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陈明一
8月30日,山东鲁阳节能材料股份有限公司(简称:鲁阳节能;代码:002088)披露2025年半年度报告。
上半年,鲁阳节能实现营收11.73亿元,同比减少27.31%;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7662.37万元,比起去年的2.07亿元,跌幅高达62.97%;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从去年同期的2.11亿元到今年的1217.34万元,大减94.23%;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2.61%,同比减少4.67%个百分点。

针对半年成绩的不理想,鲁阳节能认为主要是受到市场竞争及市场环境变化影响所致。
鲁阳节能主要从事陶瓷纤维、可溶纤维、氧化铝纤维、轻质莫来石砖等耐火保温产品的研发、生产、销售、应用设计、施工业务,工业过滤布袋的生产和销售业务,以及汽车排放控制系统封装衬垫产品、锂电池陶瓷纤维纸产品的剪裁、包装和销售业务。上半年,鲁阳节能陶瓷纤维产品营收10.28亿元,占比87.65%。
鲁阳节能提到,陶瓷纤维下游部分传统行业需求与去年同期相比有所下滑,石化类客户部分项目建设延期,导致了项目类销售减少,对公司整体利润率造成较大影响。此外,钢铁、陶瓷、水泥、平板玻璃等下游行业市场需求仍未见好转,有色、电力行业市场需求相对稳定。
在半年报中,鲁阳节能称,《硅酸铝纤维及制品单位产品能源消耗限额》(GB40877-2021)国家标准于2022年11月1日开始实施。该标准的制定和实施将推动陶瓷纤维行业生产技术的优化和发展,行业内的生产技术落后产能将逐渐被淘汰。
2024年5月,国务院印发《2024—2025年节能降碳行动方案》(国发[2024]12号),明确了钢铁行业、石化化工行业、有色金属行业、建材行业、建筑、交通运输等行业节能降碳工作目标,行业节能降碳技术升级成为大势所趋。
随着“双碳”政策逐步推进,下游行业节能降碳的需求更加迫切,对节能材料性能要求进一步提高,为陶瓷纤维在工业耐火、保温、节能领域传统市场持续渗透、新行业开发拓展提供了有利环境。
2024年7月,二十届三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 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健全绿色低碳发展机制,建立能耗双控向碳排放双控全面转型新机制,构建碳排放统计核算体系、产品碳标识认证制度、产品碳足迹管理体系,健全碳市场交易制度、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制度,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
得益于行业趋势叠加政策利好,鲁阳节能认为近几年来国内同行业企业产能建设增加,导致国内保温市场竞争日益加剧,保温产品销售价格持续在低位运行。受此影响,其陶瓷纤维及其制品产能利用率与去年同期相比略有下降,产品发货量与去年同期相比有所减少。

除了需求下滑、行业竞争所带来的系列问题,鲁阳节能目前急需加强回款能力:上半年货币资金为2.62亿元,应收账款却高达11.46亿元,占资产比重为34.69%。在半年报中,鲁阳节能将“重大工程项目及部分长期合作大客户的应收款项较高”列为风险项,并提到需要不断提升应收账款分析与管控水平。
值得关注的是,鲁阳节能认为,石化、冶金、火电、交通、建材等 “高碳产业”,均为主要下游应用行业,其肩负着助力节能降碳目标的时代使命。
目前,鲁阳节能在耐火、防火、隔热领域已经展开了节能降碳结构类产品的设计与推广工作。部分结构产品已经得到客户的认可和市场推广,节能降碳结构产品的设计与推广将为公司发展提供支撑。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