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浙江省人形机器人产业技术联盟成立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浙江省人形机器人产业技术联盟成立

浙江省“十链百场万企”人形机器人专场暨浙江省人形机器人产业技术联盟成立活动的举办,标志着浙江人形机器人产业进入“协同创新、集群发展”新阶段。

人形机器人产业是全球科技竞争的核心赛道,也是浙江实施人工智能+行动、培育形成新质生产力、高水平赋能新型工业化的重要方向。

9月5日,以“具身智能,就在‘浙’里”为主题的浙江省“十链百场万企”系列对接活动之人形机器人专场暨浙江省人形机器人产业技术联盟成立活动在宁波举行。

浙江省经信厅总工程师李永伟在致辞中表示,浙江早于2024年9月出台人形机器人产业创新发展三年行动计划,目前已集聚183家核心企业(含11家整机企业),宇树科技上半年产值同比增5倍,宁波创新中心等已开展工业场景合作。此次浙江省人形机器人产业技术联盟成立,标志着浙江从“分散突破”迈向“协同攻坚”。他强调产业技术联盟未来需聚焦三大方向:一是攻坚大脑智能决策、小脑应用控制、肢体精密执行等核心环节,突破具身大模型、高精度传感器等“卡脖子”技术;二是推动“人形机器人+”示范,在工业、家庭服务等领域形成可复制方案;三是设立秘书处、制定年度计划,深化政产学研用经协同,培育国际竞争力龙头,让人形机器人成为浙江未来产业“闪亮名片”。

活动上,宁波市副市长李关定指出未来宁波将依托产业技术联盟与宁波人形机器人训练场,打造“研发-测试-生产-应用”生态:训练场将复刻汽车零部件装配、电子元件检测等工业场景,提供数据采集、场景测试服务;宁波还将整合全市资源,联合科学家、创业者、创新者成立“中国最强大人形机器人联盟”,为全省产业发展提供“宁波支撑”。

中国联通浙江省分公司党委书记、总经理童海波分享:在5G方面,浙江省已经建成了覆盖全省的5G专网,可为人形机器人提供低延时、高可靠、大带宽、广连接的网络环境;在算力方面,浙江联通已经在宁波打造了5G创新中心的智算平台,算力的部署已经超过了2000个P,在金华浙江联通打造了人工智能产业园平台,目前即将交付在杭州的中国联通临平算力中心,在桐乡浙江联通也建设了乌镇之光的智算中心。

童海波表示,围绕人形机器人产业,浙江联通将进一步强化网络底座,加快5G-A通感一体、算力网络、确定性网络建设,构建全省覆盖的云网融合设施,满足实时控制、高精度定位与工业场景控制需求和在机器人领域的广泛应用;聚焦汽车制造、电子信息、智能家居、应急救援等领域,浙江联通将通过共建创新平台,构建产业生态,拓展场景应用,以‘试点-推广’模式打造可复制标杆,助力浙江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人形机器人产业高地。

活动现场,多项关键创新载体集中落地,为浙江人形机器人产业注入强劲动力。

浙江省人形机器人产业技术联盟正式成立。联盟由浙江省经济和信息化厅主管,浙江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有限公司担任理事长单位,阿里巴巴达摩院、杭州宇树科技有限公司、浙江大学、杭州人形机器人技术和产业创新中心、五八智能科技(杭州)有限公司、宁波均普智能股份有限公司为副理事长单位,汇聚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杭州创新研究院、海康威视、大华技术、吉利控股、舜宇光学等近40家产业链上下游企业、高校及科研院所,将重点围绕技术攻关、标准制定、成果转化、人才培养四大方向开展合作,推动“产学研用”深度融合,助力产业解决“卡脖子”技术问题,加速技术成果向商业化产品转化。浙江省人形机器人产业技术联盟的成立,也标志着浙江人形机器人产业迈入“协同发展、抱团突围”的新阶段!

浙江省人形机器人专家组成立。中国工程院院士、浙江大学工学部主任杨华勇担任专家组组长,浙江大学控制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熊蓉、杭州宇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创始人王兴兴、浙江大学机械工程学院副院长陈远流任副组长,成员包含高校教授、企业研发负责人、科研院所专家等20余人,涵盖多元领域。

活动现场举行首批专家聘任仪式,李永伟、李关定共同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华中科技大学学术委员会主任丁汉,浙江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有限公司总经理及首席科学家熊蓉颁发聘任证书。下一步,专家组将为浙江人形机器人产业发展提供技术指导、战略咨询、标准论证等,助力破解核心零部件研发、具身智能算法优化等关键技术难题。

作为宁波人形机器人产业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宁波市人形机器人训练场在活动现场揭牌。该训练场坚持市场化运营方向,依托宁波雄厚的制造业基础,甄选并复刻汽车零部件装配、电子元件检测等典型工业场景,链接机器人整机厂家、二次开发公司、工业企业等资源,通过数据采集、场景测试、算法训练等服务,帮助机器人在目标场景下快速实现功能适配。未来,训练场将填补宁波人形机器人专业测试平台的空白,为企业提供“实训+验证”一体化服务,加速技术迭代与场景落地。

在本次活动中,中国科学院院士、华中科技大学学术委员会主任丁汉,中国联通集团大数据首席科学家范济安,浙江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有限公司总经理及首席科学家熊蓉,自变量机器人科技(深圳)有限公司创始人兼CEO王潜分别围绕人形机器人技术创新、应用落地、产业生态等话题展开深度探讨,深入剖析人形机器人技术趋势与产业生态,为人形机器人产业发展梳理了关键方向,进一步推动人形机器人产业稳健发展。

范济安表示,我国工业机器人已覆盖国民经济71个行业大类、236个行业中类,其中汽车制造业应用占比39%、电子电气制造业占比20.3%,仓储物流领域应用正快速扩张。当前,中国联通构建了多维度技术支撑体系,包括边缘计算解决多源异构设备接入、MEC云控制器提供5大关键服务、四层云边协同架构,以及动态模拟仿真与MPC预测控制技术等,正积极推进机器人从“认知智能”向“行动智能”跃迁。

浙江省“十链百场万企”人形机器人专场暨浙江省人形机器人产业技术联盟成立活动的举办,标志着浙江人形机器人产业进入“协同创新、集群发展”新阶段。下一步,浙江将以产业技术联盟为核心载体,持续深化“产学研用”合作,依托宁波人形机器人训练场等基础设施,推动人形机器人技术突破与场景落地,力争成为全国人形机器人产业创新发展的先行区与示范区,为中国具身智能产业发展贡献“浙江力量”。

 

来源:推广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浙江省人形机器人产业技术联盟成立

浙江省“十链百场万企”人形机器人专场暨浙江省人形机器人产业技术联盟成立活动的举办,标志着浙江人形机器人产业进入“协同创新、集群发展”新阶段。

人形机器人产业是全球科技竞争的核心赛道,也是浙江实施人工智能+行动、培育形成新质生产力、高水平赋能新型工业化的重要方向。

9月5日,以“具身智能,就在‘浙’里”为主题的浙江省“十链百场万企”系列对接活动之人形机器人专场暨浙江省人形机器人产业技术联盟成立活动在宁波举行。

浙江省经信厅总工程师李永伟在致辞中表示,浙江早于2024年9月出台人形机器人产业创新发展三年行动计划,目前已集聚183家核心企业(含11家整机企业),宇树科技上半年产值同比增5倍,宁波创新中心等已开展工业场景合作。此次浙江省人形机器人产业技术联盟成立,标志着浙江从“分散突破”迈向“协同攻坚”。他强调产业技术联盟未来需聚焦三大方向:一是攻坚大脑智能决策、小脑应用控制、肢体精密执行等核心环节,突破具身大模型、高精度传感器等“卡脖子”技术;二是推动“人形机器人+”示范,在工业、家庭服务等领域形成可复制方案;三是设立秘书处、制定年度计划,深化政产学研用经协同,培育国际竞争力龙头,让人形机器人成为浙江未来产业“闪亮名片”。

活动上,宁波市副市长李关定指出未来宁波将依托产业技术联盟与宁波人形机器人训练场,打造“研发-测试-生产-应用”生态:训练场将复刻汽车零部件装配、电子元件检测等工业场景,提供数据采集、场景测试服务;宁波还将整合全市资源,联合科学家、创业者、创新者成立“中国最强大人形机器人联盟”,为全省产业发展提供“宁波支撑”。

中国联通浙江省分公司党委书记、总经理童海波分享:在5G方面,浙江省已经建成了覆盖全省的5G专网,可为人形机器人提供低延时、高可靠、大带宽、广连接的网络环境;在算力方面,浙江联通已经在宁波打造了5G创新中心的智算平台,算力的部署已经超过了2000个P,在金华浙江联通打造了人工智能产业园平台,目前即将交付在杭州的中国联通临平算力中心,在桐乡浙江联通也建设了乌镇之光的智算中心。

童海波表示,围绕人形机器人产业,浙江联通将进一步强化网络底座,加快5G-A通感一体、算力网络、确定性网络建设,构建全省覆盖的云网融合设施,满足实时控制、高精度定位与工业场景控制需求和在机器人领域的广泛应用;聚焦汽车制造、电子信息、智能家居、应急救援等领域,浙江联通将通过共建创新平台,构建产业生态,拓展场景应用,以‘试点-推广’模式打造可复制标杆,助力浙江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人形机器人产业高地。

活动现场,多项关键创新载体集中落地,为浙江人形机器人产业注入强劲动力。

浙江省人形机器人产业技术联盟正式成立。联盟由浙江省经济和信息化厅主管,浙江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有限公司担任理事长单位,阿里巴巴达摩院、杭州宇树科技有限公司、浙江大学、杭州人形机器人技术和产业创新中心、五八智能科技(杭州)有限公司、宁波均普智能股份有限公司为副理事长单位,汇聚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杭州创新研究院、海康威视、大华技术、吉利控股、舜宇光学等近40家产业链上下游企业、高校及科研院所,将重点围绕技术攻关、标准制定、成果转化、人才培养四大方向开展合作,推动“产学研用”深度融合,助力产业解决“卡脖子”技术问题,加速技术成果向商业化产品转化。浙江省人形机器人产业技术联盟的成立,也标志着浙江人形机器人产业迈入“协同发展、抱团突围”的新阶段!

浙江省人形机器人专家组成立。中国工程院院士、浙江大学工学部主任杨华勇担任专家组组长,浙江大学控制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熊蓉、杭州宇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创始人王兴兴、浙江大学机械工程学院副院长陈远流任副组长,成员包含高校教授、企业研发负责人、科研院所专家等20余人,涵盖多元领域。

活动现场举行首批专家聘任仪式,李永伟、李关定共同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华中科技大学学术委员会主任丁汉,浙江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有限公司总经理及首席科学家熊蓉颁发聘任证书。下一步,专家组将为浙江人形机器人产业发展提供技术指导、战略咨询、标准论证等,助力破解核心零部件研发、具身智能算法优化等关键技术难题。

作为宁波人形机器人产业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宁波市人形机器人训练场在活动现场揭牌。该训练场坚持市场化运营方向,依托宁波雄厚的制造业基础,甄选并复刻汽车零部件装配、电子元件检测等典型工业场景,链接机器人整机厂家、二次开发公司、工业企业等资源,通过数据采集、场景测试、算法训练等服务,帮助机器人在目标场景下快速实现功能适配。未来,训练场将填补宁波人形机器人专业测试平台的空白,为企业提供“实训+验证”一体化服务,加速技术迭代与场景落地。

在本次活动中,中国科学院院士、华中科技大学学术委员会主任丁汉,中国联通集团大数据首席科学家范济安,浙江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有限公司总经理及首席科学家熊蓉,自变量机器人科技(深圳)有限公司创始人兼CEO王潜分别围绕人形机器人技术创新、应用落地、产业生态等话题展开深度探讨,深入剖析人形机器人技术趋势与产业生态,为人形机器人产业发展梳理了关键方向,进一步推动人形机器人产业稳健发展。

范济安表示,我国工业机器人已覆盖国民经济71个行业大类、236个行业中类,其中汽车制造业应用占比39%、电子电气制造业占比20.3%,仓储物流领域应用正快速扩张。当前,中国联通构建了多维度技术支撑体系,包括边缘计算解决多源异构设备接入、MEC云控制器提供5大关键服务、四层云边协同架构,以及动态模拟仿真与MPC预测控制技术等,正积极推进机器人从“认知智能”向“行动智能”跃迁。

浙江省“十链百场万企”人形机器人专场暨浙江省人形机器人产业技术联盟成立活动的举办,标志着浙江人形机器人产业进入“协同创新、集群发展”新阶段。下一步,浙江将以产业技术联盟为核心载体,持续深化“产学研用”合作,依托宁波人形机器人训练场等基础设施,推动人形机器人技术突破与场景落地,力争成为全国人形机器人产业创新发展的先行区与示范区,为中国具身智能产业发展贡献“浙江力量”。

 

来源:推广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