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6日,今日头条孵化的火山小视频宣布在未来一年里拿出10亿元补贴小视频内容。具体的补贴包括两部分:一是火力现金补贴,每位用户上传的每个小视频,只要符合优质、原创标准,都将获得现金补贴。二是针对内容特别优质的达人,推出特定养成计划,进行长期流量扶持。
在短视频赛道里的布局,今日头条不是第一个,也不会是砸钱最多的那一个。因为,短视频被称为继直播之后的又一个内容创业风口,已经成为兵家必争之地,新老互联网巨头都相继往里面砸钱。早在2015年底,短视频的领军者秒拍就拿出1亿美元扶持短视频创业,2016年11月,它再次拿出10亿元打造短视频上下游产业链。与秒拍容易混淆的美拍,上线9个月就获取了1亿用户。今年3月,快手完成腾讯领投的3.5亿美元融资。腾讯还推出了12亿元扶植内容创业的“芒种计划”,其中短视频作者是重点扶植对象。同时,陌陌也在3月将原有的短视频模块整合放到一级入口“附近”的位置。更重磅的是,阿里宣布将旗下的土豆全面转型为短视频平台,并推出为短视频创作者赋能的“大鱼计划”,该计划的补贴总额为20亿元…
一个月之前,快手、今日头条、秒拍就引爆了一场短视频的定义权之争。快手第一个抛出短视频的定义:57秒,竖屏,这是短视频行业的工业标准。今日头条高级副总裁赵添随后表示:4分钟,是短视频最主流的时长,也是最合适的播放时长。作为行业老大,秒拍霸气回应:短视频不需要被定义,秒拍就是短视频。
纵然时长应该有个行业标准,但对于短视频的发展而言,最核心的还是内容。即便现在满大街都是内容创业,内容已经过剩的年代,优质内容依旧是稀缺的。生产出优质、精品、辨识度高的内容,是短视频创业者的必经之路。
所以,摆在短视频创业者面前有两大难题,一是内容质量。一下科技董事长兼CEO韩坤表示,最初为博眼球而产生的粗陋、低俗内容正在退却,优质内容的稀缺价值正在凸显。
其次,短视频变现限制因素较多。现阶段,常见的短视频平台商业模式有广告、电商和用户付费这三种。无论是哪种方式,粉丝数量的多寡,都直接影响到内容生产者的变现能力。
从易观发布的《中国移动短视频市场专题分析2017》来看,移动短视频市场发展的趋势有三点:第一,短视频风口下,资本持续下场催化短视频内容创业市场发展,尤其对于更多垂直内容品类的短视频创业者挖掘力度不断加大,帮助整个短视频内容领域以及垂直内容领域的领先者更快脱颖而出形成较为明朗的竞争格局;第二,供求双侧驱动短视频内容价值提升;第三,短视频消费场景扩充,内容分发走向多样化,目前以社交关系链为主的短视频内容传播将开始融入更多的垂直化分发平台和依托大数据体系的算法推荐。
创客猫整合了相关行业参与者和投资人对于短视频的看法和观点,一起来探讨短视频的现状、未来发展和变现途径吧。
凤凰新媒体联席总裁、一点资讯总裁陈彤
现在越来越多的新闻是以短视频的形式存在,比如,王健林“一个亿的小目标”的短视频,如果没有这些视频的话,新闻的流传度就会窄很多。
但短视频的普及也带来了几方面的问题。其中新闻的权威性最受到挑战,无论是网站方面,还是相关部门,管控难度越来越大,甚至很难全方位管控。
2016年是直播的元年,短视频则在2017年兴起,直播和短视频密不可分,一定充分把短视频元素放到直播当中。短视频依然处于初级起步的阶段,还有很大的蛋糕要瓜分。目前领域的细分也不足,看过国外的视频就会发现,国内的视频分类与制作水平都差得多,短视频的盈利模式依然需要探索。
不过,小平台的机会已经不多了,一些中小规模的网站声称我要再重新打造一个全新的聚合app,这种机会真得不大。对于大平台来说,依然存在机会的,比如大家都知道土豆准备重挑短视频大旗,如今垂直类的美食、家居依然被青睐。
今日头条高级运营总监吴达
从今日头条的用户使用时长来看,很多用户的内容消费习惯已经发生变化,由图文转向视频了,但有短视频中很多品类还没有人去做,或者做得还不够多,比如:军事、科普。在品类内部,还有更细的颗粒度,国外短视频的细分颗粒度非常高。除了品类以外,还有一个机会是视频质量也还不够高。
现在我们有一个观点:视频是次时代的图文。意思就是说,他们之中是有非常明显的替代关系的,这个替代关系我觉得完全成立。用户在头条上观看短视频类内容的平均时长是1分40秒左右,而观看图文的平均时长是1分10秒左右,这两种内容形态的消费时长是非常接近的。
在变现方面我们还在探索,广告是有局限的。本来就1分钟、4分钟的视频,前贴我们是不做的,中贴、后贴还不成熟。所以,不管是平台方,还是CP方,我觉得是没有特别清晰的变现路径。但是一条、二更,确实有了一些经验,只是这个经验不一定适合所有的创作者,这块我确实不知道最后定型的东西会是什么。
百度视频CEO胡浩
目前从视频平台的角度来看,短视频无论是从品类覆盖上、还是内容质量上都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分发平台的推荐算法、用户体验做得再好,如果内容本身没有竞争力,还是挑战很大。
优质的短视频内容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有趣:目前已经有很多优秀的PGC内容出品方,把严肃的事情做成有趣的短视频来传播,深受年轻网民喜爱。
有用:很多垂直类短视频创业者,在美食、汽车、时尚、母婴等领域做出的短视频内容非常有用,很有价值和潜力。
有品质:中国市场处于消费升级状态,大部分用户对于品质的追求都大大超越从前,有品也是很重要的。
但内容推荐不能完全依赖算法,短视频平台最大的责任是扶持优质内容、打压低俗内容,通过平衡算法推荐和人工运营给用户带来最好的内容体验。
目前移动短视频最核心的变现方式仍然是广告,内容即广告这种模式在国外已经深受主流品牌广告主欢迎,国内的短视频行业也在向这个方向发展。此外,我们还看到了一些探索,比如用短视频内容拉动电商、拉动衍生品的售卖,未来还有多种可能。短视频搞内容付费是不靠谱的,用户更愿意付费去看长视频甚至付费听音频内容,很难说服用户改变使用习惯来付费看短视频。
微影资本投委会主席唐肖明
我不倾向于短视频单独做一个CP公司,或者说做一个MCN可以出来的。我是比较相信媒体品牌,比如说将来有一天有一家又做图片,又做短视频,又做直播,又做长视频,我希望看到这种公司,这种公司更有可能做成。
换句话说,可能不存在一个单独的短视频行业,也不排除万合天宜从网剧这边长出来,或者是新片场做网站起家,大家从不同的方向出发,最后还是一个媒体业态,或者是一个娱乐品牌的业态。
左驭资本周芸竹
基于消费升级兴起的趋势、短视频的特点,短视频和当前的消费升级之间有天然的匹配性。短视频作为有形产品(实物)的消费升级的入口,电商和营销是两类主要的变现模式。短视频的呈现特点使多样化、全面性的传递产品文化含义和社会含义成为可能,结合拍摄手法、音乐、故事、画面传达象征性的意义。短视频成为整个商业闭环的新兴入口——电商的入口、消费者和整合营销系统的接触口(touch point)。可以说,现在短视频的存量主要来源于实物类商品的消费升级。
短视频开始萌生的时候,主要还是以恶搞、搞笑等特定主题的形式出现。但是如今,形式多样化、垂直化、精细化的内容具有更加大的商业变现的潜力,是未来的趋势。相信旅游、体育、文娱、教育、亲子、母婴、理财等细分领域的短视频,都有非常大的发展潜力。可以说,这部分是短视频市场未来主要的增量来源。
(以上为创客猫整合稿件,转载请注明来源。素材来源:中新网、36氪、凤凰科技、左驭资本、易观)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