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特朗普在当时的竞选活动中多次严厉指责中国,包括认为中国操纵货币汇率,但是最近与中国的天然气贸易协议却是一个180度的大转变,标志着双方开始改善关系。这笔交易的一大赢家是美国的能源出口行业,特别是液化天然气。
尽管该协议在上周公布之后,收到了各方面五味陈杂的不同感觉,但这笔交易已被誉为美国大幅进入世界上最大能源市场的重要机会。这可能标志着美国液化天然气生产和美国未来作为主要的能源出口国的转折点,它无疑为美国石油和天然气生产继续增长描绘了一幅美好的前景。
实际上把这项能源出口贸易的协议落到实处的话,还需要大量的工作要做,双方制定了一个长达100天的行动计划。这需要邀请中国公司和美国供应商谈判液化天然气运输的长期合同。而且,这一协议清楚地表明中国可以从美国公司获得优惠条件,而Wood Mackenzie估计,到2030年,对中国的出口可能达到每年260亿美元。
中国已经是美国原油的第一大买家。二月份,中国对美国轻质原油的采购量超过了加拿大,也是迄今为止美国原油出口的主要消费国。
然而,根据这项协议,美国新出货的大部分产品都将是液化天然气,目前主要是从Cheniere能源公司的Sabine出口码头出口的。中国已成为主要的液化天然气出口市场。根据HIS的数据,2016年中国进口液化天然气2610万吨,同比增长32.6%。 Wood Mackenzie认为,到2030年,中国的需求将翻一番,达到每年7500万吨,因为中国的经济正试图从依赖煤炭,转向到依赖石油和天然气,但国内的油气产量却在继续下滑。
现在中国65%的液化天然气进口来自澳大利亚和卡塔尔,这也是目前中国的两大主要供应国。去年只有少数美国天然气运往中国,只占进口总额的1%。新协议将大大增加美国液化天然气供应在中国市场份额的机会。市场对此已经给出了热烈响应,目前美国唯一的LNG出口商Cheniere的股价在该协议宣布后上涨了3.3%。
这项协议对双方扩大贸易合作只是一个含糊的确认:它没有具体的细则规定。美国公司将不得不签署与中国进口商的长期合同,或者在Cheniere现有的现货市场上拿出一部分来出售。与中国的谈判可能会很困难,因为马来西亚、卡塔尔、澳大利亚、伊朗和其他潜在的液化天然气供应商目前都在大力招揽中国客户。
还有中国的另一项经济举措,“一带一路”计划,预计该计划在欧亚大陆的基础设施和贸易扩张将大大增强,其中包括数十亿美元的开发支出。这个计划正在被公认为中国努力实现其作为潜在的全球领导者的一部分,相比于美国现在推行的“美国优先”的外交和贸易政策,它很可能会取代美国在全球经济和贸易中的霸主地位。美国人现在可能会左右为难,不对中国出口的话,眼睁睁看着其它的LNG出口国在中国市场大快朵颐,而自身国内的LNG产量过剩却无法变现;对中国出口的话,这会帮助提供中国国内的清洁能源需求,甚至会帮助中国的经济增长,并进而会对美国的外交政策产生复杂的影响。
这些地缘政治问题的影响,在双方表面上日益紧密的能源联系之下仍会不时发酵出来,但对于美国能源出口行业来说,它们无疑对该协议充满了热情和欢呼,这是进入中国这一世界上增长最快的液化天然气市场的重要机会。然而,赢得中国这一令人垂涎三尺的大主顾可能并不会轻松,甚至需要一场艰苦的斗争。包括美国在内的全球能源供应大幅增加,造成液化天然气过剩。卡塔尔、澳大利亚和马来西亚等当前主要市场参与者,在满足东亚液化天然气需求方面占据了有利位置,而日本、韩国和台湾的消费者则表示今年将准备彻底改革全球液化天然气的销售方式,以便让它更灵活。Wood Mackenzie估计,美国液化天然气增长的潜力,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美国在面对世界各地区域供应商所表现出来的竞争力如何。
美国四个新的出口码头正在建设中,预计将于2021年投入使用,另有更多的建设项目正在等待批准。然而,要想成功的大量出口液化天然气,将需要增加对基础设施,特别是管道的投资。目前的LNG供应过剩预计不会在2020年后下降,新建的LNG供应能力估计会超过需求量的百分之五十。
实现液化天然气出口对美国有强大的政治和经济吸引力:可以提高LNG的价格(美国国内的LNG价格很低),支持美国在东亚的盟友,为美国经济提供就业和繁荣,并支持全球从燃煤发电厂切换到清洁能源发电。这将兑现特朗普竞选时的承诺,即对美国能源行业一贯持友好态度和支持能源生产,支持美国在国外的液化天然气销售,特别是它有助于缓解与中国的紧张局势。
这项协议当然是良好的政治象征,也吹响了增加美国能源出口的鼓舞人心的号角。事实上,如果美国人丢掉一贯的冷战和霸权思维,以务实的眼光来看,这项协议对中美双方来说都是最大的“双赢”。
(更多油气专业资讯,请关注公众号 Oilfun)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