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7日,中海地产公布2025年中期业绩。稳健发展,始终是这家老牌房企的鲜明标签,在行业下行周期之下,“稳健”二字更显难得:上半年,中海实现销售合约额1201.5亿元,行业第二。核心归母核心净利润87.8亿元,利润率及净利润保持行业领先。截至目前,上半年销售TOP10的房企中,九家已发布中期业绩(招商蛇口暂未发布),剔除亏损的万科不计,中海地产一家的净利润,超过除华润置地外的TOP10房企总和,价值创造能力持续彰显。此外,中海商业收入35.4亿元,新增4个入市项目,保持充沛动能。
财务方面,中海依旧稳健,继续保持行业最优财务水平:资产负债率53.7%、净借贷比率为28.4%,融资成本2.9%,持有现金超过1000亿元,继续保持“绿档”,是三大国际评级机构唯一给予双A-评级的国内房企。负债率、融资成本进一步刷新中海近年新低,进一步构筑其行业最厚实的安全屏障。
这份业绩的最难得之处在于,中海的安全并非牺牲发展得来。除了盈利与财务的“稳”,一线城市的销售表现则展示出中海的“强”。上半年,中海在北京、上海、广州、深圳、香港合计销售合约额556.4亿元,占其总销售额的46%。在北京,中海仅半年销售额就达到305亿元,以遥遥领先的成绩继续保持北京市占率第一。结合中海下半年的供货节奏推算,中海2025年在北京的销售额有望冲刺700亿元大关,这将刷新中海在北京的历史最好成绩。
展望下半年,中海发展动能最强劲。2025年1-7月,中海权益购地金额550.1亿元,行业第一,其中北京、上海、广州、深圳、香港权益购地金额占比高达65%。一个值得关注的指标是,2023-2024年,中海权益购地金额已连续两年保持行业第一,其中一线城市新增土地投资金额占比高达65.1%,充足的货量优势和优质的货量结构,中海将继续强势领跑一线城市。
商业地产方面,中海上半年新增入市位于北京二环内的新地标大吉巷商业、中海金融中心写字楼,以及位于深圳的中海友里长租公寓等,加力核心城市核心资产。其中,5月25日入市的北京大吉巷,作为中海大吉片区城市更新项目的核心商业组成部分,填补了西城区南部商业综合体空白。该项目凭借独具一格的合院式街区形态、丰富的历史文化遗迹和多样的商文旅业态,开业首日客流突破20万人次,开业半月客流突破200万人,成为北京二环内一处兼具历史底蕴与现代活力的新地标,将为中海增收创利提供确定性贡献。
“降负债、稳现金流、强销售、优投资”四维驱动下的中海,在行业调整期展现头部房企的稳健与韧性。聚焦“主流城市、主流地段、主流产品”的中海,将从容续写长期主义的新故事。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