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宁波反诈晒 “成绩单”:严打快阻联动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宁波反诈晒 “成绩单”:严打快阻联动

今年以来,全市电诈案件受理数、损失金额、重大案件数同比分别下降6.9%、31.2%、56.3%。应该说协调机制各成员单位锚定目标、尽责担当、共同努力,取得了较好的成效。

8月29日上午,宁波市政府举行宁波市打击治理电信网络诈骗犯罪新闻发布会。会上通报了宁波市在打击治理电信网络诈骗犯罪方面的工作成效和主要做法。

发布会现场,夏磊/摄

当前,电信网络诈骗仍然是刑事案件中发案最多、涉及面最广的突出违法犯罪行为,在全部刑事案件和侵财类刑事案件中的发案占比高达48.6%和54.8%,危害极大,且由于其骗术变幻莫测,导致防范打击难度大大增加。它侵害了人民群众财产,是对社会诚信体系的严重破坏,更是对公平正义和法律尊严的挑衅。对此,全市各地各部门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始终将打好反诈攻坚战、持久战作为民生大事,坚持以“四专两合力”为统领,统筹推进“打防管控治宣”综合举措,同题共答、同向发力,持续巩固深化“全民反诈、全社会反诈”工作格局。今年以来,全市电诈案件受理数、损失金额、重大案件数同比分别下降6.9%、31.2%、56.3%。应该说协调机制各成员单位锚定目标、尽责担当、共同努力,取得了较好的成效。我们的主要做法:

一是聚力在严打犯罪上再进一步。全市公安机关充分发挥打击犯罪主力军作用,坚持破案攻坚与追赃挽损并重,严格落实“每案必研、每案必侦”工作要求,立足本地优化“跨区域联动打击”“全链条快速打击”工作模式,创新AI、大数据辅侦应用,细化开展“断流”“拔钉”“斩链”等专项行动,深挖研判境内外犯罪窝点和黑灰产链条,持续保持严打高压态势。今年以来,全市电信网络诈骗案件破案数同比提升29.8%,打掉了一大批为境外诈骗集团提供“地推引流”、转账洗钱、技术开发等非法服务的涉诈黑灰产犯罪团伙,为人民群众直接追赃挽损超1.34亿元,绝对数居全省第二。

二是聚力在预警劝阻上再快一分。让人民群众不受损失、少受损失,始终是我们追求的主要目标。针对花样翻新、变幻莫测的诈骗手法,哪怕只是快1秒,都有可能阻止一起电诈案件的发生。为此,我们坚持“以专对专、以快制快”,紧盯涉诈资金流、网络流、通信流等关键领域,持续深化“科技+人力”手段创新应用,不断提升预警发现、劝阻拦截的工作质效。在预警阶段,我们对预警线索进行风险等级评估,根据“低危”“中危”“高危”“紧急”等不同情况分类采取短信、电话、上门劝阻等方式,确保靶向施策、精准应对。今年以来,全市累计组织劝阻涉诈预警438万人次,劝阻拦截被骗资金达5.74亿元,同比分别上升5%、10%。在接警阶段,我们通过优化“市局-县局-派出所”三级警情快速联动处置,紧密公安机关与金融机构的“警银联动”,长效提升涉诈资金即时查询、紧急止付、资金返还等全链效能。在拦截阶段,针对涉诈异常现金、黄金的“两金”交易,我们强化专班运行,进一步提升快速甄别和联动处置效能,今年已拦截现金3603万元、黄金3.48公斤,宁波涉“两金”类线索的拦截率、打处率、拦截成效等各重要指数均居全省前列。

三是聚力在联动治理上再紧一些。反诈工作是一项长期的、复杂的工程,需要全民全社会齐心协力、久久为功,才能让犯罪分子无可乘之机。今年以来,各地继续深入推进“无诈社区”“无诈企业”“无诈学校”“无诈医院”等无诈单元建设,持续开展反诈宣传“五进”活动,精心组织针对老年人、学生、财会人员等群体的专场宣防,滚动推出线上“反诈直播”百余场;公安机关持续推进“断卡”行动,累计打处“两卡”违法犯罪团伙13个,查处违法犯罪嫌疑人546名,涉诈重点人员管控成效居全省前列;人行市分行金融监管局指导银行机构严格落实账户管理主体责任,持续优化预警模型,深入推进涉诈“资金链”治理,及时发现异常交易风险,累计识别、拦截涉诈可疑交易5.9万余笔;宁波市通信管理局和移动、联通、电信、广电等四大运营商清理高风险电话卡29.18万张、高风险物联网卡4.72万张,发送公益短信4163万条,惩处违规营业网点(代理商)41个,全市涉诈电话卡同比下降49.4%;交通运输、邮政管理等部门主动加强与公安机关的联动配合,协同织密防护网络,有效凝聚涉诈资金的拦截合力。

来源:推广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宁波反诈晒 “成绩单”:严打快阻联动

今年以来,全市电诈案件受理数、损失金额、重大案件数同比分别下降6.9%、31.2%、56.3%。应该说协调机制各成员单位锚定目标、尽责担当、共同努力,取得了较好的成效。

8月29日上午,宁波市政府举行宁波市打击治理电信网络诈骗犯罪新闻发布会。会上通报了宁波市在打击治理电信网络诈骗犯罪方面的工作成效和主要做法。

发布会现场,夏磊/摄

当前,电信网络诈骗仍然是刑事案件中发案最多、涉及面最广的突出违法犯罪行为,在全部刑事案件和侵财类刑事案件中的发案占比高达48.6%和54.8%,危害极大,且由于其骗术变幻莫测,导致防范打击难度大大增加。它侵害了人民群众财产,是对社会诚信体系的严重破坏,更是对公平正义和法律尊严的挑衅。对此,全市各地各部门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始终将打好反诈攻坚战、持久战作为民生大事,坚持以“四专两合力”为统领,统筹推进“打防管控治宣”综合举措,同题共答、同向发力,持续巩固深化“全民反诈、全社会反诈”工作格局。今年以来,全市电诈案件受理数、损失金额、重大案件数同比分别下降6.9%、31.2%、56.3%。应该说协调机制各成员单位锚定目标、尽责担当、共同努力,取得了较好的成效。我们的主要做法:

一是聚力在严打犯罪上再进一步。全市公安机关充分发挥打击犯罪主力军作用,坚持破案攻坚与追赃挽损并重,严格落实“每案必研、每案必侦”工作要求,立足本地优化“跨区域联动打击”“全链条快速打击”工作模式,创新AI、大数据辅侦应用,细化开展“断流”“拔钉”“斩链”等专项行动,深挖研判境内外犯罪窝点和黑灰产链条,持续保持严打高压态势。今年以来,全市电信网络诈骗案件破案数同比提升29.8%,打掉了一大批为境外诈骗集团提供“地推引流”、转账洗钱、技术开发等非法服务的涉诈黑灰产犯罪团伙,为人民群众直接追赃挽损超1.34亿元,绝对数居全省第二。

二是聚力在预警劝阻上再快一分。让人民群众不受损失、少受损失,始终是我们追求的主要目标。针对花样翻新、变幻莫测的诈骗手法,哪怕只是快1秒,都有可能阻止一起电诈案件的发生。为此,我们坚持“以专对专、以快制快”,紧盯涉诈资金流、网络流、通信流等关键领域,持续深化“科技+人力”手段创新应用,不断提升预警发现、劝阻拦截的工作质效。在预警阶段,我们对预警线索进行风险等级评估,根据“低危”“中危”“高危”“紧急”等不同情况分类采取短信、电话、上门劝阻等方式,确保靶向施策、精准应对。今年以来,全市累计组织劝阻涉诈预警438万人次,劝阻拦截被骗资金达5.74亿元,同比分别上升5%、10%。在接警阶段,我们通过优化“市局-县局-派出所”三级警情快速联动处置,紧密公安机关与金融机构的“警银联动”,长效提升涉诈资金即时查询、紧急止付、资金返还等全链效能。在拦截阶段,针对涉诈异常现金、黄金的“两金”交易,我们强化专班运行,进一步提升快速甄别和联动处置效能,今年已拦截现金3603万元、黄金3.48公斤,宁波涉“两金”类线索的拦截率、打处率、拦截成效等各重要指数均居全省前列。

三是聚力在联动治理上再紧一些。反诈工作是一项长期的、复杂的工程,需要全民全社会齐心协力、久久为功,才能让犯罪分子无可乘之机。今年以来,各地继续深入推进“无诈社区”“无诈企业”“无诈学校”“无诈医院”等无诈单元建设,持续开展反诈宣传“五进”活动,精心组织针对老年人、学生、财会人员等群体的专场宣防,滚动推出线上“反诈直播”百余场;公安机关持续推进“断卡”行动,累计打处“两卡”违法犯罪团伙13个,查处违法犯罪嫌疑人546名,涉诈重点人员管控成效居全省前列;人行市分行金融监管局指导银行机构严格落实账户管理主体责任,持续优化预警模型,深入推进涉诈“资金链”治理,及时发现异常交易风险,累计识别、拦截涉诈可疑交易5.9万余笔;宁波市通信管理局和移动、联通、电信、广电等四大运营商清理高风险电话卡29.18万张、高风险物联网卡4.72万张,发送公益短信4163万条,惩处违规营业网点(代理商)41个,全市涉诈电话卡同比下降49.4%;交通运输、邮政管理等部门主动加强与公安机关的联动配合,协同织密防护网络,有效凝聚涉诈资金的拦截合力。

来源:推广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