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如何稳息差、控风险、保分红?交通银行详解信贷投放节奏与资本补充后发展路径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如何稳息差、控风险、保分红?交通银行详解信贷投放节奏与资本补充后发展路径

净息差还有下探压力。

图片来源:交通银行

界面新闻记者 | 张晓云

829交通银行(601328.SH,03328.HK)发布2025年半年度经营业绩。报告期内,集团实现营业收入1333.68亿元、归属于母公司股东净利润460.16亿元,同比分别增长0.77%、1.61%,营收净利双增。截至6月末,该行资产总额达到15.44万亿元;不良贷款率为1.28%,较上年末下降0.03个百分点。同时,该行完成向财政部、中国烟草和双维投资发行人民币普通股(A股)约141亿股,募集资金1200亿元,有效补充了核心一级资本。

在当日召开的中期业绩发布会上,交通银行管理层就信贷投放净息差风险管理分红等问题做出解答。

贷款增量目标不变

信贷投放方面上半年交行保持较快的增长态势

据交通银行副行长周万阜介绍报告期末,集团客户贷款余额9万亿元,较上年末增加4434亿元,增幅5.18%,同比多增1,327亿元;结构上,进一步加大对国家重大战略、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支持力度,长三角、粤港澳、京津冀三大区域贷款增幅5.57%,境内行民营企业贷款增幅9.04%,境内行个人消费贷款增幅18.06%,均高于集团整体贷款增幅。

具体投放来看,交通银行副行长殷久勇表示对公贷款整体增长较快。截至6月末集团境内人民币对公贷款比年初增加3,764亿元,增幅7.18%,同比多增1,188亿元。与此同时,交行主动把握全方位扩大国内需求的政策机遇,加大对服务消费等重点领域的信贷支持力度,积极稳妥推进个人住房贷款、个人消费贷款和信用卡贷款发展。上半年,境内行人民币个人贷款的增量高于2024年同期水平。

殷久勇表示从上半年实际贷款增长的情况看,整体投放进度符合预期,已超全年计划目标的60%。展望全年,交行将保持贷款增量目标不变,预计全年境内行人民币贷款增幅与2024年基本持平。此前在2024年年报业绩会上,他透露的交行全年安排的增量是4800亿元。

关于信贷需求和项目储备情况,殷久勇表示,当前实体经济贷款需求受各方面因素影响较一季度有所减弱。交通银行同大多数同业一样,二季度,包括7月份,对公贷增速有所放缓。为此,交行更加重视强化信贷项目的储备,全力推动项目储备提质扩容,项目储备的重点也聚在国家的“两重”、“两新”、制造业、普惠金融、绿色发展、科技创新、乡村振兴等重点领域。从目前的进度来看,三四季度的项目储备和总体需求保持平稳。

同时,我们也看到交通银行下一个阶段的临期业务增多,同时叠加专项债发行以及同业竞争的影响,未来一段时间贷款增长可能面临一定的压力。殷久勇表示交行将用足用好中央和监管部门陆续推出的一系列有力有效的政策措施,抢抓政策窗口,围绕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小微企业、民营企业、并购贷款、房地产发展新模式等领域,挖掘潜在的业务需求,全面提升金融供给能力,实现“量的合理增长和质的有效提升”的目标。

净息差还有下探压力

净息差是影响银行净利润的关键因素之一,2025年以来,受市场利率整体下行以及存款成本持续上升等多重影响,银行业净息差普遍面临收窄态势

财报数据显示截至上半年末,交行净息差为1.21%同比下降8个基点。

(图源:Wind)

谈及息差原因周万阜表示,今年5月份,主要商业银行下调了存款挂牌利率,多个存款品种的下调幅度均大于LPR下调幅度。“存款挂牌利率下调后,相关定期存款再定价的效应会逐步显现,如果不考虑新的LPR下调,越往后会更有利于息差的稳定。”

展望未来,周万阜表示,净息差还有往下探的压力,同时也要看到,在不再考虑新的LPR下调的情况下,净息差越往后情况会越好。

周万阜进一步提到,由于存量房贷利率调整等政策性因素影响持续,加之有效需求疲弱,同业竞争激烈,有效资产投放面临压力,资产端收益率预计将继续下降。负债端付息率越往后降得越多,息差降幅预计将逐步收窄相比前两年有望在到了一定时间后止跌回稳

对此周万阜表示,交行将通过多措并举稳定和改善息差,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加大力度、扎实工作,以数字化方式拓展客户群;二是优化资产负债结构,在实现总量合理增长的同时提升效益;三是提高低成本存款的占比,同时压降低收益资产的占比。

三方面加强风险管理

今年以来,交行的资产质量核心指标在持续改善。

截至6月末,交行不良贷款率是1.28%去年末下降0.03个百分点

交通银行副行长顾斌指出先行指标上升例如关注贷款比例到6月末是1.59%,比年初上升0.02个百分点;逾期率1.41%,比年初上升0.03个百分点,其中,主要是零售类的贷款风险有所显现从今年新发生不良情况来看,去年同期相比略有上升,其中主要是在零贷、小企业、信用卡方面新发生的不良率有所上升。

但在不良贷款发生裂变稍微有所增加的前提下,交行加大了对不良贷款的清收处置。今年上半年,累计处置不良贷款378亿,同比增加27.9%顾斌表示境外分行的一些大额项目处置也取得了突破,通过催收、处置,使得集团不良贷款率能够逐渐好转,预计到年底,交行不良贷款率、逾期贷款率等指标还会继续保持平稳。

针对信贷形势,顾斌表示今年以来,交行在风险管理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包括持续优化对资产质量的前瞻预判和管控,对风险类客户进一步完善减退加固的管理机制。对重点领域的风险,交行加强防控,强化统筹协调,比如支持重点省份的化债和平台的转型发展,统筹推进房地产业务发展和风险的防控,推广上线零售信贷、小企业风险评估的工具,对高风险的产品和客户实施精准的定位从目前来看,交行相对比较关注的还是房地产行业、零售信贷和小企业业务的资产质量管控。

顾斌表示,下阶段将重点从以下三个方面加强风险管理:

一是加强对逾期贷款的管控。交行进一步健全从监测到催收全链条的风险管理链条,抓好日常的监测,对于临期贷款进一步加强监测、提示、催收,充分掌握大额客户的还款意愿和还款能力,对重点的板块、重点产品的风险特征加强分析,提前介入。从源头端进一步优化对部分客户、部分产品的准入策略,力争对风险的管理能够实现从前端到后端的有效管理。

二是对重点的行业和区域进一步加大管控。努力实现对风险能够做到“想得到、看得清、管得住。在发展中持续优化信贷结构,管控好风险。在客户的选项择户方面,结合现在的形势,也结合国家的要求,进一步对国家支持的重点领域加大投放;对行业的风险监测管理方面,要进一步研判存量的业务风险,对于有些授信政策及时地修订、完善;对国家要求的“一揽子”增量政策坚决贯彻落实,也对于房地产发展新模式政策导向下市场的运行、房企的趋势性变化,进一步地加强研究,统筹好各个区域房地产项目融资规划还有风险防控。

三是进一步强化数字赋能,深化AI的技术应用。在推动AI技术和风险管理的场景融合方面,能够提升风险管控的有效性和及时性,有信心来通过上述这些措施努力地来实现集团资产质量保持稳定。

资本补充不影响分红政策

今年上半年交行完成了1200亿定向增发。此次定增的募集资金扣除发行费用后的金额,已全部用于补充核心一级资本。定增完成之后,交行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较年初提升了1.18个百分点。

不少投资者关心资本补充后是否会摊薄每股收益是否会影响分红政策

对此,交通银行董事会秘书何兆斌表示关于资金的运用,可参照今年3月交行董事会审议通过《关于向特定对象发行A 股股票摊薄即期回报及填补措施和相关主体承诺事项的议案》其中第四项举措是将继续保持利润分配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坚持为股东创造长期价值。

829,交通银行董事会审议通过了《交行2025年上半年利润分配方案》,上半年向全体股东,每10股分配现金股利人民币1.563元(含税),总共分配现金股利138.11亿元,占归属母公司普通股股东净利润的31.2%这是交行连续第二年实行中期分红。

何兆斌指出今年3月,交通银行董事会还审议通过了《未来三年(2025-2027年)股东分红回报规划》,明确承诺未来三年以现金方式分配的利润,不少于年度集团口径下归属于本行股东净利润的30%。交通银行将保持分红政策的延续性、稳定性和可预期性。

他表示从上半年的经营业绩看,交通银行营收和净利润较去年同期实现了正增长,延续了稳中向好、稳中提质的经营态势,以良好的业绩和稳定的分红实现了对股东的承诺。管理层有信心以良好的业绩和稳定的分红持续回报投资者。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

交通银行

3.4k
  • 交通银行:将简化办理手续,对符合通知要求的消费贷款实施贴息
  • 交通银行宣布调整部分借记卡收费标准,将推出万事达双币借记卡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如何稳息差、控风险、保分红?交通银行详解信贷投放节奏与资本补充后发展路径

净息差还有下探压力。

图片来源:交通银行

界面新闻记者 | 张晓云

829交通银行(601328.SH,03328.HK)发布2025年半年度经营业绩。报告期内,集团实现营业收入1333.68亿元、归属于母公司股东净利润460.16亿元,同比分别增长0.77%、1.61%,营收净利双增。截至6月末,该行资产总额达到15.44万亿元;不良贷款率为1.28%,较上年末下降0.03个百分点。同时,该行完成向财政部、中国烟草和双维投资发行人民币普通股(A股)约141亿股,募集资金1200亿元,有效补充了核心一级资本。

在当日召开的中期业绩发布会上,交通银行管理层就信贷投放净息差风险管理分红等问题做出解答。

贷款增量目标不变

信贷投放方面上半年交行保持较快的增长态势

据交通银行副行长周万阜介绍报告期末,集团客户贷款余额9万亿元,较上年末增加4434亿元,增幅5.18%,同比多增1,327亿元;结构上,进一步加大对国家重大战略、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支持力度,长三角、粤港澳、京津冀三大区域贷款增幅5.57%,境内行民营企业贷款增幅9.04%,境内行个人消费贷款增幅18.06%,均高于集团整体贷款增幅。

具体投放来看,交通银行副行长殷久勇表示对公贷款整体增长较快。截至6月末集团境内人民币对公贷款比年初增加3,764亿元,增幅7.18%,同比多增1,188亿元。与此同时,交行主动把握全方位扩大国内需求的政策机遇,加大对服务消费等重点领域的信贷支持力度,积极稳妥推进个人住房贷款、个人消费贷款和信用卡贷款发展。上半年,境内行人民币个人贷款的增量高于2024年同期水平。

殷久勇表示从上半年实际贷款增长的情况看,整体投放进度符合预期,已超全年计划目标的60%。展望全年,交行将保持贷款增量目标不变,预计全年境内行人民币贷款增幅与2024年基本持平。此前在2024年年报业绩会上,他透露的交行全年安排的增量是4800亿元。

关于信贷需求和项目储备情况,殷久勇表示,当前实体经济贷款需求受各方面因素影响较一季度有所减弱。交通银行同大多数同业一样,二季度,包括7月份,对公贷增速有所放缓。为此,交行更加重视强化信贷项目的储备,全力推动项目储备提质扩容,项目储备的重点也聚在国家的“两重”、“两新”、制造业、普惠金融、绿色发展、科技创新、乡村振兴等重点领域。从目前的进度来看,三四季度的项目储备和总体需求保持平稳。

同时,我们也看到交通银行下一个阶段的临期业务增多,同时叠加专项债发行以及同业竞争的影响,未来一段时间贷款增长可能面临一定的压力。殷久勇表示交行将用足用好中央和监管部门陆续推出的一系列有力有效的政策措施,抢抓政策窗口,围绕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小微企业、民营企业、并购贷款、房地产发展新模式等领域,挖掘潜在的业务需求,全面提升金融供给能力,实现“量的合理增长和质的有效提升”的目标。

净息差还有下探压力

净息差是影响银行净利润的关键因素之一,2025年以来,受市场利率整体下行以及存款成本持续上升等多重影响,银行业净息差普遍面临收窄态势

财报数据显示截至上半年末,交行净息差为1.21%同比下降8个基点。

(图源:Wind)

谈及息差原因周万阜表示,今年5月份,主要商业银行下调了存款挂牌利率,多个存款品种的下调幅度均大于LPR下调幅度。“存款挂牌利率下调后,相关定期存款再定价的效应会逐步显现,如果不考虑新的LPR下调,越往后会更有利于息差的稳定。”

展望未来,周万阜表示,净息差还有往下探的压力,同时也要看到,在不再考虑新的LPR下调的情况下,净息差越往后情况会越好。

周万阜进一步提到,由于存量房贷利率调整等政策性因素影响持续,加之有效需求疲弱,同业竞争激烈,有效资产投放面临压力,资产端收益率预计将继续下降。负债端付息率越往后降得越多,息差降幅预计将逐步收窄相比前两年有望在到了一定时间后止跌回稳

对此周万阜表示,交行将通过多措并举稳定和改善息差,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加大力度、扎实工作,以数字化方式拓展客户群;二是优化资产负债结构,在实现总量合理增长的同时提升效益;三是提高低成本存款的占比,同时压降低收益资产的占比。

三方面加强风险管理

今年以来,交行的资产质量核心指标在持续改善。

截至6月末,交行不良贷款率是1.28%去年末下降0.03个百分点

交通银行副行长顾斌指出先行指标上升例如关注贷款比例到6月末是1.59%,比年初上升0.02个百分点;逾期率1.41%,比年初上升0.03个百分点,其中,主要是零售类的贷款风险有所显现从今年新发生不良情况来看,去年同期相比略有上升,其中主要是在零贷、小企业、信用卡方面新发生的不良率有所上升。

但在不良贷款发生裂变稍微有所增加的前提下,交行加大了对不良贷款的清收处置。今年上半年,累计处置不良贷款378亿,同比增加27.9%顾斌表示境外分行的一些大额项目处置也取得了突破,通过催收、处置,使得集团不良贷款率能够逐渐好转,预计到年底,交行不良贷款率、逾期贷款率等指标还会继续保持平稳。

针对信贷形势,顾斌表示今年以来,交行在风险管理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包括持续优化对资产质量的前瞻预判和管控,对风险类客户进一步完善减退加固的管理机制。对重点领域的风险,交行加强防控,强化统筹协调,比如支持重点省份的化债和平台的转型发展,统筹推进房地产业务发展和风险的防控,推广上线零售信贷、小企业风险评估的工具,对高风险的产品和客户实施精准的定位从目前来看,交行相对比较关注的还是房地产行业、零售信贷和小企业业务的资产质量管控。

顾斌表示,下阶段将重点从以下三个方面加强风险管理:

一是加强对逾期贷款的管控。交行进一步健全从监测到催收全链条的风险管理链条,抓好日常的监测,对于临期贷款进一步加强监测、提示、催收,充分掌握大额客户的还款意愿和还款能力,对重点的板块、重点产品的风险特征加强分析,提前介入。从源头端进一步优化对部分客户、部分产品的准入策略,力争对风险的管理能够实现从前端到后端的有效管理。

二是对重点的行业和区域进一步加大管控。努力实现对风险能够做到“想得到、看得清、管得住。在发展中持续优化信贷结构,管控好风险。在客户的选项择户方面,结合现在的形势,也结合国家的要求,进一步对国家支持的重点领域加大投放;对行业的风险监测管理方面,要进一步研判存量的业务风险,对于有些授信政策及时地修订、完善;对国家要求的“一揽子”增量政策坚决贯彻落实,也对于房地产发展新模式政策导向下市场的运行、房企的趋势性变化,进一步地加强研究,统筹好各个区域房地产项目融资规划还有风险防控。

三是进一步强化数字赋能,深化AI的技术应用。在推动AI技术和风险管理的场景融合方面,能够提升风险管控的有效性和及时性,有信心来通过上述这些措施努力地来实现集团资产质量保持稳定。

资本补充不影响分红政策

今年上半年交行完成了1200亿定向增发。此次定增的募集资金扣除发行费用后的金额,已全部用于补充核心一级资本。定增完成之后,交行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较年初提升了1.18个百分点。

不少投资者关心资本补充后是否会摊薄每股收益是否会影响分红政策

对此,交通银行董事会秘书何兆斌表示关于资金的运用,可参照今年3月交行董事会审议通过《关于向特定对象发行A 股股票摊薄即期回报及填补措施和相关主体承诺事项的议案》其中第四项举措是将继续保持利润分配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坚持为股东创造长期价值。

829,交通银行董事会审议通过了《交行2025年上半年利润分配方案》,上半年向全体股东,每10股分配现金股利人民币1.563元(含税),总共分配现金股利138.11亿元,占归属母公司普通股股东净利润的31.2%这是交行连续第二年实行中期分红。

何兆斌指出今年3月,交通银行董事会还审议通过了《未来三年(2025-2027年)股东分红回报规划》,明确承诺未来三年以现金方式分配的利润,不少于年度集团口径下归属于本行股东净利润的30%。交通银行将保持分红政策的延续性、稳定性和可预期性。

他表示从上半年的经营业绩看,交通银行营收和净利润较去年同期实现了正增长,延续了稳中向好、稳中提质的经营态势,以良好的业绩和稳定的分红实现了对股东的承诺。管理层有信心以良好的业绩和稳定的分红持续回报投资者。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