很难拒绝来自其他球队的巨额转会报价,而阿贾克斯也是如此。两支球队很可能会收到针对队中一半球员的多份转会报价。足可见,金钱正在逐渐成为足球世界的支配性力量。
对球迷来说,这是一件十分遗憾的事情。我们本来可以持续关注着摩纳哥和阿贾克斯的青春风暴,看看这帮天才球员在经过一两年的历练之后,能带领球队达到怎样的高度。但是现在,我们只能惟愿他们到了豪门俱乐部后不会成为一闪而过的流星。
如果摩纳哥真的能拿到本赛季法甲冠军,那也意味着这些年轻球员这段携手并进的旅程的终结;同样,如果阿贾克斯能拿到本赛季欧洲联赛冠军,等待他们的也是和摩纳哥相同的命运。本来阿贾克斯的球迷们可以看着多尔贝格成长,看看他在五年之后能达到怎样的高度,但遗憾的是,他就要成为别人家的球员了。

阿贾克斯已经阔别欧洲洲际级决赛的舞台长达22年之久,1995年是他们最后一次夺得欧冠联赛冠军。第二年,他们的主力阵容中只缺少了两名球员——西多夫加盟了桑普多利亚,而里杰卡尔德选择了退役。
到了2004年,阿贾克斯夺得欧冠9年之后,同样爆冷夺冠的波尔图就遭遇到了主力阵容的严重流失。保罗·费雷拉和里卡多·卡瓦略去了切尔西,中场核心德科加盟巴塞罗那,球队的最大功臣,主教练穆里尼奥也离开了球队。
以今天的观点来看,其实无论当年的阿贾克斯还是波尔图,都不能算是遭到了灭顶之灾。要是1995年夺冠的那支阿贾克斯存在于我们这个年代,你很难想象赛季结束之后,像克鲁伊维特,德波尔兄弟还有埃德加·戴维斯这样的天才年轻球员能继续留在球队。
与今天的小球队相比,当年的波尔图和阿贾克斯都是幸运的。在球队解体之前,年轻球员们已经发挥出了自己的全部潜力。当今的造星俱乐部就不是那么幸运了。多特蒙德在2013年欧冠决赛输给拜仁之后,立马就失去了中场核心格策。仅仅一年之后,莱万多夫斯基也跟随格策的脚步加盟拜仁。类似的还有2010年那支打进了欧冠四强的里昂队,他们在头一年的夏天就失去了头号球星本泽马。到了2013年,队中的吉安·马库恩,皮亚尼齐,洛里,图拉郎和阿朗·西索科都已经另谋高就。或许那支里昂的衰落还算比较缓慢的,但那支球队依然代表着没能实现年轻球员全部潜力就已经解体的遗憾。自从之后,里昂就从欧洲主流联赛的视野中消失了。
无论从英国国内还是从整个欧洲来看,一家天才齐聚的小俱乐部总会在短时间内解体。这一现象是欧洲大小俱乐部在经济上的巨大差异导致的。其实这种现象本质上还是源于足球世界本身的残酷性,所以为那些解体俱乐部而感伤似乎并没有多大意义。但从保证足球长期健康发展的角度来讲,还是应该出台一些举措来多少改变一下现状。欧洲足球越来越成为几大豪门的独角戏,每年进入到欧冠四强的,基本上都是那几支人们耳熟能详的球队。豪门俱乐部的实力还在不断增长,他们到处掠夺青年才俊,让一些刚刚处于起步阶段的小俱乐部迅速瓦解。
尤文图斯就是实力增长过快的豪门之一,本赛季初,他们从那不勒斯签下了伊瓜。这笔交易在增强尤文锋线实力的同时,极大地削弱了竞争对手那不勒斯的竞争力。在英超,波切蒂诺的热刺连续第二年获得英超联赛前三名的好成绩,但是很多球队的转会主管已经盯上了他们,和热刺同样面临着人员离散危机的还有意甲的亚特兰大和法甲的尼斯。掠食者已经伸出了爪牙,这些球队还能坚持多久呢?

棘手的是,眼见小俱乐部的发展愈发困难,欧足联非但不解决这一问题,反而让小俱乐部的困境进一步加剧。欧足联继续出台有利于大俱乐部的政策,比如2018年即将生效的欧冠新规,将保证欧洲排名前四的联赛将有四个晋级欧冠的名额。这效新规还会带来更深远的影响,未来欧足联甚至有可能为没能晋级欧冠的豪门球队发放“外卡”参赛。这项政策最先由巴塞罗那俱乐部主席巴托梅乌于2016年提出,之后时任国际米兰首席执行官Michael Bolingbrok肯定了这一政策。更早之前,在2014年,AC米兰的常务经理甘迪尼就为欧洲豪门“持外卡”参加欧冠表示过支持。
如果“外卡”政策真的得到实施,那么它唯一的影响就是进一步增加欧冠联赛的局限性,使其彻底沦为欧洲豪门内战的战场。
回到我开头将欧洲联赛和美国大学生篮球联盟所做的对比,我强调二者之间的相似性实际是为了警告欧足联:欧洲足球或许暂时还不像美国篮球那样,变成了大学生联盟和NBA两个彻底分化的业余和职业联盟。但是欧洲足球的两极分化已经非常严重,难保未来不会形成美国篮球那样,豪门和小俱乐部在各自群体内单独较量的局面。
在现今的欧洲足坛,一边是豪门俱乐部,他们可以保证主力阵容的连续性,还能在夏天不断补强;另一边是小俱乐部,在一年的12个月里挣扎求生,稍微踢出一点名堂,还要努力防止豪门俱乐部前来挖角。
希望欧足联能够意识到,现行的规则看上去已是越来越偏向于皇家马德里,拜仁慕尼黑等少数幸运的豪门球队。他们会不断地从其他俱乐部挖球员,挖教练,甚至分走他们本应得的转播收入。再这样下去,那些非豪门俱乐部的球迷们会感到越来越困惑,他们真的不知道自己支持的球队是为了什么而踢球。
(翻译:雷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