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汽车配件商进军机器人,均胜电子还有多少新业务储备?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汽车配件商进军机器人,均胜电子还有多少新业务储备?

港股上市或在年内成行。

图片来源:界面新闻沈溦摄

界面新闻记者  沈溦

在经历海外整合阵痛后,国内汽车零部件头部企业均胜电子(600699.SH)开始恢复盈利能力的提升。

近日,均胜电子发布2025上半年业绩,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约303.47亿元,同比增长12.07%;净利润同比增长11.13%至7.08亿元。

其中,第二季度单季规模净利润和扣非后规模净利润分别约为3.67亿元、3.86亿元,同比和环比均保持增长。

对此,均胜电子表示,净利润增长主要得益于整体毛利率的提升。

上半年,公司整体毛利率同比增长约2.6个百分点至约18.2%,已连续多个季度实现毛利率提升。其中,第二季度单季度的整体毛利率水平同比提升2.9个百分点至约18.4%,环比提升0.5个百分点左右。

分业务类型来看,汽车安全业务毛利率约15.9%,同比提升约2.0个百分点,全球四大区域业务毛利率全部实现同比提升;汽车电子业务毛利率同比提升约2.2个百分点至约21.5%。

均胜电子方面对界面新闻记者表示,公司毛利率提升主要源于两方面,一是通过市场订单价格增长及规模效应;二是从技术、质量、交付、成本等维度打造产品竞争力。

“比如在材料费用方面,公司发挥了中国在工业原材料(如钢、铝、塑料粒子)的竞争力,并计划未来1-2年在日本和北美加强推进,以进一步提升成本优势。”

“制造费用方面,安全产品通过关闭美国织布工厂,加大菲律宾投入,利用中国原材料在东南亚加工,结合墨西哥人工优势;欧洲加大北非(如摩洛哥)投入,方向盘厂已成功并计划扩展至其他产品线;中国也推进产地转移以提升竞争力。”

在业绩说明会上,均胜电子董秘俞朝辉告诉界面新闻记者,公司海外地区主营业务毛利率同比提升约3.0个百分点至约17.8%。“从地区看,欧洲区域成本改善措施落地较早报告期内毛利率已取得较大提升,伴随美洲区域成本改善措施落地逐步起效,预计毛利率后续将会同步提升。”

半年报显示,2025年上半年公司整体新获订单312亿元,其中汽车安全174亿元,汽车电子130亿元。头部自主品牌、造车新势力订单金额持续提升,新能源车型订单占比维持在60%-70%。

俞朝辉对记者表示,后续来看,欧洲地区订单节奏受客户端订单开放节奏影响,下半年新获订单获取强劲,7月份汽车安全单月新获订单约57亿元,增速快于上半年整体安全业务订单增速。

在传统汽车安全和汽车电子板块的基础上,均胜电子近年来不断延申出智能座舱、智能驾驶、新能源管理等多个新兴战略板块,2025年上半年,均胜电子宣布进军智能机器人产业链,而在半年报中,更是将机器人板块定位“打造第二增长曲线”。

截止到8月27日,均胜电子2025年整体股价上涨接近四成。

今年4月,均胜电子正式成立全资子公司宁波均胜具身智能机器人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具身智能”)。

“与智能驾舱,自动驾驶等业务类似,机器人业务是均胜电子在原有业务基础上,根据客户需求逐步衍生出的业务板块。”均胜电子方面对界面新闻记者表示,均胜电子定位为机器人一级供应商,将智能汽车领域积淀的产品和技术系统化迁移到机器人行业,形成智能机器人核心零部件及系统集成方案。

目前来看,公司机器人产品包括机器人头部总成、胸腔总成、底盘总成及其他躯干肢体总成方案。胸腔和底盘总成方案创新融合大脑控制器、底盘控制器等为机器人全域控制器,并集成供电和以太网系统,相比传统方案节省50%以上空间。

上半年,均胜电子已与智元机器人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围绕包括机器人“大小脑”及关键零部件的核心技术攻关、定制化开发、测试验证平台建设等方面开展深度合作。

8月26日,均胜具身智能与阿里云计算有限公司(简称“阿里云”)达成人工智能(AI)全面合作,双方将基于全系列、全尺寸的通义千问模型,打造具备先进认知、决策与交互水平的机器人智能体,助力具身智能机器人在工业制造、医疗康养、特殊作业等多样化场景落地。

海外市场上,均胜电子也与北美头部新能源汽车和机器人公司合作,已实现机器人后脑勺、颈部肩部、膝盖及手指批量供货,并共同探讨头部总成内部工步供货及下一代整头部新方案沟通。

公司透露,目前已与海外机器人公司合作部署用于末端物流和外卖配送的机器人,预计万台级量。

不过,在新业务不断拓展的情况下,2025年均胜电子各项费用增长也大大超越了业绩增速,其中销售费用4.12亿元,同比增长54.33%,管理费用15.08亿元,增长24.78%,财务费用5.26亿元,增长26.08%,研发费用16.94亿元,增长49.91%。此外,公司负债率高达69.46%。同期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约19.06亿元。

“费用增长与公司在新领域布局及研发投入相关。”俞朝辉对界面新闻记者表示,比如围绕汽车智能化(如智能驾驶预控、健康综合预控、中央计算单元)和人形机器人领域的研发投入。因业务拓展和新订单承接需求,样品费有所增长等。

“从成本端看,公司计划通过降低欧美高成本国家研发费用(如将中国研发能力提升至整体研发活动的50%)、加强研发活动管理来优化。资本开支将围绕提升成本竞争力的全球产地转移(如东南亚、北非、中国国内)及新产品线扩展(如摩洛哥方向盘厂扩产)展开。”

今年1月,均胜电子启动港股上市,据悉,港股融资的资金将全部用于人工智能、自动驾驶等前沿领域。

针对港股上市进程,俞朝辉透露,港股上市项目上半年推进较快,7-8月因监管机构备案程序调整略有延迟,截至上周调整已完成,8月后续措施持续落地,备案批文预计很快落地。联交所前期沟通及安排已就绪,备案完成后将快速推进,最快第三季度有望完成所有项目落地。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

均胜电子

2k
  • 均胜电子(600699.SH):2025年中报净利润为7.08亿元、较去年同期上涨11.13%
  • 机构风向标 | 均胜电子(600699)2025年二季度已披露前十大机构累计持仓占比45.71%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汽车配件商进军机器人,均胜电子还有多少新业务储备?

港股上市或在年内成行。

图片来源:界面新闻沈溦摄

界面新闻记者  沈溦

在经历海外整合阵痛后,国内汽车零部件头部企业均胜电子(600699.SH)开始恢复盈利能力的提升。

近日,均胜电子发布2025上半年业绩,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约303.47亿元,同比增长12.07%;净利润同比增长11.13%至7.08亿元。

其中,第二季度单季规模净利润和扣非后规模净利润分别约为3.67亿元、3.86亿元,同比和环比均保持增长。

对此,均胜电子表示,净利润增长主要得益于整体毛利率的提升。

上半年,公司整体毛利率同比增长约2.6个百分点至约18.2%,已连续多个季度实现毛利率提升。其中,第二季度单季度的整体毛利率水平同比提升2.9个百分点至约18.4%,环比提升0.5个百分点左右。

分业务类型来看,汽车安全业务毛利率约15.9%,同比提升约2.0个百分点,全球四大区域业务毛利率全部实现同比提升;汽车电子业务毛利率同比提升约2.2个百分点至约21.5%。

均胜电子方面对界面新闻记者表示,公司毛利率提升主要源于两方面,一是通过市场订单价格增长及规模效应;二是从技术、质量、交付、成本等维度打造产品竞争力。

“比如在材料费用方面,公司发挥了中国在工业原材料(如钢、铝、塑料粒子)的竞争力,并计划未来1-2年在日本和北美加强推进,以进一步提升成本优势。”

“制造费用方面,安全产品通过关闭美国织布工厂,加大菲律宾投入,利用中国原材料在东南亚加工,结合墨西哥人工优势;欧洲加大北非(如摩洛哥)投入,方向盘厂已成功并计划扩展至其他产品线;中国也推进产地转移以提升竞争力。”

在业绩说明会上,均胜电子董秘俞朝辉告诉界面新闻记者,公司海外地区主营业务毛利率同比提升约3.0个百分点至约17.8%。“从地区看,欧洲区域成本改善措施落地较早报告期内毛利率已取得较大提升,伴随美洲区域成本改善措施落地逐步起效,预计毛利率后续将会同步提升。”

半年报显示,2025年上半年公司整体新获订单312亿元,其中汽车安全174亿元,汽车电子130亿元。头部自主品牌、造车新势力订单金额持续提升,新能源车型订单占比维持在60%-70%。

俞朝辉对记者表示,后续来看,欧洲地区订单节奏受客户端订单开放节奏影响,下半年新获订单获取强劲,7月份汽车安全单月新获订单约57亿元,增速快于上半年整体安全业务订单增速。

在传统汽车安全和汽车电子板块的基础上,均胜电子近年来不断延申出智能座舱、智能驾驶、新能源管理等多个新兴战略板块,2025年上半年,均胜电子宣布进军智能机器人产业链,而在半年报中,更是将机器人板块定位“打造第二增长曲线”。

截止到8月27日,均胜电子2025年整体股价上涨接近四成。

今年4月,均胜电子正式成立全资子公司宁波均胜具身智能机器人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具身智能”)。

“与智能驾舱,自动驾驶等业务类似,机器人业务是均胜电子在原有业务基础上,根据客户需求逐步衍生出的业务板块。”均胜电子方面对界面新闻记者表示,均胜电子定位为机器人一级供应商,将智能汽车领域积淀的产品和技术系统化迁移到机器人行业,形成智能机器人核心零部件及系统集成方案。

目前来看,公司机器人产品包括机器人头部总成、胸腔总成、底盘总成及其他躯干肢体总成方案。胸腔和底盘总成方案创新融合大脑控制器、底盘控制器等为机器人全域控制器,并集成供电和以太网系统,相比传统方案节省50%以上空间。

上半年,均胜电子已与智元机器人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围绕包括机器人“大小脑”及关键零部件的核心技术攻关、定制化开发、测试验证平台建设等方面开展深度合作。

8月26日,均胜具身智能与阿里云计算有限公司(简称“阿里云”)达成人工智能(AI)全面合作,双方将基于全系列、全尺寸的通义千问模型,打造具备先进认知、决策与交互水平的机器人智能体,助力具身智能机器人在工业制造、医疗康养、特殊作业等多样化场景落地。

海外市场上,均胜电子也与北美头部新能源汽车和机器人公司合作,已实现机器人后脑勺、颈部肩部、膝盖及手指批量供货,并共同探讨头部总成内部工步供货及下一代整头部新方案沟通。

公司透露,目前已与海外机器人公司合作部署用于末端物流和外卖配送的机器人,预计万台级量。

不过,在新业务不断拓展的情况下,2025年均胜电子各项费用增长也大大超越了业绩增速,其中销售费用4.12亿元,同比增长54.33%,管理费用15.08亿元,增长24.78%,财务费用5.26亿元,增长26.08%,研发费用16.94亿元,增长49.91%。此外,公司负债率高达69.46%。同期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约19.06亿元。

“费用增长与公司在新领域布局及研发投入相关。”俞朝辉对界面新闻记者表示,比如围绕汽车智能化(如智能驾驶预控、健康综合预控、中央计算单元)和人形机器人领域的研发投入。因业务拓展和新订单承接需求,样品费有所增长等。

“从成本端看,公司计划通过降低欧美高成本国家研发费用(如将中国研发能力提升至整体研发活动的50%)、加强研发活动管理来优化。资本开支将围绕提升成本竞争力的全球产地转移(如东南亚、北非、中国国内)及新产品线扩展(如摩洛哥方向盘厂扩产)展开。”

今年1月,均胜电子启动港股上市,据悉,港股融资的资金将全部用于人工智能、自动驾驶等前沿领域。

针对港股上市进程,俞朝辉透露,港股上市项目上半年推进较快,7-8月因监管机构备案程序调整略有延迟,截至上周调整已完成,8月后续措施持续落地,备案批文预计很快落地。联交所前期沟通及安排已就绪,备案完成后将快速推进,最快第三季度有望完成所有项目落地。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