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大厨师翻拍的《麻烦家族》还是有意义的。至少他让人们看清了翻拍其他国家家庭电影的不容易。或许将《十二怒汉》翻拍成《十二公民》还算可行,因为任何国家的悬疑案件不会相差太多。然而,真想要把其他国家的家庭剧照搬过来的话,真的不是一个明智的选择。因为每个国家都有属于自己的国情,不同的国情生产出的家庭肯定大相径庭。如果照搬不同国情的家庭剧,结果只能是打了自己的脸。
所以说,那种具有民族特色的家庭剧才会让有不造作的真实感。就像下面这部——
《岳父岳母真难当》
这部14年的法国片,当仁不让的拿下了当年的票房冠军,豆瓣评分8.0,也是不错的行列。
在这之前,史某人也给大家推荐过一些法国片。比如《与玛格丽特的午后》、《普罗旺斯的夏天》、《艾特熊与赛娜鼠》、《回忆》这些片子有喜剧,有爱情也有动画,虽然类型各异,但是却都同样的散发着一股法式的浪漫轻松和自由。《岳父岳母真难当》也是这样。这部片纸的老两口克劳德和玛丽亚结婚多年,是一对十分恩爱的夫妻。老爷子有些固执死板,老太太有些抑郁倾向但还算灵活。
两人育有四个女儿,而且他们全都健康成长成了大人,这本身是一件非常值得高兴的事情。作为非常虔诚的天主教徒的二人,他们自然希望女婿们也能够和自己有着相同的信仰。然而,天意弄人,他的女儿们分别嫁给了阿拉伯人、犹太人和中国人。看表情就知道,老两口几乎是绝望的···
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女婿们和老爷子的性格也差不了多少,就算是一次很普通的聚会不同国家和肤色的爷儿四个也是明争暗讽,针锋相对。结果就是闹得不欢而散,甚至犹太女婿和中国女婿直接大打出手。结果呢,会武术的中国女婿直接将其一巴掌撂倒(外国人眼里中国人是不是都会武术?以后万一出国被问起来真不好意思说自己是中国人···)
因为玛丽亚因为家庭的事情患上了抑郁症,女儿们想要给母亲一些心理安慰。又组织了一波聚会,犹太女婿得到消息后反应时这样的——成龙和阿拉法特也去吗?
阿拉伯女婿听到消息的时候是这样的——李小龙和博贝克不会也去吧?
而中国女婿听到消息之后呢,反应也差不多——卡扎菲和安瑞克·玛西亚也会去吗?
片子当中大部分的矛盾其实都是来自于彼此之间的不理解和胡乱擦测。
其中让人比较深刻就是犹太人的割礼还有中国人的传统态度。
割礼这件事呢就不说太多了,万一有人正吃东西呢,是吧~
在中国女婿首次出现在片中的时候,他客气的称呼克劳德为“岳父”
而这种在我们看来是为了表达敬意的称呼在老外们的眼里却变成了“拍马屁”
但这种隔阂终究不是什么无法解决的大事儿。
而且俗话说得好,没有什么矛盾是一瓶酒解决不了的,如果有,那就两瓶~闹归闹,掐归掐,一大家人终究还是一家人,几瓶酒下肚,老丈人和女婿们的关系立马变得和谐起来。三个女婿的关系也变得融洽,虽然小吵闹不断,内心的距离却在不断的缩短。相对而言,法国电影更加崇尚自由和平等,电影中的女婿门虽然成了一家人,但却各自保持着自己国家的传统。谈到国家他们会毫不留情的针锋相对,而且不会因为你比我有钱我就不和你打,不会因为你“个头大”我就不骂你。
导演在片中给这三个女婿的戏份几乎是一样重的。在互相撕逼的过程中,每一个来自不同国家的女婿轮番保持优势,没有一个是一直在吃亏的。对话的平等才是真正的平等,如果对话不平等,就算表面上是客气和平的,也是种族歧视。
家庭关系的缓和让老两口的心情放松了下来,喜上加喜,小女儿说自己要把信仰天主教的男友引荐给二老。这可把二老乐开了花,见面的那天,克劳德看了看时间,根本抑制不住内心的兴奋:迟到十分钟,至少我们可以肯定他不是中国人(中国人约会守时,好吧我又拖祖国的后腿了)
然额,二老没想到的是,小女儿领着一位黑人出现了···
克劳德最不想看到的事情发生了——他在家集齐了一道彩虹···然而,娶一个白人做妻子,也是这个黑人的父亲不愿意看到的事情。在两个孩子婚礼的前一天,两位父亲去钓鱼,顺便进行最后的谈判。
两个父亲越聊越投机,经过一整夜的“看守所对话”竟然尽释前嫌成了铁哥们。
两个孩子的婚礼也如期举行,一个相当圆满的结局。
说实在话这部法国电影没有太多值得去分析的地方,没有太多的隐喻,甚至故事还有些俗套。但是就是这样的的一部电影,却让我足足笑了一个半小时。就是在b站看片的时候,我也不得不屏蔽掉满屏幕的2333····一部喜剧能够做到三观正,还能够取得这样的效果,就绝对算得上是一部优秀的作品。让人遗憾的是,这样的作品并不会出现在国内影院的银幕之上。不过别慌,因为还有腹黑电影~对于热度高的电影,我们会及时推出分析文章,让各位小伙伴的每一张影票钱都花得值得。对于热度低的好片,我们会陆续的介绍给大家,让更多的小伙伴知道、看到。让那些辣眼睛的渣片远离人群,让好片不被错过,这也正是腹黑电影的每一个成员最乐意看到的。好了,今天就到这里,我们明天再见,Bye-bye~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