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存量内卷
谁能笑傲全球?
据世行报告,中国的工业制造业已占全球份额的33%,连续15年稳居全球第一,但利润占比仅为15%~20%,部分工业制造业企业利润甚至不足10%,整体处于全球价值链中低端。国内制造业已“卷无可卷”,有的产品价格甚至低到“友邦惊诧”。另一方面,像英伟达、苹果、特斯拉、丰田等领先企业占据超高的全球市场份额和产品溢价。2024年,比亚迪、长城汽车等中国18家主要上市车企,其净利润总和不到800亿元,仅相当于丰田的三分之一。此外,美国大肆发动贸易战、关税战,高建贸易壁垒,打压其他国家制造业,促进制造业回流美国,也让中国企业的生存发展压力倍增。国际市场阻碍重重,国内市场卷到极致,中国制造业企业正面临着转型升级、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抉择。
反观国内优秀的品牌企业,如华为、美的、大疆、小米、宁德时代等,凭借强大的自主研发设计能力、品牌营销能力和对新需求、新场景、新消费的敏锐把握能力,持续引领高端制造与创新发展方向,成为新质生产力的先行者。可以看出,新质生产力的核心是创新,是拼技术、拼设计、拼品牌,靠创新和技术驱动、可持续发展,而不是以过度内卷,以恶性竞争消耗发展资源。但是,我国数量庞大的中小型工业制造企业,普遍面临着创新意识不足、产品同质化严重、缺乏设计创新能力的制约,容易陷入依靠“内卷”价格恶性竞争的生存困境。
如何以设计塑新品,以品牌造差异,以差异破万卷,以创新谋发展,如何实现新质生产力驱动的超越式发展?这是每个中国企业都需要认真回答的问题,也是广东省工业设计协会(简称:广工协)一直以来探索的方向。
# 01
一个“多思实践者“的创新实践
在“反内卷”、促创新的道路上,广东省工业设计协会的身影始终活跃在最前线。作为全国首个省级工业设计组织,自1991年成立以来,就成为政府、企业界、教育界和设计界之间的桥梁与纽带,以“政府助手、企业帮手、行业推手”的跨行业的专业设计组织角色,构建起覆盖政策研究、标准制定、资源整合的全链条创新服务体系。至今30余年,协会始终以“多思的实践者”的理念,引领行业进步,推动产业发展,促进社会经济创新。
1、超级影响力,辐射世界
以打造“世界级工业设计高地”为愿景,广工协自成立初,多次组织企业出海进行国际考察和交流,并联动欧美日韩等国设计资源,推动国际设计合作,释放中国设计正向创新的决心。
面向区域创新和全球竞争,广工协于2010年首次提出打造粤港工业设计走廊的概念,该理念在2011年以“建设粤港设计走廊”的任务首次写入广东省政府工作报告。在2018年广东省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了“打造珠三角工业设计走廊”的工作要求。随着粤港澳大湾区战略的提出,建设珠三角工业设计走廊成为落实大湾区国家战略的重要支撑。通过布局实施粤港澳(珠三角)工业设计走廊,以设计创新连接起各个节点城市的产业,以设计赋能产业创新,通过差异化的竞合发展,推动广东制造向广东创造转变,促进广东设计的生态繁荣,塑造广东设计的全球创新极地位。广工协于2012年首先提出塑造“设计广东”(Design in GuangDong)区域设计品牌,通过和广交会、国际橡塑展等知名机构的合作,通过设立“设计+供应链”专业委员会,倡导“设计+供应链”服务模式,为国际采购商提供从需求到设计到量产的全链条解决方案,促进制造业企业从OEM向ODM转型,通过设计创新,满足全球消费者需求,践行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
粤港澳(珠三角)工业设计走廊示意图
图源:广东省工业设计协会
2、创新驱动力,链接全国
作为政策与产业升级的重要引擎,广工协策划和承办了广东省最高级别官方奖项“省 长杯”工业设计大赛,参与省级设计政策制定,驱动“广东制造”向“广东创造”转型。同时,协会发挥设计人才培育枢纽作用,联动省内百余所高校构建产学研和产教融合体系,增进校企合作,为产业年输送万名设计人才;推动工业设计工程师职称评定全国试点,建立职业化人才生态。在区域协同方面,协会致力于打造创新标杆,推动佛山、东莞、中山等地建立工业设计公共服务平台,服务中集、新宝、箭牌家居、慕思、尚品宅配、小熊电器等企业设计创新发展升级。
3、行业号召力,汇聚头部
协会现有会员800余个,涵盖美的、格力、广汽、TCL、新宝、华帝、尚品宅配、万和、万家乐等广东著名产品制造企业和卡蛙、趣印、善思等新兴品牌,也包括浪尖设计、东方麦田、库尔兹、智加设计、云巢咨询等省内著名设计创新机构,还包括广州美术学院、广东工业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大学、深圳技术大学等知名院校的设计学院和广州、深圳、佛山、中山等全省各地市设计协会组织。其中,个人会员囊括了省内企业家、学术界的专家学者和企业设计主管等。
广工协部分会员单位
多年来,广工协持续搭建产学研用桥梁、组织设计赛事、推广先进设计理念与方法、助力培育设计人才……汇聚了广东省乃至全国顶尖的设计力量、制造企业和相关资源,形成了强大的行业凝聚力,打造了一个具有超级影响力的设计创新平台。
# 02
从“广东设计”到“设计广东”
广东是中国工业设计的发源地之一,也是全国最早引进工业设计教育,把设计产业化做得最为成功的地区之一。在当前形势下,广东省具备创新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历史责任与根基条件。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广东已有超30万名工业设计师,并在日益壮大,同时,广东的省级、国家级工业设计中心数量在全国也处于第一梯队,开创了设计引领产业创新的良好局面。这些都展现出了广东对工业设计的重视,广东工业设计协会对产业所做出的探索和努力。
2008年,广东省工业设计协会首次向省政府提出打造实施“设计广东”的品牌策略,提出实施“粤港澳(珠三角)工业设计走廊”的规划理念。在这一战略推动下,设计广州、设计深圳、设计珠海、设计佛山、设计顺德、设计东莞等理念被各地市纷纷响应,并开展了系列设计促进活动,大湾区成为全国设计最为活跃的区域。
广东省工业设计协会探索出“产业设计化、设计产业化、人才职业化和发展国际化”的“四化”战略,以面向产业为方向,以设计创新成果解决社会、经济、环境与伦理等挑战,去创造一个更美好的广东,推动“广东设计”转向“设计广东”。
在此背景下,广工协积极组织资源举办赛事,为行业培育人才,发现优秀作品,促进行业交流。1999年首创广东优良设计奖,到2004年升级为“省 长杯”,以工业设计大赛为核心,联动全球征集作品,累计评选表彰超千项创新成果。到如今参与推动“越来越好”国际设计大赛,让产品创新与商业市场深度对接,进一步推动广东工业设计国际化发展。同时,联合高校与企业成立“湾区设计人才联合培养基地”,推行“双导师制”(企业设计师+高校教师),开设模块化课程,缩短企业创新周期,赋能于更有创造力与竞争力的企业。
广东是改革开放的前沿,正成为新质生产力的策源地。广工协也始终致力于推动越来越多设计人才、工业企业、院校为中国制造业的创新创造汇聚力量。“设计广东”,也正成为“设计中国”新质生产力的先锋力量。
“设计广东”品牌形象
设计者:周红石 广东省工业设计协会常务副会长
# 03
广工协各大专委会
以企业需求为实践导向
广东省工业设计协会以产业发展和企业需求为实践导向,通过”设计+产业“的方式,推动建设服务垂直产业的专业委员会。当前,已经建设了体验设计专委会等六大专委会,共同驱动工业设计从理论到产业的价值转化。
体验设计专业委员会(IXDC)主办的全球领先的用户体验创新盛会——国际体验设计大会(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f Experience Design),2010年首次在广州举办,致力于搭建跨界交流平台,探讨设计领域的人文、社会与商业价值,成为中国连接世界的跨界创新平台。大会涵盖主旨演讲、专题峰会、实践工作坊等模块,涉及交互设计、服务设计等多个前沿领域。自2010年起,大会规模从首届千余人扩展至数万人,覆盖互联网、金融、制造等数十个行业。2024年大会在北京举办,以“计算思维”为主题,设置人工智能峰会、数字创新峰会等8大板块,获得圆满成功。历届主题包括“设计领导力”“数字思维”“用户体验战略”等,持续聚焦技术革新与设计实践的结合。
旨在为高校与企业之间搭建产学研和产教融合交流合作平台,促进高校设计学科建设、校企产学研合作,提升高校人才培养质量,为设计人才发展与就业提供高效对接服务,协助企业开展设计合作,企业设计命题工作坊、企业设计大赛,助力高校设计学生实践、设计研学和教育培训等服务工作。
搭建链接基础研究、应用研究、标准制定、成果转化的中试服务平台,团体标准工作委员会,以支持全产业链的整体创新,形成上中下游利益与风险共担的创新服务模式。专委会理念:让设计价值最大化,让制造成本最优化。
建立工业设计细分行业CMF发展机制,编制标准规范,强化行业自律,推动广东省CMF领域发展和进步,以权威性综合性的机构职能为CMF规范管理、健康、持续发展服务。
致力于以绿色设计为抓手,引领绿色制造的技术研发、产品更新、行业升级、链式改造、集群培育,统筹推动绿色产品、绿色工厂、绿色园区和绿色供应链发展,是广东省工业设计协会聚力打造的绿色设计资源整合及综合服务体系,为政府决策提供支撑、为企业发展提供服务、为会员交流提供平台。
关注当代中国社会发展,为社会福祉为导向,依托各设计、科技、人文类学科的前沿发展成果,构建”研究-创作-产业”三位一体的创新合作共同体,深入践行善美人居的和谐社会,积极开展具有本土人文关怀和文化自信的创新设计活动。
广工协各大专委会从设计思维、技术转化、人才保障、产业链协同、可持续发展的维度,逐步形成服务产业链和产品全生命周期的服务手段,从产品设计到产业设计到社会设计,精准破解产业升级中的多重问题,为新质生产力发展提设计驱动的价值支撑。
# 04
品牌专委会
为广东工业设计插上品牌的翅膀
“有品无牌”,是中国制造业低利润、价格战、内卷严重的根源。国家《质量强国建设纲要》明确提出“三品战略”—— 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品牌,是质量强国的重中之重,是工业产品不可或缺的灵魂。品牌不仅是“新质生产力”的价值放大器,更是中国经济、中国企业能否在全球竞争中脱颖而出的关键力量。
中国制造业用几十年走完了从“世界工厂”到“规模第一”的历程,然而面对“低利润”“高内卷”的痛点,坚持“品牌战略”才是良方。为此,2025年广东省工业设计协会代表大会上一致同意通过由大道恒美发起的品牌专业委员会(BIC)。大道恒美作为广工协副会长单位,是中国著名的品牌战略公司,独创「大品牌战略体系」助力众多企业实现畅销发展。凭借其在品牌领域的深厚积淀、专业洞察和卓著成果,大道恒美立志于把品牌专委会打造成为“赋能广东设计,打造世界品牌”的专业协会组织,这标志着协会战略从技术赋能向品牌引领的升级,旨在为建设世界一流企业、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提供坚实支撑。
1、赋能广东设计,打造世界品牌
2、品牌专委会四大职能与六维路径
品牌专委会依托广东省工业设计协会下的大湾区强大的产业集群优势,整合协会、企业、高校及社会资源,构建“设计-品牌-营销”专业与商业资源品牌设计生态体系,为传统制造业企业提供系统性的品牌建设支持。
1.政策研究跟踪国内外资源赋能
品牌专委会将密切跟踪国内外品牌创新支持及相关市场发展趋势,开展品牌理论研究,编制《工业设计品牌化实施指南》等团体标准,为政府决策和企业实践提供理论支撑和标准指引。
2.企业服务提供品牌诊断定位规划
品牌专委会可为会员企业提供专业且体系化的全方位品牌服务,包括品牌诊断分析、市场定位规划、视觉形象设计、品牌价值评估、知识产权保护、品牌文化传播推广、品牌公关活动策划等,帮助企业建立系统化的品牌战略,提升市场竞争力。
3.活动组织举办品牌峰会国际论坛
品牌专委会将通过峰会、课程、案例巡讲等学习交流项目与专题活动,搭建交流合作平台,促进品牌设计理念传播和实践经验分享,着力打造“广东工业设计品牌”IP。
4.跨界融合推动设计与营销合作
品牌专委会积极推动工业设计与多场景营销、知识产权保护、数字媒体技术等领域的跨界融合,促进设计服务与产业深度融合,实现设计品牌价值最大化,构建协同创新的产业生态。
3、用「大品牌战略体系」全面赋能企业品牌发展
「大品牌战略体系」中国品牌在全球化品牌发展语境中的一次创造。大道恒美所倡导的 「大品牌战略体系」认为品牌建设是一项战略性、全局性、系统性工程,以认知构建、以创新驱动,以战略定义,以文化智造,以审美引领,用整合传播。
4、实施保障:专业生态与资源整合
人才智库:品牌专委会拥有一支由品牌战略专家、跨领域学者和实践精英组成的核心团队,涵盖战略、文化、设计、传播全链条,可为品牌专委会提供完备的专业力支持。
平台载体:专业设计平台#设计趋势,聚焦设计商业价值挖掘,搭建产业资源人才对接桥梁。提供全媒体传播、B/C端资源对接、品牌资产化服务,增强企业竞争力。
# 05
为企业创新创造
注入“新质动力”
在新时代、新形势、新周期下,发展新质生产力是国家战略方向,也是每个企业转型升级的必备实力。品种、品质、品牌“三品战略”支撑着工业企业基业长青。中国制造业现状表明:没有设计战略则没有品种创新,没有技术创新则没有品质提升,没有系统规划则没有品牌升值。广工协广聚产学研精英,整合行业头部力量,组织国际国内交流设计赛事,聚合超级产业生态平台,为提升企业品种引领力、品质竞争力和品牌影响力,持续多思践行。
设计破万卷。未来,随着广工协品牌专委会等各专委会持续深入赋能,各类行业资源引入,我们相信,更多 "中国设计" 品牌将凭借清晰的定位、独特的价值与国际化视野,在全球市场中崭露头角。设计强则品牌兴,品牌兴则产业强,广东必将成为世界设计高地,大湾区也必将成为世界级创新极。
总编 / 王雅霏
编辑 / 韦明耀 刘悦
设计 / 谢席友
「设计趋势 DESIGN TRENDS」是基于经营增长和品牌增值为目的,着力为广泛领域的先进解决方案设计创新领袖发声,并以全面提升中国创新企业的商业竞争力和专业话语权为使命的影响力赋能平台。
我们致力于打破壁垒和限制,构建多样性的资源网络生态平台,在超界融合、交互、协同的全新思维与框架下,通过整合营销传播、多维知识体系、商业实践链接等途径,聚焦为中国设计创新思想的智慧成长和价值拓展持续赋能,助力中国创新企业以更具实力与自信的全新面貌投身未来全球商业发展的进步革新。
(免责声明:本文为本网站出于传播商业信息之目的进行转载发布,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及立场。本文所涉文、图、音视频等资料之一切权力和法律责任归材料提供方所有和承担。本网站对此咨询文字、图片等所有信息的真实性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亦不构成任何购买、投资等建议,据此操作者风险自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