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如何应对息差收窄挑战?资本补充后影响分红吗?邮储银行详解资产负债管理三大策略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如何应对息差收窄挑战?资本补充后影响分红吗?邮储银行详解资产负债管理三大策略

定向增发1300亿元后,如何把“好钢用在刀刃上”?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界面新闻记者 | 张晓云

8月29日,邮储银行发布2025年半年报。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6月末,邮储银行总资产站上18万亿元台阶;营业收入1794.46亿元,同比增长1.50%;实现净利润494.15亿元,增长1.08%;通过加强资产负债两端的主动管控和精细管理,上半年净息差1.70%,继续保持行业领先。

在当日晚间召开的业绩会上邮储银行管理层就资产负债管理、息差、分红、零售信贷等问题做出解答。

资产负债管理三大策略

今年上半年,邮储银行首次获得国家大规模注资,完成A股定向增发1300亿元,提升各级资本充足水平截至2025年6月末,邮储银行资本充足率14.57%,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10.52%,分别较上年末提升0.13个、0.96个百分点。

如何把“好钢用在刀刃上”邮储银行行长刘建军介绍了上半年资产负债的摆布思路该行围绕着更加“均衡、稳健、有韧性”的目标,前瞻布局各项业务。

上半年邮储银行信贷增速行业领先,存贷比提升了0.9个百分点;净息差1.7%,保持行业领先;多元化的策略带动中收恢复增长,非息收入的占比提升了3.3个百分点。

刘建军表示综合来看邮储银行资产负债摆布策略主要有三个特点:

一是通过综合能力的持续提升,不断强化发展的韧性。

从资产端来看,在需求偏弱的背景下,信贷投放更加稳健。上半年全行业的信贷同比增长7.1%,邮储银行信贷增速是10.1%

在公司贷款上,不断挖掘前景好、潜力大,但是金融供给不充分的薄弱环节和市场缝隙,总结了全行公司业务营销的“十大市场缝隙”,通过挖掘这些市场缝隙,避免了同质化的竞争;在信贷审批方面,深化行业研究,通过“看未来”审贷技术的应用,精准识别一批优质成长的企业客户;再比如在县域市场,该行充分发挥下沉的优势,服务各地的优势特色产业、产业集群以及一些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

财报数据显示邮储银行上半年公司贷款新增5411亿元,同比增速达18.6%;不良率仅为0.49%,较年初下降了0.05个百分点;县域贷款同比增长14%,高于整体贷款增速4个百分点,延续了近几年的良好势头。

从负债端来看,在对公存款上,邮储银行通过强化主办行综合开发和链式拓客,同时加强产业链、供应链上下游的客户开发,公司存款同比增长了14.53%,高于行业平均11个百分点;而且公司存款的付息率低至1.18%,较年初进一步下降14bps。在零售上持续推进财富管理能力的建设,通过支付结算、资产配置这些服务来吸引客户沉淀资金,带动AUM增长9%;个人存款付息率1.23%,较年初下降22bps。

与此同时邮储银行上半年同业存款增长超过了1,200亿元。该行着重拓展自营存款,上半年同比多增近1,300亿元,为历史同期最高。

二是更加注重信贷投放的“量价险”均衡和价值创造。

刘建军表示上半年银行业零售贷款增速是下降的,同时风险压力有所抬升,贷款定价也下行较快,综合考虑各类成本,零售贷款价值创造能力受到一定的影响。邮储银行在行业中较早关注零售贷款面临的挑战,从去年开始重塑零售全流程风控标准和风控模型,同时强调“算清账再做”,通过测算23个具体贷款品种的RAROC明细账,在行业内率先叫停“高息高返”的车贷业务。

他表示这一决定虽然会使短期业务增量受到一定影响,但长期发展质量得以巩固,上半年同比增速高出行业平均0.7个百分点,尤其二季度以来小额贷款、按揭贷款分别同比多增了58亿元和41亿元。预计未来零售贷款增长将逐步回归正轨。

三是低利率下探索更加灵活多元的资产负债策略。

刘建军表示邮储银行精准择时主动扩表,及时捕捉市场波动中的增收机会。该行加强前瞻研判,积极组织低成本的主动负债,加大高RAROC地方债的投放力度,投放量同比翻了一番,实现价差超过了20bps。与信贷相比虽然利差比较低,但是风险和资本占用更低,增厚了收入和ROE,是低利率环境下的一种有效的策略,这些操作使邮储银行上半年的投资收益同比增长了65%,为营收增长作出了很大的贡献。

他指出邮储银行票据业务做出特色,注重加大交易流转创收。该行票据业务不以量的增长为目标,着重加大交易流转做大非息。在确保贷款稳定增长的同时,实现票据非息收入12.5亿元,同比增长34%,是行业第一位。

谈及下半年经营策略刘建军表示接下来,该行将按照年初既定的打法,加快实施“更加均衡的信贷投放、灵活的非信贷配置、行业领先的核心负债能力”三大策略,在低利率时代实现稳健发展和逆势突围。

如何应对息差收窄挑战

近年来随着低利率环境持续,银行业普遍面临行业息差收窄、盈利承压的挑战保持息差优秀水平的邮储银行如何应对挑战

财报数据显示2025年上半年,邮储银行总付息负债的平均付息率为1.26%,较上年末下行25个基点;净息差1.70%

刘建军表示,近年邮储银行的息差一直保持行业较好水平。上半年净息差达到1.7%,较2024年下降了17bps,主要是受一次性因素影响,一季度降幅即达到16bps。

具体来看,资产端,邮储银行按揭贷款占比较高,年初重定价占比也更高,所以息差下行更快,受一次性因素影响,贷款收益率多降了4bps。在负债端,由于该行比较早地压降了长期限高定价的存款,同时一直严控手工补息,存款基础比较扎实,也比较少吸纳高成本的同业负债,这些结构性的因素,导致邮储银行在各类降息政策中降幅也小一些。

过去我们就比较低,所以在多次降息过程中我们降得稍微少一点,这是我们的整体现状。”他表示二季度以来,随着一次性影响的消退,邮储银行主动管理成效开始显现,息差走势表现出了较强的韧性,上半年较一季度仅下降了1bp,降幅开始趋缓。

“关于息差是否见底,下一步还需观察市场利率走势。如市场利率维持在较好的水平,通过自身的精细化管理,能够维持住较好的息差水平。”刘建军称。

资本补充不影响分红策略

1300亿资本补充到位后,不少投资者关心,未来邮储银行在分红策略、资本使用等方面是否会发生变化。

本次邮储银行将进行中期分红邮储银行董事会建议派发2025年度中期普通股现金股利,每10股派发1.230元(含税),分红总额为147.72亿元(含税)。

刘建军表示,从2018年以来,邮储银行将分红比例提高到30%,至今一直保持稳定,H股上市以来,累计分红超过1700亿元。去年邮储银行首次开展了中期分红,由过去一年分红一次,调整为一年两次。今年按照30%的比例进行中期分红,全年分红比例也将保持不变。

在未来分红策略的制定上,刘建军表示,将综合考虑五方面因素,力争保持稳定的、比较可观的分红比例:一是严格贯彻落实监管要求;二是着眼于股东利益最大化的基本原则;三是综合考虑银行的利润增长、资本充足率以及资本结构等因素;四是分红政策与可比同业要保持基本一致;五是要持续推动高质量发展,提升邮储银行的投资价值。

此外邮储银行副行长徐学明表示,注资后,总的策略是,要坚持战略导向,坚持服务实体经济。同时要坚持走轻资本之路,在此基础之上做好信贷与非信贷资产的摆布。特别是针对非信贷,在债券投资策略上,将继续强化投研引领,坚持以RAROC为标尺,优先配置政府债等综合性价比较高的券种,合理摆布利率债和信用债的投资结构,既注重组合收益的提升,又严格把控风险底线,确保资产质量稳健。在信用债的配置上要控制好集中度,要精选行业、优选企业。

零售贷款信贷风险

资产质量方面,截至2025年6月末,邮储银行不良贷款率为0.92%,较上年末上升0.02个百分点。

邮储银行副行长、首席风险官姚红指出,近年来,零售信贷风险是邮储银行资产质量波动的主要承压点。

她表示在坚持小额分散、注重风险缓释、严格风险分类的基础上,该行在2024年全面改进了主要零售信贷产品的作业流程,优化了客户及业务准入标准,加强了风险模型策略应用,在今年上半年又进一步实施了四项管控措施

一是深入推进零售信贷集约化作业,完善客户尽调和人工审查审批要点,强化流程制衡约束和真实性交叉验证;二是强化总行、分行两支集中催收队伍建设,开展多元化不良资产处置,加快风险出清速度;三是认真落实小微企业金融续贷、个人消费贷款纾困等政策要求,帮助临时困难客户平稳渡过难关;四是加强阳光信贷文化建设,严格防范道德风险和金融黑灰产、不法中介渗透。

“我行在行业中较早关注零售贷款面临的挑战,从去年开始就重塑零售全流程风控标准和风控模型,同时强调‘算清账再做’,并在行业内率先叫停‘高息高返’的车贷业务。”刘建军表示,这一决定虽然会使短期业务增量受到一定影响,但长期发展的质量得以巩固。同时,他预计未来零售贷款增长将逐步回归正轨。

近期,国家发布《个人消费贷款财政贴息政策实施方案》后,六大行及多家股份行相继宣布自2025年9月1日起,对符合条件的个人消费贷款开展财政贴息。

对此,邮储银行零售业务总监梁世栋表示,该行已制定详细的操作流程,开发相应的系统功能,未来将强化消费场景的合作,与场景方协同落地财政贴息政策,促进居民消费。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

邮储银行

3.5k
  • 42家上市银行半年盈利1.1万亿,六大国有行将分红超2000亿元
  • 邮储银行:上半年归属于银行股东的净利润492.28亿元,同比增长0.85%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如何应对息差收窄挑战?资本补充后影响分红吗?邮储银行详解资产负债管理三大策略

定向增发1300亿元后,如何把“好钢用在刀刃上”?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界面新闻记者 | 张晓云

8月29日,邮储银行发布2025年半年报。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6月末,邮储银行总资产站上18万亿元台阶;营业收入1794.46亿元,同比增长1.50%;实现净利润494.15亿元,增长1.08%;通过加强资产负债两端的主动管控和精细管理,上半年净息差1.70%,继续保持行业领先。

在当日晚间召开的业绩会上邮储银行管理层就资产负债管理、息差、分红、零售信贷等问题做出解答。

资产负债管理三大策略

今年上半年,邮储银行首次获得国家大规模注资,完成A股定向增发1300亿元,提升各级资本充足水平截至2025年6月末,邮储银行资本充足率14.57%,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10.52%,分别较上年末提升0.13个、0.96个百分点。

如何把“好钢用在刀刃上”邮储银行行长刘建军介绍了上半年资产负债的摆布思路该行围绕着更加“均衡、稳健、有韧性”的目标,前瞻布局各项业务。

上半年邮储银行信贷增速行业领先,存贷比提升了0.9个百分点;净息差1.7%,保持行业领先;多元化的策略带动中收恢复增长,非息收入的占比提升了3.3个百分点。

刘建军表示综合来看邮储银行资产负债摆布策略主要有三个特点:

一是通过综合能力的持续提升,不断强化发展的韧性。

从资产端来看,在需求偏弱的背景下,信贷投放更加稳健。上半年全行业的信贷同比增长7.1%,邮储银行信贷增速是10.1%

在公司贷款上,不断挖掘前景好、潜力大,但是金融供给不充分的薄弱环节和市场缝隙,总结了全行公司业务营销的“十大市场缝隙”,通过挖掘这些市场缝隙,避免了同质化的竞争;在信贷审批方面,深化行业研究,通过“看未来”审贷技术的应用,精准识别一批优质成长的企业客户;再比如在县域市场,该行充分发挥下沉的优势,服务各地的优势特色产业、产业集群以及一些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

财报数据显示邮储银行上半年公司贷款新增5411亿元,同比增速达18.6%;不良率仅为0.49%,较年初下降了0.05个百分点;县域贷款同比增长14%,高于整体贷款增速4个百分点,延续了近几年的良好势头。

从负债端来看,在对公存款上,邮储银行通过强化主办行综合开发和链式拓客,同时加强产业链、供应链上下游的客户开发,公司存款同比增长了14.53%,高于行业平均11个百分点;而且公司存款的付息率低至1.18%,较年初进一步下降14bps。在零售上持续推进财富管理能力的建设,通过支付结算、资产配置这些服务来吸引客户沉淀资金,带动AUM增长9%;个人存款付息率1.23%,较年初下降22bps。

与此同时邮储银行上半年同业存款增长超过了1,200亿元。该行着重拓展自营存款,上半年同比多增近1,300亿元,为历史同期最高。

二是更加注重信贷投放的“量价险”均衡和价值创造。

刘建军表示上半年银行业零售贷款增速是下降的,同时风险压力有所抬升,贷款定价也下行较快,综合考虑各类成本,零售贷款价值创造能力受到一定的影响。邮储银行在行业中较早关注零售贷款面临的挑战,从去年开始重塑零售全流程风控标准和风控模型,同时强调“算清账再做”,通过测算23个具体贷款品种的RAROC明细账,在行业内率先叫停“高息高返”的车贷业务。

他表示这一决定虽然会使短期业务增量受到一定影响,但长期发展质量得以巩固,上半年同比增速高出行业平均0.7个百分点,尤其二季度以来小额贷款、按揭贷款分别同比多增了58亿元和41亿元。预计未来零售贷款增长将逐步回归正轨。

三是低利率下探索更加灵活多元的资产负债策略。

刘建军表示邮储银行精准择时主动扩表,及时捕捉市场波动中的增收机会。该行加强前瞻研判,积极组织低成本的主动负债,加大高RAROC地方债的投放力度,投放量同比翻了一番,实现价差超过了20bps。与信贷相比虽然利差比较低,但是风险和资本占用更低,增厚了收入和ROE,是低利率环境下的一种有效的策略,这些操作使邮储银行上半年的投资收益同比增长了65%,为营收增长作出了很大的贡献。

他指出邮储银行票据业务做出特色,注重加大交易流转创收。该行票据业务不以量的增长为目标,着重加大交易流转做大非息。在确保贷款稳定增长的同时,实现票据非息收入12.5亿元,同比增长34%,是行业第一位。

谈及下半年经营策略刘建军表示接下来,该行将按照年初既定的打法,加快实施“更加均衡的信贷投放、灵活的非信贷配置、行业领先的核心负债能力”三大策略,在低利率时代实现稳健发展和逆势突围。

如何应对息差收窄挑战

近年来随着低利率环境持续,银行业普遍面临行业息差收窄、盈利承压的挑战保持息差优秀水平的邮储银行如何应对挑战

财报数据显示2025年上半年,邮储银行总付息负债的平均付息率为1.26%,较上年末下行25个基点;净息差1.70%

刘建军表示,近年邮储银行的息差一直保持行业较好水平。上半年净息差达到1.7%,较2024年下降了17bps,主要是受一次性因素影响,一季度降幅即达到16bps。

具体来看,资产端,邮储银行按揭贷款占比较高,年初重定价占比也更高,所以息差下行更快,受一次性因素影响,贷款收益率多降了4bps。在负债端,由于该行比较早地压降了长期限高定价的存款,同时一直严控手工补息,存款基础比较扎实,也比较少吸纳高成本的同业负债,这些结构性的因素,导致邮储银行在各类降息政策中降幅也小一些。

过去我们就比较低,所以在多次降息过程中我们降得稍微少一点,这是我们的整体现状。”他表示二季度以来,随着一次性影响的消退,邮储银行主动管理成效开始显现,息差走势表现出了较强的韧性,上半年较一季度仅下降了1bp,降幅开始趋缓。

“关于息差是否见底,下一步还需观察市场利率走势。如市场利率维持在较好的水平,通过自身的精细化管理,能够维持住较好的息差水平。”刘建军称。

资本补充不影响分红策略

1300亿资本补充到位后,不少投资者关心,未来邮储银行在分红策略、资本使用等方面是否会发生变化。

本次邮储银行将进行中期分红邮储银行董事会建议派发2025年度中期普通股现金股利,每10股派发1.230元(含税),分红总额为147.72亿元(含税)。

刘建军表示,从2018年以来,邮储银行将分红比例提高到30%,至今一直保持稳定,H股上市以来,累计分红超过1700亿元。去年邮储银行首次开展了中期分红,由过去一年分红一次,调整为一年两次。今年按照30%的比例进行中期分红,全年分红比例也将保持不变。

在未来分红策略的制定上,刘建军表示,将综合考虑五方面因素,力争保持稳定的、比较可观的分红比例:一是严格贯彻落实监管要求;二是着眼于股东利益最大化的基本原则;三是综合考虑银行的利润增长、资本充足率以及资本结构等因素;四是分红政策与可比同业要保持基本一致;五是要持续推动高质量发展,提升邮储银行的投资价值。

此外邮储银行副行长徐学明表示,注资后,总的策略是,要坚持战略导向,坚持服务实体经济。同时要坚持走轻资本之路,在此基础之上做好信贷与非信贷资产的摆布。特别是针对非信贷,在债券投资策略上,将继续强化投研引领,坚持以RAROC为标尺,优先配置政府债等综合性价比较高的券种,合理摆布利率债和信用债的投资结构,既注重组合收益的提升,又严格把控风险底线,确保资产质量稳健。在信用债的配置上要控制好集中度,要精选行业、优选企业。

零售贷款信贷风险

资产质量方面,截至2025年6月末,邮储银行不良贷款率为0.92%,较上年末上升0.02个百分点。

邮储银行副行长、首席风险官姚红指出,近年来,零售信贷风险是邮储银行资产质量波动的主要承压点。

她表示在坚持小额分散、注重风险缓释、严格风险分类的基础上,该行在2024年全面改进了主要零售信贷产品的作业流程,优化了客户及业务准入标准,加强了风险模型策略应用,在今年上半年又进一步实施了四项管控措施

一是深入推进零售信贷集约化作业,完善客户尽调和人工审查审批要点,强化流程制衡约束和真实性交叉验证;二是强化总行、分行两支集中催收队伍建设,开展多元化不良资产处置,加快风险出清速度;三是认真落实小微企业金融续贷、个人消费贷款纾困等政策要求,帮助临时困难客户平稳渡过难关;四是加强阳光信贷文化建设,严格防范道德风险和金融黑灰产、不法中介渗透。

“我行在行业中较早关注零售贷款面临的挑战,从去年开始就重塑零售全流程风控标准和风控模型,同时强调‘算清账再做’,并在行业内率先叫停‘高息高返’的车贷业务。”刘建军表示,这一决定虽然会使短期业务增量受到一定影响,但长期发展的质量得以巩固。同时,他预计未来零售贷款增长将逐步回归正轨。

近期,国家发布《个人消费贷款财政贴息政策实施方案》后,六大行及多家股份行相继宣布自2025年9月1日起,对符合条件的个人消费贷款开展财政贴息。

对此,邮储银行零售业务总监梁世栋表示,该行已制定详细的操作流程,开发相应的系统功能,未来将强化消费场景的合作,与场景方协同落地财政贴息政策,促进居民消费。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